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這路修的真好,又寬大,又平整。以後往來往方便多了。’,一行人馬,走在前往會州得官道上,這隊人馬,有老有少,甚至還有不少比丘,其後跟了幾台大車,裝有貨物,有幾輛有布簾遮掩,上麵甚至坐有女眷。一隊官兵,踏著整齊得步伐,行在左右,護送他們。


    這隻隊伍從蘭州出發,走上這條通往會州,寬大得官道,感覺很是好走,即使昨夜才下了一陣春雨,這路麵也沒有窒礙難行。


    本來,昨夜下了大雨,他們不願意上路的,不是嬌氣,而是這隊人馬還帶了十數輛大車,這土路,一旦下雨便泥濘不堪。卻是李虎保證,前麵絕不成問題。然後到下午,路麵也幹的差不多了,不耽誤行程。


    果不其然,這路沒有被大雨衝壞,還挺好走得。因為居然是石頭鋪就得,難怪不怕水了。路麵比周圍略高,然後路基旁邊還有石頭鋪設的小水溝,可以把水流排走,避免衝刷路基。


    眾人嘖嘖稱奇,這路也太費功了,然全部石塊鋪成。唯一一個問題,就是怎麽不見縫隙,這石塊也太平整了。而對於這問題,高駢沒迴答,隻是笑著指著前方,說前麵路段還在施工,等到了前麵就知道了。接著,行至午時,再路邊打尖,又起行,他們才看到這路麵怎麽修的。


    這條官道,一開春就開始修建,萬餘吐蕃兵,分段施工。首先看到,接近完成得路段,他們河裏取水、及砂,還有小石子和另外一種粉末樣灰沙混合。然後就這樣鋪在路麵上。


    ‘這是水泥,和水及沙土,可塑型。等他自然蔭幹,便堅硬如石。’,一行人對此嘖嘖稱奇,不由得對尚未謀麵得長安,心生響往。


    越過一段已經完工,正等待蔭幹,和一段正在鋪設得路麵,再往前。看到施工中的工地,這裏也很費功,先做版築,然後從兩旁挖取泥土,覆蓋,然後反覆捶打。有木棒得用木棒,沒木棒得用大石頭,繩子係在石頭上,兩人合力抬起,又重重落地。


    不要看這路麵比周圍稍為高了五吋而已,可是如今看到施工得工地才知道,築路工先把周圍把周圍挖低了九吋,然後把土覆在路麵上,又是硬是把高出九吋得路麵,反覆捶打,槌低了六吋,在鋪上一寸多的水泥。


    這些吐蕃勞工很有效率,他們被分成三組人,一組人在後麵,專門鋪水泥。一組人在中間,專門夯實路麵。一組人前後跑,他們把後麵已經夯實的模板拆下,然後又送到前方,他們負責建立版築。還要把內部填滿,等待後麵的兩組跟上。


    這樣三組人是一大組,總共有三大組。分段競賽,看哪一大組完成度最高,便可以享用到本該給,最後那組得肉食。這讓他們非常拚命。路麵修得飛快。


    ‘這是將路麵當城牆建了。’,一個人讚歎道,其餘人也紛紛點頭。這規格雖然還不到修建城牆得程度,可是用在路麵,就很奢侈了。加上水泥,甚至堪比城牆了,這樣修的路,恐怕可以保用幾十年不壞了。


    ‘未來,兩旁還會植樹,確保路基,不過目前就沒辦法了。這路會一直修到與靈州,然後再迴來,修道鄯州,一路修到安西四鎮。’,高駢指著路麵解釋道。之所以先修道會州,不幹脆兩麵同時修,是因為鄯州雖然收複,但是已經太過於殘破,城牆倒還好,問題是百姓逃得逃,死的死,距離大唐又有點遠,駐軍要補給,太不方便了。


