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日,張強親自坐船出海,由第一艦隊十二艘千噸戰艦,三十六艘三百噸戰艦護航,一百艘六十噸的廣船交通船繞著新魯府逛了一圈,在外海看著孔有性同riben人的戰鬥。


    這些戰鬥是小規模的搶灘戰,搶灘登陸的是riben人,防禦一方是孔有性率領的新魯府守備司令部的守備軍。


    riben人在隔著一條海灣的地方不斷冒著這邊發射的實心炮彈推船下海,然後龐大的農夫隊伍手裏拿著金改1火繩槍或者大刀長矛,**登上船隻,朝著不過數千米之遠的海灘上衝去。


    海灘上早已堆滿了riben人農夫的屍體,密密麻麻的,看起來很有後世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消滅的夜間進行萬歲突擊的riben兵衝灘登陸的樣子。


    但riben人好像下定了決心要用人數堆出一個勝利一樣,不斷的派遣人下水,甚至有人頂著兵器遊泳過海灣,然後跑上沙灘,不過剛走幾步就被碉堡裏麵爆發的排槍擊斃了,顫抖幾下,子彈的動能消失了以後,又像一塊破抹布一樣,萎頓下去,輕飄飄的死了。


    望遠鏡裏麵的戰鬥很殘酷,也很激烈,riben人的炮火也不是吃醋的,近百門大炮,張強從灘頭的炮火裏麵可以看到比碗口還要大的實心炮彈,比一個足球還要大那麽一點,即便是離著海岸還有近八裏遠,借著已經升級到接近後世普通四倍望遠鏡的鏡頭,張強也可以看出來,那炮彈很大。


    砸在地上,碎石橫飛,有時候還能砸死一兩個在後方匆忙跑出來的民夫,有時候能砸塌一些簡易的輔助堡壘。


    孔有性這邊也承受著巨大壓力和一些傷亡,不斷的有人拿著槍排著間隔很大的縱隊從後方五裏處的村莊快步跑向前方,通過一個個中間調度的守備軍士兵指揮,從一些有利的低窪地形跑向前方支援最前麵的海灘工事。


    哪裏有些地方,比如碼頭,一些修建起來的木橋斷裂處,敵人已經湧上來了,但孔有性不會放棄這些地方,不想讓敵人占據碼頭,然後依據碼頭上的工事和障礙物聚集更多的兵力,衝擊後方的工事群。


    現在的戰鬥已經接近於一戰時候最開初的戰鬥了。


    或者像是十八世紀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打的百年戰爭,或者是法國拿破侖同反法聯軍進行的要塞爭奪戰了。


    陪同張強的趙暉皺著眉頭問道,“陛下,為什麽riben人這麽死心眼呢?為什麽不從其他地方發動進攻呢?”


    張強還沒有想好怎麽迴答這個問題,身邊的馮銓就說道:“因為我們其他地方也有這幫堅固,他們不是沒有試探過,而是早已被打的敗興而歸,這些日子來我們一共擊殺了他們十萬農夫炮灰部隊,俘虜了七千重傷的人,這些重傷的大多與第二天就死了,如今能活下來的不過三五百人,這些人被我們投入到了港口建設中去了,如今也死了大概一半了,現在能活下來並且傷好了的人,我們大都給予他們好的待遇,在港口中做一些並不是很勞力的活兒,並且還給他們工錢,”


    嗬嗬,張強知道馮銓這個老狐狸做事情就是有一套,能變著法子把自己希望的那一套做好,自己抄襲自後世太祖的下基層,感動百姓,人家是用這個時代的辦法,給你大難,然後施恩與你,讓你從水深火熱之中跳出來,看我把你揪出來,你是不是應該感恩戴德報答我啊?


    正是他這種手段才快速的穩定了局勢,造成了這種新魯府崛起速度。


    幾個人正在討論的時候,一條快速交通船從後方駛過來,幾名明顯是傳令兵角色的士兵攀爬上來,對馮全耳語幾句,馮全麵如土色。


    張強疑惑的看著他,“什麽事情?”


