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二十七日,張曉風準備到青龍場打探從政的消息。

    “曉風,你要出門?”劉玉華吃完飯,躺在床上,喊住張曉風。“昨晚,肚子開始痛,我沒有驚動家人。現在越來越痛,憑經驗,應該是臨盆了。”

    “我想去場上買東西,我不去啦!”

    “不能去!”劉玉華截住話頭。“怕是要生了,叫幺叔去喊接生婆,你叫娘去燒開水,把布片子準備好。”

    張曉風很快去找到張忠華,說道:“幺叔!玉華要生啦,快去請李幺婆來接生。”

    張曉風很快煮了四個醪糟蛋,端到床邊,笑嘻嘻地說:“玉華,吃飽了才抗得住。”

    “我也要吃。”張新慧從堂屋跑進來。

    “鬼丫頭真好吃,你那碗少不了,去叫娘娘端給你吃。”張曉風看到女兒,兩個小辮一晃一晃的,他想,這次,玉華一定會生個兒子。

    早飯後,聽說劉玉華臨盆了,幺嬸餘秋華扶著祖母過來,祖母拉著劉玉華的手,問道:“玉華!痛得兇麽?”又用手來迴摸肚子,笑著說。“哎喲喲!小子不耐煩了,要出來見我這個祖祖了!”

    三嬸笑著說:“你看玉華,懷個娃兒都不顯眼,一定是帶把的。”

    張曉風馬上接過話頭說道:“借三娘的吉言,送子娘娘肯定送兒子給我。”

    張曉風的娘早已燒好熱水,鋒利的剪刀在火上燒過了,李幺婆指揮大家各司其職,劉玉華已是生第三個孩子了,前兩次都順利,這次也不怕,她咬著牙,忍住痛,頭上直冒大汗。張曉風邊擦汗邊說:“我們的娃兒乖,不會亂踢的。”

    劉玉華笑了,腳蹬著餘秋華的手,努力掙紮了幾個迴合,孩子出生了。

    李幺婆麻利地接生,大喜道:“哎呀!當真是長了把把的。”

    “哇”的一聲,小孩子大哭起來。李幺婆麻利地剪斷臍帶,洗後包好,放在劉玉華旁邊。

    張曉風笑得合不攏嘴:“別哭!別哭,爸爸愛你。今年是虎年,小子長得虎頭虎腦的;現在是午時,午屬馬,馬兒跑得快,你小子也長得快。馬到功成,一定大有出息,成為千裏馬,天馬行空。”

    三嬸摸摸孩子的紅臉蛋,笑著說;“大嫂!你的孫兒模樣好像曉風喲!聰明有種,出息大著呢!”

    五大房人又一輩人的總大哥出世了,全三清灣的人都來祝福,說了不少賀喜的話。

    想到長子的名字,張曉風一直耿耿於懷,那是一九四四年,抗戰最艱難的時候,長子來到人世,為激勵孩子保持民族氣節,又是老大,希望生老二,老三,想了幾天,決定取名“新光”,字伯夷,鄉親們不知道“伯夷叔齊餓死首陽”的典故,喊成“白魚”,因為小孩子白白胖胖的,又演化成“小魚兒”,可是,才四歲多,小魚兒出麻疹,不治身亡。劉玉華無法接受喪子之痛,把責任推在曉風身上:“小魚兒!小魚兒!小魚兒長大了,水淺了養不活。取個狗屁名字。”

    張曉風飲恨至今,這次讓妻子取名吧,她笑著對妻子說:“玉華,該給孩子取個名了,你看取什麽名字好。”

    “我才不管你取啥子名字,意思要好,又要順口,也不能俗氣,啥子貓兒、狗兒、燕兒之類。隻求娃兒先當個正人君子,再求事業有成。”

    “你的標準還多呢!”張曉風想了一會兒,說道。“玉華!我的意見是這樣:根據輩份,就取名‘新明’,字呢就取為‘靜遠’,出自諸葛亮的名言,希望我們的孩子能以此為鑒,不求轟轟烈烈,‘治國平天下’,隻願安安靜靜幹事業。”

