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把它拿出來,發現書角有點微卷,書冠部分也有汙漬,封麵被人摸的發亮,堵頭布上也有一些髒物,一看就知道應該是經常被人翻閱。
“會是你小叔嗎?”林子問。
我搖搖頭,“還不知道,你看這書的樣子,很明顯被人翻看了許多次,並且與我們來這相隔的時間應該不長,如果一個人經常翻看這本書,那他肯定會給圖書管理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想知道結果,隻能去問圖
書管理員。”
我來到櫃台旁,告訴管理員圖書被人放亂了,我看到管理員拿著這本書放到了十八嶺地圖的書架上,在那裏,我還看到了十幾本有關於長白山周圍的大小地圖,地圖很全,幾乎覆蓋了整個吉林省。
我把小叔子的衣著和長相向管理員敘述了一遍,詢問她在最近這幾天有沒有看到一個這樣的人出現在圖書館,並且還是經常過來。
管理員是個女的,他幾乎想都沒想就告訴我,是有這樣一個男人,他每次都是早早的就來到了圖書館,一呆就是一天,哪次都是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
我問她還記不記得那人經常翻閱的書品種類,管理員把我帶到了他放書的那個地方,她告訴我,小叔子一般常常站立在這,他手裏還拿著一個小本子,邊看邊記,不過上麵畫的都是線條,亂七八糟花花綠綠的,就像鬼畫符一
樣,因為小叔子能一天不吃不喝,所以他才記得非常深。
我站在小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看著眼前的地圖畫冊,我的腦中思緒萬千,“不吃不喝,一呆就是一整天,還在紙上畫花花綠綠的線條”,他到底是在幹什麽呢?
如果他曾經站在這裏,他會去翻哪幾本書呢?
我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顏色淡黃看起來有點年頭的的書,上麵寫著《吉林省縣級官道圖》,我隨手翻了翻,發現都是些民國時期的路段,雖然民國離現代不是太遠,但是很多道路早已改變了方向,甚至就連曾經的官道也都變
成了村莊或者田地,所以這本書在我眼裏並沒有什麽實用的價值。
除了這個,書架上還有《吉林貢道圖》、《撫鬆地域圖》、《安圖地勢》、《不鹹山地形方文圖》、《徒太山古道》、《東北脈絡圖》,看著這一本本充滿神秘氣息的地圖圖書,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就在我的腦子裏冒了出
來,難道小叔子是在畫風水圖?
不知道為什麽,我越想越覺得有可能,這麽多的圖書就像是十八道嶺的一座文化寶庫,書中的記載簡直就是長白山的曆史瑰寶,如果在這裏長時間的埋頭破譯,那麽想要製作出一張“古天池風水圖”也不是沒有可能。
隻是有一點我想不明白,畫風水圖這個冷門技術小叔子是跟誰學的?
“他沒有跟誰學,因為在當今社會,根本就沒有人會。”林子又說道,“依我想的,他畫的風水圖恐怕也隻有他一人才能看懂,你看,如果把他畫的風水圖想象成是個隻有紅綠黃三中顏色的簡筆畫,那事情無疑就簡單了許多
,打個比方說,紅筆代表陰刻,綠筆代表陽刻,黃筆代表鏤空,紙張代表風水走向,三色合一起代表風水命理,那他畫的東西是不是就組成了一幅簡易的風水圖?”
我細細品味著林子對我說的話,頓時發現小叔子還真有可能那麽幹,如果他從這裏得到了去天池的信息,而線路太複雜他又記不住的話他會怎麽做?
