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孟加拉地區的最新情報,”已經卸任軍情部部長的金麒,現在擔任軍情司司長,顧問院元老的金麒將一份情報放在張強桌子上。
“嗯,西班牙人怎麽樣了?”
張強吃著飯,也不抬頭,隨口問道。
“西班牙人現在正在培訓那些孟加拉地區的部族武裝,相比戰前,這些武裝的戰鬥力已經提升不小,可以當一支精銳的守備部隊存在了,當然,如果他們能相互合作到底的話,這些人別看你把他們捏在了一起,但就像沙子,沒有水的滋潤,泥的粘結性,他們依然是一盤散沙。”
“是吧,西班牙人現在很是危險啊,也許他們感到他們在這個地區是最為弱小的一個團體,因此要牢牢抓住這些部族武裝,至少能湊個人數,他們總共有多少人馬?”
金麒隨口道:“根據最新情報,西班牙人正規軍有四百人,雇傭軍有六百人,其他的輕傷員可以戰鬥的有六百多人,重傷員,殘疾的,現在還有五百多人,其餘的都死了或者跟隨他們派迴去的船隻撤走了。”
“部族武裝精銳兵力現在有三萬人,可以動用的民兵類的兵力有大約五萬人,孟加拉地區總共有三百三十萬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去了西班牙人的地盤上,大約有五十萬人還留在我們和英國人占領的地方,還有就是西班牙人武裝了五千印度人俘虜,這些俘虜由英國人的被俘的雇傭兵和沒有被贖迴的英軍士兵率領,也是一支不小的戰鬥力,這些人目前駐紮在和我們接壤的原先戰場的那一片靠近達卡的地區,顯然是用來防備我們的。”
“看來西班牙人也不笨,知道廢物利用,知道我們也不可靠,嗬嗬。”張強推開桌子上的空盤子,喝了一口茶水,侍從將桌子上收拾幹淨,然後躬身退出了書房。
·金麒繼續道:“那當然,人家畢竟幾百年來戰爭不斷,而且陰謀不斷,宮廷鬥爭不斷,國內國外的爭鬥不斷,如果連自己的處境都搞不明白,那一定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貨了,那樣的人一般是迂腐的官員或者貴族沒有見過世麵的子弟,但我知道那位孟特羅少將可不是,聽說他成為少將之前,是一位貴族,並且至少有十三年的海盜史,後來被另外一位男爵說服,才最終加入了西班牙海軍序列。”
張強拿起金麒給的情報資料,慢慢翻閱,一邊聽金麒的話,金麒繼續說道:“這次西班牙人走了一艘三千噸戰艦,運送了大約五百名傷員和一百名正規軍士兵,一百名水手,還有一些貨物和他們從孟加拉地區得到的財富,估計整艘船會很擠,以他們的衛生條件,還有航海條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三個半月能迴到西班牙。
畢竟他們的船速不算慢,大約七節到八節的樣子,如果強行加速,日夜兼程的話,平均速度都在十二節左右,我們給他們輸送的,通過戰爭讓他們學習去的飛剪船船型,高上浪船首,大大降低了他們海上的航行風險,加快了他們的船速。
如果路上順風,順水,現在應該迴到了西班牙了。如果他們馬上派出增援,大概已經在路上了。”
“如果還是那些戰艦,估計他們還是失敗,不過如果能派遣一些合格的海戰將領,也許他們可以通過其他優勢遏製敵人的優勢,但起碼要有數量優勢,就像上一次的海戰,西班牙人要不是有三十五艘戰艦,可能敗的是他們,上一次雖然看起來是他們撤走了,但英國人也沒有討好,三艘最終還能啟動的隻有一艘了,這也是為什麽英國人這段時間沒有再去找西班牙人的麻煩的原因。”
張強坐正,放下情報資料夾,“是,兩敗俱傷,總體看來擁有蒸汽機戰船的英國人在潛力上勝過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用數量優勢抵消了敵人的質量優勢。”
“嗯,英國人那邊怎麽樣?”張強問道。
