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騰這個欽差做的雖然悠閑,但是,真要找事兒做,還會是有許多事情可做的。


    現在江河已經封凍,不能悠閑地坐在江邊釣魚,天也冷了,到外邊已經不那麽方便。所以,最近他就在屋子裏,研究起卜奎的流人事務來。


    前幾天,朝廷又送來了一千多名流人,這使得卜奎的流人數目,多年來首次過萬。


    王子騰不禁暗暗為這批流人感到慶幸。


    他也曾經到過其他的流人配所,卜奎配所的流人,是所有配所當中,待遇最好的的。


    可以說,到了卜奎,除非發生不可抗力的疾病外,基本上都可以保證活著迴去。


    現在的卜奎配所,無論是流人的夥食、居住條件、穿衣、勞動強度等,都是其他配所不能相比的。


    叢秀才在流人中推行識字教育,各個官莊對流人進行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將來迴歸後,可以有一技之長,更是一個亮點。


    賈瑉在卜奎的政績,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和流人事務上,在經濟跟社會各個層麵上,也時時處處地體現出了明顯的風格。


    王子騰曾經用了將近兩年時間,巡查邊疆事務。卜奎是他所見到的邊疆重鎮中,最有活力的。


    這種活力,不僅僅體現在本地軍民生活的安定和富足,還在於對於外界的巨大吸引力。


    一個本地人紛紛逃離的地方,不會有什麽活力。一個人人自危的地方,不會有什麽安定,也不會有誰願意來。


    如果邊疆都是這樣的話,人口將越來越少,邊疆將越來越空虛。


    邊疆空虛了,敵國就將乘虛而入,邊疆就會越來越收縮。


    卜奎的一切,與此正好相反。如果不是韃靼人還在南溫都拉的話,很難看出這是個邊疆重鎮。


    這裏的繁華程度,比起內地的許多地方都甚。跟江南的許多地方相比,也毫不遜色。


    卜奎衙門,也給王子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論數量和素質,這裏的官員和衙役,並不比別的地方有什麽優勢。


    但是,與別的地方衙門的老氣沉沉相比,卜奎衙門似乎充滿了一種活力。


    這裏沒有冗員,每個人都有事兒幹,似乎每天都在忙活著公務。


    這裏沒有吃空餉的,每個官員衙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職責。


    這裏的官員和衙役,不講排場,沒有威風,百姓不怕他們,但是,這裏卻幾乎沒見過刁民。


    這裏的衙門,做事效率高,執行力強,想作什麽事情,總是能做成。


    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王子騰越來越感興趣。


    “世翁,馮紫英求見。”


    江師爺進來稟報。


    “快請。”


    馮紫英進來,見過禮,沒等坐下,就開口了。


    “給大人報喜來了。”


    “紫英,何喜之有?”


    “懷遠迴來了,已經把長安殿下帶迴,目前正在二道江軍營。特意先來稟報。”


    “真的如此?”


    王子騰再也坐不住,站了起來。說話的聲音都變了。


    “千真萬確,馮紫菁特意遣人迴來報信兒。他們在那裏稍事歇息,就將返迴卜奎。另外,懷遠把寶玉也一塊兒帶了迴來。於公於私,兩全其美了。”


    “好好好,如此我就放心了,如此我就放心了,如此我就放心了。”


    王子騰簡直有些語無倫次了。


    前麵救迴了太子,已經讓朝野震動。皇上來旨,對王子騰大加讚賞。


    太子被救迴,讓朝廷在跟韃靼人的談判中,地位明顯好轉,討價還價能力明顯增強。


    如今再把公主殿下救迴來,朝廷在跟韃靼人的談判中,就再也無所顧忌,再也不怕韃靼人要挾。


    不僅對於朝廷,對於王子騰個人聲望,也是一個巨大的幫助和提高。


    在十五萬大軍慘敗,太子和公主被困,別人束手無策的情況下,自己一出馬,就力挽狂瀾,連連告捷,這份榮耀,是沒有第二份兒的。


    寶玉迴來,也解了他的一個心頭大事。


    此前,自己的兒子王信,被衛若蘭他們救迴來,雖然讓他樂不可支,但是,外甥寶玉下落不明,卻始終是一個心結。


    三天兩頭地,賈政和妹妹的書信就來了,詢問寶玉的事情。每到這個時候,王子騰就非常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他們是好。


    現在,這個棘手的問題解決了,再也不用為難了。


    “長安殿下玉體如何?”


    “我特意問了一下,殿下行走正常,精神氣色都好,似乎恢複如初了。”


    “好,這就好。快,安排迎接事宜。”


    “大人請勿擔憂,下官已經安排下去,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妥當?”


