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在經曆這麽長時間的一段行軍旅途之後,魏延便察覺到了最大的不同。
司馬懿在軍事方麵的能力,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確實很優秀,甚至也可以說是很強。
但是相比於諸葛亮的那種全方位,毫無弱點的強大,司馬懿的這種強悍,可以說同樣的有一些偏科,偏科到魏延覺得自己還能摸一點底。
可以說了解到這一點之後,魏延的本性和高傲又恢複了起來。
強者隻會臣服於另外一個強者,而很明顯,司馬懿麵對他沒有絕對的碾壓優勢。
當然,魏延在經過一段教導以後,還是知道輕重緩急之分,明白什麽是大局。
可正因為是大局,魏延才有些明白自己的定位了。
他就是一個刺頭,也是一個挑戰,如果司馬懿做不到讓他服從,那麽司馬懿本身,就宛若失敗一樣。
既是對於自己能力的一種認可,同樣也是對於對方能力的一種挑戰,很明顯,他們兩位當中,終究會出現一個勝利者。
背負著家族,也背負著其他東西的司馬懿,無法接受失敗的結果,也承受不了失敗的代價。
相比之下的魏延,那就無所謂成功和失敗了。
成功了,未來的路會更好走,他自身也能夠得到進步,失敗了,最多迴去和關平一起,繼續接受關羽的教導。
至於會不會被司馬家族報複什麽的,魏延完全不害怕,甚至都沒意識到這一點。
背後有人,自然無所謂這一方麵的隱性威脅。
更何況對於一個戰場上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將領而言,不上台麵的手段,真實威懾能力也就那樣了。
司馬家族要是真的敢這麽做,破壞了一些隱含的潛規則,那結果隻會比他更糟糕。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魏延不斷的彰顯存在感,挑戰著司馬懿強悍無比的神經。
以至於有些時候連孫權都認為司馬懿好欺負了,借勢而上,試圖勸戒司馬懿。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偶爾的各個將領聚會,可以說是吵吵鬧鬧一片天,沒有一個正常軍隊會議該有的嚴肅氣息。
而作為相對年長的華雄,也隻是安撫了一下段雲,讓段雲不要參與其中,同時說服了李傕等人,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冷靜,不要跟著一起去湊熱鬧。
年輕人之間的熱鬧還好,要是李傕也跟著跑進去,司馬懿就不用玩了,可以說是徹底失去對於軍隊的指揮權。
而一支龐大的軍隊隊伍,要是沒有了一個具備絕對話語權的領頭羊,成為一個多頭蛇,其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基本上就要打一個對折了。
而約束好西涼鐵騎的華雄,甚至還沒有見到羅馬帝國的士兵,就開始踏上了迴國的路途。
他接收到軍師的命令,所需要負責的時間也就隻有這麽長,之後要做的事,就是迴到國內整備兵馬,準備磨刀霍霍向貴霜了。
益州確實守的比較好,但是後續以開疆擴土來看,終究是有心而無力。
為了拿下那一片肥沃的土地,國內朝堂上也逐漸的開始趨向於統一,使用多種手段合並,最終目的是拿下對方所擁有的土地。
隻要結果達成了,其中過程都可以無視掉。
當然真正出發的時間,相對還很早,不過終究要提前熟悉和適應一下。
聽說溫度會很高,下雨也比較多,跟西涼的土地貧瘠,雨水稀少情況完全不一樣。
想著這些的華雄,跟著自己曾經的戰友道別,認真拍了拍段雲的肩膀,帶著一絲安慰的說道,“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若是事不可為,直接走就好…”
“明白了,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當著華雄的麵,段雲也是一臉認真的保證道。
而華雄看著一身布衣的段雲,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倒也沒覺得眼前這一幕有什麽不對。
