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那個漢人俘虜文如新曾經說過的,他們有兩門這樣的火炮,後來不知道怎麽仿製出兩門來,雖然說不如華夏帝國生產的好吧,可畢竟那是128毫米火炮,我們大英帝國現在隻能生產75毫米的速射炮,或者40毫米的小炮,甚至更小的37毫米,25毫米的火炮。


    目前我們戰艦上,大部分蒸汽機戰艦上所使用的就是適宜於海戰的比較沉重的75毫米火炮,不過不是所有的戰艦上,或者不是所有的火炮都是75毫米這種威力巨大的開花彈火炮,我們還有很多火炮都隻是類似於法國人仿製的我們的75毫米艦炮一樣,兼具實心彈和開花彈的兩種彈種的火炮。


    在實際的海戰中,我發現75毫米火炮的開花彈隻適合於打那些木製的風帆船,但打加裝了鋼板的蒸汽機戰艦有些力所不逮。


    我們往往需要擊中敵人十來顆,或者更多二三十顆炮彈才能摧毀敵人一艘戰艦,但這種開花彈對於蒸汽機戰艦上層建築物的殺傷非常有力,相比來說哪怕是新秦帝國生產的火炮,他們的炮彈都比我們我們自己生產的開花彈要威力巨大,他們能摧毀我們的船身,我們卻隻能給予他們一些無關緊要的損傷,我們是靠燃燒來解決敵人的。


    有時候這種火炮甚至不如我們舊式的32磅炮的實心彈火力來的更好。更有效率。”


    霍金斯顯然很有一種漲敵人威風的士氣低落的感覺,托馬斯立刻製止了他的繼續分析,“衝上去,殺掉敵人的艦隊,即便我們損失慘重,我們也要拉敵人的艦隊一把,以後我們還有更多的艦隊,而敵人一個小小的麵積不足三千平方公裏的半島小國,根本無法和我們大英帝國抗衡。”


    敵人的岸炮火力像冰雹一樣對著那個區域打,雖然每艘艦隻的活動空間其實也有五十到一百米,這可是船隻,還是大型船隻,稍微一個轉向,稍微錯開一些,都至少要甩五十米的小圈子,才能轉動得了,就這麽寬闊的海麵上,敵人的岸炮好像長了眼睛似得,一艘一艘的,每艘至少有五門火炮在照顧他們,還有更多的淩亂的火炮封堵住了這艘戰艦的前後退路。


    淩亂的火力是來自後撤的莫林指揮的艦隊,從空中俯視,在煙霧繚繞的海麵上,在炮彈打出的火花中,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風帆戰艦已經快貼到了近海的沙灘上了,沙灘不遠處就是防波堤壩,而在不遠處大約一海裏半左右,就是蒸汽機艦隊,蒸汽機艦隊正在努力的開炮,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每一艘逼近敵人的艦隊蒸汽機戰船上,都有起碼幾十人在用望遠鏡仔細觀察著煙霧中,或者對麵寬闊的海麵。


    然後喃喃自語一番,之後有人在身後記錄著,在蒸汽機戰船的高處,桅杆上,指揮艙頂部,所有的高處,都爬著一些水手發信號的人員,快速的接過身邊的戰友遞過來的紙條,然後用信號旗對後麵打著信號,在防波堤岸上,反斜麵,有無數的,是的無數的,炮兵。


    有大約一百門火炮在忙碌著,收到了信號,就開始裝填,一邊的炮兵則迅速的在一個紙片上劃著什麽,同時嘴裏不斷的抱著數據,然後火炮開始轟鳴,防波堤壩後麵的火炮的轟鳴聲此起彼伏。


    這是李亞在陸軍炮兵學院和海軍學院學習的課程,精確打擊,劃分地段,劃分區域,計算出炮擊參數,覆蓋射擊,徹底摧毀目標的課程。


    這次他把這些交給了莫林,如果說莫林是一名海軍艦隊戰艦上的四副的話,他肯定學習過這些課程,但他沒有一個具體的實施者這個方案的理念,甚至連這個想法都沒有,這就是他隻能成為一名海軍軍官,而李亞兼容了兩個軍校的知識,並且在每次小規模的實戰中積累的豐富經驗起了量變到質變的化學反應。


    受到打擊的艦隊很快倉皇出逃,煙塵散盡,在習習微風中,霍金斯少校看到了己方風帆艦隊幾乎全軍覆滅,在寬兩海裏,外麵寬五海裏,長達三海裏的海麵上,近二十五艘戰艦成了碎片,或者翻覆,或者斷成兩截。無數的英國人水手和士兵在海麵上掙紮唿救,而大部分水手已經變成了屍體,甚至是碎肉,漂浮在海綿上了。


    兩側突襲蒸汽機戰艦也有三艘被擊沉,兩艘衝灘,五艘倉皇撤出來,也是濃煙滾滾,狼狽不堪,更加讓人傷心的是其他蒸汽機戰艦依然飽受著敵人艦炮的精確打擊,不得不向後倉皇逃竄。