金麒道:“英國人除了像西班牙人那樣積極備戰,積極準備以外,他們隻是派出了一艘一百八十噸的舊風帆武裝商船迴國求援了,傷員和死亡的人基本上都沒有處理,傷員扔在醫院裏自生自滅,雖然有點金錢獎勵,有點補償,但哪裏的醫生可醫不好他們,大多殘疾了,死亡的人沒有人問,隻有他們的戰友或者認識的人參加了葬禮,印度人的死亡和傷殘就更不用說了。”
喝了一口茶,金麒又再次講解,“英國人隻關心他們殖民地的安全,組建的不少的新的印度部隊,各種武器裝備相當落後,他們的正規軍倒是比西班牙人多。大部分參戰的正規軍都沒有去海上去,然後被贖迴一部分,一些還在後方,因此重新組建起來一點都不難。”
總的來說比起西班牙人,英國人因為總督和總督的特使波特曼,菲利普斯都被調迴了英國,因此看上去地盤很大,很強大,可總體來說他們還處於混亂之中,不過以英國人的底氣,一旦有一個新的總督到任,他們會很快壯大起來,甚至盛氣淩人起來。
西班牙人缺的是底蘊,英國人缺的是機會和形勢。
“現在已經四個月了啊。”張強歎了一口氣,四個月了,加上情報整理和傳遞的時間,以及一段時間整理孟加拉地區,不同西班牙人和英國人接觸的時間,差不多五個月了。
按照路程,從印度洋出發,到達波斯灣,上岸,然後快馬加鞭,差不多西班牙和英國人得到消息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這麽算起來,如果英國人和西班牙人決定的快的話,他們都已經派出增援的兵力和新的任命決定了,就是不知道英國人和西班牙人怎麽看待這場戰爭,怎麽麵對同華夏帝國的關係,畢竟他們都是西方的人,還是同一個的家族,或者是都是上層的貴族親戚,也許他們取得了一些一致的意見。
那麽就有幾個可能,第一個可能雙方按照華夏帝國的想法,派出了針對對方的艦隊和兵力,然後派出同華夏帝國的和談代表,保持同華夏帝國的這種民間性質的平衡局勢,之後英國人壓著西班牙人打,西班牙人同華夏帝國走近,依靠華夏帝國生存,保住殖民地。
第二點可能就是他們同西班牙人達成協議,偃旗息鼓,各自發展,然後同華夏帝國關係轉好,暗地積蓄實力,暗中不斷給華夏帝國找麻煩,偷襲華夏帝國的海外領地,海外的總督區,那些地方人口和移民雖然差不多了,發展區域穩定,但再怎麽說地盤太大了,幾萬裏海域,他們如果有蒸汽戰艦,雖然i開到一個防禦薄弱的地方,然後集中兵力攻占一個地方,不求占領,就是殺掉哪裏的平民,殲滅哪裏的駐守軍隊和水師戰艦,然後等華夏帝國得到消息以後,偷偷的溜走,在旁邊看著,沒有證據,一般華夏帝國都無法和他們怎麽樣。
這是華夏帝國最麻煩的事情,一個龐大的帝國最怕的是敵人的遊擊戰,所以張強召集了樞密院的所有官員,下達了防止敵人遊擊作戰的命令,命令迅速傳達到總督區,並且把對那一帶熟悉的米林派往澳洲總督區,阮進派往寶島總督區,古月笙派往印尼總督區,同時把阮天派往東南亞,作為阮進的而大兒子,接替阮進出任水師總監的位置,出現在東南亞方便他隨時可以調動東南亞一帶的水師艦隊,海外水師艦隊加上哪裏的水師艦隊,四支艦隊的實力,足以封鎖那一帶和海外很多的海上通道。
作為這些張強有些心累,本以為一個強大的王朝建立起來,那麽華夏就可以崛起了,但西方人好像怎麽也殺不完,怎麽都要來東方滲透一水,而且都不安分,雖然很多事情可能是自己的放任,比如自己想的,一個龐大的國家總要和外麵接觸,總要和外麵貿易,不能做一個封閉的國家,那樣會極大的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因為越是大一統,越是能享受到安逸的發展時間,但這樣的話,安逸就代表著懶惰,懶惰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一個國家的天性,而懶惰之後,文官集團就會內鬥,用毀滅一個王朝的行動為他們自己謀利,他們自己給自己挖墳墓,然後讓後來的文官集團裏麵的人或者貧窮的人冒上來,後浪推前浪,前浪再怎麽優秀也會死在沙灘上。
揉揉酸痛的脖子,張強在金麒走了以後一直在想著這個因果關係,以及接下來該怎麽辦。
