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象棋文化的精研
象棋是我們民族的燦爛文化遺產,與琴、書、畫並列,被稱為四大藝術之一。街頭巷尾,城鎮鄉村,幾乎隨處可見。憑著這三十二顆棋子,下起來變化深不可測。古之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僧道仙佛,士農工商,都留有象棋的詩篇。
象棋具有悠久曆史,有人說它源於上古時代,“舜親手製棋,以此開導其弟.因其弟名「象」,故名「象棋」。也有人認為它由先秦時代的博戲而來,象棋之“象”,乃象征之義。用各種棋子代表各兵種展開戰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楚國辭賦家宋玉在《楚辭.招魂》篇中便有“箟藪象棋”的記述,提及楚王喜好象棋。西漢經學家劉向在《說苑,善說篇》中亦有“燕(通:宴)則鬥象棋而舞鄭女”的記載,說的是齊國孟嚐君喜歡在飲宴之時舉行象棋比賽,以增歡樂氣氛。到南北朝、北周武帝親撰《象經》而使之逐漸流行。
象棋經過了周武王提倡後在民間發展很快,到了唐代,下象棋則更為流行,但當時隻有“將”“車”“馬”“卒”四個兵種,棋盤上也無河界。據有關資料記載,武則天就是一個象棋迷,其《梁公九諫》說:則天睡至三更,又得一夢,夢與大羅天女對手著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將、頻輸天女,忽然驚覺。來日受朝,問諸大臣,其夢如何?狄相奏曰:“臣圓此夢,於國不詳。陛下夢與大羅天女對手著棋,旋被打將、頻輸天女,蓋謂局中有子,不得其位,旋被打將、失其所主。當今太子盧陵王貶房州千裏,是謂局中有子,不得其位,遂感此夢。臣願東宮之位,速立盧陵王為儲君,若立武三思,終當不得。
至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出了個才子棋手叫李瑞。李端,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近人),大曆五年舉進士,為我們留下一首古老象棋詩。他在《送潘述宏宏詞下弟歸江》詩中說:唱高人不和,此去淚難收。上國經年住,長江滿月流。奕棋知勝偶,射策請焚舟。應是由機變,玄成許爾遊。(見《全唐詩》卷285、3258頁)
潘述是李瑞的詩友又是棋友,“此去淚難收”“長江滿月流”棋友分別有數不盡離別之苦,勸潘述把“射策”(考宏詞)的舟焚了,留下一起賽象棋多好嗬。
李端之後有白居易,是位愛好象棋的大詩人,在翰林學士、左拾遺,又在杭州做過地方官,他的“兵衝象戲車”是吟象棋的名句。他的最親密的詩友元稹,也與白居易一樣,是象棋愛好者。還有一位宰相牛僧孺,寫了一本《玄怪錄》現還存三十一篇竟有兩篇是專述象戲的故事的,可見當時象棋所占的重要地位。
南唐時,有詩人徐鉉和友人劉起居下棋,商定下輸的就要做詩一首,結果劉起居勝,徐鉉甘受罰,吟下了:刻燭知無取,爭先素未精。本圖忘物我,何必計輸贏。賭墅終規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視笑,高詠兩三聲。
至宋代,象棋的棋製又有重大的變革,棋盤有了“楚河”“漢界”增加了士、象、炮等兵種。至南宋,中國方基本定型,走法也改為與今相同。據北宋、《華陰縣誌》載:宋太祖落魄時,曾遊華山,與希夷人對弈象棋,太祖負於陳搏,遂即位時,免去華山附近黎庶之征徭,以示不食前言,今猶有遣跡存,可證。此事《飛龍傳》更將之繪聲繪色。《說嶽》亦曾道及。著名理學家程顥(公元1032-1085)也曾有一首“詠象棋”的詩,記錄了北宋時代的某種棋製,現錄於後: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棋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宮名。
中軍八麵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
我們從程詩的“中軍八麵將軍重”句可知當時的象棋當是橫九路,所謂“中軍”即將帥的位置是指他的左右各四路。“河外尖斜步卒輕”說明當時的象棋已經有了楚河漢界,當卒過河後斜行。
宋徽宗趙佶,宋仁宗第十一子,他深通百藝,琴棋書畫樣樣都能。在他的鼓舞下,宮廷中大興象棋,宮內的嬪妃宮娥也愛象棋,而且還用他的優美瘦金體字書寫象棋子,用銅質製造,曾在開封出土,最大的直徑為三十一厘米。
至南宋(公元1127)象棋已定型下來,藝術和娛性都大大地提高,棋子已是木製,方便城鄉晉及,出現了專門製造象棋子和棋盤的手工業作坊,南宋丞相洪邁和洪遵兄弟都愛好象棋,洪遵在《譜雙》中說:“象戲,家喻戶曉。”在西湖老人《繁勝錄》及吳自牧的《夢梁錄》中,知道當時杭州的小商店、小攤販那裏到處都有象棋子和象棋盤出售。
宋代有“棋待詔”的宮銜,當時的一些象棋國手列為“棋代詔”經常被詔入宮中,陪伴皇帝下棋,周密著的《武林舊事》記載有當時“棋待詔”名單鄭日新、沈姑姑等十多名。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有沈姑姑這樣的女象棋國手,是我國最早留下姓名的女子象棋國手。當時有一本象棋古譜叫《自出洞來無敵手》,題為棋道人撰,道人有詩雲:爛河真訣妙神通,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一局曾經幾度春”說明棋道人對象棋的刻苦鑽研,經理了幾度春研究一局,才有“神通”的境界。“自出洞來無敵手”說明是象棋高手,一直人與人對局,總是饒人一先。曆史名人文天祥也喜歡象弈,他是江西吉安人,字履善,父名宋瑞,號文山,南宋丞相。據《湧幢小品》卷二十記載“文丞相嗜象棋……暑日喜溪浴,與周子善於水麵似意為枰,行弈決勝負,愈久愈樂,忘日早暮”,是我國矇目棋的最早創始者。還留下一詩:
客來不必籠中羽,我愛無如桔裏枰。一人蒼鬆裁十裏,他年猶見茯苓生。他還留有非常奇妙的“玉層金鼎”殘局一盤,明清兩朝還有此譜。至明代,象棋有迷人的藝術美麗,就連《永樂大典》奉聖旨修輯的曆史名著,也曾輯有《象棋》一卷。明太祖有孫子朱高熾在當台子時,經常和內待們下象棋,感興之餘,曾命狀元曾子綮賦詩助興,狀元助興的詩是:
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
千裏封疆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反將旌旗逼楚城。
興盡計窮征站罷,鬆蔭花影滿棋枰。
曾子棨的詩更激起了朱太子的棋興和詩興,於是隨和了一首:
二國爭強個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贏。
馬行曲路當先道,將守深宮戒遠征。
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重城。
等閑識得軍情事,一著成功見太平。
至正德年間,毛伯溫也同韻相和了一首:
兩國爭雄動戰爭,不勞金鼓便興兵。
馬行二步鴻溝渡,將守三宮細柳蠅。
擺陣出車當要路,隔河飛炮破重城。
帷幄士相多機變,一卒功成見太平。
從以上三首詩可知,作者都有一定的棋藝水平,不是行家,決不對吟詠出這樣的象棋詩。
明代還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國手李開先。李開先是明代山東章邱人,弘治十五年生,二十七葳舉進士,曾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其時朝政腐敗、權貴橫行,奸臣嚴嵩弄權,開先怒而抨擊,結果失敗,削職為民。從此,他退出宦海,終年從事文學藝術創作,常聚棋手及墨客,下棋於家。在他的《後象棋歌》中,有這樣的詩句:逃名海島有今日,坐穩楸枰不論年。在他的“贈謝少溪”詩中,還自我表白道。將棋度日酒為年,局中何如中聖賢。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閑仙。在他的《李開先》閑居集象棋歌中有:無事偏知夏日長,詩書賴讀積匡林。有客款門稱國手,敲棋海內號無雙。既出大言是絕藝,又疑良賈定深藏。唿童延入欣相見,乃是舊識名吳唐。京國別來今數戴,聲音如昨鬢毛蒼。裏中棋友來想會,共說棋高不可當。這首詩寫出來棋友久別重逢的快樂心情,他還在《村翁》一詩中寫道:小有兼逢大有年,家田多獲即為賢。
??有時撒網為漁父,日長登床作睡仙。??
