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有華夏軍現在裝備著的已經多年沒有更換的連珠燧發槍的西方俘虜兵們在春天到來的時候開始上路了,前後左右都有蒙古兵的斥候騎兵們把守,圍護,一個是防備俘虜兵們逃跑,一個是要偵查叛軍們的動向。


    初春的道路還十分的泥濘,人馬在上麵走不是很舒服,走的的很艱難,西伯利亞的初春已經是五月時候了,草木重新萌芽,有些氣候溫暖的地方,已經是一片綠色,但兵馬走過以後,一條蜿蜒的黑帶拉在後麵,那是被踩踏過的土地。


    西伯利亞隻有少數的道路,那是華夏帝國和大清國俘虜們,民夫們,以及異族人們為了大清國的各地駐軍聯絡,移民轉移修築的一些道路,這些道路相當於後世的一些農村的鄉路,就是隻是拓寬,壓實,能容納一輛馬車過去的土路,這樣的土路還是極少數的地方有,大道要說從黑龍江到赤塔,海參崴,或者到貝爾加湖南岸一帶,哪裏是華夏軍工程人員和商人們修築的道路,為了控製這些地方,為了以後華夏帝國兵馬能盡快到達西伯利亞而修築的,標準是硬質的瀝青黑石,煤渣鋪就的道路,其他都是人們和野獸行走踩踏出來的道路,所以才會這樣。


    奔走的斥候不斷將前方偵查的消息送入軍中,也有信使將各地的情況匯報入軍中,還有後方康熙的聖旨,各個衙門的命令以及情況,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二十萬漢軍旗兵馬,大清人口和兵力有限,因此隻能使用漢人旗丁,就是那些從心底都想著成為滿人的漢人後裔,五十萬經過精挑細選的西方聯軍的俘虜,這些都是曾經打過無數戰鬥的老兵,他們手中武器不多,彈藥也不多。


    他們的武器彈藥都在中軍的滿人三萬人的營帳內,到時候才會由滿人將這些分發給漢軍旗,然後漢軍旗拆散並入這些兵馬中,然後上麵的主官是滿人,副官是漢人,以及西方聯軍的重新編輯分配的軍官作為參謀長,指揮那些兵馬部隊。


    當然下麵的主官也是如此配備,到達營一級才是西方聯軍的自己的指揮官,團一級都設立漢軍旗將軍,旅以及還是設立滿人主官,漢人副官,西方人參謀。


    漢人的的士兵延伸到連一級,每個西方人的連隊裏麵有十個作為監督的漢人士兵和一名漢人低級軍官,他們是督戰隊。


    漢軍旗分配下去不少兵馬,但依然保留著三支萬人規模的漢軍旗軍監督,並且參與作戰,滿人剩餘的五千兵馬則完全不參戰,下麵派去監督軍一級的主官帶兵三千,師一級的主官帶兵一千,旅以及的主官帶兵三百,團級主官帶兵五十,合著軍中的漢人漢軍旗兵馬,他們還是能輕易控製這些西方俘虜的。


    負責運輸物資和輜重的是高句麗仆從軍和民夫,以及一些漢人民夫,滿人將軍作為監督,帶兵一千隨時隨地監督。


    這樣一支兵馬,加上高句麗仆從軍有一百二十萬之多,先在布萊茨克城周圍的漢人定居點,高句麗人定居點繞了一圈,一個月時間就過去了,不過周邊沒有人反抗,所以行走的飛快,到了五月能長途跋涉的時候,他們才朝著上中伯利亞而去。


    為什麽不先平定最大的敵患,而要去折本琢磨去平定一些不太激烈的抵抗呢?


    這是因為康熙認為先爭取大多數漢人,剿滅一些小的抵抗,然後聚集哪裏的漢人兵馬和去剿匪的兵馬,最終圍困解決奧繆明斯克城,這樣才能永絕後患。


    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經過了一個冬天,那些小股的匪患,因為物資缺乏,寒冷了還要作戰,很多人已經人心惶惶了,很多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哪裏的兵馬開春就開始行動了,剿滅了不下百股匪患,不過還是有一些比較厲害的,熬過了冬天,擊敗了去剿滅他們的大清兵馬,甚至收攏了這些兵馬。


    奧繆明斯克城下的大清國兵馬因為兵力大,冬天大清國主要供應他們糧食和物資,補充兵源,因此到現在還沒有被叛軍擊潰,並且成功的圍困了叛軍。


    這支兵馬是除了俘虜平叛軍以外的清軍對內平叛的第二支強大的兵馬,當初不過十萬人的實力,一個冬天發展,在解救和安撫漢人以及解除了一些不聽話高句麗當地駐守兵馬的兵權以後,已經發展為三十萬兵馬,擁有高句麗仆從軍二十萬人,漢人青壯十萬人,漢人正規軍五萬人,滿族兵馬三萬五千人。


    開春以後,一支押解的隊伍率先到達這裏,一支多達五十萬人的不堪作戰的西方俘虜民夫在這裏被充作奴隸使用。


    挖掘戰壕,運輸物資,拓寬道路,修建營房,並且砍伐樹木,燒水做飯,甚至在有限的幾次大規模進攻中充作炮灰,消耗城內的叛軍的彈藥。


    最終將出城反擊的叛軍消耗個差不多,徹底包圍了城池,占領了城外的土地。


    並且挑選出了裏麵可以作戰的一些老兵和青壯,跟著高句麗兵馬去四周的定居點耀武揚威,使得那些和叛軍有聯絡的漢人百姓最終妥協,規規矩矩的重新返迴大清國治下,對於那些高句麗百姓則殺一儆百,殺掉幾個定居點的高句麗百姓,將頭顱向方圓百裏的定居點傳送,即警告漢人,又警告高句麗人,甚至一些不得不屈從的滿人百姓定居點。


    這是這一支的情況,那支正規的平叛兵馬則沒有他們的顧慮,一路過去,凡是反叛過的定居點一律屠掉,燒殺搶掠過去,因為執行人是西方的俘虜兵,他們可不會仁慈,就像後世的日本重用的寶島旅團和朝鮮旅團的士兵在中國一樣,他們比起日本人來更加兇橫。


    這樣到達六月的時候他們已經又解決了百十來隻小的反叛軍,行走千裏,殲滅一股人數達到三萬人的大股叛軍,消滅高句麗人一百五十萬人,漢人八十萬人,滿人三萬人,叛軍兵馬二十萬人。


    沿路的小股大清國兵馬平叛軍小的直接並入其中,大的派遣給更大的平叛軍,經過一個冬天,大清國派出的二十股平叛軍被叛軍殲滅六支,之後被寒冷消滅一支,開春以後這些平叛軍四麵出擊消滅了也不下幾十股叛軍,但折損也很嚴重,其中三支萬人兵馬最後隻剩下了千人規模,被直接打散,分配到周圍的定居點作為守備軍使用了。


    一路上來遇到最大的一股平叛軍是三萬人的兵馬,直接打發他們向奧繆明斯克城增援,其他的交給了這支大軍處理。


    最後他們遇到了他們的最重要的一個對手,一股兵力有三萬人,並且擁有一個十萬人百姓的定居點群落,控製著方圓百裏的叛軍部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