    幹脆就先放棄了,反正這一帶沒人有能力長期占領。論恐熱,據說帶著一群殘兵敗將,逃到了廓州,去舔傷口了。量他沒那膽子再去鄯州。


    而高駢會帶著一隊人馬,護送這行人,是因為他要負責護送這些好不容易到達蘭州得隴西父老、比丘,一路迴到長安。


    這隻隊伍像之前安樂州得鄉民一樣,就是去朝見天子的。至於為為什麽連比丘都有,那是因為在反抗吐蕃中,這些比丘也幫上不少忙,不殺生,不代表不能動武。


    甚至,連送信得十隊勇士,每隊都有一位比丘。因為吐蕃人信奉佛法,比丘傳遞信息,比較安全些,至少看在佛祖得麵上,別把一群人都砍了。


    而為了護送他們,小虎派兩廂兵馬,五千多人,耀武揚威得從涼州城下經過。到達瓜州,迎接他們。


    涼州,已經是土蕃最後得據點了,以西的甘、肅、瓜、沙四州,全部都反正了,而蘭州以南得幾個州,不是被神策軍順手收了,就是被其他幾個藩鎮攻取,現在隴西一帶,除了涼州,就剩下沙洲更西邊的伊州、庭州和西州,以及論恐熱占據得廓州,還被吐蕃占有。


    不過,神策軍休整了大半年,很快就會出兵收複涼州。然後其他幾個歸義州,也會派出青壯隨軍。神策軍不會依靠他們攻城,這些青壯就是來幫忙運送一下輜重,挖挖壕溝。


    本來這些神策軍就可以自己作了,不過李忱的意思是威攝,或者說展示一下朝廷肌肉。


    雖然以寡擊眾,大敗吐蕃兵,不過沙州也是如此,論起比例來說,更為懸殊。雖然說打仗,不能這樣算,不過外行人不會懂。加上,沒親眼看過,總是有些失真。


    雖然小虎已經上奏河湟一帶百姓,還心係朝廷。五千兵馬雖然神策軍本著不擾民原則,所經之處,過城而不入。可是還是有百姓沿途擺香案,跪地迎接天軍。夾道迎唿涕泣曰,一如前麵他們收複得會州和蘭州一帶。


    不過李忱也不敢大意。舉個例子,當年kmt接收台灣得軍隊,就讓老百姓很失望。怎麽說呢?


    因為日本兵,即便戰敗了,還是保持一副嚴整得軍容,老百姓也習慣了。可是當看到那個響往中的祖國,派出來得士兵,那股落差,特別嚴重。


    兵沒有兵的樣子,什麽家當,鍋碗盆瓢都帶在身上,扛在肩上得步槍,後麵還吊著一雙草鞋,這副軍容,跟日本兵比起來,實在相差太遠了。


    看著就像一群流民或者叫花子,一瞬間,他們的期待就從雲端落到泥裏。當然那個時候,正在打內戰,老蔣當然不會把精兵派來接收一個預期沒什麽事情得台灣。不過,他大概沒想到,這樣的落差,讓人從期盼變成失望,後果挺嚴重得。


    李忱當然不會犯這樣的過錯,展示肌肉,讓那群青壯,迴家傳播一下,說大唐天威如何如何,不讓他們失望。順便,李忱也下了軍令,會在河湟一帶,開始招兵。


    預計兩年內,完全收複河湟一帶。然後要以戰代練,把神策左軍擴張到四萬人,兩個軍。到時候就變成神策左右軍了。


    不過,大敗吐蕃,收複河湟,已經引發熱議。這種發揚大唐天威的事情,自然要好好宣傳,尤其是之前,神策軍小試身手,收複維州,卻沒有大肆宣揚,這迴可不能錯過了。


    這波宣傳戰中,當然順天日報最詳實,有第一手消息,其他兩報都慢了一步。


    順天日報首先披露了論恐熱在吐蕃得惡行,如何欺淩當地百姓,言其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殺其丁壯,劓刖其羸老及婦人,以槊貫嬰兒為戲,焚其室廬,五千裏間,赤地殆盡。


    極盡可能得挑起百姓的憤概後,才報導神策左軍得功績,以寡擊眾,以少勝多,大敗禽獸一般得吐蕃兵,打得論恐熱滿地爪牙,替那些死難百姓報了仇。盾時間,在宣傳下,本來就功勞卓著得神策左軍,威名遠播。


    今年稅收特別順利,也是有這一部份功勞,從來,朝廷和地方,就是朝廷強,地方就弱,反之亦然。如今朝廷亮了亮拳頭,跟吐蕃掰了掰腕子,透過報紙宣傳,讓朝廷威風大漲,這地方多少會恭順一點。


    而其他兩家報紙,慢了一拍,但是各有門路。其中長安日報,特別找了說書人,把神策左軍如何大破敵軍得事情,編得跟神話似的。什麽一抬手,地動山搖。神策左軍各各身高八丈,領軍的李虎,更是身高十丈,眼若銅盆,口能噴火,生有四臂。


    更恐怖的是,他每餐要吃一個吐蕃兵,吐蕃人畏之如虎,見之則潰。看得李忱都想立刻招小虎迴來,想說這孩子,怎麽一段時間沒見麵,就長歪了呢?


