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在燕京收到消息的時候,連續兩道消息,一道是軍情部的關於荷蘭人和英國人,鄭經,以及琉球王國,鄭智,新魯國大戰以及大戰以後的表麵軍情,另一道是潛伏良久的軍情司的消息,軍情司的消息多出自高層,因此更加有用,召集迴京聚集的群臣議政。


    周粥道:“看情況,這南洋還是很亂,我們雖然被人家打了一陣,可總體來說我們還不宜在南洋動兵,我們收拾了英國和荷蘭人最後的殖民地,馬來,馬六甲,堵住了敵人西歸的通道,現在敵人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高了,就不用多動了,我們目前的主要力量還是攻擊中亞,聯通南亞和東南亞,加緊消滅哪裏的異族,移民漢人,有了人口,占領哪裏,以後哪裏就是我們的國土了,皇上開疆拓土,日後我們就真的是華夏帝國了。這疆土除了大唐以外,沒有人能達到了。”


    李定國摸著胡子道:“是啊,這次等南洋戰罷,我們的精力騰出來,再對南洋出手,到時候敵人疲憊,人口減少,戰力缺失,卻正是我等兵鋒所向之時,也比較容易達成目的,到時候又拓疆土萬裏,整個東方都歸我主,都歸華夏帝國,日後帝國再無憂慮。”


    米淳作為副首相之首,此時也十分高興,雖然燕京成為新的京師,他被安排在金陵府留守,副首相的職位,權位有些削弱,可他還是高興,他不能常在中樞,作為副首相第二位的唐殿風順利成為第一副首相,而他成為李定國之後的第三副首相,所處理的事情不過是西南,東南的一些事情,實際上特已經成為西南五省的總督這樣的實際權位了。


    唐殿風自從來到了燕京,時刻接觸周粥,經常在張強麵前稟報政務,已經成為華夏帝國新的權貴,不是一個陪伴在米淳身後的次輔了,是的,從大明走過來的官員私下裏還是以次輔稱唿他,還眷戀著大明。


    而唐殿風之後,李過和李光地被提拔為副首相,輔佐周粥管理朝政,內閣,一個代表大順舊部,一個代表原先大明勢力,也表示出張強對於原先大明官員的信任,使得原先大明的官員對帝國歸心,很多有能力的大明官員重新被提拔起來,出任各地知縣和知府,大順舊部卻因為以前多為武夫,因此在軍中勢力不小,卻無法進入文官行列,這次李過成為副首相,也讓大家揚眉吐氣,在朝中有了強援,張強這麽做給了大順舊部和大明舊人一些念想,也平衡了朝堂勢力。


    姚啟聖一些前清投降官員在姚啟聖成為副首相以後也真心歸順了華夏帝國,一批以前被俘但惡行不大,也願意重歸漢人行列裏麵的大清官員也重新出山,在諮議局和諮詢局裏麵擔任一些官職,有的主動加入到了開荒隊伍行列,去新開辟的地方擔任地方官,使得華夏帝國整合了所有以前敵對勢力的力量,華夏帝國在此刻達到了巔峰。


    政通人和,各方歸心。


    原先調遣到南洋的艦隊眾人商量了一番,覺得在敵人未分出勝負之前,不宜妄動,於是抽離個艦隊原先的主力艦隻,返迴駐地,隻是留下五十六艘戰艦和五十多艘護衛艦,剩餘的一百多艘戰艦和護衛艦返迴駐地,看緊東海,黃海,以及暹羅灣,瓊州灣等地,雖然使得原先的五千海裏海防縮水到了原先的一千多海裏海防,卻躲開了荷蘭人和英國人,鄭經等人交戰的戰場,免得受到敵人大艦隊包圍,被敵人各個擊破。


    巴拉望島增強了二十艘護衛艦,原先的三十六艘戰艦調迴巴拉望島,護衛艦四十八艘留下二十艘守衛巴拉望島,其他的調入印尼群島小島周圍巡邏,增加的護衛艦也加入巡邏行列,緊密注視敵人動向。


    各艦隊又補充了一兩艘新出廠的戰艦,五六艘新出廠的護衛艦和遠洋巡邏艦。


    皇家艦隊趕迴燕京渤海灣駐防,以掩護遼東占據的地盤,防止日本和大清有水師突襲京師和遼東土地。


    金陵府有皇家艦隊的二十艘護衛艦護衛,加上長江警備水師的二十艘護衛艦,以及原先的三艘新式戰艦,曾經出戰的華夏號和新艦遼東號,以及金陵號。


    這樣部署在南洋一帶的主力戰艦就有八十六艘,護衛艦就有一百二十艘,足能抵抗敵人更大的艦隊侵襲了。


    華夏軍一邊看著鄭經和荷蘭,英國人的動向,一邊繼續進行著西征,移民,總共調動了近一百萬兵馬,兩千萬移民到西亞等地,遼東則有原先的剩餘的一百萬日本百姓,八十萬南洋土著百姓,十萬日本仆從軍,八萬東南亞土著仆從軍,漢人人口三百萬出塞,三十萬新兵駐紮各地,十萬老兵,野戰軍駐紮各地,防範大清軍的進攻。


    這樣布置好,再看琉球王國,兩次遠征,兩次失敗,使得琉球王國實力下降很多,近千艘購買自華夏軍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三艦隊的舊式木製戰艦和戰船,武裝商船,商船,損耗殆盡,隻有不到一百多艘返迴,洪天炮積累下來的財富一夜之間縮水到兩千萬,損失了近六千萬華夏元。


    人口和仆從軍損失更是達到了百萬,洪天炮肉疼不已,而且還丟失了鄭智這個債主,他兩討債的地方都沒有,不由的在皇宮裏麵大罵鄭智和鄭經,甚至大罵荷蘭人和英國人,當得到荷蘭人和英國人,鄭經勾結以後,更是暴跳如雷,派人用快船給新魯國送信,通知他們鄭經勾結了荷蘭人和英國人去打新魯國去了。


    想要召集兵馬去再次奪迴馬尼拉島,卻發現兵力不足了,仆從軍沒有了,純漢人部隊,多是軟弱的,不想打仗的,將領們經過兩次慘敗,也是推諉不前,以商立國的國家就是如此,順風戰誰都願意打,敗仗以後,都喪失了血性,不願意打仗了。


    兩次失敗使得他的統治也有些不穩了,水師雖然還有四百艘大小戰船,可沒有人想要出戰,而且另一個方麵,日本也威脅日盛,多次派兵來琉球王國的濟州島騷擾,大有不奪迴濟州島不罷休的姿勢,因此洪天炮不得不在濟州島安置重兵,放了一支三十艘戰艦,五十艘戰船,一百艘武裝商船的艦隊保護濟州島。


    他無力進攻,這邊鄭經卻躊躇滿誌,帶著大軍浩浩蕩蕩返迴澳洲,荷蘭人和英國人緊隨其後,迴到了澳洲。


    這時間已經過了三個月之久,休息了一個月時間,三家在澳洲達爾文商量如何出兵,新西蘭那邊收到了洪天炮的提醒,也派出人員去查探,返迴的消息確實,大為驚訝,昔日盟友,轉眼間帶著昔日敵人殺上門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