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慧茅!”
三公似乎也很傷感。
是啊,這幾個會唱童謠會背詩、會跳皮筋會喊哥哥的孩子,居然是劉艾養的鬼,怎麽不讓人傷感呢?
“不,我要問問這個劉艾,她能養屍也就算了,怎麽還能教孩子們背詩?而且剛剛那首詩,我都不知道是誰寫的……”
“清代的袁枚。”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三公立馬就告訴了答案。
哦……袁枚,乾隆年間的進士,號稱倉山居士的那個老頭,曾寫過《馬嵬》的詩人。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
“走啦慧茅……”
就這麽走了?不管劉艾了,也不管元無雙了?
我剛剛還在想著,我和我的師父,不也是有著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嗎?
“師父,反正我們都是隱身了的,不妨進去看看這個劉艾是怎麽養屍的,也算長點見識。”
我說的是實話,端公請神送鬼是行家,卻沒有人會養屍。
三公想了想,有點勉強地點了一下頭:“就看看,可別惹什麽事端,我明確告訴你,剛剛我說見到閻王爺了,那是假話,不過我的確和陰師對話了的,陰師告訴我,暫且不要招惹這個……”
“劉艾!”
“對對對,就叫劉艾的這個女人。”
嗬嗬,看來劉艾的麵子更大,後門都走到陰曹去了,連陰師都專門給端公打了招唿。
“師父,陰師沒有告訴你原因嗎?”
三公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你的問題真多,要說原因,還不是為了你?”
“為我?”
我滿臉驚詫。
三公愣了一下,仿佛感覺自己說錯了什麽,隨即改口說:“是啊,你的魂魄凝聚力不夠,說白了就是陰陽失調,所以這些地方少鑽。魂乃陽氣,魄乃陰氣,這裏陰氣太重,會衝散你的魂的,到時候你就成了一個陰人……”
雖說是危言聳聽,不過還是小心為妙。
但是,劉艾就在眼前,那個死嬰就在眼前……
就算不能把劉艾帶去老鷹山,我也舍不得放棄這麽好的探秘機會。
“好的師父,我以後按嚴格您的指示辦事就行了。”我唯唯諾諾,先爭取這次機會再說。
三公長舒一口氣:“我就說嘛,和有文化的人交流,一點都不困難。”
三公一用這樣的口氣說話,我就感覺到無比的親近。
“不過……”
三公話鋒一轉:“我再強調一下,這裏的陰氣很重,不宜久留。進去之後要聽我的,我叫走的時候就一定要走了。”
看得出,其實他也想進去探個明白。
三公從業二十年來,這樣的機會應該不多,說不定還是第一次。
怨婦養屍,聽起來都嚇死人。
說罷,三公率先推門進去,輕腳輕手,小心翼翼,像做賊一樣。
他越是謹慎,我就越是感到驕傲:我的師父是一個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男人,就算現在隱了身,做起鑽小媳婦家門的事情,他仍然很心虛。
我有過昨晚上的經驗,所以就走得比較自然,不像三公那樣畏首畏尾的。
我跟在後麵鑽進低矮的房門,徑直走到劉艾的麵前。
劉艾還沒有止住哭泣,算起來,她已經哭了二十多分鍾,也不知道她哪來的那麽多淚水。
也許是因為我們的腳步聲太重了還是什麽的,我剛到劉艾的麵前,她突然就止住了哭聲,抬頭看了我一眼,我頓時定住身子,懸著的一隻腳竟然不敢放下了。
我們隱得了身子,應該是隱不住聲響的吧?