破局棋惟隨手應,無弦琴不用音傳。
??一身無外無所慕,下有青山上碧天。
在《村翁》一詩中,可看到象棋於明代在農村中的廣泛傳播。
名中期有吳桔銀,和吳州甫兩人都是組名的象棋國手。被稱為“棋客”或“棋土”二吳挾象棋全國各地,李開先有詩贈之其詩雲:天下名棋有二吳,晝長對壘夜披圖。豪遊湖海名應滿,遍謁公卿興不孤。聲利場中猶腐鼠,乾坤身外一遽廬。走穿足下陳橋履,贏得腰間仆姑……
李開先還傳下了兩首《象棋歌》前象棋歌97句、628字,後象棋136句、788字,也是我國象棋詩歌中獨有長篇巨著。是明代象棋史上罕見的一分重要史料。
明代還有一位哲學家王守仁,少年時迷戀象棋,經常下到“寢食皆廢”,他母親多次勸說也無濟於事,一怒之下,把他的棋子丟到河裏,王守仁捶胸頓足,竟哭出一首詩來:.
敲棋終日性偏幽,誰道今朝結父仇.
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士難留。
馬行千裏隨波去,象入三江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首聯寫他下棋子被丟後的痛苦心態;以下三聯具體寫棋子落水後的結局,想象奇特,形象鮮明,傾吐出他酷愛象棋的心聲。全詩聯想怪誕,幽默風趣雋永,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活生生的呈獻出一個癡迷象棋的少年形象,雅態可掬,令人捧腹。
清一代,乾隆朝大學士劉墉,進士袁枚,才子紀曉嵐,也都有好棋詩留下,劉墉的“詠象棋”:
隔河燦爛火荼分,局勢方圓列陣雲。
一去無還為卒伍,深藏不出是將軍。
衝車馳突誠難禦,飛炮憑陵更軼群。
士也翩翩非汗馬,也隨彼相錄忠勤。
??“攏袖觀棋有所思,分明楚漢兩軍持。非常歡喜非常惱,不著棋人總不知。”這是清乾隆初,大才子袁枚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擾袖”旁觀看人弈棋吟下的一首詩。(見袁枚《小倉山房詩集》春日偶吟第十三首)“非常歡喜非常惱”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一個象棋迷的心理。“不著棋人總不知”是對棋勢變化的反應。他中進士後當了幾年知縣。四十歲就退休,在南京小倉才築“隨園”放情聲色,經常齊集騷人墨客會詩文,著象棋,享盛名四十餘年,壽至八十二歲。
乾隆另一才子紀曉嵐,也是象棋愛好者,他留下的象棋詩是:“局中局外兩沉吟,猶是人間勝負心。那似頑仙癡不省,春風蝴蝶睡鄉深。“頑仙是指鐵拐李,也是自喻。春風蝴蝶是用莊子化蝶的故事,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間負勝之心,這是一種非常世故的官場態度,是他多年為官積累的經驗。
清代還有一名宋湘,廣東人,也下了幾十年象棋,他在下棋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留下一首楹聯:世事茫茫,光陰冉冉,留不住朱顏玉貌,帶不去白璧黃金。富若石崇,貴若楊素,綠珠紅拂今何在?勸君放下憂思,來幾盤將帥車馬,遇快樂時須快樂。
青山迭迭水融融,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心潭欲海。勇如項羽,智如周瑜,烏江赤壁成空,請子且坐片刻,聽幾句說古談今,得安閑處且安閑。
他通過象棋的實踐,悟出用曆史唯物的眼光看待世界,情真意切,字字珠機,寫出了人生感受的勸世賢文,真可謂藥石箴言。讀之,能從中受到教益,從將車馬中適時來一個,“遇快樂時且快樂,得安閑處且安閑”以期愜意怡養千年,延年益壽。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以講哲理為主的典籍。
《周易》思維指的是其中高度抽象和凝聚的整體思維、辯證思維、象數思維等基本的思維模式。這種穩定的思維結構模式,以極強的滲透性沉緬於人們的心理層次中,形成一種思維習慣和潛意識,從而規定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價值取向及思維方式,長期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麵。連象棋,也概莫能外。各種象棋的思想都源於易理,欲探象棋索的起源、得名、演變,《周易》思維是一把最適宜的鑰匙。
以象棋為名的棋戲有三種:博塞象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象棋”一名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說:“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象棋與六博對舉,說明六博是象棋的一種。漢劉向《說苑·善說》曰:“孟嚐君……燕則鬥爭棋而舞鄭女”。其中象棋亦應指六博而言。除六博外,“塞”也是象棋的一種,故古人常把博塞連稱,如《管子·四時》:“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政曰禁博塞。”《莊子·駢拇》:“博塞以遊”,成玄英疏:“投瓊曰博,不投瓊曰塞。”“瓊”是賭博所用骰子的前身,所以博需投瓊,有僥幸因素;塞不投瓊,全賴智力取勝。唐以後,象棋亦稱象戲,象棋的內涵不再是博塞,而是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總稱。
“象棋”一名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因“棋中有象”(刻作動物象的棋子)或有“象牙雕刻的象棋子”而得名。但若仔細推敲,兩說均不能成立。
“棋中有象”而得名說,最早起於宋人晁補之的《廣象戲格·序》:“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現代棋史專家孟心史先生力主此說:“古所謂象棋,本以象形得名,歐洲象形之象棋(指國際象棋),正與古合。”英國人威廉·瓊斯更以此說作為象棋印度起源論的證據,他認為:中西象棋大體相同,應有共同的來源。中國古代不產象,印度則是產象國,中國既名象棋,且棋中有象,這是印度傳入的證據。且不講“中國古代不產象”是無知妄斷,倘確因象而得名,象棋中就應有動物象的棋子,但事實上自戰國出現象棋一名以迄唐代以前,我國象棋中並無象形的動物象棋子存在。國際象棋的前身——蒙古象棋也無象的棋子。印度雖出土了象形的立體象棋子,但其時代不會早於公元8世紀,實於“象棋”得名無關。因此,棋中有象而得名說,不過是毫無根據的臆測,更不能作為象棋印度起源論的證據。
象棋因有“象牙雕刻的棋子”而得名說,是現代國內外普遍的看法,《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國象棋》雲:“那時(戰國時)的象棋,意指象牙製的六博棋。”這種看法,源於中國學者最近的研究成果。如李鬆福說:“所謂象棋,《六臣文選·招魂》解釋說,‘象牙子妙且好也。’即用象牙雕刻的象棋子,這就是象棋的由來。”這種以棋子的材料來推斷象棋名稱起源的說法恐怕難以成立,因為目前考古發現的六博棋子,大都不是象牙製的,而是木、陶、石質的。如河南靈寶張家灣東漢墓就出土了釉陶質的六博局和子。《山海經·中山經》:“休輿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郭璞注:“棋謂博棋也。”東晉李秀《四維賦》:“四維戲者(博塞的一種),……畫紙為局,截木為棋。”這些記載可與考古發現相互印證。所以,古代“棋”字,因“其”得聲,意符則分別從木作“qi@”,從土(陶)作“基”,從石作“qi@”。也說明古代棋子是用木、陶、石做的。以“象牙棋”來說明象棋的得名,完全是望文生義,不符合事實。如僅以質料而論,象牙質的稱象棋,木、陶、石質的當然也可稱作“木棋”、“陶棋”、“石棋”了。顯然這樣推理是荒謬的。
