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傃知道,警察是社會職業的一種,但是,警察隊伍更是個特別的職業群體。【零↑九△小↓說△網】
作為占據了公務員序列四分之一的這個群體,它的政權專政工具的性質決定了它必定是個準軍事化組織。
因此即使是離退休的老警察,歲月的磨礪也削抹不去其特殊的職業特點。
媒體上不是剛剛公布了一組數據:中國現有人口十三億,警察隻有一百六十多萬名,警力配置是平均每萬人十二名警察,僅僅是西方國家的三分之一。
一線警察的平均壽命就更短,才不到四十八歲,大大低於全國的平均壽命七十四歲的水平。
要說,警察的工作時間是其他部門公務員的二至三倍,其工資水平卻處於公務員序列的中下遊,而且全國還有百分之二十的警察工資仍舊無法兌現。
平均每年有四百二十五名左右警察因公殉職,警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和平年代裏犧牲最多的紀律部隊,也已成為國家機器上磨損最快的部件。
曇曇曾經說:“媽媽,我經常看到伯伯一個人在屋子裏寫寫畫畫,從來都很神秘,誰也不能碰。”
整理遺物時,平傃才知道,寫寫畫畫的紙片上都是平緯寫下的破案推理,和每一起案件中的可疑人物的關係圖譜,密密麻麻,縱橫交錯,在平緯的眼裏,隻有涉案人和不涉案人。
平傃看完後非常吃驚,把它藏進了保險櫃裏,當做永久的緬懷,雖說,有人說:“留著不好,讓那些被懷疑過的人知道,會有大麻煩的。”
但在通海的熟人社會裏,平緯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漢,他的推理是完全徹底地拆解了這種熟人結構的。
平傃覺得這正是她需要欣賞、學習和研究的地方。
平傃看到過一份心理學家研究報告,說警察在任職的頭三年內耳聞目睹的醜陋現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見到和感受的還要多。
在所有應急性職業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指數無可爭議地高居首位。
前不久,通海市公安局對民警進行了一次心理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有百分之六十八的民警心理壓抑值偏高。
這些持續不斷的壓力直接導致警察身體素質的下降,使他們極易患上心髒病、糖尿病、高血壓、胃癌等疾病。再加上工作時間長,缺少鍛煉的時間,更是導致心髒病、糖尿病、胃癌和結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一線民警平均每天工作十一至十五個小時。
每年一個民警工作量超過三千多個小時,平均三周才能休息一天。
在工作任務加重而警力不足的情況下,廣大民警隻能靠加班加點,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
常年的超負荷運轉,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調整,使警察的身體必然會受到損害,每年都有一些警察因為積勞成疾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要說,警服穿在身上就代表著一種神聖的責任,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警察的累也好,委屈也好,都是警察自己的事,警察沒有必要向誰訴求,心中的苦悶隻有自己宣泄,警察的職責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自己的安危隻有自己保護。
因為警察除了法定的職責外,客觀上還要承擔社會公益和社會福利的義務。“當了一輩子警察,幹了二輩子的活,苦了三代人。”這就是當下警察的最好寫照。
難怪有人提出每年的一月二十日,以中央做出最高規模送別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八位維和民警這一天為基準,請全國人大代表倡議,希望定為中國的“人民警察節”,以紀念逝去的英雄,也表達全國人民對警察的敬意。
平傃曾經有種思考,認為警察的健康有一個重要的“成本”問題。
作為一項成本,警察健康既具有耗費性質又具有補償性質,前者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後者是它最本質的需求。
要充分認識到“警力投入就是一種價值犧牲的過程”這一成本理念。
故此,“警察健康成本論”對警務活動就提出了兩個方麵的要求:一方麵,在警務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努力因循成本管理規律,加強成本核算,製定嚴密計劃,認真進行審核管理,嚴格警力支出;
另一方麵,在警務活動之後,要重視警力的再生和恢複,科學地恢複和涵養警力,使警察的各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根據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成果,最後將“健康”定義為:“不但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
