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曆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唿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嚐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
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象棋的形製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製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製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製,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征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在這種棋製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隻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幸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製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製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製《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製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 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麵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製,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製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製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956 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 1962 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 40 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湧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讚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國際象棋在世界上非常流行,每隔幾天就有一場重大比賽舉行,全世界的國際象棋愛好者已達上億人。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有種種傳說。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傳說是這樣的:傳說二千年前的印度,戰亂四起,民不聊生。人們熱衷於戰爭,互相殘殺,情景慘不忍睹。為了消滅戰爭,維持和平,聰明能幹的宰相達依爾想出一個好主意:發明一種類似兩軍打仗的遊戲,將人們的精力吸引到棋盤上來,借以消滅戰爭,保持和平。這種遊戲就是早期的國際象棋。國際象棋發明以後,正如達依爾所期待的那樣,這種走子別致、棋路新穎的棋戲果真具有那樣大的魔力,很快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於是,好戰的狂熱情緒逐漸被切磋棋藝的熱情所代替,隨之而來的是國家的繁榮與昌盛。人們非常感謝達依爾,國王舍罕答應他提出一個要求作為發明國際象棋的獎賞。聰明的達依爾靈機一動:“我的要求很簡單,國王隻要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格子上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二粒,第三個格子上放四粒,以後按此比例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第64格,我就感恩不盡了。”國王想:“這麽點麥子有多少!”當即答應了宰相的要求。但是,當國王讓人扛來一袋小麥後,不一會兒就用完了,再來幾袋,很快又沒有了。國王十分納悶,連忙請來研究數學的人計算,好長時間才得到結果。原來這是個很大的天文數字,就是拿出當時全印度的所有糧食也不夠這個數字。
後來,這種魔力極大的棋戲又很快地傳到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20世紀90年代,國際象棋已成為世界流行的競賽項目。
常下國際象棋可以培養我們機智勇敢的品質和謙虛樂觀的精神,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敏銳觀察力和有意注意能力,能增強我們的記憶力和提高思維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
下國際象棋實際上就是模仿兩軍對陣,一方執白棋,叫做白方;另一方執黑棋,叫做黑方。你走一步,我走一步,誰能夠將死對方的王,誰就取得了棋局的勝利。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曆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nga)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征著印度古代的軍製。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但作為今日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遊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意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七藝”之一。“七藝”是騎術、遊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製。