不管是重騎兵還是重步兵,在可以預計的長距離行軍途中,大多數都會把自己身上的鎧甲卸下來,然後放在馬車上麵進行集體運輸,而不會全部穿在自己身上。
一方麵是這樣運輸會更快,也能夠降低士兵的負重和存在,更能夠保護士兵的體力和意誌。
另外一方麵,也是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隱藏士兵的真實信息,讓敵人無法確認這一支士兵的大致類型。
所以華雄倒沒覺得有什麽問題,飛熊軍那連人帶馬超過三百公斤的鎧甲,就算是穿在他的身上,靠著內氣離體的強悍身體素質,在雲氣壓製之下,都能夠感受到那種沉重的重量。
所以正常行軍途中,放在馬車上也並無不可。
接近戰場,進入戰爭狀態以後,再穿著厚實的鎧甲也來得及。
隻要對手不是白馬,不是那種移動速度比偵查速度還快的離譜兵種,穿戴鎧甲的時間還是有的。
同樣也是這個原因,不少重步兵軍團在行軍途中,因為偵查原因沒到位,連鎧甲都還沒有來得及穿,就直接被別人突襲打死,也是曾經發生過的情況。
不過此去一路向西,除了兩座巍峨的山脈,就剩下兩條河流,被埋伏的可能性不高,所以華雄也就沒多說什麽。
飛熊軍強悍的地形適應能力,就算沒有穿戴鎧甲,想要被打死也沒那麽容易。
不僅能夠做到無視地形,也沒有西涼鐵騎一直提不起來的速度。
甚至可以說在飛熊軍的爆發之下,天下移動速度可以超過飛熊軍的,也就隻有白馬義從了。
輕與重的變化,何嚐不是一種唯心的力量?
“子健放心,由我們看著,這小子能出什麽問題?”聽著華雄的交代,李傕也是騎馬趕了上來,拍著自己的胸膛,堅定的保證道,“這一次我們就是去參觀,看一看帕提亞是怎麽和羅馬人打的,讓年輕人長長見識,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對於李傕等人還是很信任的華雄,當場點了點頭,隨後提出了一壇酒,直接就倒給了在場的眾人。
簡單的喝了一碗之後,華雄便踏上了迴國的路。
可是在經曆這麽長時間的一段行軍旅途之後,魏延便察覺到了最大的不同。
司馬懿在軍事方麵的能力,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確實很優秀,甚至也可以說是很強。
但是相比於諸葛亮的那種全方位,毫無弱點的強大,司馬懿的這種強悍,可以說同樣的有一些偏科,偏科到魏延覺得自己還能摸一點底。
可以說了解到這一點之後,魏延的本性和高傲又恢複了起來。
強者隻會臣服於另外一個強者,而很明顯,司馬懿麵對他沒有絕對的碾壓優勢。
當然,魏延在經過一段教導以後,還是知道輕重緩急之分,明白什麽是大局。
可正因為是大局,魏延才有些明白自己的定位了。
他就是一個刺頭,也是一個挑戰,如果司馬懿做不到讓他服從,那麽司馬懿本身,就宛若失敗一樣。
既是對於自己能力的一種認可,同樣也是對於對方能力的一種挑戰,很明顯,他們兩位當中,終究會出現一個勝利者。
背負著家族,也背負著其他東西的司馬懿,無法接受失敗的結果,也承受不了失敗的代價。
相比之下的魏延,那就無所謂成功和失敗了。
成功了,未來的路會更好走,他自身也能夠得到進步,失敗了,最多迴去和關平一起,繼續接受關羽的教導。
至於會不會被司馬家族報複什麽的,魏延完全不害怕,甚至都沒意識到這一點。
背後有人,自然無所謂這一方麵的隱性威脅。
更何況對於一個戰場上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將領而言,不上台麵的手段,真實威懾能力也就那樣了。
司馬家族要是真的敢這麽做,破壞了一些隱含的潛規則,那結果隻會比他更糟糕。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魏延不斷的彰顯存在感,挑戰著司馬懿強悍無比的神經。
以至於有些時候連孫權都認為司馬懿好欺負了,借勢而上,試圖勸戒司馬懿。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偶爾的各個將領聚會,可以說是吵吵鬧鬧一片天,沒有一個正常軍隊會議該有的嚴肅氣息。