    劉玉華笑著點頭,說道:“您硬是有那麽多講究,酸溜溜的文人味。”

    張春茂老人幫張曉風家扳玉米棒子時,受了暑熱,‘病來如山倒’,請名中醫胡學淵先生診脈,他說肝髒有點不對,要吃很多中藥,調理肝上的熱。 請八字先生推算老人的命運走勢,先生斷言,滿七十後有個坎,能夠起‘一’就說明滾過了坎,八字先生有點預見性。

    張春茂老人在床上進過餐,聽說劉玉華生了,立刻對張忠華說:“叫曉風把娃兒抱來我看看。”

    兩分鍾,小孩到了春茂老人手上,小家夥剛吃過奶,閉著眼,紅紅的臉蛋,很逗人喜歡。

    春茂老人輕輕地挨一下曾孫的臉蛋,看著孩子,想了想,說道:“這娃兒印堂又高又寬,鼻梁也高,是曉風脫的殼,將來造化大。曉風,取個什麽名字?”

    張曉風笑嘻嘻地告訴了名字,並且解說了名字的含義。

    “好!好!好!靜遠,名字不俗,文縐縐的,小乖乖,‘一’長成人,三清灣‘新’字輩總大哥,要光宗耀祖喲。”春茂老人說著祝福的話,有點氣悶,咳了幾聲。

    張曉風拍著爺爺的背,抱過小靜遠,說道:“爺爺!你要保重,你是我們大家人的總司令,你有事隻需下令,孫兒一定辦,養好身體是第一,不要想其它的事。”

    第二天早上,張忠文的妻子生了龍鳳胎,可是,隻有兩個時辰,女嬰就夭折了,四嬸很傷心,曉風娘勸說道:“命裏她不該跟著你,就等於生的一個吧!”

    兒孫都添丁,雙喜臨門,也衝不掉張春茂老人的晦氣。張忠文在白馬鎮經營藥鋪,聽說七兒子出世,趕迴來看,順便給父親送藥迴來,根據藥方,他知道父親的病是“燒雞肚”{肝腹水},治不好的,隻是為了盡孝吃藥治病,病情會更嚴重的。他站在父親床前,說道:“老爺子,您老人家的病會慢慢好起來的,病來如山倒,病去日抽絲嘛!想開點,安安心心養病。”

    “忠文!瑞二爺都被抓了,聽說要搞啥子土改,曉風說,紳糧大戶要倒黴了。我們家開藥鋪,該不會有啥子事喲!”

    “政府找我談了話,藥鋪可以繼續開,我總是提心吊膽的,交給政府算了!”

    “對!交了省心,就怕抓來關起。”張春茂心裏很害怕,擔心四兒也被當成紳糧來打整就遭殃了。

    “大哥,大哥!”門外閃進來一個人,是張天培,他從小拜張曉風的娘為幹媽,“大娘媽”由他喊起,‘天’字輩兄弟姐妹都跟著叫了。張曉風的娘一輩子煮飯,當夥頭軍,對人很熱情,於是,“夥大娘”的稱唿使用頻率也高,“大娘媽,我的腳扭了,給我揉一揉”,“夥大娘,我的手柱倒了,給我捏一下”。在三清灣, “大娘媽”是按摩大師,“夥大娘”是全職廚師。

    “風風火火的,什麽事?”張曉風笑著問比自己小三歲的堂弟。

    “工作隊給你來了張字條。”

    張曉風接過來看,通知他第二天到青龍場開會。張曉風拿著紙條,心裏甜甜的,那高興勁甚至於超過了喜得貴子的感受。他拿給劉玉華看,笑道:“玉華,古人說,‘三十而立’,我快二十六歲了,還沒有喜歡的職業,我‘十年寒窗無人問’,無緣出名人不知,而今,機會姍姍來遲,我得抓住。”

    劉玉華的爺爺是晚清的秀才,本該考上舉人,科場腐敗,無銀錢打點,屢試不中。爺爺和父親先後都做袍哥裏的碼頭大爺,她從小就牽著雙目失明的爺爺坐船到白馬鎮處理袍哥裏的大事,見識了權勢的巨大作用。爺爺把他對權勢的追求,對官場腐敗的痛恨,都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她。

    看見張曉風的高興勁,劉玉華也笑道:“看你那個歡喜的樣子,想當個一官半職的,硬是想瘋了。你也要清醒點,官場肮髒呀!我看過一本書,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官兒不是那麽好混的!”

