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小俊媳婦躊躇觀望的時候,村支書王雲飛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她家。像這樣的“貴客”自從公公張一表去世後,就再沒有其他“有頭有臉”的人來過。
這天臨近中午時分,王書記突然“駕臨”寒舍,小俊媳婦和母親一時間有點慌亂。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村莊的書記那可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豈敢慢待?小俊媳婦滿臉堆笑的迎上去說:“王書記,哪陣風把你這大忙人吹來了!”王雲飛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然後故作謙虛的咧嘴道:“嫂子,你就不要寒磣我了!”正當二人互相寒暄之時,老人端著水杯顫巍巍走了進來。王雲飛正待說話,老人卻開了腔:“年輕有為啊!”虛榮心極強的村幹部眼裏頓時有了神采,無意中,用右手從寬寬的腦門前向後理了兩把雖還年輕但已稀疏的頭發,當右手閑下來的時候,卻在上衣口袋裏下意識的摸索起來。小俊媳婦馬上看出了什麽,快速從櫃子裏取出一盒“中華”眼,忙陪笑的說道:“看嫂子這記性,竟忘記了兄弟抽煙,多有怠慢!”小俊妻子從不會抽煙,拿著煙盒,半天抽不出一根來。這時王雲飛說道:“嫂子,還是我來吧。”說話間,老練的取出一根叼在嘴裏,猛猛的吸了幾口道:“嫂子,我今天來告訴你一件事:你明天去鎮裏上班,現在準備一下!”小俊媳婦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怔怔地補問道:“兄弟,究竟是怎麽迴事?”王飛虎好像賣乖似得說:“我接到鎮裏通知時,媳婦已經做好了飯,我飯也沒來得及撥拉一口就趕了過來。”接著,他便大致講述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為了促進棚菜生產,壯大基地,擴大規模,鄉黨委、政府結合實際,根據中央政府提出“南部抓發展,中部抓調整,北部抓開發”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合鄉並鎮”的機構改革。目的是精簡機構和人員,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財政支出,減輕農民負擔。就在這機構改革的暫時有點忙亂之際,田舒的姑姑“頂風作案”——安排小俊妻子在新成立的鎮計生委上班。老領導可能想:我過幾年就要退休,官場上“氣數已盡”,趁在職的時候,給自己親戚辦點實事。因此順理成章的“看中”了小俊妻子。
王雲飛得到老領導的口風後,於是便上演了剛才那一幕。
小俊妻子和母親慢慢聽來,真是又驚又喜!迅速準備酒菜——款待這位“福音”使者。王雲飛哪敢吃?張一表的“在天之靈”倒也罷了,更主要的是懾於鎮黨委書記。他推辭道:“嫂子,鎮黨委書記的‘聖旨’我是傳達到了,明天就脫離了田家梁的土窩窩的土窩窩!”說完,一邊告辭,一邊走出了家門。
這時的小俊妻子竟有點像《人生》裏的高加林——在重要機關有“後台”,自己得到的工作理所應當的!高加林的結局是悲慘的。就這樣小俊妻子上了班,幹上了體麵的工作。
一個月後,小俊妻子工作上的新鮮勁已蕩然無存了。不過,她還是全力以赴去做每一項任務的。生活也日漸好轉起來。
這年的夏天,在王雲飛書記的努力下,田家梁村主要街道·巷口安上了路燈,有的人家在村中心的路旁,還經營起舞廳。傍晚時分,在音樂強烈鼓點的震撼下,小賣店廣告招牌燈,舞廳的霓虹燈互相應和著,燈光和舞曲在不知疲倦的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吃罷晚飯,年輕人有說有笑的湧向這裏。老人們仿佛也耐不住寂寞似的,搬上一個小板凳坐在舞廳的牆角下,樂嗬嗬的笑著,一瞬間仿佛年輕了許多。其中一個頭發有點發白的老頭,悠閑地摸著自己的胡須說:“多好的社會啊——想吃啥,就吃啥!我們農村人也快趕上城裏人了。”