好在她隻是看了一眼,然後就抹了一把眼睛,就收住了哭泣,歪過身子,把懷裏的死嬰放進身邊的水缸裏。
我輕輕放下懸空的左腳,歪過腦袋去看那個小水缸,裏麵竟然全是血水。
我的天啊……
我驚訝得差點就叫出聲來。
也不知道元無雙的這符章具有怎樣的法力,隱身之後別人看不見我們,我們卻能把對方以及身邊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三公看到我驚異的舉動,也輕手輕腳的走過來,歪頭去看了那水缸一眼,突然一把就把我扯了迴去。
我很生氣,卻不敢言語。
這時,劉艾抽著鼻子,站起身就朝我走過來。我趕緊一歪身子,屏住唿吸,她就和我擦肩而過。
我之所以屏住唿吸,不是怕劉艾覺察到我的存在,而是她出的氣太臭,像漚爛了的豆腐乳一般。
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拍著胸朝三公笑了一下。
迴頭一看,劉艾並沒有走出房間,而是走到爐灶旁邊,揭開了蓋住大鐵鍋的簸箕。
我們農村的爐灶很有講究,灶台都是用石塊和紅泥巴混合起來砌成的,大概有一米左右高,灶台也是一米寬窄。有的人家的灶台很寬,上麵有兩個灶膛,一個灶膛用於煮飯做菜,另外一個用來煮豬食。
煮豬食的那個灶膛,嚴格說來是沒有“膛”的,其實就是火塘。由於鐵鍋很大,需要很大的火,而且農村煮豬食大多用幹柴,所以灶膛中間都沒有爐條啊什麽的,直接就是空心的,也就成了火塘。
火塘下麵有一個半封閉的、不到一尺高寬的口子,從這裏可以把幹柴塞進火塘裏。
不燒火的時候,這個口子就用一塊石板遮擋著。
劉艾揭開了鐵鍋上的簸箕,隨手丟在一邊,然後就去搬開那口大鐵鍋。
鐵鍋確實很大,直徑起碼有一米,劉艾張開雙臂也不能一下子橫貫鍋沿把鍋端起來,隻能從半邊一點一點的把鐵鍋磨開,靠著牆壁放在爐盤上。
然後,她拍了拍沾滿鍋灰的雙手,撐著灶台就爬了上去。
隻見劉艾坐在灶膛邊,把雙腳放進灶膛裏,“哧溜”一聲,整個人突然之間就消失了。
我的嘴巴頓時張得老大,合不攏了。
“有地窖!”
耳邊傳來三公陰陰的聲音。
還用得著講嗎師父,你的徒弟又不是傻子。
我驚訝的不是地窖的問題,而是劉艾消失的這般身手。
“下去看看!”
三公說完搶身上前,就要爬上灶台。
“慢!師父,我先來!”
三公愣了我一眼,很驚訝的樣子。
我不是想在三公麵前表現什麽,主要是剛剛劉艾的消失很奇怪,我還沒看清楚,“哧溜”一聲整個人就失去了蹤影。
我擔心這地窖有古怪。
三公似乎也很傷感。
是啊,這幾個會唱童謠會背詩、會跳皮筋會喊哥哥的孩子,居然是劉艾養的鬼,怎麽不讓人傷感呢?
“不,我要問問這個劉艾,她能養屍也就算了,怎麽還能教孩子們背詩?而且剛剛那首詩,我都不知道是誰寫的……”
“清代的袁枚。”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三公立馬就告訴了答案。
哦……袁枚,乾隆年間的進士,號稱倉山居士的那個老頭,曾寫過《馬嵬》的詩人。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
“走啦慧茅……”
就這麽走了?不管劉艾了,也不管元無雙了?
我剛剛還在想著,我和我的師父,不也是有著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嗎?
“師父,反正我們都是隱身了的,不妨進去看看這個劉艾是怎麽養屍的,也算長點見識。”
我說的是實話,端公請神送鬼是行家,卻沒有人會養屍。
三公想了想,有點勉強地點了一下頭:“就看看,可別惹什麽事端,我明確告訴你,剛剛我說見到閻王爺了,那是假話,不過我的確和陰師對話了的,陰師告訴我,暫且不要招惹這個……”
“劉艾!”
“對對對,就叫劉艾的這個女人。”
嗬嗬,看來劉艾的麵子更大,後門都走到陰曹去了,連陰師都專門給端公打了招唿。
“師父,陰師沒有告訴你原因嗎?”
三公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你的問題真多,要說原因,還不是為了你?”
“為我?”