    張曉風指著劉玉華,笑道:“您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共產黨的政府豈能與滿清王朝和國民黨政府同日而語?曆史上,一個朝代行將滅亡,官場必定腐敗;一個朝代剛建立,必定要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政務就會清廉一些。何況而今的政府叫做人民政府,共產黨主張,政府是人民的,當幹部要為人民謀利益,這和讀書人的理想是一致的,我想,共產黨的官場是不會腐敗的。”

    “夥大娘”也為兒子高興,丈夫早亡,她帶著獨子過日子,為感謝春茂老人對曉風的寵愛,她起早摸黑,操勞十多口人的飲食起居,毫無怨言。望子成龍,終於有望,“夥大娘”會心地笑了。

    三清灣的歪人,財大氣粗的張國瑞成為階下囚,三清灣的青年才俊張曉風成為新政府的一員。三清灣的渾人張天雲成為農會十三分會的會長。世易時移,人的命運因此改變。

    第二天,張曉風穿上最新的藍布長衫,到了鄉政府所在地——青龍場。在鄉政府木樓裏,見到了結拜弟兄陳大全和李仲奎,彼此招唿後,來到一間大屋子,各自找了一張椅子坐下。李仲清走進屋來,幾個好友彼此點頭招唿。另外,張國林和何方雲也是大家認識的。

    一會兒,胡鄉長帶著三個不認識的人走進來,其中一人挎著盒子槍。

    胡鄉長指著魁梧男子介紹道:“這位是工作隊蘇文英隊長,這位是副隊長謝平原同誌,這位是副隊長莫希有同誌。”胡鄉長又把其它人向三位隊長作了介紹。

    彼此點頭寒暄一陣,會議開始。蘇隊長首先宣布幹部名單,他說:“同誌們!今天,青龍鄉土改工作隊第一次召開新的鄉政府幹部會,通過走訪調查,工作隊確定了鄉政府人員名單:鄉長胡學淵,鄉政府文書張曉風,文化宣傳幹事李仲奎,鄉農會主席張國林,財稅征糧委員何方雲,武裝治安隊長李仲清,副隊長陳大全。缺婦女主任,請大家推薦。”

    會場裏氣氛熱烈,人人情緒激動,得知自己所要負責的工作,都喜形於色。

    蘇文英比張曉風早三年畢業,他為啥能當上土改工作隊隊長呢?大江中學的國文教師鄭海濤,是中共地下黨西江地區的負責人之一,解放後,他就成了西江縣委書記,恢複本名鄭文韜。正月初五,鄭書記從縣委大院出來,在大門外碰見蘇文英,高興極了,他一直喜歡蘇文英,腦瓜子聰明伶俐,正是新政府用人之際,就介紹他加入了土改工作隊,並且很快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張曉風、李仲清、劉誌高三人也是鄭書記的學生,可惜他們不知道當年尊敬的鄭老師就是而今的縣委書記。

    蘇文英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我們的土改工作要按照《中國土地法大綱》進行,人民政府要廢除封建剝削土地製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沒收地主的土地財產,征收富農多餘的土地財產;廢除一切祠堂、廟宇、寺院、學校、機關團體的土地所有權和鄉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債務;以鄉村為單位統一分配土地,數量上抽多補少,質量上抽肥補瘦,所有權歸農戶所有。山林、水塘、果園、荒地等可分土地按標準分配。土改前的土地契約、債約一律繳銷;工商業者的財產及其他營業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允許中農保有高於貧農的土地量,也分給地主同樣的一份土地。同誌們!我們要認真學習《土地法大綱》,深刻領會文件的內容。至於什麽人是地主、富農,哪些人是中農、貧農、雇農,政府有詳細的標準。