這一定義完全賦予了全新的“健康”內涵,不但要重視生物因素,還要重視心理社會因素。
平傃以為,警察最易受損的幾種權利就是:生命權、人格權、名譽權、休息權、合法取得報酬權。
其中以休息權被侵害最為普遍。
在所有的應急性職業中,警察心理壓力最大、心理障礙最多,屬於高風險、高負荷、高強度人員,警察已經成為一個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群體之一。
一旦他們的心理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就會對社會和民眾利益造成一定的威脅,甚至出現了自殘自殺、刑訊逼供、開槍傷人等極端行為。
平傃想起初春時候,兩名派出所民警執行完任務已是深夜,卻二頓飯沒吃上了,就聚到一小飯館用餐,幾樣小菜一瓶白酒,聊起工作談起生活,說到一人因突發事件失約而惹惱了女友,又談起另一人鬱積在心頭的種種不快和苦悶,越說倆人越覺得心灰意冷。
於是二人借著酒勁狂飆,彼此約定,同時開槍將對方打死。
槍響後,一人應聲倒地,另一人才猛然驚醒。
看見倒在血泊中的戰友,另一人驀然意識到自闖了大禍,趕緊撥打急救電話。
一路上,他都在自責都在悔恨,總以為他也該追隨戰友而去。
於是,他在將戰友送往醫院的途中,再次開槍自殺。
鬧氣的女友得知這一變故後,從七層樓上跳下,造成了終身的殘疾。
這是真實的事實啊,不是什麽驚奇科幻故事。
多少警察的家庭有多少寫不完的心酸淚啊。
平傃認識的一個派出所教導員得了甲肝,為治病欠下了七萬多元的債務。妻子下崗,父親病重。
有一次,他連兒子上幼兒園的五十元學費都交不起。
一間租住的十平米的小屋,家徒四壁,破爛不堪。
他絕望了,失眠了,大把大把地吃安眠藥也無濟於事,心理防線終於徹底崩潰。
他在遺書中寫道:“拚命工作,無愧於心。留給妻兒之少,隻有來生再報。”然後,三十四歲的他,一位清廉的優秀民警,在租住的房屋後院,飲彈自盡。
這就是當下基層警察的生活寫照。
平傃越想越深深地感喟,花易謝,霧易失,夢易逝,雲易散。
物猶如此,情何以堪?
平傃突然想起有一首由竇鵬作曲介京作詞的歌《不要說再見》:
“······
揮手之間
我不想對你說再見
海角天邊
你到哪裏也走不出我視線
相約一生
隻為我們心中平安夢圓
我多想牽著你的手直到永遠
······”
今生今世與平緯相逢無緣,唯有淚千行。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啊。
作為占據了公務員序列四分之一的這個群體,它的政權專政工具的性質決定了它必定是個準軍事化組織。
因此即使是離退休的老警察,歲月的磨礪也削抹不去其特殊的職業特點。
媒體上不是剛剛公布了一組數據:中國現有人口十三億,警察隻有一百六十多萬名,警力配置是平均每萬人十二名警察,僅僅是西方國家的三分之一。
一線警察的平均壽命就更短,才不到四十八歲,大大低於全國的平均壽命七十四歲的水平。
要說,警察的工作時間是其他部門公務員的二至三倍,其工資水平卻處於公務員序列的中下遊,而且全國還有百分之二十的警察工資仍舊無法兌現。
平均每年有四百二十五名左右警察因公殉職,警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和平年代裏犧牲最多的紀律部隊,也已成為國家機器上磨損最快的部件。
曇曇曾經說:“媽媽,我經常看到伯伯一個人在屋子裏寫寫畫畫,從來都很神秘,誰也不能碰。”
整理遺物時,平傃才知道,寫寫畫畫的紙片上都是平緯寫下的破案推理,和每一起案件中的可疑人物的關係圖譜,密密麻麻,縱橫交錯,在平緯的眼裏,隻有涉案人和不涉案人。
平傃看完後非常吃驚,把它藏進了保險櫃裏,當做永久的緬懷,雖說,有人說:“留著不好,讓那些被懷疑過的人知道,會有大麻煩的。”
但在通海的熟人社會裏,平緯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漢,他的推理是完全徹底地拆解了這種熟人結構的。
平傃覺得這正是她需要欣賞、學習和研究的地方。
平傃看到過一份心理學家研究報告,說警察在任職的頭三年內耳聞目睹的醜陋現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見到和感受的還要多。
在所有應急性職業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指數無可爭議地高居首位。
前不久,通海市公安局對民警進行了一次心理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有百分之六十八的民警心理壓抑值偏高。
這些持續不斷的壓力直接導致警察身體素質的下降,使他們極易患上心髒病、糖尿病、高血壓、胃癌等疾病。再加上工作時間長,缺少鍛煉的時間,更是導致心髒病、糖尿病、胃癌和結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一線民警平均每天工作十一至十五個小時。