象棋的得名與起源,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弄清其一,另一個也就迎刃而解。目前,考古已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博塞象棋局、子實物資料。最早的是湖北雲夢秦墓出土的六博棋局;繼有山東武梁祠西漢石刻上的六博局;廣西西林縣西漢墓出土塞戲棋局;河南靈寶張家灣東漢墓出土的釉陶六博局、子和對弈俑。最大量的博塞局是漢代銅鏡上流行的“規矩紋”圖案,它與所見六博局極為相似,已有人把其改稱為“六博紋”鏡。以上六博局的共同特征為:在矩形圖案中,有四仲、四維、四隅,中間小方形可方可圓,可有可無。但四仲、四維、四隅是局中主體。六博局的含義曆來不得其解,筆者從西漢“六壬式”星占盤上找到了破譯的鑰匙。
六壬式盤是1977年安徽阜陽西漢墓(前173年)出土的一件天文占盤。該盤分作天盤、地盤兩部分,天盤圓形較小,周邊刻二十八宿,中間刻北鬥,鬥柄指著十二個月所當的不同宿位。此即古曆法中的“鬥建”。地盤外方內圓,圓徑剛好可嵌入天盤以旋轉,內圈刻有十天幹、子午卯酉四仲、天地人鬼四隅,中圈外圈刻十二辰、分作四方的二十八宿和陰陽交界的四維。如果把六壬式盤的文字部分全部去掉,僅保留其中四仲、四維、四隅的矩形線段部分,它則成了一個地道的博塞象棋盤。很明顯,博塞象棋脫胎於這種式盤,是它的簡單化和縮影。認識了這一點,對博塞象棋的得名、含義及其設計思想都不難了解。
六壬式盤把天上的星宿運轉、地上的四季變化及人與這種時空的關係都集於一盤,並有機的聯係起來,本身是對古代人所認識的宇宙模式的模仿,這種宇宙模式首先發端於《周易》的整體思維方式和太極式的宇宙框架理論。《易傳》指出:“《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盈天地之間唯萬物”。這種整體宇宙觀認為,天地人三才是一個整體,所謂“萬物統體—太極”即指此。“《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整體內的各部分的聯係不是機械的,而是“生生之謂易”的有機聯係。式盤上的宇宙模式,正是這種太極式整體宇宙觀的展開。因此,作為式盤縮影的六博象棋的設計思想,首先吸收了《周易》的整體宇宙理論。
象棋的得名與《周易》的唯象思維方式及其象數理論密不可分。這一點可以從漢人邊韶《塞賦》對於博塞象棋的描述中得到證明:可以代博弈老曰塞,……故書其較略,舉其指歸,以明博弈無以尚也。……本其規模,製作有式。四道交正,時之則也;棋有十二,呂律極也;人操其半,六爻列也;赤白黑者,分陰陽也;乍存乍亡,象日月也;行必正直,合中道也;趣隅方折,禮之容也;迭往迭來,剛柔通也;周而複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順也。然塞之為義,盛矣!大矣!廣矣!博矣!質象於天,陰陽在焉;取法於地,剛柔分焉;施於人倫,仁義載焉;考之古今,王霸備焉;覽其成敗,為法式焉。
這段話簡直不是在解釋“塞之為義”,而是在解釋《周易》的象數。西漢易學以“卦氣說”為主的象數概念和理論,在這裏幾乎被包攬無餘。從棋局上講,它製作象式;四道交正,象征四時的更替;局平以正,象征著坤卦(即地)的德性——和順地承載著萬物。從棋子上講,子有十二,象征著源於易數的十二律數;兩人弈棋,人各六子,象征著卦的六爻;子分黑白,象征著《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從著法上講,子的獲得和丟失,象征著日月的推移;行子必正而直,象征著《周易》的“貞、正”“時中”觀念;到了角上要方折轉彎,象征著禮製的寬容大度;行棋的迭往迭來,象征著六爻的剛柔上下往來;行棋的周而複始,象征著乾卦的性質——宇宙永遠運動不息的剛健性質。總之,《周易》的“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仁曰義”的思想,在博塞象棋之“象”中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唯象思維是《周易》獨特的思維方式,八卦、六十四卦中涵蓋了天地萬物的各種物象、實象、虛象,《周易》正是通過取象比類、觸類旁通的思想方法,去把握和認識客觀事物的。博塞象棋在思想方法上采取了唯象思維方式,在局、子的設計上取法於《周易》象數,故其中充滿了天地運動、日月推移、四季交替、剛柔上下、禮製仁義等各種“象”,正如邊韶所總結的,其有“質象於天”“取法天地”的盛大廣博之“象”。因此,博塞之所以稱為象棋,正是由於式盤和博塞局子中具有“象天法地”之“象”的結果。不僅邊韶說棋中有“象”,古代凡與象棋有關的詞賦文章全都這樣說,如北周王褒《象經序》說:“一曰天文,以觀其象;二曰地理,以法其形;三曰陰陽,以順其本;四曰四時,以正其序。”這些講的都是象棋之“象”。在棋戲“前冠”以“象”字,是指弈棋猶如“象天則地”一樣,自然和社會法則都以唯象思維的方式比擬後被用於棋局、棋子的設計和棋理上,棋中固有的“象天則地”之象,才是把棋戲稱作“象棋”的原因所在。
弄清了象棋得名的原因及其和天文占盤的關係,再參以文獻,就可以對博塞象棋的起源有個大致的認識。
越晚的文獻把博塞的起源推的越早,宋以後的文獻有係於神農的,有係於黃帝和黃帝吏烏曹的,有係於殷紂王的,有係於周武王的。而式盤和六博象棋之“象”所反映的《周易》整體觀及其象數,絕對不會早到周初,所以上述文獻均不足據。較可靠的記載有:《孟子·離婁下》“博弈好飲酒”。《莊子·拇》“博塞以遊。”《史記·宋微子世家》:“十一年秋(前681年),泯公與南宮萬獵,因博爭行。……遂以局殺泯公於蒙澤。”這些文獻可證至少在戰國中期以前已有了博塞象棋。關於其上限,我們認為不會早於式盤出現年代的上限。如果從天文學史角度來考察式盤中二十八宿和有關曆法概念的出現年代,筆者曾根據古距度計算了二十八宿係統建立的年代為公元前559±100年,在這個年代範圍內,《易經》及其象數都已出現,和《史記》的記載也大致相符,因此,博塞象棋的始創年代不會早於公元前7世紀左右。
國際象棋的起源是一個爭論很久又懸而未決的問題。權威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作了一個含混不定的結論:“國際象棋是從印度或中國的一種古老棋戲演變而來。”究竟從哪種棋戲演變而來?又是怎樣傳播的?特別是國際象棋棋子、棋局和著法中反映的是哪種文化思想?並沒有人深入探討過。而後者將是解決其起源的關鍵所在,因為,棋戲作為一種世俗文化,最能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正如博塞象棋隻能是易學象數文化的產物一樣。現代的國際象棋是八八六十四格,其中黑白交錯、陰陽各半。可稱為八八陰陽棋。棋子有三十二個,每方各二車、二馬、二象、一皇帝、一皇後、八個兵共十六子。
印度的梵文古籍(不晚於距今1000年)記載了一種四角棋,名為“恰圖蘭格”。棋盤是64方格,32個棋子分別8個一組放置四角,每方8子:兵四,王、象、馬、船各一。著法是:兵、馬與今國際象棋一樣。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兩格;船直行無遠近。每著棋走前先擲骰子,五點走王、兵;四點走象;三點走馬;二點走船。這種棋與國際象棋在局子和著法上均有區別,特別是局中沒有陰陽格,無陰陽思維方法。另外,印度還出土有公元8世紀的立體棋子,這是印度起源論的主要證據。
