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次日天朗氣清,又不歸容輝當班,他換上短褐,去了藥園幫忙。山門已開,自有香客上山。或祈福,或遊覽,或探親,或訪友。商賈士紳,絡繹不絕。其中常和山上走動的,少不了在客堂喝一盞茶。少則歇足一夜,多則盤桓數日。你來我往,十分熱鬧。
容輝過“太極門”時,見幾個少女正在東廳爭著嚐點心,正是“客堂”的迎客弟子。其中三女姿容出眾,那個叫“芳琴”的過年時還一起包過餃子。如今見她們穿著一樣的窄袖襦裙,色澤鮮亮,鶯鶯燕燕,晨光中明豔照人,心頭不由一蕩。又怕碰見王老,徒增尷尬,也不敢多看,直往藥園快走。
藥園辟在“太極門”外,毗鄰北麵山峰。百丈正方,站著十六畝地,由溪水灌溉,受暖風吹拂,位置十分優越。
藥園的管事媽媽姓辛,拿著三等月例。她從前是花房的“大執事”,如今還是少婦,非但言語不羈,還有三分姿容。縱在田間,也講究穿戴。少年們見她品性隨和,又出落得風流動人,都愛和她說笑。
她身邊跟著兩個少女,一個叫纖竹,一個叫蕊香,都生得十分清秀,也是剛上山的弟子,正拿著三等執事的月例。
容輝記得過完新年,那些姿容清秀出挑,性格活潑機敏的,都被選進了“客堂”。“客堂”是全山的門麵,供奉自然最好。她們形容本美,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新茶糕點,更加矯情而獲百利,嬌氣惹人憐惜。人前人後,占足了體麵。
他當時十分豔羨:“都是貧窮子弟,可模樣不同,命也不同,真是造化弄人!”
瀟璿就笑他:“你羨慕什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再美的人兒,過了花信年華,也要放下山去。小姑娘家仗著年輕漂亮,整天做夢,正經人家,自然看不上。將來都得給人做姬做妾,沒一個有好下場!”
容輝一想也是:“以色事人,終究落了下乘。”如今見纖竹和蕊香與藥相伴,就覺得少女應該如此,將來氣如幽蘭,清心怡神,必能得個好歸宿。
他走到藥園時,辛媽媽正領著兩個少女翻土播種。三個人都盤著一樣的圓髻,穿著一樣的短褐長靴,蹲伏田中,舉止輕捷,春光中十分可人。
容輝走上去問:“山上這麽冷,不蓋暖棚,能發芽嗎?”說著接過辛媽媽的鏟子,幫著翻土。
“藥材不比白菜,長得慢也不打緊,隻要是自然長大,就不失藥性。”辛媽媽笑著說:“看這氣候,隻怕等過了清明,才能破土抽芽。”
山上天氣清涼,播種也不趕農時。容輝值班時勤背藥理,有空就往藥園幫忙。用功一月,堪堪認清了上百味常用草藥。
陽春融雪,驚雷叱喝,和風細雨,萬物萌蘇,正是仲春時節。針線房剛剛發下春裳,男裝是細麻直裰,女裝是細棉半臂。陰雨天中,少女們相互串訪,討論針線刺繡。
山上風光迤邐,正宜種茶。山陰處早辟了茶園,由專人看守。“明前”“雨後”是采茶時節,寮房又專挑出模樣周正,冰清玉潔的少女,在煙雨蒙蒙中以口采茶,稱為“口香茶”。少女們采一斤茶,能另拿一兩銀子。一時間鶯舞蝶飛,十分熱鬧。
