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王國的局勢是越來越好了,別人打成一鍋粥的時候,他們卻在拚命發展。
周粥今年的報告中,華夏人口達到了三億五千萬人口,糧食產量能滿足這些人口的一年消耗,並且水陸交通滿足了陸地上從南到北一個半月時間最慢路程到達,如果要到達最遙遠的印尼殖民地,需要加上十五天海路,如果去其他島嶼還得加上四五天海路,如果去最遙遠的北方征服地蒙古大草原,從印尼需要多一兩天時間才能到達。
東西交通則有些短,不過隨著戰事的進程,到達最前線正在激戰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個半月的時間。
隨著馬拉鐵路的奠基建設,很多離著比較近的城池已經能利用這些鐵路進行人口和貨運轉移了,這個說的是量大的時候,單人走顯然不適合,因為在馬路上坐馬車的速度要比鐵路快,鐵路還得每十裏地到站換馬車,遠途是不行了,但適宜於短途,相當於後世的公交車。
馬車在馬路上,鐵路上跑著馬拉火車,水路有方便的客運輪船,這讓華夏王國的交通更上一層樓,百姓出行方便,很多人開始出行,並且見識外麵的世界。
人們已經適應了沒有科舉考試,而隻是從私塾到學校,從村學到縣學,從縣學到府學,從府學到州學,一直到京都大學,京城太學的升級換代學習過程,人才選拔過程,畢業的人全部包分配,不想等分配,或者對分配不滿意的可以自己開創一番事業,從府學開始,畢業以後,可以自己找工作,官府給予一定的補助。
如果失業三年,沒有開創一番事業,又不想繼續努力了,可以去諮議局備案,諮議局負責給他們尋找一個用工的下家,解決就業問題。
這樣的氣氛使得周邊的各個勢力和小國羨慕的要死,卻毫無辦法,年底張強放開了經營,允許外來商販來華夏王國做生意,不必通過國內商人中轉物資。
而滿清那邊由於物資缺乏,人口逐漸減少,戰爭卻不斷擴大,俄羅斯也不是好惹的,連忙從歐洲調集兵馬,兩萬哥薩克騎兵,三萬俄羅斯遠征軍翻過了烏拉爾山脈到達遠東,越來越接近於滿清占領的遠東地方,即將同滿清的征服兵馬開戰。
為了彌補人口的損失和兵源損失,滿清開始吞噬高句麗,幾乎同日本瓜分了高句麗剩餘的人口和地盤,人口基數從兩千八百萬變成了四千萬人口。
不斷的征召兵源,征召了高句麗近五十萬兵馬,驅使了高句麗兩百萬百姓進入遠東進行占領統治,遠東已經有人口,滿清滿族人一百多萬人口,山野之間被抓來的生番女真人部落的人口十來萬人,日本仆從軍五十萬人,日本百姓三十萬人。
他們在快速的推進,馬上就要同俄羅斯遠征軍撞在一起了,又是一場大戰。
為了讓滿清同俄羅斯開戰,張強超乎尋常的停止了同滿清的戰爭,並且派出使者姚啟聖去和康熙商量,用遼省地盤換去關外的日本百姓兩百萬,日本仆從軍三十萬兵力,並且釋放還剩餘的滿清滿族人俘虜十萬人。
康熙同他的大臣和親王們討論了三個月時間,一直沒有定下來,直到他們同哥薩克騎兵兩萬兵馬交戰第一戰慘敗,十萬兵馬被屠殺,三十萬百姓被俘虜,接近百平方公裏的土地被占領,他們才答應隻要華夏王國給糧食和物資,並且賣給他們火槍火炮,他們就用遼沈地盤換人口和物資。
這絕對是一場別開生麵的交易,令很多人大跌眼鏡,一直都是敵對關係的滿清和華夏開始談判了,很多人內心裏麵接受不了,但很多高層都知道這是驅狼吞虎的妙計,華夏王國一直這麽玩。
而滿清的漢臣們也接受不了這樣的轉變,他們的思想裏麵就沒有什麽外交,都是忠誠於滿清的思想,都是想要打迴關內光複滿清河山的念頭。
但張強知道康熙是個什麽人,康熙是很聰明的人,不是慈禧,不是末世的滿清王朝,這個人很有頭腦,他知道如果要發展滿清,壯大滿清,要想打迴去,必須獲得更多的人口和地盤,因此他綱常獨斷,下令同華夏王國和解,表麵上和解。
其實漢人王朝一支同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玩這種遊戲,支援你們槍炮糧食,然後讓你們自相殘殺,不用來劫掠我們中原漢人王朝。