中國與國際象棋相近的棋戲,至少出現於北周時期。周武帝製有《象經》一書,此書雖佚,但有大臣王褒的《象經序》和庚信的《象戲經賦》存。其中關於棋局有“丹局正直”、“八卦以定其位”、“局取諸乾”、“坤以為輿”的記載,可知其局取法於《周易》乾坤八卦,很可能是8x8的64方格正方形棋局。又王賦說:“三曰陰陽,以順其本。”故此局應含有天地陰陽之“象”,即為朱(丹局)白相間的“八八陰陽局”。關於棋子隻透露出有馬與卒(六甲)。但和其同時的《敦煌棋經》則有“炮棋”、“懸炮”、“車相(象)井闌”的記載,可知象戲已有“八八陰陽局”和車、馬、炮、卒等棋子。入唐以後,這種象棋逐漸流傳。大詩人白居易(772—846)有“兵衝象戲車”的詠象棋詩;唐相牛僧孺(780—848)製有“寶應象棋”,元僧念常稱其“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大概到了唐末宋初,這種八八陰陽棋已普及於民間,並被用作錦繡裝飾圖案——琴棋書畫錦中的棋圖案。
這種源於《周易》陰陽64卦的八八陰陽棋局和國際象棋盤完全一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象棋盤。說它是國際象棋的起源,並不為過。但正如前述,我們必須解決這種八八陰陽棋(其子和國際象棋並不一致)怎樣流轉到西方並演變成現代的棋製的問題,不然無以服人。
清初人徐蘭1688年到蒙古,發現了一種“蒙古象棋”,他的《塞上集唐六歌·蒙古棋》小序說:局縱橫九線,六十四卦。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車、二馬、二象、一炮、一將,別朱墨。將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車、馬、象左右列,卒橫於前。……其棋形而不字,將刻塔,崇象教也;象刻駱駝或熊,迤北無象也。……馬橫行六卦,駝橫行九卦,以駝疾於馬也;滿局可行,無河為界。卒直行一卦至底,斜角食敵之在前者,去而複返,用同於車,嘉有功也。眾棋還擊一塔,無路可出,始為敗北。
這種在蒙古流傳的象棋,既與唐代的陰陽八八棋類似,又與國際象棋相近。首先,三者的棋盤都是陰陽64卦局,而以唐代的最早,是另二者的源頭。而印度的四角棋,局中既無陰陽格,又是四人弈棋,不能作為國際象棋之源。其二,蒙古象棋的炮、將是中國棋戲的主要特征,其源於中國毫無疑問。車、馬、象的棋子在唐代象戲中也早已有之,且這些子的著法(如馬行六卦即走“日”,駝橫行九卦即走“田”,)和中國棋戲的著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蒙古64卦象棋的源頭是中國北周至唐代以來的八八陰陽棋。它隨著蒙古大軍12世紀的大規模西征,逐漸地傳入東歐、中亞和西歐,15~16世紀時被歐洲人結合本地文化傳統加以簡單改造(僅去炮加皇後)以後,定型為現代的國際象棋。
上邊僅就形式上說明了國際象棋的中國起源論,其實,它作為一種世俗文化,僅僅反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別是《周易》象數的基本內容和思維模式。64卦方局在西漢就出現了,當時的京房創“卦氣說”,把64卦分八宮排列,以64卦卦象來解釋四季、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的變化。創造了一個以陰陽五行為主體的64卦世界圖式。這個圖式即64卦方圖。至遲在東晉,這個圖式就被用於棋戲,東晉李秀的《四維賦》說:“四維戲者,畫紙為局,截木為棋,……盈尺之局,擬象乎兩儀,九道並列,專都獨畢。”兩儀即乾坤二卦,實代表64卦,九道縱橫並列,即構成64卦方圖。北朝後秦的和尚道朗在其《涅般經·現病品第六》中談到了“八道行城”的棋戲,也是一種矩形64格棋。至周武帝的《象經》更是利用這一世界圖式構思了作為現代國際象棋起源的象戲。因此,從民族文化和棋戲設計思想角度講,國際象棋的陰陽八八局,隻能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產物,這是中國起源論的有力證據之一。
現代的中國象棋大體定型於北宋晚期。我們認為,它是在唐代八八陰陽棋的基礎上,受北宋早中期流行的易學河圖洛書思想影響而最終定型的。河、洛之學是在“先天”易學基礎上建立的又一宇宙模式,它以數、圖來代表世界的萬事萬物,以先天64卦方、圓圖來模擬世界的運動變化,故又稱為“宇宙代數學”。大凡中國棋戲的設計,往往基於宇宙整體的思維方式,涵天蓋地,天人合一,並總是強調《周易》的“易變”原則,陰陽辯證,變化無窮。所以,當河、洛之數興起後,很快地被用於棋戲的改造。本來的八八陰陽局以九線縱橫成64卦,但“河圖”數為十,於是就在八八陰陽局上多出一橫行,組成十行,以滿足河圖數的要求,並在雙方中間置“河界”,以示其源於河圖。洛書數為九,漢以來的“九宮算”也被視為洛書,故又稱為洛書九宮。九宮則被直接加於棋局,作為弈棋雙方的大本營,由將、士居之。因為九宮的中位“五位”,象征著協調萬方或至高無上的君權。早期的象棋將帥都居於五位,弈棋開始後,才退居一位,象征著爭奪天下的開始。朝鮮象棋還保留著這種著法。
河圖、洛書觀念進入棋局。至少當在1055—1075年程顥作《象戲》一詩時,該詩雲:“中軍八麵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中軍八麵即將軍居九宮的“五位”故有八麵之說,說明局中已有九宮;步卒過河可尖斜吃子,說明已有河界。而且暗示了唐代八八陰陽棋的小卒可以尖斜吃子,這種著法被蒙古象棋和國際象棋繼承下來,而在中國象棋中卻亡佚了。
由於中國象棋在八八陰陽棋局中加了河界和九宮,已不適宜在陰陽格中行棋,故略去陰陽格而改在交叉點上布陣和行棋。遂定型為現代形式的中國象棋。但它還保留了唐代八八陰陽棋的基本著法。如象斜行三步(即橫行九卦),馬斜跨二步,車直行無遠近等。但將、士都被禁錮在九宮之中。
綜上所述,無論是春秋戰國的博塞象棋,還是唐代的八八陰陽象棋以及從其演變而來的國際象棋、中國象棋,都和以《周易》為主的易文化傳統結下了不解不緣。它們通稱為象棋,正是因為在其設計思想中充分運用了《周易》的取象思維方式、整體宇宙觀和陰陽辯證觀。取象的思維方式使設計者能廣征博取宇宙間各種物象、實象、虛象,通過取象比類、觸類旁通的比擬,使棋戲具有了“質象於天,陰陽在焉;取法於地,剛柔分焉;施於人倫,仁義載焉;考之古今,王霸備焉;覽其成敗,為法式焉”等崇高的社會功能、倫理功能及智力培養功能。而《周易》的整體辯證觀,使設計者善於把握宇宙整體部分的有機聯係,掌握陰陽消長、剛柔上下、日月交替、寒暑相推的矛盾對立統一關係,從而造就了“縱有千局譜,並無一重複”的永遠變化不止的象棋棋戲。可以說,《周易》思維是各類象棋設計的淵源,象棋則是《周易》各種哲理的縮影。象棋之“象”中,高度濃縮和蘊含了古代中國人對宇宙,對天道、地道、人道的精辟理解,包括了中國文化的精華。
在中國發源的象棋,曆經二千多年的世間蒼桑,不但未沉淪泯滅,至今反而更加發揚廣大,成為全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娛工具,不失為世界文化藝苑中的一枝奇葩。當它傳入蒙古、中亞、西歐時,雖在個別棋子上有所變化,但基本的設計思想和棋製並無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因為,玄妙的《周易》象數思想是中國獨有的,無論是古印度或者古代歐洲,都不可能有這種奧妙無窮的、包羅萬象的、陰陽辯證的、富有各種象征意義的《周易》棋戲構思。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所精蘊的無盡才思和博大情懷,雖然僅是棋戲,但棋之為義“盛矣!大矣!廣矣!博矣!”它對於啟迪人類智力、增強科學思維能力以及在社會文化方麵發揮的功用,將是難以估量的。無論是國際象棋,還是中國象棋,都是以《周易》為主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文化寶庫作出的巨大貢獻。
象棋是我們民族的燦爛文化遺產,與琴、書、畫並列,被稱為四大藝術之一。街頭巷尾,城鎮鄉村,幾乎隨處可見。憑著這三十二顆棋子,下起來變化深不可測。古之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僧道仙佛,士農工商,都留有象棋的詩篇。
