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就搞出了手動式單發步槍,不管怎麽說,這個事實還是比較令人震撼的。


    如果說比曆史上提前一年搞出了某種東西,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的話,那麽提前一千多年呢?


    步槍,甚至可以看作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準。


    雖然現在大唐的工業水平是畸形的,就算是現在研究出來了,短期內也隻能在科學院內小規模的生產,想要量產,難度很大。


    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蒸汽機,或者說去利用這個原理,製造出更適合的生產設備。


    其中還涉及到一個取舍的問題。


    蒸汽機最初的預想是用來給火車提供動力的,用來搞軍工不過隻是個奇發異想罷了,所以說,想搞工業化的基礎,是提高蒸汽機的產量以及質量。


    當然,僅僅一台蒸汽機並不足以推動整個工業化的進展,因為工業化不是一台蒸汽機就可以完成的,他需要更多的設備,車床,衝床之類的工業設備。


    而這些東西,李元吉隻能表示無奈,這些比較普通常見的,他也僅僅隻是聽說過。


    這些東西具體都有什麽作用?能幹些什麽?又是怎麽做的?甚至連外形是怎樣的?李元吉都表示不知道。


    更不要說那些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的設備,所以,推動工業化這事李元吉反倒是並不著急了。


    因為完全沒有必要去著急,現在的大唐,就已經領先了世界一千年的時間,就算其他國家也奮力直追,可隻要大唐能夠守護好這份秘密,為期爭奪百年,五十年的時間還是沒問題的。


    而五十年,一百年的時間,又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而在這期間,李元吉也一直在考慮,新式火槍到底要不要全麵的列裝?


    之前還在考慮,還在擔憂,但是現在,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那就是不要。


    還是那個原因,沒有必要。


    如今的大唐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對手,短期內也沒有什麽戰事可言。


    唯一還剩下的,也就是朝鮮半島那點事,而原本計劃的遠征軍東渡日本作戰一事,現如今也逐漸的延緩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前往後世的濟州島進行訓練,軍墾屯糧。


    從那裏出發,比從本土出發的優勢更大,況且隨著對蘇我氏的暗中支援,日本一麵倒的局勢正在發生轉變,短時期內是不需要唐軍登陸作戰的。


    相反,李元吉更傾向於建造一支僅有數千人規模的現代化軍隊,讓他們去慢慢的摸索試驗,等到合適的時候再去推廣全軍。


    “這把槍試驗過了嗎?”槍在手,可沒有經過試驗的槍,哪怕外觀再怎麽附和自己的想法,那也是沒用的。


    一把不能適應戰場的槍,拿他當燒火棍嗎?


    “試驗過幾次,但是都不成功,而且還傷了兩個測試員。”說起試驗,蕭敬便是滿臉的鬱悶。


    “怎麽迴事?”李元吉一愣,下意識的想到了炸膛。


    現在火藥的威力無法跟後世相比,可炸膛所帶來的後果也同樣不敢小覷,而蕭敬說的是都不成功,這也就意味著,這把槍很有可能連一發子彈都沒有打出去。


    “陛下,按照您的描述,這支步槍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您的要求,而且從各方麵的檢測來看,結果都還不錯。其實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子彈那邊,臣聽柳主任說問題可能還是出在底火上麵,另外一個就是他們沒有嚴格的按照八毫米這個口徑去做。所以造出來的子彈不是無法發射,就是好不容易點火了,卻因為子彈口徑大於八毫米而無法發射出去,所以也就引起了其他的反應,好在兩名測試員的傷勢並不重,隻是毀了容而已。”蕭敬將問題大致的說了遍。


    因為子彈不是他負責製造的,所以更詳細的問題他也並不清楚。


    但是在出事以後,柳主任那邊卻來找他商議,看能否對步槍的撞針進行改進,主要的指標就是要讓撞針的撞擊力度更大,以確保可以百分百的點燃底火。


    這個倒不是沒有測試過,可效果依舊不理想,而且對於撞針以及相應部件的磨損也比較嚴重,如果真按照這個程度去搞的話,估計要不了多久,就需要更換一整套撞針等部件。


    所以,李元吉手裏拿著的這把步槍,是改進前的版本,而之後的那個版本基本上已經被拋棄了,因為不實用,且即便是那樣,也無法確保子彈可以順利的擊發出去。


    或者更直白點的說,現在的子彈能不能打出去,看的不是撞針,而是運氣。


    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難不成戰場上還能指望著依靠運氣來獲勝嗎?這顯然是不靠譜的,也是極不負責任的。