答案很簡單,他會拿紙畫下來,畫一幅隻有自己才能看的懂的地圖。
“我感覺他肯定是得到了某種他想要的東西,而且他還深知此行必定兇險,所以他才拋棄我們獨自一人上山。”林子說。
“再找找,說不定還能發現些什麽。”我對林子道。
我在十八嶺地圖和白頭山大全這兩個書架旁來迴徘徊,一是希望能模擬出小叔子的心裏想法,二是希望能從中找出點什麽,可這兩排書架,一排是從古到今地圖,一排是關於長白山的介紹,我實在想象不出來這仙池能藏在什
麽地方。
半個多小時後,我還是毫無頭緒,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際,林子突然來到了我的身旁,他拿著《東華錄》和《安圖縣誌》,神秘兮兮的對我說:“有財,我知道你小叔要幹什麽了。”
“幹什麽?”我頓時來了興趣。
林子把書翻到介紹天池的那一頁對我道:“你看這兩本書都記載著仙女佛庫倫生下努爾哈赤的故事,可書中卻從來沒有提及佛庫倫以後過的怎麽樣,聯想到你小叔畫的風水圖和仙池的這個仙字,所以我猜測,仙池裏肯定藏著
仙女佛庫倫。”
“可佛庫倫不可能活到現在,難道,你的意思是,小叔子要去埋葬佛庫倫的仙女墓?”
林子點點頭,“也不是沒有可能,按照我想的,仙池和仙女墓之間肯定有著某種關聯,但這種關聯你小叔肯定知道,其實我們不用找他曾經翻看過的書籍,我們隻需要在這裏呆個一兩天,然後多還原幾張長白山的清朝地圖既
可。”
林子看我沒明白,又接著說:“到時候我們把幾張地圖一對比,找出所以地圖裏重合的地方,再繪製出一張具有重合點的地圖,那麽,我們的地圖和你小叔的肯定就八九不離十了。”
“他的是簡單的風水圖,我們的是地圖,這能一樣嗎?”
“一樣不一樣,這不是你說了算,得試過才知道,如果我們連試都不試,又怎麽知道你小叔是從哪裏上的山,如果我們和他走差了或者走反了,那你這一輩子可就見不到他了,況且,就算我們的地圖和他的不一樣,但至少我
們有了一個大慨方向,所以,於情於理我們都應該試一試。”
細想之下,林子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
我們從圖書館裏借來紙和筆說幹就幹。(未完待續。)
我把它拿出來,發現書角有點微卷,書冠部分也有汙漬,封麵被人摸的發亮,堵頭布上也有一些髒物,一看就知道應該是經常被人翻閱。
“會是你小叔嗎?”林子問。
我搖搖頭,“還不知道,你看這書的樣子,很明顯被人翻看了許多次,並且與我們來這相隔的時間應該不長,如果一個人經常翻看這本書,那他肯定會給圖書管理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想知道結果,隻能去問圖
書管理員。”
我來到櫃台旁,告訴管理員圖書被人放亂了,我看到管理員拿著這本書放到了十八嶺地圖的書架上,在那裏,我還看到了十幾本有關於長白山周圍的大小地圖,地圖很全,幾乎覆蓋了整個吉林省。
我把小叔子的衣著和長相向管理員敘述了一遍,詢問她在最近這幾天有沒有看到一個這樣的人出現在圖書館,並且還是經常過來。
管理員是個女的,他幾乎想都沒想就告訴我,是有這樣一個男人,他每次都是早早的就來到了圖書館,一呆就是一天,哪次都是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
我問她還記不記得那人經常翻閱的書品種類,管理員把我帶到了他放書的那個地方,她告訴我,小叔子一般常常站立在這,他手裏還拿著一個小本子,邊看邊記,不過上麵畫的都是線條,亂七八糟花花綠綠的,就像鬼畫符一
樣,因為小叔子能一天不吃不喝,所以他才記得非常深。
我站在小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看著眼前的地圖畫冊,我的腦中思緒萬千,“不吃不喝,一呆就是一整天,還在紙上畫花花綠綠的線條”,他到底是在幹什麽呢?
如果他曾經站在這裏,他會去翻哪幾本書呢?