能給點錢辦了的事情,他們一般都這麽解決問題,目的是保住他們的權利和地位以及漢人王朝。
經過半年的談判,互相扯皮,最終在遼沈開設互市允許雙方的商人交易,但軍火物資,戰略物資一般隻能同華夏王國工商部以及軍情部交易。
1674年年底,雙方總共交易三百萬人口,五千萬華夏元的物資,六千萬華夏元的武器裝備,甚至一些華夏王國的馬車,並且在此過程中,華夏王國的趙狐兵團成功的推進到了遼東半島,占領遼沈,恢複了大明先前在這裏設立的各種城堡和防守態勢,到現在,大明領土基本上都恢複了。
水師第一艦隊派遣了船隻在大連灣設立基地,駐紮了分艦隊,徹底占領這片海域和遼東半島。
而得到華夏軍繳獲他們和大金國武器裝備,滿清瘋狂武裝兵馬,運輸物資,建設道路去遠東,並且把開采下來的遠東的蒼天巨木,以及人參,煤炭運往遼沈半島,賣給華夏王國,用這些換取了華夏王國的支持。
大量的兵馬和人口轉移到了遠東,一年時間,到1675年,滿清已經在遠東有了兩千萬人口,三百萬兵馬,同俄羅斯人的戰鬥也升級了。
俄羅斯派遣了更多的兵馬,三十萬遠征軍,十萬哥薩克騎兵,其他地方的異族兵馬,甚至還有來自波蘭,瑞典的兵馬,雙方在千裏邊境地界殺的天昏地暗,一點也亞於後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
日本人雖然吞並了高句麗,但一邊要壓製高句麗的反叛軍,一邊要發展自己,他們人口是個最大的短板,即便吞並高句麗,他們同滿清的狀況一樣,用僅僅四百萬人口壓製是自己幾倍的異族。
為了獲得滿清支持,他們出兵幫助滿清打俄羅斯人,滿清將從華夏王國獲得的兩百萬人口給了他們,他們才達到六百萬人口,兵馬六十萬,其中三十萬派往了遠東幫助滿清。
為了奪迴自己的遠東領地,俄羅斯從各地調配人手,將近五百萬農奴被武裝起來,派往遠東,雙方的戰鬥越打越大。
康熙根本不知道自己碰上了怎麽樣一個龐然大物。
(本章完)
周粥今年的報告中,華夏人口達到了三億五千萬人口,糧食產量能滿足這些人口的一年消耗,並且水陸交通滿足了陸地上從南到北一個半月時間最慢路程到達,如果要到達最遙遠的印尼殖民地,需要加上十五天海路,如果去其他島嶼還得加上四五天海路,如果去最遙遠的北方征服地蒙古大草原,從印尼需要多一兩天時間才能到達。
東西交通則有些短,不過隨著戰事的進程,到達最前線正在激戰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個半月的時間。
隨著馬拉鐵路的奠基建設,很多離著比較近的城池已經能利用這些鐵路進行人口和貨運轉移了,這個說的是量大的時候,單人走顯然不適合,因為在馬路上坐馬車的速度要比鐵路快,鐵路還得每十裏地到站換馬車,遠途是不行了,但適宜於短途,相當於後世的公交車。
馬車在馬路上,鐵路上跑著馬拉火車,水路有方便的客運輪船,這讓華夏王國的交通更上一層樓,百姓出行方便,很多人開始出行,並且見識外麵的世界。
人們已經適應了沒有科舉考試,而隻是從私塾到學校,從村學到縣學,從縣學到府學,從府學到州學,一直到京都大學,京城太學的升級換代學習過程,人才選拔過程,畢業的人全部包分配,不想等分配,或者對分配不滿意的可以自己開創一番事業,從府學開始,畢業以後,可以自己找工作,官府給予一定的補助。
如果失業三年,沒有開創一番事業,又不想繼續努力了,可以去諮議局備案,諮議局負責給他們尋找一個用工的下家,解決就業問題。
這樣的氣氛使得周邊的各個勢力和小國羨慕的要死,卻毫無辦法,年底張強放開了經營,允許外來商販來華夏王國做生意,不必通過國內商人中轉物資。
而滿清那邊由於物資缺乏,人口逐漸減少,戰爭卻不斷擴大,俄羅斯也不是好惹的,連忙從歐洲調集兵馬,兩萬哥薩克騎兵,三萬俄羅斯遠征軍翻過了烏拉爾山脈到達遠東,越來越接近於滿清占領的遠東地方,即將同滿清的征服兵馬開戰。