而作為相對年長的華雄,也隻是安撫了一下段雲,讓段雲不要參與其中,同時說服了李傕等人,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冷靜,不要跟著一起去湊熱鬧。
年輕人之間的熱鬧還好,要是李傕也跟著跑進去,司馬懿就不用玩了,可以說是徹底失去對於軍隊的指揮權。
而一支龐大的軍隊隊伍,要是沒有了一個具備絕對話語權的領頭羊,成為一個多頭蛇,其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基本上就要打一個對折了。
而約束好西涼鐵騎的華雄,甚至還沒有見到羅馬帝國的士兵,就開始踏上了迴國的路途。
他接收到軍師的命令,所需要負責的時間也就隻有這麽長,之後要做的事,就是迴到國內整備兵馬,準備磨刀霍霍向貴霜了。
益州確實守的比較好,但是後續以開疆擴土來看,終究是有心而無力。
為了拿下那一片肥沃的土地,國內朝堂上也逐漸的開始趨向於統一,使用多種手段合並,最終目的是拿下對方所擁有的土地。
隻要結果達成了,其中過程都可以無視掉。
當然真正出發的時間,相對還很早,不過終究要提前熟悉和適應一下。
聽說溫度會很高,下雨也比較多,跟西涼的土地貧瘠,雨水稀少情況完全不一樣。
想著這些的華雄,跟著自己曾經的戰友道別,認真拍了拍段雲的肩膀,帶著一絲安慰的說道,“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若是事不可為,直接走就好…”
“明白了,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當著華雄的麵,段雲也是一臉認真的保證道。
而華雄看著一身布衣的段雲,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倒也沒覺得眼前這一幕有什麽不對。
不管是重騎兵還是重步兵,在可以預計的長距離行軍途中,大多數都會把自己身上的鎧甲卸下來,然後放在馬車上麵進行集體運輸,而不會全部穿在自己身上。
一方麵是這樣運輸會更快,也能夠降低士兵的負重和存在,更能夠保護士兵的體力和意誌。
另外一方麵,也是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隱藏士兵的真實信息,讓敵人無法確認這一支士兵的大致類型。
所以華雄倒沒覺得有什麽問題,飛熊軍那連人帶馬超過三百公斤的鎧甲,就算是穿在他的身上,靠著內氣離體的強悍身體素質,在雲氣壓製之下,都能夠感受到那種沉重的重量。
所以正常行軍途中,放在馬車上也並無不可。
接近戰場,進入戰爭狀態以後,再穿著厚實的鎧甲也來得及。
隻要對手不是白馬,不是那種移動速度比偵查速度還快的離譜兵種,穿戴鎧甲的時間還是有的。
同樣也是這個原因,不少重步兵軍團在行軍途中,因為偵查原因沒到位,連鎧甲都還沒有來得及穿,就直接被別人突襲打死,也是曾經發生過的情況。
不過此去一路向西,除了兩座巍峨的山脈,就剩下兩條河流,被埋伏的可能性不高,所以華雄也就沒多說什麽。
飛熊軍強悍的地形適應能力,就算沒有穿戴鎧甲,想要被打死也沒那麽容易。
不僅能夠做到無視地形,也沒有西涼鐵騎一直提不起來的速度。
甚至可以說在飛熊軍的爆發之下,天下移動速度可以超過飛熊軍的,也就隻有白馬義從了。
輕與重的變化,何嚐不是一種唯心的力量?
“子健放心,由我們看著,這小子能出什麽問題?”聽著華雄的交代,李傕也是騎馬趕了上來,拍著自己的胸膛,堅定的保證道,“這一次我們就是去參觀,看一看帕提亞是怎麽和羅馬人打的,讓年輕人長長見識,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對於李傕等人還是很信任的華雄,當場點了點頭,隨後提出了一壇酒,直接就倒給了在場的眾人。
簡單的喝了一碗之後,華雄便踏上了迴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