我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顏色淡黃看起來有點年頭的的書,上麵寫著《吉林省縣級官道圖》,我隨手翻了翻,發現都是些民國時期的路段,雖然民國離現代不是太遠,但是很多道路早已改變了方向,甚至就連曾經的官道也都變
成了村莊或者田地,所以這本書在我眼裏並沒有什麽實用的價值。
除了這個,書架上還有《吉林貢道圖》、《撫鬆地域圖》、《安圖地勢》、《不鹹山地形方文圖》、《徒太山古道》、《東北脈絡圖》,看著這一本本充滿神秘氣息的地圖圖書,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就在我的腦子裏冒了出
來,難道小叔子是在畫風水圖?
不知道為什麽,我越想越覺得有可能,這麽多的圖書就像是十八道嶺的一座文化寶庫,書中的記載簡直就是長白山的曆史瑰寶,如果在這裏長時間的埋頭破譯,那麽想要製作出一張“古天池風水圖”也不是沒有可能。
隻是有一點我想不明白,畫風水圖這個冷門技術小叔子是跟誰學的?
“他沒有跟誰學,因為在當今社會,根本就沒有人會。”林子又說道,“依我想的,他畫的風水圖恐怕也隻有他一人才能看懂,你看,如果把他畫的風水圖想象成是個隻有紅綠黃三中顏色的簡筆畫,那事情無疑就簡單了許多
,打個比方說,紅筆代表陰刻,綠筆代表陽刻,黃筆代表鏤空,紙張代表風水走向,三色合一起代表風水命理,那他畫的東西是不是就組成了一幅簡易的風水圖?”
我細細品味著林子對我說的話,頓時發現小叔子還真有可能那麽幹,如果他從這裏得到了去天池的信息,而線路太複雜他又記不住的話他會怎麽做?
答案很簡單,他會拿紙畫下來,畫一幅隻有自己才能看的懂的地圖。
“我感覺他肯定是得到了某種他想要的東西,而且他還深知此行必定兇險,所以他才拋棄我們獨自一人上山。”林子說。
“再找找,說不定還能發現些什麽。”我對林子道。
我在十八嶺地圖和白頭山大全這兩個書架旁來迴徘徊,一是希望能模擬出小叔子的心裏想法,二是希望能從中找出點什麽,可這兩排書架,一排是從古到今地圖,一排是關於長白山的介紹,我實在想象不出來這仙池能藏在什
麽地方。
半個多小時後,我還是毫無頭緒,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際,林子突然來到了我的身旁,他拿著《東華錄》和《安圖縣誌》,神秘兮兮的對我說:“有財,我知道你小叔要幹什麽了。”
“幹什麽?”我頓時來了興趣。
林子把書翻到介紹天池的那一頁對我道:“你看這兩本書都記載著仙女佛庫倫生下努爾哈赤的故事,可書中卻從來沒有提及佛庫倫以後過的怎麽樣,聯想到你小叔畫的風水圖和仙池的這個仙字,所以我猜測,仙池裏肯定藏著
仙女佛庫倫。”
“可佛庫倫不可能活到現在,難道,你的意思是,小叔子要去埋葬佛庫倫的仙女墓?”
林子點點頭,“也不是沒有可能,按照我想的,仙池和仙女墓之間肯定有著某種關聯,但這種關聯你小叔肯定知道,其實我們不用找他曾經翻看過的書籍,我們隻需要在這裏呆個一兩天,然後多還原幾張長白山的清朝地圖既
可。”
林子看我沒明白,又接著說:“到時候我們把幾張地圖一對比,找出所以地圖裏重合的地方,再繪製出一張具有重合點的地圖,那麽,我們的地圖和你小叔的肯定就八九不離十了。”
“他的是簡單的風水圖,我們的是地圖,這能一樣嗎?”
“一樣不一樣,這不是你說了算,得試過才知道,如果我們連試都不試,又怎麽知道你小叔是從哪裏上的山,如果我們和他走差了或者走反了,那你這一輩子可就見不到他了,況且,就算我們的地圖和他的不一樣,但至少我
們有了一個大慨方向,所以,於情於理我們都應該試一試。”
細想之下,林子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
我們從圖書館裏借來紙和筆說幹就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