    於是馮紫英就把自己安排的,如何迎接長安殿下事宜,說了一遍。


    “好,就如此安排,晚上酒菜隆重些,好好給殿下和瑉哥兒接風。瑉哥兒果然是人才。走,我跟你一起過去。”


    下午兩點,賈瑉和長安一行,準時從二道江起身,返迴卜奎。


    盡管這一路上都是安全的,馮紫菁還是派了一個排,護送長安殿下,以壯聲色。


    臨行前,賈瑉告訴寶玉,如今黛玉和舅舅也在卜奎。


    對於舅舅在卜奎,寶玉沒表現出什麽興趣。


    如果叫他說實話,此時他倒是寧願舅舅不在這裏的。


    不僅僅是因為此次尷尬,也是因為他一貫就害怕舅舅。


    一路上走了半個月,寶玉對於跟他在一起的王信和薛蟠的消息,一次都沒向賈瑉打聽過。這不禁讓賈瑉對於寶玉的失望,又增加了幾分。


    王信也好,薛蟠也好,對於寶玉來說,都是親戚和戰友,對於他們的生死如此冷漠,也足見寶玉心性的薄涼了。


    最後還是賈瑉把從馮紫菁那裏聽來的,關於王信已經得救的消息,告訴了寶玉。


    賈瑉如此做,倒也不是怎麽為了寶玉著想,隻是為了不讓他在舅舅麵前,留下更多尷尬而已。


    反倒是一聽說黛玉的消息,寶玉立刻變得手舞足蹈起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還沒到兩點,就連催了賈瑉兩次,要他快點兒啟程,也好早點見到黛玉。


    臨行前,也沒去管塔娜,倒是賈瑉帶人,去幫著塔娜和覺能上車。


    一路上,寶玉在總想著走在前麵,但是每一次,大兵們都把他給擋住了。


    這讓他感到很有些鬱悶。


    “我是你們瑉長官的哥哥,為何不能走在前麵?連栗安都能跟他走在一起,我又為何不行?”


    大兵們見他如此囉嗦,也沒人迴答他。又聽說他是此前朝廷十五萬大軍中的一員,此次是被瑉長官救出來的,就更加瞧不起他。


    隻是因為他是瑉長官的兄弟,才不好說他什麽,隻是阻擋著不讓他靠前。


    寶玉雖然心早已飛到了黛玉那裏,見賈瑉和大兵們都對他不理不睬,也是無可奈何。不免就在心裏把賈瑉給罵上幾句。


    因為騎馬比馬車的速度快,走了一會兒,隊伍就分成了兩部分。


    一隊騎馬的先行,因為在西城門要迎接長安,太晚了也不好。


    現在冬天天黑得早,不到五點,天就黑了。所以,賈瑉和長安就率領部分士兵先走,以便盡快趕到城門,與卜奎的軍民相見。


    天色太黑,黑乎乎的一片,什麽都看不見,迎接儀式的效果,就不好了。


    對於這些迎來送往的禮儀,賈瑉是從來不在乎的。


    但是,長安是公主,事關她和朝廷的體麵,還是要講究一些。


    剩下的青格勒母子和塔娜父女,因為乘坐馬車,就落在後一波。由十來個士兵陪同,不緊不慢地前行。


    寶玉本該是留下陪著塔娜的,因為急於見到黛玉,就非要跟著賈瑉一起走。


    賈瑉見他如此,知道已經是無可救藥,也就懶得再說他,由他跟著了。


    到了距離卜奎五裏左右,路上有一輛帶蓬馬車。長安下馬,寶釵和立春已經在此等候。


    長安見了立春,兩人劫後重逢,未免又大哭了一場。還是在賈瑉的催促下,才進了車內,由立春服侍更衣。


    此時,賈瑉才算是跟寶釵單獨相見了。


    兩人站在一起,賈瑉悄悄地拉起了寶釵的手。


    不遠處,那些士兵還在那裏,寶釵不好意思,就想掙脫,可是哪裏掙脫得了,也就隻好任著賈瑉握了。


    心裏雖然又急,又羞,卻是充滿了甜意。


    “在家裏想沒想我?”


    賈瑉有些恬不知恥地問道,神情近乎無賴。


    “自然是想的,每日裏總是想的。隻是不象有的人,在外麵一走,就不願意迴家了,每日裏叫家裏人望眼欲穿。”


    “寶釵冤枉我了,每日裏,我也是歸心似箭,想早日迴來,隻是……。”


    “瑉四哥不用說了,我知道你也是想早些迴來的,隻是你在外麵,家裏總是為你提心吊膽的。”


    兩人沒說上幾句情話,就聽著立春在車裏喊,於是寶釵上車,跟立春陪同長安,臨時充當長安的侍從。賈瑉則騎馬跟車隨行。


    寶玉見了寶釵在前麵,就想上前相見。無奈大兵們不管他怎麽說,就是不讓他過去。心裏未免就又埋怨起賈瑉來。


    見寶釵也不過來跟自己相見,心裏就不免嘀咕。


    寶姑娘原來也是水一樣的人物,許配給了瑉老四這個俗人,也就不免變得有些汙濁起來了。


    很快就到了卜奎西城門,就見黑壓壓一片人群,走進了,才看清原來有官、有兵、還有無數百姓。


    寶玉心裏一下子就高興起來。


    原來有這麽多人,前來迎接我迴來。定是因為舅舅在此,聽說我迴來了,才有如此場麵。


    一時間,寶玉就感到無限自豪。


    此時,就見前麵的馬車停下來,寶釵和兩個女人下車,向前走去,人群立刻就歡唿起來。


    這是怎麽迴事兒?不是都來迎接我的嗎?可恨這個瑉老四,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不讓我過去。


    “你們快快讓開,這麽多人都來迎接我了,還在這裏阻攔我,究竟是何居心?難道你們就不怕我舅舅處置你們嗎?”


    “迎接你的?賈寶玉,你想的太美了吧?那是迎接長安公主殿下的。”


    此時,就見前麵人群,黑壓壓跪倒一片。


    長安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從哪裏出來了?怎麽一直沒見到?


    原來,這些人竟然是迎接別人,不是來迎接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縱橫四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遍地滄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遍地滄桑並收藏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