為了彌補人口的損失和兵源損失,滿清開始吞噬高句麗,幾乎同日本瓜分了高句麗剩餘的人口和地盤,人口基數從兩千八百萬變成了四千萬人口。
不斷的征召兵源,征召了高句麗近五十萬兵馬,驅使了高句麗兩百萬百姓進入遠東進行占領統治,遠東已經有人口,滿清滿族人一百多萬人口,山野之間被抓來的生番女真人部落的人口十來萬人,日本仆從軍五十萬人,日本百姓三十萬人。
他們在快速的推進,馬上就要同俄羅斯遠征軍撞在一起了,又是一場大戰。
為了讓滿清同俄羅斯開戰,張強超乎尋常的停止了同滿清的戰爭,並且派出使者姚啟聖去和康熙商量,用遼省地盤換去關外的日本百姓兩百萬,日本仆從軍三十萬兵力,並且釋放還剩餘的滿清滿族人俘虜十萬人。
康熙同他的大臣和親王們討論了三個月時間,一直沒有定下來,直到他們同哥薩克騎兵兩萬兵馬交戰第一戰慘敗,十萬兵馬被屠殺,三十萬百姓被俘虜,接近百平方公裏的土地被占領,他們才答應隻要華夏王國給糧食和物資,並且賣給他們火槍火炮,他們就用遼沈地盤換人口和物資。
這絕對是一場別開生麵的交易,令很多人大跌眼鏡,一直都是敵對關係的滿清和華夏開始談判了,很多人內心裏麵接受不了,但很多高層都知道這是驅狼吞虎的妙計,華夏王國一直這麽玩。
而滿清的漢臣們也接受不了這樣的轉變,他們的思想裏麵就沒有什麽外交,都是忠誠於滿清的思想,都是想要打迴關內光複滿清河山的念頭。
但張強知道康熙是個什麽人,康熙是很聰明的人,不是慈禧,不是末世的滿清王朝,這個人很有頭腦,他知道如果要發展滿清,壯大滿清,要想打迴去,必須獲得更多的人口和地盤,因此他綱常獨斷,下令同華夏王國和解,表麵上和解。
其實漢人王朝一支同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玩這種遊戲,支援你們槍炮糧食,然後讓你們自相殘殺,不用來劫掠我們中原漢人王朝。
能給點錢辦了的事情,他們一般都這麽解決問題,目的是保住他們的權利和地位以及漢人王朝。
經過半年的談判,互相扯皮,最終在遼沈開設互市允許雙方的商人交易,但軍火物資,戰略物資一般隻能同華夏王國工商部以及軍情部交易。
1674年年底,雙方總共交易三百萬人口,五千萬華夏元的物資,六千萬華夏元的武器裝備,甚至一些華夏王國的馬車,並且在此過程中,華夏王國的趙狐兵團成功的推進到了遼東半島,占領遼沈,恢複了大明先前在這裏設立的各種城堡和防守態勢,到現在,大明領土基本上都恢複了。
水師第一艦隊派遣了船隻在大連灣設立基地,駐紮了分艦隊,徹底占領這片海域和遼東半島。
而得到華夏軍繳獲他們和大金國武器裝備,滿清瘋狂武裝兵馬,運輸物資,建設道路去遠東,並且把開采下來的遠東的蒼天巨木,以及人參,煤炭運往遼沈半島,賣給華夏王國,用這些換取了華夏王國的支持。
大量的兵馬和人口轉移到了遠東,一年時間,到1675年,滿清已經在遠東有了兩千萬人口,三百萬兵馬,同俄羅斯人的戰鬥也升級了。
俄羅斯派遣了更多的兵馬,三十萬遠征軍,十萬哥薩克騎兵,其他地方的異族兵馬,甚至還有來自波蘭,瑞典的兵馬,雙方在千裏邊境地界殺的天昏地暗,一點也亞於後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
日本人雖然吞並了高句麗,但一邊要壓製高句麗的反叛軍,一邊要發展自己,他們人口是個最大的短板,即便吞並高句麗,他們同滿清的狀況一樣,用僅僅四百萬人口壓製是自己幾倍的異族。
為了獲得滿清支持,他們出兵幫助滿清打俄羅斯人,滿清將從華夏王國獲得的兩百萬人口給了他們,他們才達到六百萬人口,兵馬六十萬,其中三十萬派往了遠東幫助滿清。
為了奪迴自己的遠東領地,俄羅斯從各地調配人手,將近五百萬農奴被武裝起來,派往遠東,雙方的戰鬥越打越大。
康熙根本不知道自己碰上了怎麽樣一個龐然大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