    而子彈問題無法解決的話,那麽步槍也就沒辦法進行測試,隻能憑感覺去猜測是否出了問題。


    可這種感覺測試又很不靠譜,即便是放在後世,這樣的測試也讓人心中沒數。


    從造槍作坊出來之後,李元吉便是直奔子彈作坊。


    子彈作坊距離這裏稍稍有些遠,且周圍更是被清理一空,一片漆黑,連那些院子也都是漆黑一片。


    不過院子裏卻住著守衛這裏的將士,或者說這裏就是他們的軍營。


    因為其危險性,所以不敢將其他的科研機構放在附近,以免一個不慎而導致爆炸,結果殃及池魚。


    李元吉來的時候,子彈作坊跟造槍作坊差不太多,同樣是燈火通明,不過大多數地方都屬於停工狀態,隻有幾間屋子內是忙碌一片。


    在古代的夜間去搞子彈的研究,這是個要命的決定。


    因為照明基本靠火,一個搞不好的話,就會灰飛煙滅。


    可時間緊張,他們不得不兵分兩路,一部分人白天研究,一部分人晚上研究,每天交接班的時候,進行當日研究的交流,並且留下全部的資料以供另一班人的參考,或者避免進行重複的試驗。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這裏待著的是一群不把生命當一迴事的家夥。


    起碼該有的防護措施還是有的。


    比如說,這裏的蠟燭全部被加上了一層外衣,外衣是用玻璃製作的,隻在頂端保留了一個孔用來空氣的流通。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藥被蠟燭引燃,除此之外,每人身邊都放著一支裝滿了水的水桶,每個角落,每隔兩步就有一名士兵一臉嚴禁的盯著,身旁觸手可及的地方,同樣是放著一隻水桶。


    隻要稍有異常,他們便會立即去將其澆滅。


    這個時候的研究是比較枯燥,比較無聊的。


    同時也是比較無奈的,沒有更多的辦法。


    當然,說是研究,倒不如說是不斷的去測試,去尋找。


    不需要大量的計算,推算,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更沒有這方麵的知識。


    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去想,想一切可以在撞擊下就能起火的材料,去查資料,翻閱各種資料,但凡是跟要求有些相關的,就立即找來試驗一下。


    最無助的時候,這幫人甚至從地上抓了把土都進去測試,想要測試土與土的碰撞是否能擦出火花。


    結果很顯然,當然是以失敗而告終的。


    所以研究來研究去的,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從最開始的每天都能進行幾次試驗,到現在兩三天也未必能進行一次試驗。


    能試驗的,他們全都試驗了,甚至將各種材料進行混合去試驗,結果都不盡人意。


    所以到了現在,研究所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新的材料可以供他們去試驗了。


    可子彈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特別是在火槍已經研究好了,現在就等著子彈去試驗的這種情況下。


    子彈作坊的科研人員們也更是著急的不能行,可受限於現在的條件,愣是找不到什麽合適的辦法。


    而對於子彈的底火問題,不僅僅隻是要求易燃,同樣還要求其有足夠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除了撞針去撞以外,其他的任何方式都不能將其引燃。


    重擊,放在火上去燒除外。


    最起碼的,要能經得住人操,各種方式的行軍,戰鬥過程中,可以保證子彈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且能夠在需要使用它的時候立即可以發射出去。


    而且還有一個硬性要求,製作好的子彈,要能夠堅持在水裏浸泡兩個時辰以上的時間,拿出來甚至不用擦幹就可以直接使用。


    單獨的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可將無數的不難的問題擺在一起,而且還要讓其能夠完美的融合,那可就有些難度了。


    相比較於步槍作坊,因為毫無經驗的緣故,所以這裏的科研人員甚至已經有了種絕望的心情。


    可這並沒有什麽卵用,絕望過後,還是要抬起頭來去研究。


    大量的經費投入在他們身上,若是拿不出個結果來,別說是別人去指責他們,怕是連他們自己都放不過自己。


    要知道子彈作坊現在已經成了一尊吞金巨獸,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便燒掉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巨大無比的壓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最佳閑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唐朝最佳閑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