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尼亞他跟隨著雇傭兵團以及文如新的隊伍加入了李亞他們的隊伍,加入了軍官團,是的,他不是李亞他們那一波的人,他們是在逃亡的船上監視李亞他們的那三百多人的一撥人,是文如新告訴他們領隊的團長把他們派遣到船上的,結果那一場逃亡的戰鬥中,他跟隨李亞他們衝出了港口,同樣感到自己被文如新他們出賣了。


    之後李亞他們的人損失慘重,而金林他們也服從了李亞的領導,最後經曆了暴風雨之後,力量對比又發生了變化,李亞他們的團隊被重創,他們這邊三百人也變成了一百多人。


    本來逃亡以後是他們壓製著李亞他們那邊的人手,就算是跟隨李亞他們,也有人想著離開,有的想要迴到文如新他們的隊伍,有的想要迴到華夏帝國,可暴風雨之後,兩家成了旗鼓相當的對手,誰也奈何不了誰,隻能抱團取暖,來到了島上的時候,他們這邊的力量被李亞大量削弱,漢人增加以後,他們更加成了少數派。


    逼不得已,最終在李亞挑選軍官團的時候,他們剩餘的幾個軍官加入到了李亞的軍官團裏麵,成為四十一個人的一員,成為李亞麾下的絕對力量。


    最坑人的時候,李亞手下隻有他們這四十個人,既是戰士,又是軍官,而領導他們的就是撒雷,吳克敬,還有李亞三個人。


    作為新秦帝國軍官團的一員,他就是這個國家的新貴,猶如老皇帝開國的時候的那幫人,看看人家軒轅龍飛,看人人家蕭飛,看魏無忌,再看看周粥,而去看看那幫文官,真正的是一門富貴啊,這些人三代把持整個華夏帝國的官場和軍隊,成為華夏帝國的貴族。


    而自己的曾祖雖然退休了,現在已經過世了,可自己的那些叔爺們在安徽州的勢力,多麽顯赫,自己的爺爺這一輩雖然不如曾祖那麽顯貴,能混上中樞高品官員,可也是一個小的封疆大吏了,自己父親則是一州府的知府然後成為了中樞官員的底層官員,再熬個十來二十年,也許能成為一個三四品的中樞侍郎。


    如果自己被犯事,將來也可能成為一名將軍,起碼能牧守一方了,不過現在自己混的也不差,雖然軍銜還是少尉,可也是位極人臣了,是李亞首領的心腹軍官團的一員,而且是老人,如今自己終於像羅左一樣出仕了,也能獨立領軍了。


    雖然不能像羅左那樣鎮守整個新秦帝國的腹地,比鄰半島,卻能像掃天雷一樣鎮守邊境城池,一方大員啊。


    不過頭疼的是,這個港口深處內地,和其他港口不同,十幾裏長,卻很狹窄的不到兩裏寬的水道讓這個港口城市處於內地,而不是海上的那種臨海港口,聽說今年可能有法國人前來貿易,這可能不成,也可能成,因為法國人要來,肯定要打一場,如果打一場贏了的話,法國人可能服軟,以後這裏就和法國人結盟抵抗英國人了,因為法國人和英國人是天敵啊。


    關鍵是整個紐芬蘭島都沒有多少出產,毛皮不多,畢竟是一個島,再大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動物,不如西伯利亞,那麽寬廣,近一萬裏的疆域,高山,河流,原始森林,雪山等等,裏麵的野獸應有盡有,因為人煙稀少,所以野獸是多的數不勝數。


    而且原木,藥材也不少,紐芬蘭島有一個好處就魚不少,可這也就是個這樣了,沒有太多的特色出產。


    現在新秦帝國首要的任務是種田,對,就是種田,原先兩萬多奴隸,加上幾千帝國人口。如今奴隸經過一個冬天的消化,經過戰爭的消耗,少了近八千人,剩餘一萬多奴隸,這些奴隸因為各種原因,又被剔除掉三四千人成為俘虜,還有些奴隸經過這次戰爭,又累積戰功,升為普通百姓,已經成為華夏帝國的一員了。


    這群人目前還都是雇傭兵士兵,也許這場戰鬥結束以後,哪怕不消滅英國人,也有一些人會被釋放到百姓當中去,新秦帝國並不是猶如華夏帝國那樣的純漢人帝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在人家西方人的核心腹地邊緣搞純漢化,純粹找死,沒有人用是小事情,沒有那麽多人幫助你抵抗英國人或者其他的西方國家的人才是大事情。


    可以金林的才情是完全想不到該如何建設這座城堡性城池。


    小鎮重建工作正在加緊,廢墟已經清理出來了,整個城堡當然用來駐軍,而下麵的港口和小鎮就是用來住人的。


    由於攻占這座城池的時候,雙方進行了長達五天的火炮攻擊,所以別說小鎮了,就是石頭城堡都變得的殘破不堪,殘缺不全,到現在那塊被炸開的缺口都沒有堵上,有些人進出都不想走城門,而是直接從城堡被炸開的城牆陡坡上出入,上麵都可以跑馬了。


    這大大影響了城堡的防禦,不過金林目前也不知道如何修建,他又不懂,他隻懂得騎兵作戰,他原先指揮的就是漢人騎兵中隊。


    隻是這次跟隨而來的軍官團的軍官隻有他一人,其他人都是後來來到這裏的軍官,所以掃天雷比較信任他,將他留在這裏主持這裏的重建和防禦工作,漢人騎兵中隊軍官由他的副手,一個跟隨吳克敬他們來到這裏的第二批大規模來這裏的漢人軍官擔任,那個家夥也是一個少尉。


    不過是華夏帝國擴軍以後,主要指裁撤騎兵軍,衛戍軍,守備軍成為華夏帝國最為龐大的地方守備部隊以後的少尉軍官,相比他的經曆,那個家夥隻能說上過軍官學校,然後被分配到守備軍擔任班長,之後經曆了四年時間熬資曆上去的少尉排長。


    結果被流放了,因為他一家人曾經參與反對大王子成為皇儲,卷入了老二同老大的鬥爭中,所以被流放了。


    華夏帝國雖然很平穩的交接了政權,但並不是說皇子們不會內鬥,隻不過相比於其他王朝什麽九龍奪嫡,什麽囚禁老皇帝,自己上位,或者宮廷內鬥等等兇險的鬥爭來說,華夏帝國的皇位鬥爭比較溫和罷了,但官場上你是依仗二皇子,還是依仗三皇子,還是四皇子,其實大家都心裏有數。


    大皇子上位成為皇儲以後,老皇帝都在為太子讓位,很多老人們退位到顧問院,然後退休,大家比較和平的交接了權力,而老人們的兒子,孫子,曾孫們成為了利益的最大獲得者,成為各地的,各個位置上的重要官員,把持著整個帝國。


    老皇帝幾乎很老了,幾乎不出皇宮了,雖然還頂著個皇帝的頭銜,其實連用玉璽發布聖旨都沒有幾次了,一切的權利以皇儲為主,他相當於頂著皇儲的名分,行駛皇帝的權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