這日天剛放晴,下午又歸容輝和萬榮當班,樓上則歸張大夫坐堂。容輝學了個乖,自覺拿出牛皮紙,背過身去包紅糖。萬榮又用胳膊撞他:“你說繡什麽花好?”她才洗了頭,春風中還有淡淡發香,不待迴答,已如數家珍:“牡丹太富態,我怕襯不起來。”“梅花又太消瘦,顯得我多淡漠似的。”……
山上慣例,執事每年四套常服,管事每年十二套常服。少女們正值花樣年華,每年隻有一套春裳,自然分外珍惜。春衫又是素麵,若要鑲花著繡,還得自己動手。於是每當春裳下來,自有一番熱鬧。
萬榮自拿到春裳,逢人必問,顯得十分謹慎,容輝已被問過三次。他完全不能理喻,不由腹誹:“頭發長,見識短。”正覺無措,忽聽有人應聲:“春天萬物生發,山上花期又晚,正襟上繡花不免過於妖豔。你性子活潑,為人磊落,倒和鬱金香相配。不如用鬱金香打袖邊,你看怎樣?”語聲和緩,悠閑淡雅,正是瀟璿。
她也穿著青棉半臂,左襟上卻多蹩了一朵百合。英姿佼佼,雪袖飄飄,恍若雲裳仙子。她也穿著百褶長裙,裙角卻繡著一圈花瓣。款款邁步,恍如踏紅而來。
瀟璿的裝束,總是在簡約中透著精巧,在端莊中透著別致。她既是掌門弟子,又生得年輕美麗,自然廣受少女追捧。萬榮轉過身來,竟似摘到了夜空星辰,滿心激動,眸光璀璨。
瀟璿常常下山走動,心胸漸開,又見多識廣,已不放在心上。這時在容輝麵前,卻微覺拘束。她向萬榮微微頷首,又吩咐容輝:“你跟我來!”語聲悠悠,透人心扉。
故人越走越熟,朋友越見越老。容輝每見瀟璿一麵,卻覺得她全身都是新的。未及多想,見她走上樓梯,心裏不由一突:“不好,阿姐病了!”忙放下紅糖,快步跟上。
萬榮的目光早順著瀟璿去了,見容輝跟去,就倒了兩杯茶,一手握著托盤,一手提裙跟上。纖足擊地,“噔噔噔……”連聲響過,人已上到二樓。
樓上也是三間建製,樓梯口在南,獨占一間。張大夫在中間坐診,正和瀟璿客套:“老夫得蒙姑娘照顧,如有所命,擔當盡力而為。”他年過半百,兼任醫房管事,還拿著十兩紋銀的月例,算是供奉中的頭一份。
萬榮撩簾而入,見瀟璿端坐椅上,姿容閑靜,如座雲端,讓人肅然起敬。她不敢多看,輕輕端上兩杯茶水後,又躬身退下。迴身時睃了容輝一眼,見他身姿如鬆,還侍立在旁,心中好生羨慕。
瀟璿端起茶碗,拿盅蓋撥開麵上浮悠自語:“當年時運不順,師父連做了好幾場祈福法會。又是抄經念咒,又是開壇畫符。結果積勞成疾,就病倒了!”言語間也有幾分笑意。
容輝忍俊不禁:“掌門真人可真有趣,給人祈福,自己先病倒了!那當然不能請大夫,不然誰還信他!”兩個人說說笑笑,走出兩裏多地,才到“瀟雅軒”外。
小院坐北朝南,十丈正方。青瓦烏門,十分幽靜。院外花團錦簇,豔麗妖嬈,種的竟是“一品紅”和杜鵑花兩種毒花。容輝嚇了一跳,趕緊止步,束手等候。
瀟璿莞爾微笑,輕輕推門,閃進鑽入,一絲內景也不讓瞧。容輝忽見門軸微動,門縫中閃過一道精光,烏溜溜晶瑩剔透,正是少女的眼眸,竟有個少女藏在門後偷看。
“是瀟璿,還是她的同屋姐妹?”容輝滿心愜意,既然看見了,又覺得全身不自在。站直了太過嚴肅,隨意了又過輕佻,正手足無措,又聽門軸轉動,“吱喲”輕響,瀟璿應聲走出。
她拎出一隻包袱,直接遞給容輝,正色囑咐:“這裏麵是一套春裳,十五兩紋銀,你恭恭敬敬地捧給張師傅。他行醫多年,見多識廣,你好好跟他學,吃不了虧!”