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名稱、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後這隻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一字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隻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隻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象”隻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裏的象,但無“塞象眼”的限製,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5世紀,兵在過去隻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隻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隻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後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後,文化交流更形頻繁。中國的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曆史中可能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隻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製),基本規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表示棋的是一個8x8 格的黑白格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裏的皇後性別一樣。
中國象棋和世界象棋粗看起來差不多,隻不過國際象棋有王後,中國象棋多出了炮和士,但實際上的差距比想象的要大。
從文化的背景看差距可能更客觀一點,中國古代是“大一統”的文化,中央的權力壓倒一切,這種文化基於農業文明的基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講的是“向心力”,同為封建社會,西方采取的是分封製,諸侯在自己的封地裏有絕對的權力,文化上的差別造成了遊戲上的差異,分析起來應該是很有意思的。
國際象棋盛行在歐美社會,但有人說國際象棋源於印度,這也沒有什麽關係,印度古代差不多是城邦製,中央集權的概念非常模糊,印度曆史上幾乎沒有大一統,和歐洲封建社會有的一比,因此淡化一點關係不大。為了討論上的方便,隻以歐洲為準了。
先從王後談起,中世紀的歐洲,王室之間的聯姻是常態,諸侯之間通過聯姻結成聯盟,王後是力量結合的紐帶,國際象棋中王後威力巨大與此有關。和中國不同的是,歐洲婦女的地位高於中國,婦女是各級騎士崇拜的偶像,而中國的皇後也不過是皇帝的附屬品,按劉備的說法不過是衣裳,但在歐洲,如果把王後當衣服,起碼的騎士精神就不存在了。王,不過是大騎士,更不能例外。所以國際象棋中王後力量超群,是決定勝利的關鍵。
追求大一統的中國古代社會,城市是政治中心,城市管理鄉村,城市的規模較大,城市失守,意味著統治權的喪失,擁有城市就擁有了一切,城市的職能決定了攻占城市的重要性,所以中國象棋裏有炮,這是攻堅的需要,但,歐洲封建社會裏諸侯的基地不過是城堡,迴旋的餘地小,野戰決定命運,所以國際象棋沒有炮。漢尼拔攻擊古羅馬,其主力是象兵,羅馬人費勁九牛兩虎之力,才擺平漢尼拔的部隊,因此歐洲人對象兵的畏懼是有曆史傳統的,大象組成的部隊在冷兵器時代,生命力強於任何部隊,令人望而生畏,印度人更重視象兵,這沒什麽說的,所以國際象棋中的象威力巨大,中國古代使用象兵的機會少,在俺的印象裏,隻有王莽使用過象兵,再就是三國演義裏諸葛亮南征時,南蠻用象兵對抗過,象兵的命運很悲慘,中國人的火攻戰術讓象兵無用武之地,所以中國象棋中的“象”是窩囊廢,隻能在自己家裏當個擺設,和“士”一樣相當於宦官,主要作用就是個防守,有時也能起點過渡的作用,和國際象棋的“象”的作用沒法比。
中國象棋中的車威力巨大,所謂“一車九子寒”,“車”的作用讓俺相信象棋應該起源於中國,理由是中國古代車兵曾經是最重要的兵種,先秦時期衡量一個國家的戰鬥力看的就是車兵,所謂的“萬乘之國”或“千乘之國”,“乘”就是車兵,車兵越多發言權越大,“萬乘之國”是天子,“千乘之國”隻能是諸侯了,因此“車”是戰爭的靈魂,是地位的保證,隻能威力巨大了。國際象棋中的車可不是車,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塔”,“塔”就是城堡,中世紀的歐洲“塔”是防守和進攻的基地,是諸侯的堡壘,諸侯重視塔,但“塔”不是輕易可以搬得動的,其能力受到了限製,所以國際象棋中的“車”威力小於中國象棋中的“車”,重要性也低於中國象棋中的“車”。中世紀的歐洲,騎士是職業軍人,騎士是騎馬的戰士,是當時歐洲軍隊的核心,騎兵是冷兵器時代最具有機動力的兵種,歐洲以平原為主,騎兵強大了就可以所向披靡,所以國際象棋中的馬沒有任何限製,蹩腿是不可能的,但中國就不同,蒙古人差不多可以縱橫當時所有的文明世界,但一入江南,江河山脈,使蒙古人一籌莫展,有力氣使不出來,滅南宋還是因為訓練了水軍,所以中國象棋中的“馬”到處被憋腿,騎兵的作用被限製了。
歐洲的王是大騎士而已,打仗的時候必須身先士卒,所以國際象棋中“王”親臨前線,戰鬥力雖然差點,但不打仗是不行的,否則“士”不用命,隻能被人家活捉了,歐洲曆史上“王”被人家捉住是經常發生的。但,中國的皇帝是國家的根本,皇帝不可輕動,禦駕親征的事例少之又少,無他,中國的大一統政治決定了皇帝優先考慮內部的篡奪,宋太宗說:外患不過是肌膚之患,內患才動搖統治,所以中國象棋中的“將、帥”在九宮之中,是國家的象征,一旦遭到攻擊,必須三軍用命才能逃開一劫。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古代政權的架構非常脆弱。
兵的比較應該是最有意思的,中國象棋中“小卒一去不迴頭”,兵再怎麽奮鬥也不過是小兵,拱到底線的時候多變成了廢物。但,國際象棋中的兵一旦拱到底線,變成老兵的時候,地位迅速上升,除了不能變成王之外,連王後都可以變,也就是說到底線的兵是立功了的小兵,有功者賞,身份發生了變化。這一點中外的差距太大了,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是有中國特色的,在遊戲裏也一樣,小兵殺死了王也沒用,所以中國古代是等級社會,這一點上,比歐洲要嚴重的多,這可是象棋起源於中國的又一個佐證。中國古代的老百姓不在乎政權的興亡,明哲保身比什麽都重要,當順民是首選,因為奮鬥沒有價值也就失去了動力。歐洲則不同,小兵可以變成騎士,努力是可以得到迴報的,小兵們奮力向前,上下一心,爭取勝利。這就比中國要強,中國表麵上是大一統的局麵,實際是上下之間,離心離德,小兵就是小兵,不會為了一個什麽都得不到的目標而奮鬥。什麽時候小兵的利益得到了保證,小兵才會奮勇先前的,在這一點上中外一理,搞不明白中國的當權者怎麽都這麽愚蠢呢,給老百姓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這實際上是多餘的話了,不說也罷。
比較就是比較,不過,你相信嗎?中國象棋和世界象棋表麵上看起來大同小異,除了在規則、走法上有一些差別,另外中國象棋多了炮和士,國際象棋多了後,實際上兩者蘊含的文化差異卻非常大。