象棋具有悠久曆史,有人說它源於上古時代,“舜親手製棋,以此開導其弟.因其弟名「象」,故名「象棋」。也有人認為它由先秦時代的博戲而來,象棋之“象”,乃象征之義。用各種棋子代表各兵種展開戰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楚國辭賦家宋玉在《楚辭.招魂》篇中便有“箟藪象棋”的記述,提及楚王喜好象棋。西漢經學家劉向在《說苑,善說篇》中亦有“燕(通:宴)則鬥象棋而舞鄭女”的記載,說的是齊國孟嚐君喜歡在飲宴之時舉行象棋比賽,以增歡樂氣氛。到南北朝、北周武帝親撰《象經》而使之逐漸流行。
象棋經過了周武王提倡後在民間發展很快,到了唐代,下象棋則更為流行,但當時隻有“將”“車”“馬”“卒”四個兵種,棋盤上也無河界。據有關資料記載,武則天就是一個象棋迷,其《梁公九諫》說:則天睡至三更,又得一夢,夢與大羅天女對手著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將、頻輸天女,忽然驚覺。來日受朝,問諸大臣,其夢如何?狄相奏曰:“臣圓此夢,於國不詳。陛下夢與大羅天女對手著棋,旋被打將、頻輸天女,蓋謂局中有子,不得其位,旋被打將、失其所主。當今太子盧陵王貶房州千裏,是謂局中有子,不得其位,遂感此夢。臣願東宮之位,速立盧陵王為儲君,若立武三思,終當不得。
至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出了個才子棋手叫李瑞。李端,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近人),大曆五年舉進士,為我們留下一首古老象棋詩。他在《送潘述宏宏詞下弟歸江》詩中說:唱高人不和,此去淚難收。上國經年住,長江滿月流。奕棋知勝偶,射策請焚舟。應是由機變,玄成許爾遊。(見《全唐詩》卷285、3258頁)
潘述是李瑞的詩友又是棋友,“此去淚難收”“長江滿月流”棋友分別有數不盡離別之苦,勸潘述把“射策”(考宏詞)的舟焚了,留下一起賽象棋多好嗬。
李端之後有白居易,是位愛好象棋的大詩人,在翰林學士、左拾遺,又在杭州做過地方官,他的“兵衝象戲車”是吟象棋的名句。他的最親密的詩友元稹,也與白居易一樣,是象棋愛好者。還有一位宰相牛僧孺,寫了一本《玄怪錄》現還存三十一篇竟有兩篇是專述象戲的故事的,可見當時象棋所占的重要地位。
南唐時,有詩人徐鉉和友人劉起居下棋,商定下輸的就要做詩一首,結果劉起居勝,徐鉉甘受罰,吟下了:刻燭知無取,爭先素未精。本圖忘物我,何必計輸贏。賭墅終規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視笑,高詠兩三聲。
至宋代,象棋的棋製又有重大的變革,棋盤有了“楚河”“漢界”增加了士、象、炮等兵種。至南宋,中國方基本定型,走法也改為與今相同。據北宋、《華陰縣誌》載:宋太祖落魄時,曾遊華山,與希夷人對弈象棋,太祖負於陳搏,遂即位時,免去華山附近黎庶之征徭,以示不食前言,今猶有遣跡存,可證。此事《飛龍傳》更將之繪聲繪色。《說嶽》亦曾道及。著名理學家程顥(公元1032-1085)也曾有一首“詠象棋”的詩,記錄了北宋時代的某種棋製,現錄於後: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棋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宮名。
中軍八麵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
我們從程詩的“中軍八麵將軍重”句可知當時的象棋當是橫九路,所謂“中軍”即將帥的位置是指他的左右各四路。“河外尖斜步卒輕”說明當時的象棋已經有了楚河漢界,當卒過河後斜行。
宋徽宗趙佶,宋仁宗第十一子,他深通百藝,琴棋書畫樣樣都能。在他的鼓舞下,宮廷中大興象棋,宮內的嬪妃宮娥也愛象棋,而且還用他的優美瘦金體字書寫象棋子,用銅質製造,曾在開封出土,最大的直徑為三十一厘米。
至南宋(公元1127)象棋已定型下來,藝術和娛性都大大地提高,棋子已是木製,方便城鄉晉及,出現了專門製造象棋子和棋盤的手工業作坊,南宋丞相洪邁和洪遵兄弟都愛好象棋,洪遵在《譜雙》中說:“象戲,家喻戶曉。”在西湖老人《繁勝錄》及吳自牧的《夢梁錄》中,知道當時杭州的小商店、小攤販那裏到處都有象棋子和象棋盤出售。
宋代有“棋待詔”的宮銜,當時的一些象棋國手列為“棋代詔”經常被詔入宮中,陪伴皇帝下棋,周密著的《武林舊事》記載有當時“棋待詔”名單鄭日新、沈姑姑等十多名。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有沈姑姑這樣的女象棋國手,是我國最早留下姓名的女子象棋國手。當時有一本象棋古譜叫《自出洞來無敵手》,題為棋道人撰,道人有詩雲:爛河真訣妙神通,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一局曾經幾度春”說明棋道人對象棋的刻苦鑽研,經理了幾度春研究一局,才有“神通”的境界。“自出洞來無敵手”說明是象棋高手,一直人與人對局,總是饒人一先。曆史名人文天祥也喜歡象弈,他是江西吉安人,字履善,父名宋瑞,號文山,南宋丞相。據《湧幢小品》卷二十記載“文丞相嗜象棋……暑日喜溪浴,與周子善於水麵似意為枰,行弈決勝負,愈久愈樂,忘日早暮”,是我國矇目棋的最早創始者。還留下一詩:
客來不必籠中羽,我愛無如桔裏枰。一人蒼鬆裁十裏,他年猶見茯苓生。他還留有非常奇妙的“玉層金鼎”殘局一盤,明清兩朝還有此譜。至明代,象棋有迷人的藝術美麗,就連《永樂大典》奉聖旨修輯的曆史名著,也曾輯有《象棋》一卷。明太祖有孫子朱高熾在當台子時,經常和內待們下象棋,感興之餘,曾命狀元曾子綮賦詩助興,狀元助興的詩是:
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
千裏封疆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反將旌旗逼楚城。
興盡計窮征站罷,鬆蔭花影滿棋枰。
曾子棨的詩更激起了朱太子的棋興和詩興,於是隨和了一首:
二國爭強個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贏。
馬行曲路當先道,將守深宮戒遠征。
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重城。
等閑識得軍情事,一著成功見太平。
至正德年間,毛伯溫也同韻相和了一首:
兩國爭雄動戰爭,不勞金鼓便興兵。
馬行二步鴻溝渡,將守三宮細柳蠅。
擺陣出車當要路,隔河飛炮破重城。
帷幄士相多機變,一卒功成見太平。
從以上三首詩可知,作者都有一定的棋藝水平,不是行家,決不對吟詠出這樣的象棋詩。
明代還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國手李開先。李開先是明代山東章邱人,弘治十五年生,二十七葳舉進士,曾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其時朝政腐敗、權貴橫行,奸臣嚴嵩弄權,開先怒而抨擊,結果失敗,削職為民。從此,他退出宦海,終年從事文學藝術創作,常聚棋手及墨客,下棋於家。在他的《後象棋歌》中,有這樣的詩句:逃名海島有今日,坐穩楸枰不論年。在他的“贈謝少溪”詩中,還自我表白道。將棋度日酒為年,局中何如中聖賢。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閑仙。在他的《李開先》閑居集象棋歌中有:無事偏知夏日長,詩書賴讀積匡林。有客款門稱國手,敲棋海內號無雙。既出大言是絕藝,又疑良賈定深藏。唿童延入欣相見,乃是舊識名吳唐。京國別來今數戴,聲音如昨鬢毛蒼。裏中棋友來想會,共說棋高不可當。這首詩寫出來棋友久別重逢的快樂心情,他還在《村翁》一詩中寫道:小有兼逢大有年,家田多獲即為賢。
??有時撒網為漁父,日長登床作睡仙。??
