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扶蘇說要商議秦國土地之事,百官皆驚,這是要商議什麽,眾人不複方才的輕鬆,一個個緊盯著皇帝,土地可是每家每戶每人最重要的財產,容不得他們不緊張,這件事太敏感了。


    扶蘇注意到先前的輕鬆氛圍為之一變,整個大殿之中再無一絲聲音,全神貫注的等待著皇帝的下文。


    扶蘇也沒想到自己提及土地二字,會引起如此反響,除了蒙恬等四人之外,百官皆眉頭緊皺,但是眾人的想法自然是不一樣。


    儒生以仁愛為本,擔心的是皇帝有什麽改動之法,會對民眾造成影響;而一些因軍功或者原來的舊貴族,自然是擔心皇帝對土地的改動,會嚴重影響自己。


    “自商君變法始,土地為個人所有,人人皆可自由買賣土地,至今日時國家府庫收入大為減少,諸位有何策可以製止這種情況,讓民眾有田可耕,國家有錢糧可收?”


    扶蘇看百官這種情況,沒真的敢說出收歸國家所有,一旦說出去,這便意味著扶蘇的治國動向,會讓整個秦國貴族十分警惕,將會嚴重影響扶蘇的統治,


    扶蘇心中有的是方法一步一步的蠶食掉貴族對底層的控製力量,但是此時卻還是不適宜施行,畢竟還有強敵在外,等到解決掉外部威脅,扶蘇便可以騰出手來變革國內土地兼並狀況,到時候容不得這些人不同意,捧一批,殺一批,隻要拉攏住底層民眾,這些人翻不了天。


    百官聽了皇帝要抑製土地兼並之策,儒生倒是鬆了一口氣,這對民眾似乎更有好處,倒是未有人出言反對,但是丞相馮去疾卻立刻站出來,說道:


    “陛下,此時民眾皆有田可耕,即使變賣土地,民眾也是租地或者開墾荒地來耕種,此事對國家府庫收入影響不大。”


    原本聽到皇帝要抑製買賣土地時,很多依靠這個變得富貴起來的官員本想一同站出來反對,但是看到丞相率先站出來,為大家說話,其他人樂得在後麵視情況而定,有人在前麵為自己當著,自己便先看著罷。


    扶蘇看著馮去疾,馮去疾作為一國丞相,相信對秦國的土地情況要比自己還要熟知,土地兼並這種情況在國內必然屢見不鮮,無田可耕種者也不在小數,為何馮去疾要說出這種話呢?


    看到皇帝的視線轉移到自己身上,馮去疾抬起頭來,跟皇帝對視,然後以旁人不可察覺的幅度搖了搖頭,扶蘇會意立即說道:


    “哦?處理國事多年,想必是比朕要更加熟悉土地情況,既然民有田可耕,便好。”


    這一幕讓扶蘇想到了曆史上韓信請劉邦封他為假王時,劉邦說完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立刻改口說要封就封真齊王。


    雖然扶蘇嘴上說著便好,但是心中更加氣憤,馮去疾的表現可以說明馮去疾完全知道這其中阻力有多大,馮去疾這是不想在秦國內憂外困之時讓扶蘇對土地動手,這也更加堅定了扶蘇日後要進行土地變革的決心,否則自己即使打下了天下,會不會也如東漢末年那般,土地兼並嚴重,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


    而且扶蘇當初便已經意識到中原之地,連年戰亂,使民眾如亡命山澤,或遠赴遼東。貴族階層憑借先天的政治優勢,大肆收購小生產者的土地,兼並土地使貴族成為“田畝連而成國”的豪門大族,這些大族在始皇帝時期蟄伏,但是無形之中已經對皇權形成製約。


    “陛下屯墾戍邊之策已經使得秦國民眾皆有田可耕種,而且確實民眾買賣土地之後,可以租用他人天地耕種,到時候隻需交少量租稅便可。”尚書丞甘意說道。


    扶蘇笑著聽完,令其入列之後,便開口說道:


    “朕當初勸先帝推行屯墾戍邊之策,民眾開墾的荒地十年不征農稅,如此一來,北地各郡無錢糧可運迴鹹陽,但是如今又是急用錢糧之時,一為招募兵員,二為治國理政,僅靠關中之地的稅收,似乎頗為不足,這令朕十分頭疼。”


    為何要說北地各郡無錢糧運迴鹹陽呢,是為了製約邊疆駐軍,將北地諸郡征收的糧草沿馳道運迴關中糧倉,不然長年累月積蓄下來,邊疆駐軍不依靠鹹陽補給,必然會尾大不掉,會威懾到鹹陽的統治。


    聽到扶蘇所言,百官皆默不作聲,這沒錢的事,反正總不會從自己身上拿錢吧,皆等皇帝下文。


    扶蘇一看這群人的神態,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情緒壓下去,本不欲坑你們的錢,隻想著放鬆商賈限製,但是扶蘇此時改變想法了,既然朕說頭疼你們也無動於衷,那便掏錢治朕的頭疼吧。


    “昨日朕與皇後說起府庫錢糧不足之事,皇後聽完當即要將自己的珠寶首飾與多年收集的愛好之物要拿出來變賣,就連當初的嫁妝皇後也要拿出來充盈秦國府庫,讓朕頗為慚愧,朕雖百般不肯,皇後素來勤儉,本就沒有多少首飾,朕怎欲再將其用來充實府庫呢?”


    王葭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夫君已經要把自己嫁妝都要拿出來了。


    “皇後賢德,秦國之幸!”禦史大夫馮劫此時真是動容,自己作為禦史監察百官,哪個沒有貪墨一些,皇後此舉讓馮劫頗為感慨。


    “皇後賢德,秦國之幸!”其他人也跟著說道。


    “怪朕沒有治理好秦國,才讓皇後受此委屈,朕欲將先帝收集來的六國珍寶玩物變賣充實國庫,朕此舉愧對先帝之德,子孫未能守住先帝基業不說,還要動用先帝留下的東西,朕懺愧!”


    “臣等未能助陛下治理好秦國,臣等懺愧!”


    扶蘇心想道:你們當然懺愧,很懺愧!


    “蒙恬第一個站出來說:“皇後仁德之舉讓我等朝臣頗為懺愧,臣自祖父時到今日,家中也積累有一些財物,今日臣願拿出資實國庫。”


    扶蘇聽到蒙恬說的話,心中不禁誇讚道,不虧是朕的股肱之臣,懂朕的意思,但是嘴上還是要謙讓一番:


    “怎能如此,大將軍三代為秦征戰,付出甚多,此舉不可!”


    “請陛下恩準臣為國之心!”說著拜倒在地,馮劫本來聽到皇後王葭的事便十分佩服,當即也站出。


    “臣願隨皇後、大將軍之後,資盈國庫!”


    隨即王離、馮去疾、叔孫通就連趙基剛到秦國,並沒有什麽財物也願意將自己的積蓄拿出。


    看著丞相、大將軍、禦史等人皆有所表示,其他人自然不好幹站著,也紛紛出列表示願意效仿皇後之舉。


    扶蘇推辭不受,但是眾人皆一副皇帝不接受便是不讓百官忠心報國似的表情,最後扶蘇隻好連說懺愧,同意的百官此舉。


    “諸位皆是秦之良臣!先帝之良臣!朕之良臣!”


    “想必先帝見到此舉定然也不會怪罪朕變賣珍寶玩物之舉,奈何商君之法致使秦國商賈極為稀少,朕想充實國庫也不可行,朕昨日徹夜難眠,想到是否可由商賈來經營此事,商賈之人嗅利之敏銳,非他人可及,由他們來經營,定能做好此事!”


    百官明白過來,商賈之事才是今天早上的廷議重點,但是法家之人,向來主張“重農抑商”,聽到皇帝說要放鬆商賈限製,當即便站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傾危大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搖不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搖不乖並收藏傾危大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