每年一個民警工作量超過三千多個小時,平均三周才能休息一天。
在工作任務加重而警力不足的情況下,廣大民警隻能靠加班加點,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
常年的超負荷運轉,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調整,使警察的身體必然會受到損害,每年都有一些警察因為積勞成疾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要說,警服穿在身上就代表著一種神聖的責任,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警察的累也好,委屈也好,都是警察自己的事,警察沒有必要向誰訴求,心中的苦悶隻有自己宣泄,警察的職責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自己的安危隻有自己保護。
因為警察除了法定的職責外,客觀上還要承擔社會公益和社會福利的義務。“當了一輩子警察,幹了二輩子的活,苦了三代人。”這就是當下警察的最好寫照。
難怪有人提出每年的一月二十日,以中央做出最高規模送別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八位維和民警這一天為基準,請全國人大代表倡議,希望定為中國的“人民警察節”,以紀念逝去的英雄,也表達全國人民對警察的敬意。
平傃曾經有種思考,認為警察的健康有一個重要的“成本”問題。
作為一項成本,警察健康既具有耗費性質又具有補償性質,前者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後者是它最本質的需求。
要充分認識到“警力投入就是一種價值犧牲的過程”這一成本理念。
故此,“警察健康成本論”對警務活動就提出了兩個方麵的要求:一方麵,在警務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努力因循成本管理規律,加強成本核算,製定嚴密計劃,認真進行審核管理,嚴格警力支出;
另一方麵,在警務活動之後,要重視警力的再生和恢複,科學地恢複和涵養警力,使警察的各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根據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成果,最後將“健康”定義為:“不但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
這一定義完全賦予了全新的“健康”內涵,不但要重視生物因素,還要重視心理社會因素。
平傃以為,警察最易受損的幾種權利就是:生命權、人格權、名譽權、休息權、合法取得報酬權。
其中以休息權被侵害最為普遍。
在所有的應急性職業中,警察心理壓力最大、心理障礙最多,屬於高風險、高負荷、高強度人員,警察已經成為一個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群體之一。
一旦他們的心理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就會對社會和民眾利益造成一定的威脅,甚至出現了自殘自殺、刑訊逼供、開槍傷人等極端行為。
平傃想起初春時候,兩名派出所民警執行完任務已是深夜,卻二頓飯沒吃上了,就聚到一小飯館用餐,幾樣小菜一瓶白酒,聊起工作談起生活,說到一人因突發事件失約而惹惱了女友,又談起另一人鬱積在心頭的種種不快和苦悶,越說倆人越覺得心灰意冷。
於是二人借著酒勁狂飆,彼此約定,同時開槍將對方打死。
槍響後,一人應聲倒地,另一人才猛然驚醒。
看見倒在血泊中的戰友,另一人驀然意識到自闖了大禍,趕緊撥打急救電話。
一路上,他都在自責都在悔恨,總以為他也該追隨戰友而去。
於是,他在將戰友送往醫院的途中,再次開槍自殺。
鬧氣的女友得知這一變故後,從七層樓上跳下,造成了終身的殘疾。
這是真實的事實啊,不是什麽驚奇科幻故事。
多少警察的家庭有多少寫不完的心酸淚啊。
平傃認識的一個派出所教導員得了甲肝,為治病欠下了七萬多元的債務。妻子下崗,父親病重。
有一次,他連兒子上幼兒園的五十元學費都交不起。
一間租住的十平米的小屋,家徒四壁,破爛不堪。
他絕望了,失眠了,大把大把地吃安眠藥也無濟於事,心理防線終於徹底崩潰。
他在遺書中寫道:“拚命工作,無愧於心。留給妻兒之少,隻有來生再報。”然後,三十四歲的他,一位清廉的優秀民警,在租住的房屋後院,飲彈自盡。
這就是當下基層警察的生活寫照。
平傃越想越深深地感喟,花易謝,霧易失,夢易逝,雲易散。
物猶如此,情何以堪?
平傃突然想起有一首由竇鵬作曲介京作詞的歌《不要說再見》:
“······
揮手之間
我不想對你說再見
海角天邊
你到哪裏也走不出我視線
相約一生
隻為我們心中平安夢圓
我多想牽著你的手直到永遠
······”
今生今世與平緯相逢無緣,唯有淚千行。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