是啊!社會主義新農村正一日千裏的向前發展著。
這天臨近中午時分,王書記突然“駕臨”寒舍,小俊媳婦和母親一時間有點慌亂。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村莊的書記那可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豈敢慢待?小俊媳婦滿臉堆笑的迎上去說:“王書記,哪陣風把你這大忙人吹來了!”王雲飛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然後故作謙虛的咧嘴道:“嫂子,你就不要寒磣我了!”正當二人互相寒暄之時,老人端著水杯顫巍巍走了進來。王雲飛正待說話,老人卻開了腔:“年輕有為啊!”虛榮心極強的村幹部眼裏頓時有了神采,無意中,用右手從寬寬的腦門前向後理了兩把雖還年輕但已稀疏的頭發,當右手閑下來的時候,卻在上衣口袋裏下意識的摸索起來。小俊媳婦馬上看出了什麽,快速從櫃子裏取出一盒“中華”眼,忙陪笑的說道:“看嫂子這記性,竟忘記了兄弟抽煙,多有怠慢!”小俊妻子從不會抽煙,拿著煙盒,半天抽不出一根來。這時王雲飛說道:“嫂子,還是我來吧。”說話間,老練的取出一根叼在嘴裏,猛猛的吸了幾口道:“嫂子,我今天來告訴你一件事:你明天去鎮裏上班,現在準備一下!”小俊媳婦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怔怔地補問道:“兄弟,究竟是怎麽迴事?”王飛虎好像賣乖似得說:“我接到鎮裏通知時,媳婦已經做好了飯,我飯也沒來得及撥拉一口就趕了過來。”接著,他便大致講述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為了促進棚菜生產,壯大基地,擴大規模,鄉黨委、政府結合實際,根據中央政府提出“南部抓發展,中部抓調整,北部抓開發”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合鄉並鎮”的機構改革。目的是精簡機構和人員,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財政支出,減輕農民負擔。就在這機構改革的暫時有點忙亂之際,田舒的姑姑“頂風作案”——安排小俊妻子在新成立的鎮計生委上班。老領導可能想:我過幾年就要退休,官場上“氣數已盡”,趁在職的時候,給自己親戚辦點實事。因此順理成章的“看中”了小俊妻子。
王雲飛得到老領導的口風後,於是便上演了剛才那一幕。
小俊妻子和母親慢慢聽來,真是又驚又喜!迅速準備酒菜——款待這位“福音”使者。王雲飛哪敢吃?張一表的“在天之靈”倒也罷了,更主要的是懾於鎮黨委書記。他推辭道:“嫂子,鎮黨委書記的‘聖旨’我是傳達到了,明天就脫離了田家梁的土窩窩的土窩窩!”說完,一邊告辭,一邊走出了家門。
這時的小俊妻子竟有點像《人生》裏的高加林——在重要機關有“後台”,自己得到的工作理所應當的!高加林的結局是悲慘的。就這樣小俊妻子上了班,幹上了體麵的工作。
一個月後,小俊妻子工作上的新鮮勁已蕩然無存了。不過,她還是全力以赴去做每一項任務的。生活也日漸好轉起來。
這年的夏天,在王雲飛書記的努力下,田家梁村主要街道·巷口安上了路燈,有的人家在村中心的路旁,還經營起舞廳。傍晚時分,在音樂強烈鼓點的震撼下,小賣店廣告招牌燈,舞廳的霓虹燈互相應和著,燈光和舞曲在不知疲倦的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吃罷晚飯,年輕人有說有笑的湧向這裏。老人們仿佛也耐不住寂寞似的,搬上一個小板凳坐在舞廳的牆角下,樂嗬嗬的笑著,一瞬間仿佛年輕了許多。其中一個頭發有點發白的老頭,悠閑地摸著自己的胡須說:“多好的社會啊——想吃啥,就吃啥!我們農村人也快趕上城裏人了。”
是啊!社會主義新農村正一日千裏的向前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