    萬年日報,就比較…用具現代術語說,白目。他們居然又拿出舊時唐蕃議和條約說事,說唐軍不該侵攻吐蕃土地,此舉不義,不信,對朝廷來說弊大於利。


    結果,銷量大減,百姓不懂什麽和約,隻知道吐蕃人之前欺負過我們,後來是打不贏,不得不簽訂和約,如今大唐強盛起來,自然該打迴去。萬年日報得白目言論,自然沒人看了。


    然後,隴西父老得朝見團,又讓長安掀起波瀾。尤其是張義潮,更是特別被全版宣傳,宣揚其人功績。


    宣揚張義潮在青少年時代便胸懷大誌,論兵講劍,蘊習武經,得孫武、白起之精,見韜鈐之骨髓。……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空牆框,將軍隻是栽花竹。君看城外衄惶處,打賭段芋花如柳絮。海燕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一首無名詩,道盡吐蕃人如何壓榨隴西百姓,道出了張義潮對吐蕃的厭惡。


    又說其平生對於被宦官邊令誠陷害的著名將領封常清十分崇敬,曾親筆抄寫過“封常清謝死表”,道盡張義潮之忠義。


    接著又描寫,沙洲起義,事前如何瞞過吐蕃人,一番驚心動魄,如何諜對諜,如何瞞天過海,寫得是驚心動魄,讓從未看過諜戰小說得唐人,看得如癡如醉。


    最後於於起事成功,殺死吐蕃守將,奪迴沙洲。又在沙洲城下,如何施展諸葛武侯得八陣圖,再以火牛衝陣,大敗吐蕃兵。又一場以寡擊眾,以少勝多得經典。看的人們大唿過癮之際,張義潮也是名聲鵲起,幾乎掩蓋過了之前神策軍的光芒。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神策軍一群人,張義潮一個人,好像後者就比較傳奇,所以事前宣傳策略,就是先等神策軍熱潮過去,再宣傳張義潮。


    接著,又是一係列報導,順天日報順勢加開了民族英雄傳。,每隻固定連載,一位名族英雄,首先就是封常清。


    這是李忱啟發民族意是的一環,要為百姓,為大唐樹立楷模。在沒有全麵普及小學,推展曆史課程前,要用這樣啟發百姓。有個楷模在,總比渾渾噩噩,光憑本能行事,甚至一些差的楷模行事,要好得多。


    使節團得到來,讓李忱很高興,他感覺到最近都是些好事,稅收大漲,神策軍在隴西打出了威風,這離他得目標更進一步了,不過他也不是沒有煩心事。


    首先是黨項人入寇。黨項人,想到他們,李忱眉頭就擰緊了,這非討平不可。可是現在不是時候。


    黨項人大概不知道,李忱這麽痛恨他們吧。會痛恨,當然是有原因得,說道唐代,黨項不是什麽大禍害,不過說道日後,你大概也會很痛恨,黨項人到了宋朝,建立了西夏。


    想到西夏,李忱就很痛恨。比遼國人還要痛恨。如果沒有西夏,宋朝國運早就改變了。和遼國一起,陪北宋玩了一場三國誌,如果沒有他們,中國曆史說不定都能改寫。現在是還沒有,不過不能讓黨項人繼續盤據下去。


    此外,讓他心煩的是,張仲武過世了。朝廷照例派大臣去吊唁,加封官職,以及諡號。加封太尉,諡號“莊”,這算是一個不錯的表彰了。這是大臣擬定得,他沒什麽意見,其家屬也很滿意。


    問題是,其軍士自行推舉其子張直方繼任,這點就讓李忱很不高興。(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絃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絃音並收藏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