大部分朝政都交給了兒子和首相唐殿風,但一些戰略性的問題以及近衛軍自己一直把持著。
華夏帝國按照自己的設想,正在一步步實現,如果不出意料,幾十年以後,華夏帝國即便有一些顛簸,但應該還是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幾十年,英國人或者是歐洲人,西方美國人都不可能威脅到王朝的發展和命運,能威脅到王朝發展和命運的是1775年以後美國人獨立以後,到1816年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才一直朝世界霸主的地位跑去。
而受到自己穿越的影響,西方可能發展快一些,然後很快能進入到蒸汽時代,這才是西方崛起的開頭。
現在西方還處於風帆戰艦的航海時代末期,還處於殖民時代,正在四處殖民,憑借著風帆時代的戰艦便利,憑借著非洲和亞洲落後於他們很多的劣勢,正在瘋狂收割殖民地,亞洲現在幾乎被華夏帝國占領,那麽他們很可能在幾十年間瘋狂的占領非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等地方。
然後各種科技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直接推動了西方的發展,但要知道,如果不能在亞洲或者其他地方發生戰鬥,那麽西方的戰鬥一定很激烈,頻繁的戰鬥有利於西方科技發展,但也要讓西方人口或者其他的發展倒退或者停滯,這是華夏帝國風光的最好時機。
哪怕能風光一百年,華夏帝國也會在西方人心目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想到這裏張強已經很舒心了,至少華夏帝國還有一百多年的風光,一百多年啊,誰知道以後會發生生什麽事情。
自己能做到的也就這些了,以後讓兒孫們去打拚吧。
想到後世自己窮的連媳婦都娶不起,這個世界,自己已經兒孫滿堂了,老婆都五六個了,這個時代當皇帝真是很好啊,很好啊,先前的三個,後麵又相繼納了三個,還有兩個剛剛被自己寵幸過,真是幸福啊,這是男人的勝利。
除了比較出色的三個大兒子,還有小的已經成年的三個小兒子,已經成年的女兒都有三個了,還處於少年階段的四個女兒,以及剛剛出生的三個,還有處於童年的五個,嗯,光這些如果迴去能說的話,那些工友們應該很羨慕自己了吧。
大兒子四十多歲了,他也有三個兒子,自己的三個孫子,陸續都二十多歲了,二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三兒子更是繼承了自己的風流,已經有十來個從十歲到二十歲的兒子和女兒了。
其他的兒子也是最起碼三個兒女,兒孫滿堂算是不錯了,甚至出現了曾孫子,一個縣主。
如果說張強的女兒是公主的話,那麽他的孫女就是郡主,那麽曾孫女就是縣主,這麽一出生就能獲得的爵位,比起其他人來說要幸福多了,如果一個普通人想要獲得縣主的爵位,至少得是立功無數的有勇有謀的武將或者為華夏帝國做出功勳的文官。
這樣還需要機會,不一定封爵,封爵得要皇帝同意,得要內閣審核,政議院提名,顧問院最終決定,報請皇帝欽點,每一個步驟都不容易,除非這個功勳或者本人影響力大,才能一路通過,爵位授予要含金量,華夏帝國剛剛開國幾十年,如果爵位可以隨便授予的話,那這個國家離亡國不遠了。
到現在沒有隨便授予的功勳和爵位。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縣主,哪怕是開國的元老們,他們的兒子,孫子,都沒有被授予縣主這個低級的爵位,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不斷降爵獲得,他們本身的賞賜就是實際的縣主,就是可以吃一個縣的稅收,同時可以影響這個縣,可以管理這個縣,下一代就隻能吃稅收了,成為地方書香門第了。
“嗯,西班牙人怎麽樣了?”