破局棋惟隨手應,無弦琴不用音傳。
??一身無外無所慕,下有青山上碧天。
在《村翁》一詩中,可看到象棋於明代在農村中的廣泛傳播。
名中期有吳桔銀,和吳州甫兩人都是組名的象棋國手。被稱為“棋客”或“棋土”二吳挾象棋全國各地,李開先有詩贈之其詩雲:天下名棋有二吳,晝長對壘夜披圖。豪遊湖海名應滿,遍謁公卿興不孤。聲利場中猶腐鼠,乾坤身外一遽廬。走穿足下陳橋履,贏得腰間仆姑……
李開先還傳下了兩首《象棋歌》前象棋歌97句、628字,後象棋136句、788字,也是我國象棋詩歌中獨有長篇巨著。是明代象棋史上罕見的一分重要史料。
明代還有一位哲學家王守仁,少年時迷戀象棋,經常下到“寢食皆廢”,他母親多次勸說也無濟於事,一怒之下,把他的棋子丟到河裏,王守仁捶胸頓足,竟哭出一首詩來:.
敲棋終日性偏幽,誰道今朝結父仇.
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士難留。
馬行千裏隨波去,象入三江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首聯寫他下棋子被丟後的痛苦心態;以下三聯具體寫棋子落水後的結局,想象奇特,形象鮮明,傾吐出他酷愛象棋的心聲。全詩聯想怪誕,幽默風趣雋永,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活生生的呈獻出一個癡迷象棋的少年形象,雅態可掬,令人捧腹。
清一代,乾隆朝大學士劉墉,進士袁枚,才子紀曉嵐,也都有好棋詩留下,劉墉的“詠象棋”:
隔河燦爛火荼分,局勢方圓列陣雲。
一去無還為卒伍,深藏不出是將軍。
衝車馳突誠難禦,飛炮憑陵更軼群。
士也翩翩非汗馬,也隨彼相錄忠勤。
??“攏袖觀棋有所思,分明楚漢兩軍持。非常歡喜非常惱,不著棋人總不知。”這是清乾隆初,大才子袁枚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擾袖”旁觀看人弈棋吟下的一首詩。(見袁枚《小倉山房詩集》春日偶吟第十三首)“非常歡喜非常惱”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一個象棋迷的心理。“不著棋人總不知”是對棋勢變化的反應。他中進士後當了幾年知縣。四十歲就退休,在南京小倉才築“隨園”放情聲色,經常齊集騷人墨客會詩文,著象棋,享盛名四十餘年,壽至八十二歲。
乾隆另一才子紀曉嵐,也是象棋愛好者,他留下的象棋詩是:“局中局外兩沉吟,猶是人間勝負心。那似頑仙癡不省,春風蝴蝶睡鄉深。“頑仙是指鐵拐李,也是自喻。春風蝴蝶是用莊子化蝶的故事,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間負勝之心,這是一種非常世故的官場態度,是他多年為官積累的經驗。
清代還有一名宋湘,廣東人,也下了幾十年象棋,他在下棋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留下一首楹聯:世事茫茫,光陰冉冉,留不住朱顏玉貌,帶不去白璧黃金。富若石崇,貴若楊素,綠珠紅拂今何在?勸君放下憂思,來幾盤將帥車馬,遇快樂時須快樂。
青山迭迭水融融,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心潭欲海。勇如項羽,智如周瑜,烏江赤壁成空,請子且坐片刻,聽幾句說古談今,得安閑處且安閑。
他通過象棋的實踐,悟出用曆史唯物的眼光看待世界,情真意切,字字珠機,寫出了人生感受的勸世賢文,真可謂藥石箴言。讀之,能從中受到教益,從將車馬中適時來一個,“遇快樂時且快樂,得安閑處且安閑”以期愜意怡養千年,延年益壽。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以講哲理為主的典籍。
《周易》思維指的是其中高度抽象和凝聚的整體思維、辯證思維、象數思維等基本的思維模式。這種穩定的思維結構模式,以極強的滲透性沉緬於人們的心理層次中,形成一種思維習慣和潛意識,從而規定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價值取向及思維方式,長期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麵。連象棋,也概莫能外。各種象棋的思想都源於易理,欲探象棋索的起源、得名、演變,《周易》思維是一把最適宜的鑰匙。
以象棋為名的棋戲有三種:博塞象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象棋”一名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說:“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象棋與六博對舉,說明六博是象棋的一種。漢劉向《說苑·善說》曰:“孟嚐君……燕則鬥爭棋而舞鄭女”。其中象棋亦應指六博而言。除六博外,“塞”也是象棋的一種,故古人常把博塞連稱,如《管子·四時》:“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政曰禁博塞。”《莊子·駢拇》:“博塞以遊”,成玄英疏:“投瓊曰博,不投瓊曰塞。”“瓊”是賭博所用骰子的前身,所以博需投瓊,有僥幸因素;塞不投瓊,全賴智力取勝。唐以後,象棋亦稱象戲,象棋的內涵不再是博塞,而是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總稱。
“象棋”一名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因“棋中有象”(刻作動物象的棋子)或有“象牙雕刻的象棋子”而得名。但若仔細推敲,兩說均不能成立。
“棋中有象”而得名說,最早起於宋人晁補之的《廣象戲格·序》:“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現代棋史專家孟心史先生力主此說:“古所謂象棋,本以象形得名,歐洲象形之象棋(指國際象棋),正與古合。”英國人威廉·瓊斯更以此說作為象棋印度起源論的證據,他認為:中西象棋大體相同,應有共同的來源。中國古代不產象,印度則是產象國,中國既名象棋,且棋中有象,這是印度傳入的證據。且不講“中國古代不產象”是無知妄斷,倘確因象而得名,象棋中就應有動物象的棋子,但事實上自戰國出現象棋一名以迄唐代以前,我國象棋中並無象形的動物象棋子存在。國際象棋的前身——蒙古象棋也無象的棋子。印度雖出土了象形的立體象棋子,但其時代不會早於公元8世紀,實於“象棋”得名無關。因此,棋中有象而得名說,不過是毫無根據的臆測,更不能作為象棋印度起源論的證據。
象棋因有“象牙雕刻的棋子”而得名說,是現代國內外普遍的看法,《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國象棋》雲:“那時(戰國時)的象棋,意指象牙製的六博棋。”這種看法,源於中國學者最近的研究成果。如李鬆福說:“所謂象棋,《六臣文選·招魂》解釋說,‘象牙子妙且好也。’即用象牙雕刻的象棋子,這就是象棋的由來。”這種以棋子的材料來推斷象棋名稱起源的說法恐怕難以成立,因為目前考古發現的六博棋子,大都不是象牙製的,而是木、陶、石質的。如河南靈寶張家灣東漢墓就出土了釉陶質的六博局和子。《山海經·中山經》:“休輿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郭璞注:“棋謂博棋也。”東晉李秀《四維賦》:“四維戲者(博塞的一種),……畫紙為局,截木為棋。”這些記載可與考古發現相互印證。所以,古代“棋”字,因“其”得聲,意符則分別從木作“qi@”,從土(陶)作“基”,從石作“qi@”。也說明古代棋子是用木、陶、石做的。以“象牙棋”來說明象棋的得名,完全是望文生義,不符合事實。如僅以質料而論,象牙質的稱象棋,木、陶、石質的當然也可稱作“木棋”、“陶棋”、“石棋”了。顯然這樣推理是荒謬的。