首先從棋盤上來看,中國象棋中間以“楚河漢界”相隔,比較生動地表現了古時兩軍對壘的場景。另外,中國象棋的棋子都擺在交叉點上,通過線與對方交鋒;國際象棋則沒有界河分隔,棋子都擺在格子裏,棋盤的差異體現了中國人運籌帷幄以及西方古戰場上滿盤皆兵的作戰風格。(未完待續)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曆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唿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嚐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
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象棋的形製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製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製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製,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征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在這種棋製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隻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幸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製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製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製《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製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 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麵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製,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製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製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956 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 1962 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 40 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湧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讚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國際象棋在世界上非常流行,每隔幾天就有一場重大比賽舉行,全世界的國際象棋愛好者已達上億人。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有種種傳說。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傳說是這樣的:傳說二千年前的印度,戰亂四起,民不聊生。人們熱衷於戰爭,互相殘殺,情景慘不忍睹。為了消滅戰爭,維持和平,聰明能幹的宰相達依爾想出一個好主意:發明一種類似兩軍打仗的遊戲,將人們的精力吸引到棋盤上來,借以消滅戰爭,保持和平。這種遊戲就是早期的國際象棋。國際象棋發明以後,正如達依爾所期待的那樣,這種走子別致、棋路新穎的棋戲果真具有那樣大的魔力,很快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於是,好戰的狂熱情緒逐漸被切磋棋藝的熱情所代替,隨之而來的是國家的繁榮與昌盛。人們非常感謝達依爾,國王舍罕答應他提出一個要求作為發明國際象棋的獎賞。聰明的達依爾靈機一動:“我的要求很簡單,國王隻要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格子上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二粒,第三個格子上放四粒,以後按此比例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第64格,我就感恩不盡了。”國王想:“這麽點麥子有多少!”當即答應了宰相的要求。但是,當國王讓人扛來一袋小麥後,不一會兒就用完了,再來幾袋,很快又沒有了。國王十分納悶,連忙請來研究數學的人計算,好長時間才得到結果。原來這是個很大的天文數字,就是拿出當時全印度的所有糧食也不夠這個數字。
後來,這種魔力極大的棋戲又很快地傳到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家。20世紀90年代,國際象棋已成為世界流行的競賽項目。
常下國際象棋可以培養我們機智勇敢的品質和謙虛樂觀的精神,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敏銳觀察力和有意注意能力,能增強我們的記憶力和提高思維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
下國際象棋實際上就是模仿兩軍對陣,一方執白棋,叫做白方;另一方執黑棋,叫做黑方。你走一步,我走一步,誰能夠將死對方的王,誰就取得了棋局的勝利。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曆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nga)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征著印度古代的軍製。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但作為今日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遊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意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七藝”之一。“七藝”是騎術、遊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製。