張強吃著飯,也不抬頭,隨口問道。
“西班牙人現在正在培訓那些孟加拉地區的部族武裝,相比戰前,這些武裝的戰鬥力已經提升不小,可以當一支精銳的守備部隊存在了,當然,如果他們能相互合作到底的話,這些人別看你把他們捏在了一起,但就像沙子,沒有水的滋潤,泥的粘結性,他們依然是一盤散沙。”
“是吧,西班牙人現在很是危險啊,也許他們感到他們在這個地區是最為弱小的一個團體,因此要牢牢抓住這些部族武裝,至少能湊個人數,他們總共有多少人馬?”
金麒隨口道:“根據最新情報,西班牙人正規軍有四百人,雇傭軍有六百人,其他的輕傷員可以戰鬥的有六百多人,重傷員,殘疾的,現在還有五百多人,其餘的都死了或者跟隨他們派迴去的船隻撤走了。”
“部族武裝精銳兵力現在有三萬人,可以動用的民兵類的兵力有大約五萬人,孟加拉地區總共有三百三十萬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去了西班牙人的地盤上,大約有五十萬人還留在我們和英國人占領的地方,還有就是西班牙人武裝了五千印度人俘虜,這些俘虜由英國人的被俘的雇傭兵和沒有被贖迴的英軍士兵率領,也是一支不小的戰鬥力,這些人目前駐紮在和我們接壤的原先戰場的那一片靠近達卡的地區,顯然是用來防備我們的。”
“看來西班牙人也不笨,知道廢物利用,知道我們也不可靠,嗬嗬。”張強推開桌子上的空盤子,喝了一口茶水,侍從將桌子上收拾幹淨,然後躬身退出了書房。
·金麒繼續道:“那當然,人家畢竟幾百年來戰爭不斷,而且陰謀不斷,宮廷鬥爭不斷,國內國外的爭鬥不斷,如果連自己的處境都搞不明白,那一定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貨了,那樣的人一般是迂腐的官員或者貴族沒有見過世麵的子弟,但我知道那位孟特羅少將可不是,聽說他成為少將之前,是一位貴族,並且至少有十三年的海盜史,後來被另外一位男爵說服,才最終加入了西班牙海軍序列。”
張強拿起金麒給的情報資料,慢慢翻閱,一邊聽金麒的話,金麒繼續說道:“這次西班牙人走了一艘三千噸戰艦,運送了大約五百名傷員和一百名正規軍士兵,一百名水手,還有一些貨物和他們從孟加拉地區得到的財富,估計整艘船會很擠,以他們的衛生條件,還有航海條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三個半月能迴到西班牙。
畢竟他們的船速不算慢,大約七節到八節的樣子,如果強行加速,日夜兼程的話,平均速度都在十二節左右,我們給他們輸送的,通過戰爭讓他們學習去的飛剪船船型,高上浪船首,大大降低了他們海上的航行風險,加快了他們的船速。
如果路上順風,順水,現在應該迴到了西班牙了。如果他們馬上派出增援,大概已經在路上了。”
“如果還是那些戰艦,估計他們還是失敗,不過如果能派遣一些合格的海戰將領,也許他們可以通過其他優勢遏製敵人的優勢,但起碼要有數量優勢,就像上一次的海戰,西班牙人要不是有三十五艘戰艦,可能敗的是他們,上一次雖然看起來是他們撤走了,但英國人也沒有討好,三艘最終還能啟動的隻有一艘了,這也是為什麽英國人這段時間沒有再去找西班牙人的麻煩的原因。”
張強坐正,放下情報資料夾,“是,兩敗俱傷,總體看來擁有蒸汽機戰船的英國人在潛力上勝過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用數量優勢抵消了敵人的質量優勢。”
“嗯,英國人那邊怎麽樣?”張強問道。
金麒道:“英國人除了像西班牙人那樣積極備戰,積極準備以外,他們隻是派出了一艘一百八十噸的舊風帆武裝商船迴國求援了,傷員和死亡的人基本上都沒有處理,傷員扔在醫院裏自生自滅,雖然有點金錢獎勵,有點補償,但哪裏的醫生可醫不好他們,大多殘疾了,死亡的人沒有人問,隻有他們的戰友或者認識的人參加了葬禮,印度人的死亡和傷殘就更不用說了。”
