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大家都熟習,出自《莊子》一書內篇第二篇《齊物論》。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偏離了當初原文中的喻意,可以說是麵目全非了。


    這個成語我當初接觸的時候,覺得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有了這個還想著那個,貪得無厭的意思。也有人可能覺得是指一個人反複無常或者是一個人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總之!理解各異。


    其實!現代的各種理解,都偏離了莊子在齊物論原文中的意思。


    在莊子的齊物論中,是指養猴人喂給猴子吃的數量,決定給猴子早上三升吃食晚上四升吃食。結果!猴子認為少了,吵嚷著說不行。養猴人見狀,急忙改口說,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聽了,覺得好像多了一些。三變成四了,是不是?就點頭答應了。


    後來!朝三暮四就變成了成語,流傳了下來。


    其實!在莊子的《齊物論》原文中,意思是指人。是以猴子來作比喻。世人都以為自己聰明,跟猴子一樣聰明,猴精猴精地。隻聽到前麵說的好聽,而不知道最後的結果。


    朝三暮四變成朝四暮三,其結果是一樣地,一天隻有七升吃食,隻是猴子隻聽到前麵由“三”變成“四”了,明顯是多了。就沒有注意到後麵的“四”變成“三”了,結果並沒有變。


    莊子的意思是說:我們世人大多數人就跟猴子一樣,自以為自己很聰明,都被儒家和墨家以及諸子百家,以及某些跟養猴人一樣精明的人給忽悠了。都被這些養猴人一樣的精明人給忽悠了,隻聽到養猴人前麵說的好聽,卻沒有聽進去後麵所說的。或者!養猴人後麵所說的話,他們根本就沒有去聽。


    在莊子的那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都在推銷自己的學說思想,就好比現代社會的人推銷商品,由歌星、明星做廣告一樣,都在說自己的學說思想如何如何好。


    特別在當時,儒家與墨家的學說思想,風頭很盛,經常舉行學說辨論會,鼓吹自己的學說思想。當然!當時的道家,也與墨家進行了辨論。


    道家的楊朱,pk墨家的禽滑厘以及墨家學說其他傳承人。楊朱以“一毛不拔”而聞名天下,也以“一毛不拔”而遭遇世人非議。後來儒家的孟軻,也就是後世學者認為的亞聖孟子,就說楊朱的一毛不拔思想是禽獸。


    楊朱認為管理社會、治理國家要從個體的人著手,站在個體的人的角度、立場上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因為社會、國家是由個體的人組合而成。隻有先把個體的人治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天下。


    後來的儒家也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一樣把個體的人擺在前麵。當然!儒家的“修身”是站在社會的角度、立場上來講修身的,與楊朱的“修身”是不同的。


    楊朱的“修身”是站在個體人的角度、立場上,站在人性本質的角度、立場上。同樣是講修身。可兩者的立足點是不同的。立足點不同,後麵的理論自然就大大地不同了。


    莊子為什麽作出這樣地比喻呢?


    因為!不管是儒家學說還是墨家學說,都是為人的生存而服務的。都是在講怎麽治理國家,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是目的!至於你使用怎麽手段、方法,對於人民大眾來講,都是次要的。


    你說的再好聽,可人民得不到實惠,並沒有過上好日子,你都是在騙人!就跟養猴人騙猴子一樣,無論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結果都是一樣地!


    莊子為什麽要罵人呢?要把世人都比喻成被耍的猴子呢?


    其實!莊子並沒有公開辱罵世人,隻是隱晦地比喻了一下。把人比喻成猴子,應該也不為過吧?猴子在當時階段,智力也就比人類差那麽一點。再說!也隻有用猴子這個比喻比較合適。


    莊子的本意應該並不是辱罵世人,隻是想用這個比喻來引導別人,讓世人頓悟。


    結合《齊物論》原文,我們就可以找到,說朝三暮四這個典故的來曆。


    在這之前,在說完天籟、地籟、人籟後,就開始說人。


    人籟,就是指人類所發出的聲音,在上一篇中已經說了,人類的所發出的聲音,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就跟小鳥的歌唱一樣,就跟大風吹在樹洞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就跟野獸的嘶鳴聲一樣,都隻是一種聲音而已。


    然後!下放到人的高度上來講人的聲音,也就是人籟。人的聲音有哪些呢?


    莊子再對世人的各種聲音和發出各種聲音的人進行描述。


    在《齊物論》中從“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到“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就是對世人的各種聲音和發出各種聲音的人進行描述。然後!發出感歎。


    不同地聲音、不同地表現,從而形成不同地人和人生。


    在接下來,莊子就向我們作出解釋:為什麽要這樣呢?


    我們不應該這樣啊?


    莊子就講解給我們聽,說我們都是人,大家都是相互地,就跟人體內的五髒肺腑一樣,都是人體的一部分。不能厚此薄彼,不能相互傷害,也不要相互傷害。人與人都是天地的一部分,與萬物一樣,都是天地間的一部分,依賴於天地而生。就跟人體內的五髒肺腑一樣,都是人體的一部分,我們能相互傷害嗎?


    接下來就勸導我們:說人生很短暫,從出生下來到死亡,隻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出生下來很弱小,然後慢慢地強壯起來,再然後就衰老而死亡。


    這一段是從“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到“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最後一句,莊子又發出感歎!覺得難道世人都是這麽迷茫無知?還是就我一個人是這麽想的呢?


    再往下讀,我們就讀到點子上了。莊子告訴我們,世人為什麽會這麽迷茫無知,為什麽跟猴子一樣覺得自己聰明。其實!是因為“成心”在作怪,一切都是“成心”惹的禍。


    那麽?什麽是成心呢?


    成心,解釋通俗一些就是“成見”,一個人看待事物往往不經過自己的大腦,而習慣性思維,認為就是這樣。成心!也可以偏頗地解釋為成見、偏見、固執、固定思維,習慣性思維等等。


    成心又是怎麽來的呢?


    莊子認為!是因為我們接受了別人的教育、教導!我們從小就接受父母、長輩和身邊人的教育、教導、誘導。長大後接受了學校教育,接觸社會後我們又感同身受到的社會經驗等等,因此讓我們對這個社會有了自己的理解、認知,從而作出我們的判斷,然後表現出我們的言行舉止。


    這就是成心的由來。


    這些教導我們的人,包括父母、長輩、身邊接觸的人、先生、社會上接觸的人,生活環境給予我們的感受等等,都是養猴人,而我們!是被人養的猴子。


    在戰國時期!莊子指的養猴人,主要還是指儒家與墨家,以及諸子百家。因為!這些人都認為自己的學說思想是正確地,都在鼓吹,要人跟他們學習。說得是天花亂墜,可世人那些猴子呢?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多”。


    多等於是好,隻要你說你們儒家或者是墨家說的好,聽起來有誘惑力,我就信你!結果!就有了“朝三暮四”的成語典故了。


    結果!世人大多數人都被養猴人給耍了。


    結果!無論是儒家還是墨家還是諸子百家,都是掛著為人民服務的牌子,之後並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結果!隻是他們推銷成功了他們所推銷的產品,儒家學說或者是墨家學說或者是諸子百家學說。


    那麽?我們怎樣才不被人當猴耍呢?


    在《齊物論》中,莊子也作了一番詳細的解釋。


    從“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到“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都是在講解給我們聽。如果我們理解了,聽懂了,那麽!我們以後就不再是一個被人耍的猴子,我們就做迴了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說那個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說那個誰並收藏莊子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