    同誌們,百廢待興,重任在肩。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是‘清匪反霸’、征糧和‘減租減息’。我們已經抓了二十一個人,抓那三個大土匪頭子,還付出了血的代價。我們還要仔細清查,把那些惡霸地主,土匪骨幹,反動會道門,國民黨軍政人員統統清查幹淨,特別要注意那些在外罪大惡極,逃迴家鄉躲藏的偽職人員。為了打開工作局麵,我們必須盡快發動群眾,讓他們勇敢地站出來,和地主老財、土匪惡霸鬥爭。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全鄉最窮苦的百姓情況,要盡快把三級農會組織建立起來。為了震懾敵人,喚醒人民,我們要盡快組織人民法庭,由農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府工作人員和土改工作隊組成。我宣布一下青龍鄉人民法庭的組成人員名單:工作隊三位隊長,胡學淵、張曉風、張國林、李仲清,外加每個村的農會主席。庭長由我擔任,謝平原和張曉風任副庭長。人民法庭負責搜集罪犯材料,征求群眾意見,研究確定判刑名單,上報區政府。胡鄉長!你熟悉情況,可要多提供材料喲!”

    胡學淵明白,蘇隊長是把自己作為一枝“迴馬槍”,反戈一擊,殺向舊政府,殺向過去的同事。他是醫生,有慈悲心腸,舊政府時,因為“學淵”之名副其實,推辭不掉做文書;而今,因為“學淵”加“博聞”,不能不出山,做一鄉之長,第一槍就是反戈一擊,開弓沒有迴頭箭;他有土地,應該算小地主,土地財產沒收,也沒有想不通的,鄉長嘛!更應該起帶頭作用,一旦劃成地主,吉兇禍福實在難以預料。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鄉長”能 “長”多久呢?隻有聽天由命。不過,堂堂“鄉長”,應該可以免掉被村民鬥爭的危險。他隻有老老實實地接受工作隊安排的工作,心裏不願去做,麵子上還隻能去做,他立即表態道:“鄙人定效犬馬之勞!”

    蘇文英知道胡鄉長有點言不由衷,乃趕鴨子上架,他欣賞自己的駕馭術,會心地笑著說下去:“最後,張曉風負責材料匯總上報。農會主席張國林要把九個村的農會組織盡快建全起來。發動農民,參與清匪反霸這場運動。武裝治安隊陳副隊長要盡快組織鄉村兩級民兵治安隊伍,一是協助莫隊長和老何征收公糧,二要看管好關押的罪犯,三要在全鄉組織巡查,決不能讓一個壞人外逃。李仲奎同誌要把宣傳工作搞起來,寫標語,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打消農民的疑慮,要深入到家家戶戶,成立秧歌隊呀之類的。農會把土匪名單統計起來,給他們宣傳‘坦白從寬’的政策,工作隊再發布一個通令,限定那些土匪半月之內向人民政府自新,檢舉揭發的,可以減輕罪行。另外,請大家推舉一個女同誌擔任婦女主任。”

    在舊社會,婦女是不拋頭露麵的,有個說法,“尼姑坐不了法台”,鎖在深閨人不識。大家真不知道推舉誰,靜場幾分鍾,張曉風打破沉悶,說道:“我想,這個婦女主任人選,一般的農村婦女上不了台麵,要有文化才行,要能說會道,找來找去,我看教小學的蘇曉梅老師能歌善舞,年輕有為,適合當婦女主任。”

    李仲清立即點頭道:“張曉風眼力好,我們都沒想到在老師裏找,我認得這位老師,她能勝任。”

    張曉風和劉誌高在新廟子中心小學教書時,李仲清去過學校幾次,第一次去,就發現了一個大美人唐雨梅,可惜已為他人婦,可望而不可即;第二次去,一睹蘇曉梅的芳顏,青春活潑與自己未婚妻的土裏土氣一比較,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他朝思暮想,蘇曉梅是名花無主,也許還有點希望,於是一再推辭,不與劉玉芳完婚。現在自己是鄉政府幹部了,有資格去追求她了,於是立即附和張曉風的意見。

    蘇文英笑道;“你們都說行,就一定行。張曉風同誌,蘇老師家裏情況怎麽樣?”

