上迴說到黃飛虎一時氣迷心竅,大叫反出朝歌……


    ……臨行黃飛彪問今投何方?黃明當即力薦西投大周武王。周紀則暗思,當下黃飛虎被自己激反,但等他迴過神來,必然識破不肯反,反殺自己治罪,還需設法斷其後路。看到這裏,諸位看官當知這黃明、周紀二人早已被西岐收買,可憐黃飛虎還被蒙在鼓裏,枉送大好忠義之名。


    周紀眼珠一轉有了主意,又出言激黃飛虎在宮門外與帝辛一戰,以見雌雄。黃飛虎自出反言便心亂如麻,不及細想,隨口答應。帝辛正懊惱間,忽聞黃飛虎宮外請戰,不能避而不見,無奈隻好騎馬出宮,自有皇宮禁衛相隨。


    君臣相見,俱是神色複雜,麵有愧色,隻是話在喉中口舌難開。周紀見事情似乎不是如自己設計的劇本上演,心中大急,可不能給他們和解的機會,頓時大罵帝辛,縱馬使斧殺來。帝辛伸手阻了將要殺出的禦林禁軍,手提斬將刀,親自迎戰。


    黃明落下周紀半個馬身,也來合攻帝辛。這周紀、黃明哪裏是帝辛的對手,隻三、五個迴合便被殺得左擋右支,黃飛虎見二人命危,無奈也隻能挺槍出戰。帝辛心懷愧疚,麵對黃飛虎來戰隻守不攻,縱是如此,仍以一敵三,鬥三十迴合不落下風。


    帝辛坐騎非是凡種,喚作逍遙馬,乃是龍種寶馬,身具龍族血脈。馬有龍威,素有追風逐日之能。而黃飛虎坐騎非馬,乃是一頭異獸。喚作五色神牛,不僅力大,而且速度、耐力、爆發力俱是絕佳,更重要的是神牛通靈,曾數次在戰場上救下黃飛虎性命。


    君臣四騎交戰,一時神牛深吼,龍馬長嘶。忽然。逍遙龍馬一蹄疾踏,竟將周紀坐下駿馬前蹄踩斷。駿馬失蹄。周紀跌下馬來,帝辛正欲一刀斬殺,忽然身形一偏,一杆神槍刺破胸前護心鏡。


    原來是神牛趁龍馬出蹄之際低首抵角。劃破龍馬側腹,龍馬一晃,帶動帝辛身形一偏,被黃飛虎一槍刺破護心鏡。護心鏡雖破,但帝辛還穿內甲,又有氣血護體,並未受傷,收刀驅馬而退。


    黃明將周紀拉上自己的坐騎,與黃飛虎三人退走西門。帝辛看著黃飛虎離去的背影。神色複雜,並未下令追殺。


    而百官聞武成王造反,又戰帝辛。大吃一驚,懼來宮中問究竟是何緣由。帝辛沉著臉,一言不發,正此時,探馬急報,聞太師遠征東海。大軍凱旋。百官大喜,忙出城相迎。擁太師入朝。聞仲受天子禮遇,環顧四周卻發現不見武成王,乃問其故。


    太師發問,帝辛不能像之前一樣不說話了,簡略說道:“賈氏一時不慎,失足跌下摘星樓。黃妃知此氣極,毆打皇後,朕拉阻勸架,一時力大,誤殺黃妃,亦是痛悔萬分。黃飛虎不知何故,忽言造反,與朕宮外廝殺一場,此刻早已擁眾反出西門。”


    太師聞言,心思電轉,說道:“此事蹊蹺,定有誤會,臣自追迴武成王,請陛下先赦其罪。”百官附言,帝辛準之,聞仲傳令臨潼關、佳夢關、青龍關三路總兵攔下武成王。


    卻說黃飛虎一行人已由孟津渡了黃河,又繞過澠池縣,往臨潼關而去。忽聞身後喊聲大作,滾滾塵起,轉頭一看,原來是聞太師追趕人馬已至。未過片刻,又見左、右、前三路同起煙塵,卻是青龍關張桂芳、佳夢關魔家四將、臨潼關總兵張鳳領兵而至。


    黃飛虎雖勇冠三軍,但麵對四路人馬圍攻,亦感窮途末路,兀自歎氣,無心抵抗。


    封神大劫已然開啟,不知多少大神通者暗中關注商周之事,闡教十二金仙更是時刻緊盯。有那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武成王有難,乃使混元幡將黃飛虎一行千餘人裹起,送至僻靜山中。