喝了一口茶,金麒又再次講解,“英國人隻關心他們殖民地的安全,組建的不少的新的印度部隊,各種武器裝備相當落後,他們的正規軍倒是比西班牙人多。大部分參戰的正規軍都沒有去海上去,然後被贖迴一部分,一些還在後方,因此重新組建起來一點都不難。”
總的來說比起西班牙人,英國人因為總督和總督的特使波特曼,菲利普斯都被調迴了英國,因此看上去地盤很大,很強大,可總體來說他們還處於混亂之中,不過以英國人的底氣,一旦有一個新的總督到任,他們會很快壯大起來,甚至盛氣淩人起來。
西班牙人缺的是底蘊,英國人缺的是機會和形勢。
“現在已經四個月了啊。”張強歎了一口氣,四個月了,加上情報整理和傳遞的時間,以及一段時間整理孟加拉地區,不同西班牙人和英國人接觸的時間,差不多五個月了。
按照路程,從印度洋出發,到達波斯灣,上岸,然後快馬加鞭,差不多西班牙和英國人得到消息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這麽算起來,如果英國人和西班牙人決定的快的話,他們都已經派出增援的兵力和新的任命決定了,就是不知道英國人和西班牙人怎麽看待這場戰爭,怎麽麵對同華夏帝國的關係,畢竟他們都是西方的人,還是同一個的家族,或者是都是上層的貴族親戚,也許他們取得了一些一致的意見。
那麽就有幾個可能,第一個可能雙方按照華夏帝國的想法,派出了針對對方的艦隊和兵力,然後派出同華夏帝國的和談代表,保持同華夏帝國的這種民間性質的平衡局勢,之後英國人壓著西班牙人打,西班牙人同華夏帝國走近,依靠華夏帝國生存,保住殖民地。
第二點可能就是他們同西班牙人達成協議,偃旗息鼓,各自發展,然後同華夏帝國關係轉好,暗地積蓄實力,暗中不斷給華夏帝國找麻煩,偷襲華夏帝國的海外領地,海外的總督區,那些地方人口和移民雖然差不多了,發展區域穩定,但再怎麽說地盤太大了,幾萬裏海域,他們如果有蒸汽戰艦,雖然i開到一個防禦薄弱的地方,然後集中兵力攻占一個地方,不求占領,就是殺掉哪裏的平民,殲滅哪裏的駐守軍隊和水師戰艦,然後等華夏帝國得到消息以後,偷偷的溜走,在旁邊看著,沒有證據,一般華夏帝國都無法和他們怎麽樣。
這是華夏帝國最麻煩的事情,一個龐大的帝國最怕的是敵人的遊擊戰,所以張強召集了樞密院的所有官員,下達了防止敵人遊擊作戰的命令,命令迅速傳達到總督區,並且把對那一帶熟悉的米林派往澳洲總督區,阮進派往寶島總督區,古月笙派往印尼總督區,同時把阮天派往東南亞,作為阮進的而大兒子,接替阮進出任水師總監的位置,出現在東南亞方便他隨時可以調動東南亞一帶的水師艦隊,海外水師艦隊加上哪裏的水師艦隊,四支艦隊的實力,足以封鎖那一帶和海外很多的海上通道。
作為這些張強有些心累,本以為一個強大的王朝建立起來,那麽華夏就可以崛起了,但西方人好像怎麽也殺不完,怎麽都要來東方滲透一水,而且都不安分,雖然很多事情可能是自己的放任,比如自己想的,一個龐大的國家總要和外麵接觸,總要和外麵貿易,不能做一個封閉的國家,那樣會極大的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因為越是大一統,越是能享受到安逸的發展時間,但這樣的話,安逸就代表著懶惰,懶惰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一個國家的天性,而懶惰之後,文官集團就會內鬥,用毀滅一個王朝的行動為他們自己謀利,他們自己給自己挖墳墓,然後讓後來的文官集團裏麵的人或者貧窮的人冒上來,後浪推前浪,前浪再怎麽優秀也會死在沙灘上。
揉揉酸痛的脖子,張強在金麒走了以後一直在想著這個因果關係,以及接下來該怎麽辦。
大部分朝政都交給了兒子和首相唐殿風,但一些戰略性的問題以及近衛軍自己一直把持著。