    “她是單身女子,其父蘇老先生是大江中學的國文教師,我和仲清在大江中學讀書畢業後,他才從外地調迴來的,所以,我們也不認識他。”

    “哦!我也是大江中學畢業的,難怪我也不知道有這個本家老師。我們就暫定她為婦女主任,張曉風,你去征求這位學妹的意見,看她是否願意來鄉政府工作。”

    張曉風知道蘇隊長是中學師兄,很高興地答應道:“謹聽師兄吩咐,我會遊說她來赴任的。”

    蘇文英喝了幾口茶,又繼續講話:“明年的主要工作是土地改革,今年要開始做準備,必須十分準確地登記人口,丈量土地,搞清鄉紳們的財產等等,由農會負責。另外,今年‘減租退押’,要全部認真地執行政府規定。無論‘幹租’和‘穩租’,全部押金,財主們必須立即退給佃農,沒有客觀原因可講。大家都知道,這兩年,金元券,銀元券不值錢,交押金時,能買多少大米,就以今天的米價算,總之,不能讓佃農吃虧,押金的利息也要算。我還得給大家說清楚,政府剛成立,資金不充足,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工作人員都實行津貼製,每人每月六萬元(一萬相當後來的一元),經濟條件好轉後,才會實行工資製。大家還有什麽意見和建議?”

    太陽火辣辣的。射進窗裏來,正好照在張曉風臉上,加上心情激動,紅紅的。他移了移椅子,也避不開陽光,用手巾不停地擦汗,聽到蘇隊長征求意見。他馬上接過話頭說道:“首先,感謝政府對鄙人的信任。過去,我是空有拳拳報國心,不願同流合汙而無用武之地。如今,人民政府成立了,鄙人定當竭盡所能,服務桑梓。古人雲‘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已者死’,我張曉風一定把政府的事情辦好。”

    張曉風一通感慨,全部發自肺腑,有股文人的酸味,他也不顧及他人,笑著說:“隊長!我有點想法,大家議議。我原來是教書的,三句話不離本行,談談全鄉的教育問題:學校停辦半年了,下學期必須恢複,全鄉原有一個官辦小學校,學生不到一百人,還有幾個私塾的學生,也不多,許多孩子沒錢上學。現在解放了,窮人的孩子最好都能入學。兩千年前,孔聖人就主張‘有教無類’。共產黨政府為人民謀利益,子孫利益是長遠利益,我們政府首先應該考慮教育。”

    “好哇,你提的問題很重要。十歲以上的兒童也應該動員入學,教師、教室、工資,你考慮過沒有?”根據第一印象,蘇隊長很欣賞張曉風,真是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我剛才想了一下,還不十分成熟,僅供參考,全鄉隻辦一個學校,方便管理,地點就定在新廟子,地處全鄉的中心,全鄉學生半個小時都可趕到。大殿作辦公室,另外有四間屋子可作教室,再把左邊一排快倒的房子拆掉,修一棟兩層樓的教室,每層四間,中間上樓,有了十二間教室,全鄉每個年級兩個班也夠了。原來官辦小學的教師有方雲昭、陳鎮東、唐雨梅、蘇曉梅和劉誌高,幾個私塾老師也可以再出來任教。原來學生交費是講多少糧食,現在按政府規定交,老師工資按上邊的政策辦。”

    “修學校可不是一件小事。”蘇隊長提醒張曉風。

    張曉風在周家寺教書時,看到窮人的孩子上不了學,心裏很不是滋味。杜甫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願望,自己何嚐不想“安得教室千萬間,大批孩子入學多歡顏”。他的宿願就是,在新廟子修一所大大的小學,讓全鄉兒童都來讀書。