    聞太師等四路人馬會合,卻不見黃飛虎蹤影,暗自奇怪,令三路總兵返迴嚴防關隘,又命人四處搜查。清虛道德真君又從葫蘆中倒出神砂一捏,往地麵撒下,法去先天一氣,化作黃飛虎及其家將模樣,倒殺往朝歌。


    聞太師果然被騙,急急追趕而去。黃飛虎得救,歎吉人自有天相,辨明方向,複又往臨潼關急行而去。數十日後,黃飛虎一行千餘人報,來至臨潼關,被阻去路,與總兵張鳳答話。


    張鳳乃是老將,與黃飛虎之父黃滾有一拜之交,勸道:“賢侄,你乃陛下之股肱,又是皇親國戚,更是大商唯一一位異姓王,總領三軍,何等恩寵!今日反叛,實是有負聖恩,落得如此狼狽,可惜可歎!賢侄聽老朽一言,早些受縛,迴返朝歌,太師已然迴朝,又有百官求情,自保你一家無事,榮華依舊。”


    黃飛虎也有幾分悔意,但開弓沒有迴頭箭,也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求張鳳放眾人出關。張鳳見其執迷不悟,張鳳須發皆張,言要代其父好好教訓他這等不肖子,舉刀砍來。


    黃飛虎縱騎挺槍,牛馬相交,刀槍並舉,戰三十迴合,張鳳力怯,撥馬便走。黃飛虎追趕,張鳳即取取百煉錘,係紫絨繩,轉身一錘打來。黃飛虎拔劍一掠,斬斷紫絨繩,收了百煉錘。張鳳敗退入臨潼關,緊鎖關門,黃飛虎無奈,聚眾商議出關之策。


    而張鳳則在關中自思,黃飛虎勇冠三軍,乃萬人敵,吾老邁不能勝。乃傳令蕭銀,集三千弓箭手,二更時分,萬箭齊發,射殺反賊。


    這蕭銀乃是黃飛虎麾下舊將,念其提攜之恩,於心不忍,遂暗通黃飛虎此事,又打開關門,放黃飛虎出關。張鳳聞報黃飛虎已出關,急提刀追趕,卻不防被隱在暗處的蕭銀一戟刺死。


    黃飛虎一行千餘人出了臨潼關,又行數十日,方至潼關,先行紮營。這潼關守將名曰“陳桐”,亦是黃飛虎麾下舊將,因犯軍令,遂逐出黃飛虎嫡係親軍,調任與此,算是與黃飛虎有隙。


    陳桐可不是什麽心胸寬廣之人,在黃飛虎營前耀武揚威,笑諷黃飛虎堂堂鎮國武成王,竟也有今日,叫其下馬受縛。黃飛虎自然不肯,兩人交戰,槍戟亂舞,利刃破空,招招不離要害,鬥二十迴合,陳桐已落下風。


    不過陳桐曾得異人秘授,修有左道之術‘火龍鏢’,出手煙生,百發百中。陳桐暗發火龍鏢,黃飛虎躲之不及,被打中脅下,從五色神牛上跌落下來。黃明等人見主將落騎,急忙衝馬來救,陳桐又發一記火龍鏢,打中周紀脖頸,登時落馬。


    黃飛彪、黃明拚死救迴黃飛虎和周紀,陳桐見已勝二人,誌得意滿,收兵迴關。此時黃飛虎二人已斷了唿吸,三子大哭,眾將亦是兩眼通紅,而且群龍無首,心下無謀,進退兩難。


    卻說清虛道德真君盤坐在碧雲床打磨龍虎,算出黃飛虎有厄,乃命白雲童兒喚其師兄黃天化來。這黃天化乃是黃飛虎長子,三歲那年在後花園玩耍,被清虛道德真君帶上青峰山,收做徒弟,以為應劫替代之人,至今已有十餘載。


    這清虛道德真君亦是令人無語,收人家子女為徒都不帶打聲招唿的。害的黃飛虎思子神傷,賈氏數年來以淚洗麵,這拐騙幼童的罪名是妥妥地逃不掉了。


    洞中進來一年輕道童,身高九尺,麵似羊脂,與黃飛虎十分相似,腰束麻絛,腳登草履,正是黃天化無疑。黃天化拜過師傅,清虛道德真君乃告知其身世,又言武成王如今在潼關蒙難,命其下山搭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逍遙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蝶夢莊周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蝶夢莊周V並收藏洪荒逍遙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