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名稱、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後這隻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一字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隻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隻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象”隻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裏的象,但無“塞象眼”的限製,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5世紀,兵在過去隻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隻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隻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後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後,文化交流更形頻繁。中國的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曆史中可能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隻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製),基本規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表示棋的是一個8x8 格的黑白格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裏的皇後性別一樣。
中國象棋和世界象棋粗看起來差不多,隻不過國際象棋有王後,中國象棋多出了炮和士,但實際上的差距比想象的要大。
從文化的背景看差距可能更客觀一點,中國古代是“大一統”的文化,中央的權力壓倒一切,這種文化基於農業文明的基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講的是“向心力”,同為封建社會,西方采取的是分封製,諸侯在自己的封地裏有絕對的權力,文化上的差別造成了遊戲上的差異,分析起來應該是很有意思的。
國際象棋盛行在歐美社會,但有人說國際象棋源於印度,這也沒有什麽關係,印度古代差不多是城邦製,中央集權的概念非常模糊,印度曆史上幾乎沒有大一統,和歐洲封建社會有的一比,因此淡化一點關係不大。為了討論上的方便,隻以歐洲為準了。
先從王後談起,中世紀的歐洲,王室之間的聯姻是常態,諸侯之間通過聯姻結成聯盟,王後是力量結合的紐帶,國際象棋中王後威力巨大與此有關。和中國不同的是,歐洲婦女的地位高於中國,婦女是各級騎士崇拜的偶像,而中國的皇後也不過是皇帝的附屬品,按劉備的說法不過是衣裳,但在歐洲,如果把王後當衣服,起碼的騎士精神就不存在了。王,不過是大騎士,更不能例外。所以國際象棋中王後力量超群,是決定勝利的關鍵。
追求大一統的中國古代社會,城市是政治中心,城市管理鄉村,城市的規模較大,城市失守,意味著統治權的喪失,擁有城市就擁有了一切,城市的職能決定了攻占城市的重要性,所以中國象棋裏有炮,這是攻堅的需要,但,歐洲封建社會裏諸侯的基地不過是城堡,迴旋的餘地小,野戰決定命運,所以國際象棋沒有炮。漢尼拔攻擊古羅馬,其主力是象兵,羅馬人費勁九牛兩虎之力,才擺平漢尼拔的部隊,因此歐洲人對象兵的畏懼是有曆史傳統的,大象組成的部隊在冷兵器時代,生命力強於任何部隊,令人望而生畏,印度人更重視象兵,這沒什麽說的,所以國際象棋中的象威力巨大,中國古代使用象兵的機會少,在俺的印象裏,隻有王莽使用過象兵,再就是三國演義裏諸葛亮南征時,南蠻用象兵對抗過,象兵的命運很悲慘,中國人的火攻戰術讓象兵無用武之地,所以中國象棋中的“象”是窩囊廢,隻能在自己家裏當個擺設,和“士”一樣相當於宦官,主要作用就是個防守,有時也能起點過渡的作用,和國際象棋的“象”的作用沒法比。
中國象棋中的車威力巨大,所謂“一車九子寒”,“車”的作用讓俺相信象棋應該起源於中國,理由是中國古代車兵曾經是最重要的兵種,先秦時期衡量一個國家的戰鬥力看的就是車兵,所謂的“萬乘之國”或“千乘之國”,“乘”就是車兵,車兵越多發言權越大,“萬乘之國”是天子,“千乘之國”隻能是諸侯了,因此“車”是戰爭的靈魂,是地位的保證,隻能威力巨大了。國際象棋中的車可不是車,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塔”,“塔”就是城堡,中世紀的歐洲“塔”是防守和進攻的基地,是諸侯的堡壘,諸侯重視塔,但“塔”不是輕易可以搬得動的,其能力受到了限製,所以國際象棋中的“車”威力小於中國象棋中的“車”,重要性也低於中國象棋中的“車”。中世紀的歐洲,騎士是職業軍人,騎士是騎馬的戰士,是當時歐洲軍隊的核心,騎兵是冷兵器時代最具有機動力的兵種,歐洲以平原為主,騎兵強大了就可以所向披靡,所以國際象棋中的馬沒有任何限製,蹩腿是不可能的,但中國就不同,蒙古人差不多可以縱橫當時所有的文明世界,但一入江南,江河山脈,使蒙古人一籌莫展,有力氣使不出來,滅南宋還是因為訓練了水軍,所以中國象棋中的“馬”到處被憋腿,騎兵的作用被限製了。
歐洲的王是大騎士而已,打仗的時候必須身先士卒,所以國際象棋中“王”親臨前線,戰鬥力雖然差點,但不打仗是不行的,否則“士”不用命,隻能被人家活捉了,歐洲曆史上“王”被人家捉住是經常發生的。但,中國的皇帝是國家的根本,皇帝不可輕動,禦駕親征的事例少之又少,無他,中國的大一統政治決定了皇帝優先考慮內部的篡奪,宋太宗說:外患不過是肌膚之患,內患才動搖統治,所以中國象棋中的“將、帥”在九宮之中,是國家的象征,一旦遭到攻擊,必須三軍用命才能逃開一劫。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古代政權的架構非常脆弱。
兵的比較應該是最有意思的,中國象棋中“小卒一去不迴頭”,兵再怎麽奮鬥也不過是小兵,拱到底線的時候多變成了廢物。但,國際象棋中的兵一旦拱到底線,變成老兵的時候,地位迅速上升,除了不能變成王之外,連王後都可以變,也就是說到底線的兵是立功了的小兵,有功者賞,身份發生了變化。這一點中外的差距太大了,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是有中國特色的,在遊戲裏也一樣,小兵殺死了王也沒用,所以中國古代是等級社會,這一點上,比歐洲要嚴重的多,這可是象棋起源於中國的又一個佐證。中國古代的老百姓不在乎政權的興亡,明哲保身比什麽都重要,當順民是首選,因為奮鬥沒有價值也就失去了動力。歐洲則不同,小兵可以變成騎士,努力是可以得到迴報的,小兵們奮力向前,上下一心,爭取勝利。這就比中國要強,中國表麵上是大一統的局麵,實際是上下之間,離心離德,小兵就是小兵,不會為了一個什麽都得不到的目標而奮鬥。什麽時候小兵的利益得到了保證,小兵才會奮勇先前的,在這一點上中外一理,搞不明白中國的當權者怎麽都這麽愚蠢呢,給老百姓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這實際上是多餘的話了,不說也罷。
比較就是比較,不過,你相信嗎?中國象棋和世界象棋表麵上看起來大同小異,除了在規則、走法上有一些差別,另外中國象棋多了炮和士,國際象棋多了後,實際上兩者蘊含的文化差異卻非常大。
首先從棋盤上來看,中國象棋中間以“楚河漢界”相隔,比較生動地表現了古時兩軍對壘的場景。另外,中國象棋的棋子都擺在交叉點上,通過線與對方交鋒;國際象棋則沒有界河分隔,棋子都擺在格子裏,棋盤的差異體現了中國人運籌帷幄以及西方古戰場上滿盤皆兵的作戰風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