    而霍金斯少校和托馬斯上校沒有時間去想,也沒有時間去憤怒,因為敵人炮火延伸了,他們也在敵人的打擊距離之內,大家都在五海裏之內啊。


    於是霍金斯隻能命令艦隊轉彎,並且最大速度離開這裏。


    四門一百二十八毫米岸炮的火力一直追著他們,霍金斯少校和托馬斯上校眼看剛剛超越他們的一艘蒸汽機戰艦被一發巨大的炮彈擊中艦尾,整艘戰艦一個顫抖,然後前頭翹起,後麵一下紮進了海裏麵,數噸的海水汩汩的衝進那艘蒸汽機戰艦船身,船身下沉的很快,帶起的巨大旋渦,差點把他們這艘五千噸的旗艦給拉下水。


    “轉舵,動力全開,帶我們離開這裏。”托馬斯上校幾乎毫不猶豫的越權對身邊的副官喊道。


    副官也不管霍金斯在這裏,大聲朝下麵傳達命令。


    他們想走,但港口裏麵的李亞並不想放走他們“命令兩邊的懸崖巨炮朝他們前麵射擊,攔阻他們逃跑的路線,所有防波堤壩後麵的火炮盡最大射程攔阻射擊,命令艦隊在他們逃出我們的巨炮射程之前給擊沉或者攔下敵人的戰艦,越多越好,我們沒有幾艘戰艦了,我們需要俘獲敵人的戰艦來補充我們自己的艦隊。”


    李亞說這個話不是平白無故的說的,法國人帶走了他們所有的千噸以及千噸以下的木質風帆戰艦,主要是商船和武裝商船,這沒有辦法,李亞也不想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大兵壓境之前還和法國人墨跡,已經打殘了法國人,如果不能在英國人到來之前解決法國人的問題,那麽法國人很可能在戰後,那是最好的希望,就是他們贏得了對英國人的戰鬥,哪怕是第一波戰鬥。


    他們還是需要派兵登陸四個島嶼,解決法國人,如果法國人抵抗的話,他們需要損耗更多的兵力,在英國人很可能迴來找麻煩的情況下,和法國人糾纏那是很不理智的行為,英國人假如進攻失敗的話,如果他們還有預備隊,那麽很可能在一個星期,或者更早,三天時間內再次糾集一票戰艦和兵馬來攻打脆弱的,人口和兵力不多的新秦帝國。


    為此李亞忍痛滿足了法國人的要求,整個領地內所有的法國人,願意走的全部在兩天之內運送到了新仙居鎮,然後上船,送到聖皮埃爾島,法國人的領地內,然後是接受法國人的物資和房屋,防禦,槍械,火炮,他們用法國人俘虜和吳克敬他們帶來的船隻和物資給法國人,讓法國人帶走。


    法國人打發走了,領地內一下少了四千人,先前同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戰鬥就損失了三千多人,現在又少了四千人,近兩萬人的新秦帝國一下損失了近七千人口,如果算上文如新他們帶走的一千六百多人,那麽領地內就剩下了一萬多人口了,實際上連上俘虜和奴隸,部落人口不過有一萬兩千八百不到一萬三千人口,可以戰鬥的兵力不到八千人。


    這一次戰鬥之後,新秦帝國的人口將急劇減少。


    不過還好的是,按照李亞的估計,六千多漢人人口最多損失幾百人口,漢人人口比例提升了。


    但沒有船隻,這麽多漢人如何生存?


    沒有戰艦的保護,英國人一封鎖港口,他們就別處去了。


    莫林帶的艦隊在岸炮襲擊敵人到時候,不是沒有損失,在敵人瘋狂衝過來的時候,無論是擋在前麵的蒸汽機戰隊還是風帆戰艦,都瘋狂的開炮,抵禦敵人的進攻,讓他們造成損失的是七八艘衝進來的準備包抄的英國人的兩千噸的蒸汽機戰艦,直接用齊射火力,將坐灘的幾艘風帆戰艦給擊毀了,然後另一側的火力擊傷了幾艘千噸的蒸汽機戰艦,還有一些直接衝到灘頭附近,擱淺了用火炮攻擊風帆戰艦甚至開炮對防波堤壩另一側的火炮陣地進行攻擊。


    雖然最後的數據沒有統計出來,李亞從望遠鏡裏麵也能看出來風帆戰艦的艦隊損失不小,蒸汽機戰艦也有損失,三十來艘的二級艦隊,可能最後隻有十幾艘蒸汽機戰艦能存活下來,好的話加上幾艘噸位大的風帆戰艦。


    現在戰鬥並沒有結束。


    追趕敵人逃竄艦隊的莫林率領的艦隊依然在受到敵人阻擊戰艦的威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