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很清楚眼前看似羸弱的華夏人的動機,可這個動機知道是一迴事,怎麽打是一迴事,怎麽打都要付出犧牲,而在他們看來,犧牲一點,然後獲得勝利十分的輕鬆。


    畢竟法國人已經替他們消耗掉了華夏人戰鬥力最強的海軍艦隊,剩下的通過文如新的匯報,他們知道都是一些臨時拚湊起來的戰船,可能連戰船都算不上,隻是武裝商船而已。英國人裏麵也有大量的武裝商船,可是這些武裝商船可是見過血,並且有著大量的從整個島嶼上抽調過來的經驗豐富的英國人掌管,並且他們認為足以打敗這群民族成分繁雜的臨時海軍部隊。


    何況英國人知道,這裏麵還有大量的因紐特人和紐芬蘭人,這兩個已經被英國人調教了幾十年,同時很多人的血統裏麵擁有英國人血液的部落土著士兵,從反饋迴來的情報看來,這些人簡直就是華夏人部隊裏麵的定時炸彈。


    這是新秦帝國的隱憂,這種隱憂在比鄰小鎮,羅左華夏指揮官指揮的戰鬥中爆發了出來,使得羅左指揮官陷入了一種幾乎要失敗的困境,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李亞和吳克敬很好的預測了這種形式,因紐特人大部分部署在風帆戰艦上,而且是武裝商船上,那種炮灰商船。


    別看他們在第一迴合的較量中,成功的因為英國人的不在意躲藏在蒸汽機戰艦的後麵防線上了,可英國人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同樣李亞也不希望大量漢人小隊,西班牙人小隊,海盜中隊,以及伊利亞特人和印第安人這兩個目前來說對於華夏新秦帝國還比較忠誠的部落人口因為因紐特人和紐芬蘭人的能力更佳而變成炮灰。


    霍金斯少校接手開始指揮艦隊以後,前麵呈魚鱗狀分布的艦隊加快了突擊進度,並且一邊開火一邊前進,壓製敵人的蒸汽機戰艦戰列線,兩邊的蒸汽機戰艦側開始側翼包圍,想要插入到對方兩列戰列線後方,徹底切斷對方迴歸港口的道路。


    雙方在離著海岸線還有三點五海裏的海麵上互相攻擊,交火。


    莫林在旗艦上觀察著雙方的火力情況,成功通過一次換位表演,讓敵人最弱的部分,也就是風帆戰艦變成了自己蒸汽機戰艦艦隊麵對正麵,自己這邊可以通過全麵換裝法式野戰炮,法式新式艦炮,加上換裝的這次趙帥他們帶來的庫存下來的舊的華夏帝國的艦炮,使得自己一方的蒸汽機艦隊在噸位上,和機動性,戰鬥力上弱於對方的情況下,可通過偷襲敵人的風帆艦隊拉平雙方的戰艦數量,降低對方的戰鬥力總和。


    雖然在同敵方的風帆戰艦交戰過程中,一些噸位較低,動力低下的蒸汽機戰艦也可能被摧毀,自己一方的戰鬥力總和在低於對方的總和的很多的情況下,會進一步下滑,可是畢竟拉低了一些對方的戰鬥力總和,後來的戰鬥將會在戰艦數量和戰鬥力方麵,向自己一方傾斜一些點。


    本來莫林的計劃是自己將艦隊拉出去,然後躲在對麵的聖皮埃爾島的後麵,借助哪裏的暗礁和海上迷霧的掩護,等敵人艦隊在同新仙居鎮的炮台火力拚的最火熱的時候,自己帶著艦隊突然從背後二十海裏的海麵上殺出來,偷襲敵方背後,給敵人以重創,可李亞不同意,吳克敬不同意。


    因為在艦炮麵前,他們覺得岸炮隻有128毫米4門巨炮能奏功,其他的火炮,七十五毫米火炮不可能在遠處攻擊敵人,敵人隻要躲在五海裏以外,使用艦炮挨個點名就能讓仙居鎮的炮台逐個被摧毀,拔掉。


    這就是所謂陸地火炮和艦炮的差距,艦炮可以打很遠,而陸地火炮,即便是加強的岸炮,重炮,也隻能護衛二十幾海裏的海岸,或者說以前的火炮隻能護衛三海裏的海岸線,後來才是十二海裏的基準線,如今128毫米火炮也不過護衛七八海裏的海岸線,這中間還有一個從仙居鎮到外麵,五海裏的海灣,在海灣處還有防波提。


    在海灣兩邊有總共兩門的128毫米巨炮,這個年代128毫米巨炮算是口徑最大,威力最大的重炮了,除了以前老舊的那種以炮彈直徑和炮彈重量計量的實心炮彈的年代,能打三海裏,大約七到八公裏的實心青銅炮,算是極品火炮了,但很沉重,隻能作為城牆上的防禦火炮,就像明清時期的紅衣大炮。


    現在不過十八世紀開端,即便大家的煉鋼技術有所進步,即便大家因為華夏帝國張強這個皇帝的穿越,技術進步很大了,但現在也隻有華夏帝國一家冶煉技術過關,能用上128毫米口徑的火炮,還是長管重炮,其他哪怕是緊跟華夏帝國發展,從華夏帝國偷了不少技術的英國,英國本身學術發展,科技發展,各種名人,各種仰慕英國的國力強盛,擊敗西班牙,擊敗荷蘭人,成為剛剛展露頭角的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也隻是擁有了和華夏帝國差距不小的七五毫米火炮技術,再高,他們的火炮開炮就炸膛,或者開兩炮就得換炮管了,這種不能大量列裝的大炮。


    所以麵對這種岸炮對上艦炮在敵人數量足夠的情況下,十幾艘三千噸的英國新式蒸汽機戰艦,這種戰艦已經擺脫了到目前為止西方也隻是學習和接觸華夏新式戰艦,蒸汽機戰艦的過程,西方大多數能花的起錢裝備海軍的大都還隻是裝備了華夏帝國開始的實驗型蒸汽機戰艦,而且大都是全木質的戰艦,船上還裝著風帆,大多數情況下,人家還是使用風帆航行和戰鬥,到達決戰的時候才開蒸汽機,同你運動,同你比速度,同你比火炮的投射量。


    而英國人已經渡過了蒸汽機戰艦毛病不斷,主要靠風帆航行的時代,已經研究出可以穩定輸出,但馬力不大,而且受限製於艦體和噸位,不能在船身裏麵內置更多的鍋爐,擺弄更多的技術性很強的各種機械。但就是這樣的戰艦,也比西方諸國要強多了。


    畢竟英國人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正式蒸蒸日上,傲笑西方的年代,並且他們的殖民者船隊正在一隊一隊的開拔全世界各地,同西方列強,同東方古國搶地盤,搶人口,搶資源,發誓要把全世界插滿英國米條旗幟的時候。


    雖然因為華夏帝國的強大,使得他們在太平洋,印度洋一大半的地盤上,其實無所作為,隻能通過商業滲透行為對華夏帝國進行滲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