我滿臉驚詫。
三公愣了一下,仿佛感覺自己說錯了什麽,隨即改口說:“是啊,你的魂魄凝聚力不夠,說白了就是陰陽失調,所以這些地方少鑽。魂乃陽氣,魄乃陰氣,這裏陰氣太重,會衝散你的魂的,到時候你就成了一個陰人……”
雖說是危言聳聽,不過還是小心為妙。
但是,劉艾就在眼前,那個死嬰就在眼前……
就算不能把劉艾帶去老鷹山,我也舍不得放棄這麽好的探秘機會。
“好的師父,我以後按嚴格您的指示辦事就行了。”我唯唯諾諾,先爭取這次機會再說。
三公長舒一口氣:“我就說嘛,和有文化的人交流,一點都不困難。”
三公一用這樣的口氣說話,我就感覺到無比的親近。
“不過……”
三公話鋒一轉:“我再強調一下,這裏的陰氣很重,不宜久留。進去之後要聽我的,我叫走的時候就一定要走了。”
看得出,其實他也想進去探個明白。
三公從業二十年來,這樣的機會應該不多,說不定還是第一次。
怨婦養屍,聽起來都嚇死人。
說罷,三公率先推門進去,輕腳輕手,小心翼翼,像做賊一樣。
他越是謹慎,我就越是感到驕傲:我的師父是一個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男人,就算現在隱了身,做起鑽小媳婦家門的事情,他仍然很心虛。
我有過昨晚上的經驗,所以就走得比較自然,不像三公那樣畏首畏尾的。
我跟在後麵鑽進低矮的房門,徑直走到劉艾的麵前。
劉艾還沒有止住哭泣,算起來,她已經哭了二十多分鍾,也不知道她哪來的那麽多淚水。
也許是因為我們的腳步聲太重了還是什麽的,我剛到劉艾的麵前,她突然就止住了哭聲,抬頭看了我一眼,我頓時定住身子,懸著的一隻腳竟然不敢放下了。
我們隱得了身子,應該是隱不住聲響的吧?
好在她隻是看了一眼,然後就抹了一把眼睛,就收住了哭泣,歪過身子,把懷裏的死嬰放進身邊的水缸裏。
我輕輕放下懸空的左腳,歪過腦袋去看那個小水缸,裏麵竟然全是血水。
我的天啊……
我驚訝得差點就叫出聲來。
也不知道元無雙的這符章具有怎樣的法力,隱身之後別人看不見我們,我們卻能把對方以及身邊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三公看到我驚異的舉動,也輕手輕腳的走過來,歪頭去看了那水缸一眼,突然一把就把我扯了迴去。
我很生氣,卻不敢言語。
這時,劉艾抽著鼻子,站起身就朝我走過來。我趕緊一歪身子,屏住唿吸,她就和我擦肩而過。
我之所以屏住唿吸,不是怕劉艾覺察到我的存在,而是她出的氣太臭,像漚爛了的豆腐乳一般。
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拍著胸朝三公笑了一下。
迴頭一看,劉艾並沒有走出房間,而是走到爐灶旁邊,揭開了蓋住大鐵鍋的簸箕。
我們農村的爐灶很有講究,灶台都是用石塊和紅泥巴混合起來砌成的,大概有一米左右高,灶台也是一米寬窄。有的人家的灶台很寬,上麵有兩個灶膛,一個灶膛用於煮飯做菜,另外一個用來煮豬食。
煮豬食的那個灶膛,嚴格說來是沒有“膛”的,其實就是火塘。由於鐵鍋很大,需要很大的火,而且農村煮豬食大多用幹柴,所以灶膛中間都沒有爐條啊什麽的,直接就是空心的,也就成了火塘。
火塘下麵有一個半封閉的、不到一尺高寬的口子,從這裏可以把幹柴塞進火塘裏。
不燒火的時候,這個口子就用一塊石板遮擋著。
劉艾揭開了鐵鍋上的簸箕,隨手丟在一邊,然後就去搬開那口大鐵鍋。
鐵鍋確實很大,直徑起碼有一米,劉艾張開雙臂也不能一下子橫貫鍋沿把鍋端起來,隻能從半邊一點一點的把鐵鍋磨開,靠著牆壁放在爐盤上。
然後,她拍了拍沾滿鍋灰的雙手,撐著灶台就爬了上去。
隻見劉艾坐在灶膛邊,把雙腳放進灶膛裏,“哧溜”一聲,整個人突然之間就消失了。
我的嘴巴頓時張得老大,合不攏了。
“有地窖!”
耳邊傳來三公陰陰的聲音。
還用得著講嗎師父,你的徒弟又不是傻子。
我驚訝的不是地窖的問題,而是劉艾消失的這般身手。
“下去看看!”
三公說完搶身上前,就要爬上灶台。
“慢!師父,我先來!”
三公愣了我一眼,很驚訝的樣子。
我不是想在三公麵前表現什麽,主要是剛剛劉艾的消失很奇怪,我還沒看清楚,“哧溜”一聲整個人就失去了蹤影。
我擔心這地窖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