華夏帝國按照自己的設想,正在一步步實現,如果不出意料,幾十年以後,華夏帝國即便有一些顛簸,但應該還是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幾十年,英國人或者是歐洲人,西方美國人都不可能威脅到王朝的發展和命運,能威脅到王朝發展和命運的是1775年以後美國人獨立以後,到1816年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才一直朝世界霸主的地位跑去。
而受到自己穿越的影響,西方可能發展快一些,然後很快能進入到蒸汽時代,這才是西方崛起的開頭。
現在西方還處於風帆戰艦的航海時代末期,還處於殖民時代,正在四處殖民,憑借著風帆時代的戰艦便利,憑借著非洲和亞洲落後於他們很多的劣勢,正在瘋狂收割殖民地,亞洲現在幾乎被華夏帝國占領,那麽他們很可能在幾十年間瘋狂的占領非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等地方。
然後各種科技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直接推動了西方的發展,但要知道,如果不能在亞洲或者其他地方發生戰鬥,那麽西方的戰鬥一定很激烈,頻繁的戰鬥有利於西方科技發展,但也要讓西方人口或者其他的發展倒退或者停滯,這是華夏帝國風光的最好時機。
哪怕能風光一百年,華夏帝國也會在西方人心目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想到這裏張強已經很舒心了,至少華夏帝國還有一百多年的風光,一百多年啊,誰知道以後會發生生什麽事情。
自己能做到的也就這些了,以後讓兒孫們去打拚吧。
想到後世自己窮的連媳婦都娶不起,這個世界,自己已經兒孫滿堂了,老婆都五六個了,這個時代當皇帝真是很好啊,很好啊,先前的三個,後麵又相繼納了三個,還有兩個剛剛被自己寵幸過,真是幸福啊,這是男人的勝利。
除了比較出色的三個大兒子,還有小的已經成年的三個小兒子,已經成年的女兒都有三個了,還處於少年階段的四個女兒,以及剛剛出生的三個,還有處於童年的五個,嗯,光這些如果迴去能說的話,那些工友們應該很羨慕自己了吧。
大兒子四十多歲了,他也有三個兒子,自己的三個孫子,陸續都二十多歲了,二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三兒子更是繼承了自己的風流,已經有十來個從十歲到二十歲的兒子和女兒了。
其他的兒子也是最起碼三個兒女,兒孫滿堂算是不錯了,甚至出現了曾孫子,一個縣主。
如果說張強的女兒是公主的話,那麽他的孫女就是郡主,那麽曾孫女就是縣主,這麽一出生就能獲得的爵位,比起其他人來說要幸福多了,如果一個普通人想要獲得縣主的爵位,至少得是立功無數的有勇有謀的武將或者為華夏帝國做出功勳的文官。
這樣還需要機會,不一定封爵,封爵得要皇帝同意,得要內閣審核,政議院提名,顧問院最終決定,報請皇帝欽點,每一個步驟都不容易,除非這個功勳或者本人影響力大,才能一路通過,爵位授予要含金量,華夏帝國剛剛開國幾十年,如果爵位可以隨便授予的話,那這個國家離亡國不遠了。
到現在沒有隨便授予的功勳和爵位。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縣主,哪怕是開國的元老們,他們的兒子,孫子,都沒有被授予縣主這個低級的爵位,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不斷降爵獲得,他們本身的賞賜就是實際的縣主,就是可以吃一個縣的稅收,同時可以影響這個縣,可以管理這個縣,下一代就隻能吃稅收了,成為地方書香門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