象棋的得名與起源,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弄清其一,另一個也就迎刃而解。目前,考古已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博塞象棋局、子實物資料。最早的是湖北雲夢秦墓出土的六博棋局;繼有山東武梁祠西漢石刻上的六博局;廣西西林縣西漢墓出土塞戲棋局;河南靈寶張家灣東漢墓出土的釉陶六博局、子和對弈俑。最大量的博塞局是漢代銅鏡上流行的“規矩紋”圖案,它與所見六博局極為相似,已有人把其改稱為“六博紋”鏡。以上六博局的共同特征為:在矩形圖案中,有四仲、四維、四隅,中間小方形可方可圓,可有可無。但四仲、四維、四隅是局中主體。六博局的含義曆來不得其解,筆者從西漢“六壬式”星占盤上找到了破譯的鑰匙。
六壬式盤是1977年安徽阜陽西漢墓(前173年)出土的一件天文占盤。該盤分作天盤、地盤兩部分,天盤圓形較小,周邊刻二十八宿,中間刻北鬥,鬥柄指著十二個月所當的不同宿位。此即古曆法中的“鬥建”。地盤外方內圓,圓徑剛好可嵌入天盤以旋轉,內圈刻有十天幹、子午卯酉四仲、天地人鬼四隅,中圈外圈刻十二辰、分作四方的二十八宿和陰陽交界的四維。如果把六壬式盤的文字部分全部去掉,僅保留其中四仲、四維、四隅的矩形線段部分,它則成了一個地道的博塞象棋盤。很明顯,博塞象棋脫胎於這種式盤,是它的簡單化和縮影。認識了這一點,對博塞象棋的得名、含義及其設計思想都不難了解。
六壬式盤把天上的星宿運轉、地上的四季變化及人與這種時空的關係都集於一盤,並有機的聯係起來,本身是對古代人所認識的宇宙模式的模仿,這種宇宙模式首先發端於《周易》的整體思維方式和太極式的宇宙框架理論。《易傳》指出:“《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盈天地之間唯萬物”。這種整體宇宙觀認為,天地人三才是一個整體,所謂“萬物統體—太極”即指此。“《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整體內的各部分的聯係不是機械的,而是“生生之謂易”的有機聯係。式盤上的宇宙模式,正是這種太極式整體宇宙觀的展開。因此,作為式盤縮影的六博象棋的設計思想,首先吸收了《周易》的整體宇宙理論。
象棋的得名與《周易》的唯象思維方式及其象數理論密不可分。這一點可以從漢人邊韶《塞賦》對於博塞象棋的描述中得到證明:可以代博弈老曰塞,……故書其較略,舉其指歸,以明博弈無以尚也。……本其規模,製作有式。四道交正,時之則也;棋有十二,呂律極也;人操其半,六爻列也;赤白黑者,分陰陽也;乍存乍亡,象日月也;行必正直,合中道也;趣隅方折,禮之容也;迭往迭來,剛柔通也;周而複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順也。然塞之為義,盛矣!大矣!廣矣!博矣!質象於天,陰陽在焉;取法於地,剛柔分焉;施於人倫,仁義載焉;考之古今,王霸備焉;覽其成敗,為法式焉。
這段話簡直不是在解釋“塞之為義”,而是在解釋《周易》的象數。西漢易學以“卦氣說”為主的象數概念和理論,在這裏幾乎被包攬無餘。從棋局上講,它製作象式;四道交正,象征四時的更替;局平以正,象征著坤卦(即地)的德性——和順地承載著萬物。從棋子上講,子有十二,象征著源於易數的十二律數;兩人弈棋,人各六子,象征著卦的六爻;子分黑白,象征著《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從著法上講,子的獲得和丟失,象征著日月的推移;行子必正而直,象征著《周易》的“貞、正”“時中”觀念;到了角上要方折轉彎,象征著禮製的寬容大度;行棋的迭往迭來,象征著六爻的剛柔上下往來;行棋的周而複始,象征著乾卦的性質——宇宙永遠運動不息的剛健性質。總之,《周易》的“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仁曰義”的思想,在博塞象棋之“象”中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唯象思維是《周易》獨特的思維方式,八卦、六十四卦中涵蓋了天地萬物的各種物象、實象、虛象,《周易》正是通過取象比類、觸類旁通的思想方法,去把握和認識客觀事物的。博塞象棋在思想方法上采取了唯象思維方式,在局、子的設計上取法於《周易》象數,故其中充滿了天地運動、日月推移、四季交替、剛柔上下、禮製仁義等各種“象”,正如邊韶所總結的,其有“質象於天”“取法天地”的盛大廣博之“象”。因此,博塞之所以稱為象棋,正是由於式盤和博塞局子中具有“象天法地”之“象”的結果。不僅邊韶說棋中有“象”,古代凡與象棋有關的詞賦文章全都這樣說,如北周王褒《象經序》說:“一曰天文,以觀其象;二曰地理,以法其形;三曰陰陽,以順其本;四曰四時,以正其序。”這些講的都是象棋之“象”。在棋戲“前冠”以“象”字,是指弈棋猶如“象天則地”一樣,自然和社會法則都以唯象思維的方式比擬後被用於棋局、棋子的設計和棋理上,棋中固有的“象天則地”之象,才是把棋戲稱作“象棋”的原因所在。
弄清了象棋得名的原因及其和天文占盤的關係,再參以文獻,就可以對博塞象棋的起源有個大致的認識。
越晚的文獻把博塞的起源推的越早,宋以後的文獻有係於神農的,有係於黃帝和黃帝吏烏曹的,有係於殷紂王的,有係於周武王的。而式盤和六博象棋之“象”所反映的《周易》整體觀及其象數,絕對不會早到周初,所以上述文獻均不足據。較可靠的記載有:《孟子·離婁下》“博弈好飲酒”。《莊子·拇》“博塞以遊。”《史記·宋微子世家》:“十一年秋(前681年),泯公與南宮萬獵,因博爭行。……遂以局殺泯公於蒙澤。”這些文獻可證至少在戰國中期以前已有了博塞象棋。關於其上限,我們認為不會早於式盤出現年代的上限。如果從天文學史角度來考察式盤中二十八宿和有關曆法概念的出現年代,筆者曾根據古距度計算了二十八宿係統建立的年代為公元前559±100年,在這個年代範圍內,《易經》及其象數都已出現,和《史記》的記載也大致相符,因此,博塞象棋的始創年代不會早於公元前7世紀左右。
國際象棋的起源是一個爭論很久又懸而未決的問題。權威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作了一個含混不定的結論:“國際象棋是從印度或中國的一種古老棋戲演變而來。”究竟從哪種棋戲演變而來?又是怎樣傳播的?特別是國際象棋棋子、棋局和著法中反映的是哪種文化思想?並沒有人深入探討過。而後者將是解決其起源的關鍵所在,因為,棋戲作為一種世俗文化,最能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正如博塞象棋隻能是易學象數文化的產物一樣。現代的國際象棋是八八六十四格,其中黑白交錯、陰陽各半。可稱為八八陰陽棋。棋子有三十二個,每方各二車、二馬、二象、一皇帝、一皇後、八個兵共十六子。
印度的梵文古籍(不晚於距今1000年)記載了一種四角棋,名為“恰圖蘭格”。棋盤是64方格,32個棋子分別8個一組放置四角,每方8子:兵四,王、象、馬、船各一。著法是:兵、馬與今國際象棋一樣。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兩格;船直行無遠近。每著棋走前先擲骰子,五點走王、兵;四點走象;三點走馬;二點走船。這種棋與國際象棋在局子和著法上均有區別,特別是局中沒有陰陽格,無陰陽思維方法。另外,印度還出土有公元8世紀的立體棋子,這是印度起源論的主要證據。
