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子道德經文的第八十篇,也被世人誤解了,被學術奸細以及庸俗學者和所謂的哲學家斷章取義了。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篇原文: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在這一篇裏,主要有兩個地方被世人誤解了,被學術奸細以及庸俗學者和所謂的哲學家斷章取義了。


    第一個地方,就是開篇的“小國寡民”。第二個地方,就是中間的“使民複結繩而用之”。


    小國寡民本來都沒有什麽,可在當時的春秋時期,各國諸侯都在進行爭霸,都想把地盤擴大,都想成為霸主國,一統天下,作威作福,庇蔭子孫後代。而老子卻提出相反的主張,自然是“不得人心”,沒有人支持他的說法。


    世人是站在現實的角度、立場上,看到的是現實生活。眼前看到的就是這樣,不可能是“小國寡民”的。天下一統,才是國際形勢的走向。


    而老子看到的小國寡民的前景,是站在人性,站在理智的人類的角度上,也是站一個哲學家的角度、立場上來看待的。


    兩者的立場、角度是不同的。


    世人是站在現實的角度、立場上,看到的隻是短時間內的結果。所以!他們的處世結果就不同。處世方法的不同,他們的人生也就不同。


    因為!他們是抱著應世思想,也就是應對現實的思想來處世的。說白了,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庸醫思想。


    而老子是站在人、人性、人類最終走向的立場、角度上,站在一個哲學家的角度、立場上來看待問題的。


    而後世那些學術奸細以及庸俗學者和所謂的哲學家們,因為他們懷著個人和學派目的、以及政治目的,在“小國寡民”這四個字上麵大做文章。


    我們也可以從此看出,這些人的真麵目。在通讀老子道德經文的時候,這些人再也不揮想象,揮自己的思維推理,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卻就“小國寡民”這四個字,揮了極其豐富地想象。


    其實!這些人或許不是沒有讀懂老子的哲學思想,而是!為了達到個人的某個目的,故事曲解。


    既然他們有如此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怎麽就不能全麵理解老莊哲學呢?


    還不是?為了一己之私,為了名為了利為了過上優越於他人的生活,才睜著眼睛說瞎話的?


    總結歸納為一條:他們也不過是為了生存而已,為了過上優越於他人的生活而已,為了一己之私而已。因為!當上了走狗之後,就可以領一份狗糧,如此而已。


    而不是站在人、人類、學術的角度上。


    什麽叫小國寡民?


    意思就是:有相同情趣的人生活在一起!說它小,是相對天下來說的!天下之人各有各的情趣,相同情趣的人畢竟很少!


    最好的社會風貌就是這個樣子的。有著相同情趣的人生活在一起,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可社會現實並不是這樣,相反!是一片混亂。是一群人在幾個人的帶領下,盲目地去征戰。或者!為了某個目的而去行動。更多地是為了個人的生存目的,為了生存或者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所以!老子提出小國寡民,人類最終的生活麵貌就變成了“不可能實現”、“理想國”、“烏托邦”、“某某主義”。


    那些學術奸細以及庸俗學者和所謂的哲學家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來一個否定,赤裸裸地否定。然後!又把他們之後所說的“無為”、“不尚賢”、“絕聖棄智”、“絕學無憂”、“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等等搬出來,作為佐證。


    最終目的就是那麽地赤裸裸,否定你,從而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


    老子所說的人類最終“小國寡民”的麵貌,並不是隨口而說的,而是!根據道家理論而來的。


    人與社會的關係,是這樣地:人與人的組合,才形成社會。國家是因為保護人民而存在的,而出現的。不是先有國家而後有人民的,而是!先有個體的人,然後因社會形勢的需要、生存目的的需要,才形成國家的。


    國家是保護人民的需要,才出現的。當國家不能保護人民的生存的時候,國家就不存在了。當人民不需要國家保護了,國家也就不存在了。


    說白了!國家隻是人類展史上出現的“臨時需要的機構”,當人類能夠理智地生活,不再有戰爭後,國家就自動消失了。


    當人類能夠理智地生活,不再有戰爭了,國家機構自動消失了,然後出現的就是“小國寡民”的社會麵貌。


    而那些學術奸細以及庸俗學者和所謂的哲學家們,他們可能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一點,就武斷地認為老子的“小國寡民”是空想,然後予以否定。


    對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篇的另外一處曲解,就是“使民複結繩而用之”。


    對於這個地方的曲解,很好解釋。那些曲解的人完全是斷章取義,沒有接連上下文。


    為了達到目的,那些人解讀到這裏的時候,不接連上下文,又恢複斷章取義的解讀法。在小國寡民上麵,他們引經據典,而到了這裏的時候,他們連上下文都不連貫起來就解讀了。


    根據史料記載,“結繩記事”是曆史上的一個時代,那時人類還沒有文字,靠結繩記事來記錄相關事情。


    老子當過大周守藏吏,接觸的古籍很多,可能了解一些那個時代的社會麵貌。所以!在這裏就引用了一下。認為人類理智生活後,形成小國寡民,生活麵貌就跟結繩記事年代差不多。


    什麽叫小國寡民?


    就是有相同情趣的人生活在一起!說它小,是相對天下來說的!天下之人各有各的情趣,相同情趣的人畢竟很少!


    人們都害怕死亡,害怕意外,都不敢、不願意離開生我養我的那個熟習的地方!


    雖然有車船可以去遠方,雖然有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可沒有了戰爭,這些東東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都放在一邊沒有人理會。


    人們仿佛都迴到了那個“結繩記事”的時代,都擁有甜美的飲食,美觀地衣服,安適的居所,歡樂的習俗。與不同習俗的人哪怕就生活在對麵、隔壁,就是不與他們來往。雖然可以看見他們、聽到他們的雞鳴狗叫,一直到老,各自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老死不相往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說那個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說那個誰並收藏莊子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