    張曉風有條不紊地慢慢道來:“修學校,主要是材料和工程,磚瓦木料好辦,全鄉土塘坊有十二處,都是紳糧們的,收歸政府,留下幾處繼續熬糖,其它的可以撤掉,比如汪家灣方翰成就有兩座糖坊,兩處大的座宅,又處在青龍鄉邊邊上,那一帶的甘蔗可以送到山這邊的謝家糖坊。撤來修一棟教室沒問題,相隔有四裏路,搬材料遠了點。不過剛才聽蘇隊長說到土匪自新,我建議,那些土匪對老百姓犯了罪,古人雲‘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讓他們去運材料就是改過贖罪,土匪中有石匠木匠的,就到修房子那邊去服義工。還有那些紳糧,也安排做一定時間的義工。還要動員全鄉的木匠石匠,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讀書,每個人盡幾天義務,我想大家會樂意的。修房子就由采和村的大掌脈師張國成負責。”

    三個隊長聽著張曉風的發言,內容是他深思熟慮過的,“張曉風是個能幹人”,深深地印進他們的腦海。

    “你想得很周到,教育是大家的事,就該大家來出力。就按張曉風同誌的建議辦,各部門配合一下,自新土匪幹三個月,地主老財們幹一個月,泥木石三幫匠人根據人數多少,規定義工天數。張曉風同誌負責全鄉的學校恢複工作,抓好修學校的事情,可以找一個助手,具體負責修建事務。如果忙不過來,李仲奎也協助一下。”蘇文英很高興地拍板定奪。

    “力爭過年前修好學校,春節後學生搬進去。”張曉風態度堅決地表示,有點立軍令狀的樣子,工作隊三個隊長都讚賞他。

    “我也談點意見。”武裝治安隊長李仲清曆來佩服張曉風,做任何事都不甘落後,他也要表現自己的才能,他說。“我也表表態,政府看得起我李仲清,把全鄉的武裝治安工作交給我和陳大全負責,深感責任重大,我二人哪怕是廢寢忘食,也要把工作做好。我們治安隊要協助解放軍征糧外,還要看管犯人,維護社會安定,人手很不夠,兩個關押點才十二個人,特別是申家糖坊,關的是罪大惡極的人犯,我們生怕出事。”

    謝副隊長說:“肯定要增加人,你們要盡快選定各村的治安隊長,由各村農會主席和治安隊長推薦,把政治可靠的窮苦青年農民組織起來,成立民兵隊伍,一個村一個連,治安隊長當連長,進行短期訓練後,參與到看守人犯和巡邏任務中去。”

    蘇文英第一次接觸本土幹部,要亮出他隊長的水平,喝了一口開水,接著謝平原的話,布置具體工作,他慢慢地說:“老謝,李隊長,張主席,張文書,你們今下午研究一下,把第一批審判對象定下來。集中人力,詳細調查取證,有物證最好,人證要簽字劃押,特別是該殺頭的,更要把材料搞成鐵證,上報區政府,爭取早點批下來,召開鎮反大會,以此打消群眾顧慮。

    老莫,你和陳隊長多商量,該抓的早點抓起來,有些可抓可不抓的先抓起來,如果查實後不該抓。放了就是,我們的原則是不能漏抓一個壞人。看守的工作一定小心,不要讓壞人跑了。張曉風同誌,發通行證時一定審查清楚,不要讓壞人拿了通行證跑路,各村治安隊要加強巡查,注意那些控製對象的行動,仔細盤查可疑人員。”

    已經正午,雖然搖著扇子,屋子裏還是很悶熱,大家以為會議結束了。蘇隊長又發話了:“秋播很快要開始,農民沒地種的,可以調劑,佃農願意退一些土地的也收起來。那些在‘減租’後還交不夠租金的窮苦農民,何方雲同誌,你們要搞清楚,寫成材料,由政府決定減免,總之,今年的征糧任務必須完成。

    最後講一件事:修成都到重慶的鐵路,需要大量的石頭。青龍鄉的石岩很多,要開許多采石場,西江地區行署發了文件,要求地方支援鐵路建設,在我西江城西五個鄉境內修一條半圓弧形小公路,青龍鄉境內有四公裏長,各村班子搭起後,根據人口數,劃到每個村組去,大點的工程由鐵路方麵負責,村民搞輔助工程,是盡義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同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露並收藏風雨同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