中國與國際象棋相近的棋戲,至少出現於北周時期。周武帝製有《象經》一書,此書雖佚,但有大臣王褒的《象經序》和庚信的《象戲經賦》存。其中關於棋局有“丹局正直”、“八卦以定其位”、“局取諸乾”、“坤以為輿”的記載,可知其局取法於《周易》乾坤八卦,很可能是8x8的64方格正方形棋局。又王賦說:“三曰陰陽,以順其本。”故此局應含有天地陰陽之“象”,即為朱(丹局)白相間的“八八陰陽局”。關於棋子隻透露出有馬與卒(六甲)。但和其同時的《敦煌棋經》則有“炮棋”、“懸炮”、“車相(象)井闌”的記載,可知象戲已有“八八陰陽局”和車、馬、炮、卒等棋子。入唐以後,這種象棋逐漸流傳。大詩人白居易(772—846)有“兵衝象戲車”的詠象棋詩;唐相牛僧孺(780—848)製有“寶應象棋”,元僧念常稱其“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大概到了唐末宋初,這種八八陰陽棋已普及於民間,並被用作錦繡裝飾圖案——琴棋書畫錦中的棋圖案。
這種源於《周易》陰陽64卦的八八陰陽棋局和國際象棋盤完全一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象棋盤。說它是國際象棋的起源,並不為過。但正如前述,我們必須解決這種八八陰陽棋(其子和國際象棋並不一致)怎樣流轉到西方並演變成現代的棋製的問題,不然無以服人。
清初人徐蘭1688年到蒙古,發現了一種“蒙古象棋”,他的《塞上集唐六歌·蒙古棋》小序說:局縱橫九線,六十四卦。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車、二馬、二象、一炮、一將,別朱墨。將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車、馬、象左右列,卒橫於前。……其棋形而不字,將刻塔,崇象教也;象刻駱駝或熊,迤北無象也。……馬橫行六卦,駝橫行九卦,以駝疾於馬也;滿局可行,無河為界。卒直行一卦至底,斜角食敵之在前者,去而複返,用同於車,嘉有功也。眾棋還擊一塔,無路可出,始為敗北。
這種在蒙古流傳的象棋,既與唐代的陰陽八八棋類似,又與國際象棋相近。首先,三者的棋盤都是陰陽64卦局,而以唐代的最早,是另二者的源頭。而印度的四角棋,局中既無陰陽格,又是四人弈棋,不能作為國際象棋之源。其二,蒙古象棋的炮、將是中國棋戲的主要特征,其源於中國毫無疑問。車、馬、象的棋子在唐代象戲中也早已有之,且這些子的著法(如馬行六卦即走“日”,駝橫行九卦即走“田”,)和中國棋戲的著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蒙古64卦象棋的源頭是中國北周至唐代以來的八八陰陽棋。它隨著蒙古大軍12世紀的大規模西征,逐漸地傳入東歐、中亞和西歐,15~16世紀時被歐洲人結合本地文化傳統加以簡單改造(僅去炮加皇後)以後,定型為現代的國際象棋。
上邊僅就形式上說明了國際象棋的中國起源論,其實,它作為一種世俗文化,僅僅反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別是《周易》象數的基本內容和思維模式。64卦方局在西漢就出現了,當時的京房創“卦氣說”,把64卦分八宮排列,以64卦卦象來解釋四季、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的變化。創造了一個以陰陽五行為主體的64卦世界圖式。這個圖式即64卦方圖。至遲在東晉,這個圖式就被用於棋戲,東晉李秀的《四維賦》說:“四維戲者,畫紙為局,截木為棋,……盈尺之局,擬象乎兩儀,九道並列,專都獨畢。”兩儀即乾坤二卦,實代表64卦,九道縱橫並列,即構成64卦方圖。北朝後秦的和尚道朗在其《涅般經·現病品第六》中談到了“八道行城”的棋戲,也是一種矩形64格棋。至周武帝的《象經》更是利用這一世界圖式構思了作為現代國際象棋起源的象戲。因此,從民族文化和棋戲設計思想角度講,國際象棋的陰陽八八局,隻能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產物,這是中國起源論的有力證據之一。
現代的中國象棋大體定型於北宋晚期。我們認為,它是在唐代八八陰陽棋的基礎上,受北宋早中期流行的易學河圖洛書思想影響而最終定型的。河、洛之學是在“先天”易學基礎上建立的又一宇宙模式,它以數、圖來代表世界的萬事萬物,以先天64卦方、圓圖來模擬世界的運動變化,故又稱為“宇宙代數學”。大凡中國棋戲的設計,往往基於宇宙整體的思維方式,涵天蓋地,天人合一,並總是強調《周易》的“易變”原則,陰陽辯證,變化無窮。所以,當河、洛之數興起後,很快地被用於棋戲的改造。本來的八八陰陽局以九線縱橫成64卦,但“河圖”數為十,於是就在八八陰陽局上多出一橫行,組成十行,以滿足河圖數的要求,並在雙方中間置“河界”,以示其源於河圖。洛書數為九,漢以來的“九宮算”也被視為洛書,故又稱為洛書九宮。九宮則被直接加於棋局,作為弈棋雙方的大本營,由將、士居之。因為九宮的中位“五位”,象征著協調萬方或至高無上的君權。早期的象棋將帥都居於五位,弈棋開始後,才退居一位,象征著爭奪天下的開始。朝鮮象棋還保留著這種著法。
河圖、洛書觀念進入棋局。至少當在1055—1075年程顥作《象戲》一詩時,該詩雲:“中軍八麵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中軍八麵即將軍居九宮的“五位”故有八麵之說,說明局中已有九宮;步卒過河可尖斜吃子,說明已有河界。而且暗示了唐代八八陰陽棋的小卒可以尖斜吃子,這種著法被蒙古象棋和國際象棋繼承下來,而在中國象棋中卻亡佚了。
由於中國象棋在八八陰陽棋局中加了河界和九宮,已不適宜在陰陽格中行棋,故略去陰陽格而改在交叉點上布陣和行棋。遂定型為現代形式的中國象棋。但它還保留了唐代八八陰陽棋的基本著法。如象斜行三步(即橫行九卦),馬斜跨二步,車直行無遠近等。但將、士都被禁錮在九宮之中。
綜上所述,無論是春秋戰國的博塞象棋,還是唐代的八八陰陽象棋以及從其演變而來的國際象棋、中國象棋,都和以《周易》為主的易文化傳統結下了不解不緣。它們通稱為象棋,正是因為在其設計思想中充分運用了《周易》的取象思維方式、整體宇宙觀和陰陽辯證觀。取象的思維方式使設計者能廣征博取宇宙間各種物象、實象、虛象,通過取象比類、觸類旁通的比擬,使棋戲具有了“質象於天,陰陽在焉;取法於地,剛柔分焉;施於人倫,仁義載焉;考之古今,王霸備焉;覽其成敗,為法式焉”等崇高的社會功能、倫理功能及智力培養功能。而《周易》的整體辯證觀,使設計者善於把握宇宙整體部分的有機聯係,掌握陰陽消長、剛柔上下、日月交替、寒暑相推的矛盾對立統一關係,從而造就了“縱有千局譜,並無一重複”的永遠變化不止的象棋棋戲。可以說,《周易》思維是各類象棋設計的淵源,象棋則是《周易》各種哲理的縮影。象棋之“象”中,高度濃縮和蘊含了古代中國人對宇宙,對天道、地道、人道的精辟理解,包括了中國文化的精華。
在中國發源的象棋,曆經二千多年的世間蒼桑,不但未沉淪泯滅,至今反而更加發揚廣大,成為全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娛工具,不失為世界文化藝苑中的一枝奇葩。當它傳入蒙古、中亞、西歐時,雖在個別棋子上有所變化,但基本的設計思想和棋製並無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因為,玄妙的《周易》象數思想是中國獨有的,無論是古印度或者古代歐洲,都不可能有這種奧妙無窮的、包羅萬象的、陰陽辯證的、富有各種象征意義的《周易》棋戲構思。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所精蘊的無盡才思和博大情懷,雖然僅是棋戲,但棋之為義“盛矣!大矣!廣矣!博矣!”它對於啟迪人類智力、增強科學思維能力以及在社會文化方麵發揮的功用,將是難以估量的。無論是國際象棋,還是中國象棋,都是以《周易》為主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文化寶庫作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