容輝連連點頭應是,捧迴包袱,躬身呈給張大夫,正式當了徒弟。至此以後,凡有人上樓問診,容輝都在一旁服侍,不避男女。
張大夫隻道瀟璿有意接濟,才給他送了個便宜徒弟。心存感激,又不想欠她人情,於是沒人問診時,就給容輝講他周遊行醫的故事。三句話不離本行,端的是字字珠璣。非但無意怠慢,更比一般師傅用心。
容輝看完藥典,又對照醫書,驗證張老講的故事。這日遇到疑竇,就拿著家傳的醫藥經典請教張老。張老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主動要求為容輝講解其中道理。
容輝隻覺得書上的經驗之談說到了自己心裏,看得十分順眼。眼見張老如獲至寶,反而覺得他大驚小怪,不由喊了聲:“師傅!”
張老連連擺手:“你有所不知,我當年若有這本醫術傍身,早已功成名就。”又向容輝解釋:“市麵上縱有醫書,不過是前人口述加切身經驗。猶如夏蟲井蛙,隻適行當時當地。此書以養生為鋼,辨陰陽,通四時,疏經絡,調內息,歸於氣候習俗,當真是功參造化。”又問:“此書當世絕無僅有,一些藥方、藥材和藥性,連我也沒聽過。想祖上絕非泛泛,不知怎麽稱唿?”
容輝一直以為父親敝帚自珍,不料真是古籍孤本。又想家裏還有一大箱,豈非空入寶山?又想財不露白,於是推給瀟璿:“這書是阿姐淘換迴來的,您若喜歡,等她下次下山,我再求她多淘幾本。”
張老擺手輕歎:“這種抄本,可遇不可求。所幸有本總綱,與我憑添助益。”至此以後,容輝每得空閑,就去請教張老。
張老結合自身經曆,逐條應正。許多經驗之談隻需稍加推論,就成了能著書立說的道理。他每講一段,就歎息一迴,隻恨自己當年愚昧,沒有多想一步。
次日天朗氣清,又不歸容輝當班,他換上短褐,去了藥園幫忙。山門已開,自有香客上山。或祈福,或遊覽,或探親,或訪友。商賈士紳,絡繹不絕。其中常和山上走動的,少不了在客堂喝一盞茶。少則歇足一夜,多則盤桓數日。你來我往,十分熱鬧。
容輝過“太極門”時,見幾個少女正在東廳爭著嚐點心,正是“客堂”的迎客弟子。其中三女姿容出眾,那個叫“芳琴”的過年時還一起包過餃子。如今見她們穿著一樣的窄袖襦裙,色澤鮮亮,鶯鶯燕燕,晨光中明豔照人,心頭不由一蕩。又怕碰見王老,徒增尷尬,也不敢多看,直往藥園快走。
藥園辟在“太極門”外,毗鄰北麵山峰。百丈正方,站著十六畝地,由溪水灌溉,受暖風吹拂,位置十分優越。
藥園的管事媽媽姓辛,拿著三等月例。她從前是花房的“大執事”,如今還是少婦,非但言語不羈,還有三分姿容。縱在田間,也講究穿戴。少年們見她品性隨和,又出落得風流動人,都愛和她說笑。
她身邊跟著兩個少女,一個叫纖竹,一個叫蕊香,都生得十分清秀,也是剛上山的弟子,正拿著三等執事的月例。
容輝記得過完新年,那些姿容清秀出挑,性格活潑機敏的,都被選進了“客堂”。“客堂”是全山的門麵,供奉自然最好。她們形容本美,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新茶糕點,更加矯情而獲百利,嬌氣惹人憐惜。人前人後,占足了體麵。
他當時十分豔羨:“都是貧窮子弟,可模樣不同,命也不同,真是造化弄人!”
瀟璿就笑他:“你羨慕什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再美的人兒,過了花信年華,也要放下山去。小姑娘家仗著年輕漂亮,整天做夢,正經人家,自然看不上。將來都得給人做姬做妾,沒一個有好下場!”