    馮銓道:“陛下,二王子的人馬從鹿兒島碼頭直接登陸了,現在正在碼頭上激戰,華夏軍水師陸戰隊正在趕去支援,我們的民兵被擊潰了,正在向城中撤退,敵人兵馬源源不斷的殺向縣城而去,敵人是乘坐幾艘三王子的商船過來的,我們沒有防備,被他們突襲得手了。”


    張強也很是驚訝,突然他想到:“哪裏不是有水師在巡邏嗎?水師的戰艦呢?”


    馮銓苦笑,“水師戰艦都在四麵海島海域進行巡邏,如今在碼頭那邊的隻有三艘六百噸的戰艦,從反饋迴來的消息看,周邊的戰艦都被纏住了,他們都去追擊敵人的艦隊去了,連那三艘戰艦都不例外,最近的也在五十海裏以外,根本來不及迴援。”


    張強馬上道:“那我們立刻趕去,趙暉,留下兩艘船隻在這裏監視支援,其他的都迴援碼頭,將敵人運送後續援兵的船隻都截住,呆在船上的親衛團和水師陸戰隊馬上靠近上岸,從陸路通道和馮大人趕去增援縣城,敵人應該沒有多少人上岸,水師陸戰隊一千兵馬,親衛團兩千兵馬,三千人足以壓製敵人,加上縣城的守軍和沿路動員的兵力,足夠把敵人趕下海。


    我帶著艦隊njie敵人的運兵艦隊,還要派遣交通船去聯係那些被敵人引走的戰艦,分組集結,然後分隊集結,最快速度集結起來,不能讓敵人各個擊破,那樣咱們就算贏了,也會損失慘重。”


    艦隊十艘千噸戰艦,三十艘三百噸戰艦,八十艘六十噸戰艦馬上轉變航向,從隱蔽的港灣掉頭向鹿兒島縣城而去,途中在一個小碼頭放下了親衛團和水師陸戰隊跟隨部隊,以及馮銓,他們將去最近的軍營借馬,借大車,然後搭乘大車迅速的將士兵運送到鹿兒島縣城附近迎擊敵人。


    自從修好路以後,新魯府的很多兵力機動都使用大車,戰馬,甚至是駑馬進行快速運動,使得新魯府的這些守備軍的機動能力逐漸接近了華夏王國的兵馬機動能力。


    華夏王國的兵馬現在是騾馬化了,基本上每個守備營都會配備大車,駑馬,或者一些淘汰的戰馬,能騎乘就行,這可比人走路要省勁和快速多了,馬肯定比人跑的快,在專有的驛道上,戰時有事情可以馬上改為兵馬通行的道路,加快兵馬調集速度。


    如果說一般的如今的大明軍隊日行最快是五十裏地的話,那麽華夏軍的步兵日行速度起碼是五十五裏地,這還是因為華夏軍基本上靠走的情況下,如果是有大量的騾馬,騎行而去,不僅節省士兵的體力,而且縮短了到達時間,省下士兵們背著包裹,扛著長槍步行幾十裏勞累過度以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同敵人打戰,騎馬,騎騾馬能比最快的步行快那麽五到十裏地,騎戰馬步兵要比普通士兵快多了,騎馬二十裏到三十裏,也就是一天能行軍八十裏或者更高。


    如果加上馬車,那麽很多戰馬也可以少用了,馱馬不僅載重大,而且速度一點也不慢,隻要調度好,基本上能做到日行六十五公裏或者八十公裏的速度,如果加速的話日行百公裏也不是吹的。


    因此對於隻不過百公裏多一些的道路,還是已經修好的煤渣硬化馬路,馮銓帶著三千兵馬,以及隨後沿途各地收羅來的民兵一萬兵力,青壯,民夫五千兵馬,不到天黑就迴到了鹿兒島縣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