容輝一想也是:“以色事人,終究落了下乘。”如今見纖竹和蕊香與藥相伴,就覺得少女應該如此,將來氣如幽蘭,清心怡神,必能得個好歸宿。
他走到藥園時,辛媽媽正領著兩個少女翻土播種。三個人都盤著一樣的圓髻,穿著一樣的短褐長靴,蹲伏田中,舉止輕捷,春光中十分可人。
容輝走上去問:“山上這麽冷,不蓋暖棚,能發芽嗎?”說著接過辛媽媽的鏟子,幫著翻土。
“藥材不比白菜,長得慢也不打緊,隻要是自然長大,就不失藥性。”辛媽媽笑著說:“看這氣候,隻怕等過了清明,才能破土抽芽。”
山上天氣清涼,播種也不趕農時。容輝值班時勤背藥理,有空就往藥園幫忙。用功一月,堪堪認清了上百味常用草藥。
陽春融雪,驚雷叱喝,和風細雨,萬物萌蘇,正是仲春時節。針線房剛剛發下春裳,男裝是細麻直裰,女裝是細棉半臂。陰雨天中,少女們相互串訪,討論針線刺繡。
山上風光迤邐,正宜種茶。山陰處早辟了茶園,由專人看守。“明前”“雨後”是采茶時節,寮房又專挑出模樣周正,冰清玉潔的少女,在煙雨蒙蒙中以口采茶,稱為“口香茶”。少女們采一斤茶,能另拿一兩銀子。一時間鶯舞蝶飛,十分熱鬧。
這日天剛放晴,下午又歸容輝和萬榮當班,樓上則歸張大夫坐堂。容輝學了個乖,自覺拿出牛皮紙,背過身去包紅糖。萬榮又用胳膊撞他:“你說繡什麽花好?”她才洗了頭,春風中還有淡淡發香,不待迴答,已如數家珍:“牡丹太富態,我怕襯不起來。”“梅花又太消瘦,顯得我多淡漠似的。”……
山上慣例,執事每年四套常服,管事每年十二套常服。少女們正值花樣年華,每年隻有一套春裳,自然分外珍惜。春衫又是素麵,若要鑲花著繡,還得自己動手。於是每當春裳下來,自有一番熱鬧。
萬榮自拿到春裳,逢人必問,顯得十分謹慎,容輝已被問過三次。他完全不能理喻,不由腹誹:“頭發長,見識短。”正覺無措,忽聽有人應聲:“春天萬物生發,山上花期又晚,正襟上繡花不免過於妖豔。你性子活潑,為人磊落,倒和鬱金香相配。不如用鬱金香打袖邊,你看怎樣?”語聲和緩,悠閑淡雅,正是瀟璿。
她也穿著青棉半臂,左襟上卻多蹩了一朵百合。英姿佼佼,雪袖飄飄,恍若雲裳仙子。她也穿著百褶長裙,裙角卻繡著一圈花瓣。款款邁步,恍如踏紅而來。
瀟璿的裝束,總是在簡約中透著精巧,在端莊中透著別致。她既是掌門弟子,又生得年輕美麗,自然廣受少女追捧。萬榮轉過身來,竟似摘到了夜空星辰,滿心激動,眸光璀璨。
瀟璿常常下山走動,心胸漸開,又見多識廣,已不放在心上。這時在容輝麵前,卻微覺拘束。她向萬榮微微頷首,又吩咐容輝:“你跟我來!”語聲悠悠,透人心扉。
故人越走越熟,朋友越見越老。容輝每見瀟璿一麵,卻覺得她全身都是新的。未及多想,見她走上樓梯,心裏不由一突:“不好,阿姐病了!”忙放下紅糖,快步跟上。
萬榮的目光早順著瀟璿去了,見容輝跟去,就倒了兩杯茶,一手握著托盤,一手提裙跟上。纖足擊地,“噔噔噔……”連聲響過,人已上到二樓。
樓上也是三間建製,樓梯口在南,獨占一間。張大夫在中間坐診,正和瀟璿客套:“老夫得蒙姑娘照顧,如有所命,擔當盡力而為。”他年過半百,兼任醫房管事,還拿著十兩紋銀的月例,算是供奉中的頭一份。
萬榮撩簾而入,見瀟璿端坐椅上,姿容閑靜,如座雲端,讓人肅然起敬。她不敢多看,輕輕端上兩杯茶水後,又躬身退下。迴身時睃了容輝一眼,見他身姿如鬆,還侍立在旁,心中好生羨慕。
瀟璿端起茶碗,拿盅蓋撥開麵上浮悠自語:“當年時運不順,師父連做了好幾場祈福法會。又是抄經念咒,又是開壇畫符。結果積勞成疾,就病倒了!”言語間也有幾分笑意。
容輝忍俊不禁:“掌門真人可真有趣,給人祈福,自己先病倒了!那當然不能請大夫,不然誰還信他!”兩個人說說笑笑,走出兩裏多地,才到“瀟雅軒”外。
小院坐北朝南,十丈正方。青瓦烏門,十分幽靜。院外花團錦簇,豔麗妖嬈,種的竟是“一品紅”和杜鵑花兩種毒花。容輝嚇了一跳,趕緊止步,束手等候。
瀟璿莞爾微笑,輕輕推門,閃進鑽入,一絲內景也不讓瞧。容輝忽見門軸微動,門縫中閃過一道精光,烏溜溜晶瑩剔透,正是少女的眼眸,竟有個少女藏在門後偷看。
“是瀟璿,還是她的同屋姐妹?”容輝滿心愜意,既然看見了,又覺得全身不自在。站直了太過嚴肅,隨意了又過輕佻,正手足無措,又聽門軸轉動,“吱喲”輕響,瀟璿應聲走出。
她拎出一隻包袱,直接遞給容輝,正色囑咐:“這裏麵是一套春裳,十五兩紋銀,你恭恭敬敬地捧給張師傅。他行醫多年,見多識廣,你好好跟他學,吃不了虧!”
容輝連連點頭應是,捧迴包袱,躬身呈給張大夫,正式當了徒弟。至此以後,凡有人上樓問診,容輝都在一旁服侍,不避男女。
張大夫隻道瀟璿有意接濟,才給他送了個便宜徒弟。心存感激,又不想欠她人情,於是沒人問診時,就給容輝講他周遊行醫的故事。三句話不離本行,端的是字字珠璣。非但無意怠慢,更比一般師傅用心。
容輝看完藥典,又對照醫書,驗證張老講的故事。這日遇到疑竇,就拿著家傳的醫藥經典請教張老。張老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主動要求為容輝講解其中道理。
容輝隻覺得書上的經驗之談說到了自己心裏,看得十分順眼。眼見張老如獲至寶,反而覺得他大驚小怪,不由喊了聲:“師傅!”
張老連連擺手:“你有所不知,我當年若有這本醫術傍身,早已功成名就。”又向容輝解釋:“市麵上縱有醫書,不過是前人口述加切身經驗。猶如夏蟲井蛙,隻適行當時當地。此書以養生為鋼,辨陰陽,通四時,疏經絡,調內息,歸於氣候習俗,當真是功參造化。”又問:“此書當世絕無僅有,一些藥方、藥材和藥性,連我也沒聽過。想祖上絕非泛泛,不知怎麽稱唿?”
容輝一直以為父親敝帚自珍,不料真是古籍孤本。又想家裏還有一大箱,豈非空入寶山?又想財不露白,於是推給瀟璿:“這書是阿姐淘換迴來的,您若喜歡,等她下次下山,我再求她多淘幾本。”
張老擺手輕歎:“這種抄本,可遇不可求。所幸有本總綱,與我憑添助益。”至此以後,容輝每得空閑,就去請教張老。
張老結合自身經曆,逐條應正。許多經驗之談隻需稍加推論,就成了能著書立說的道理。他每講一段,就歎息一迴,隻恨自己當年愚昧,沒有多想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