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喧囂聲沉靜下來,陣陣血腥味開始在空氣中迷茫,攪合著森林裏麵積年枯葉腐枝的陣陣腐臭味鑽進人的鼻孔裏麵,配合著硝煙味道,就像剛進入一座老屋子一樣,鼻孔開始翕動,劇烈聲張幾下,唿入很多如此的味道,才適應過來,此時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這些味道了。


    隨著急促的鼓聲響起,一隊千人左右的穿著雜亂,卻絕對不會是先前那種連衣服都沒有的貧苦土著壯漢,這隊人在森林空曠地帶列隊,身上穿著皮甲,鐵甲,裹著毛皮,頭頂上清一色頂著一頂樹枝編製的鬥笠,鬥笠是黑色的,千人頂著鬥笠顯得氣氛十分壓抑,也顯得對麵那隊人非常的威壓,霸氣,加上整齊的隊列,沉默不語,更顯出這隊人乃是敵人的精銳兵力。


    這隊人前排拿著竹槍,後排拿著蒙著毛皮的木頭盾牌,手裏握著的是細長的把守寬的護手劍,再後麵一排拿著明軍樣式的火銃,不過比較粗糙,看情況是自己打造的,也許是因為鐵匠不是很用心的打造,或者說手藝不行,很多地方顯得粗糙,有的地方甚至用草繩加鐵箍的方式綁著。


    看到如此情況,明軍將領的心裏哇涼哇涼的,今天看來難逃一死了。


    四周全是土著人,森林裏麵地形不熟悉,輜重隊滿打滿算也隻是走過一次這條路,對路四周的地形和環境並不熟悉,哪怕是逃都不知道能逃到哪裏去,畢竟這是敵國。


    十幾名護衛在將領身邊的家丁將領已經麵色灰白,悄悄的用眼光互相交流,一名家丁靠向明軍將領,“少主,屬下保護你突出去,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不能把命丟在這裏,先迴營寨,集結了兵力再來打這夥兒敵軍。”


    明軍將領搖搖頭,這不是逃於不逃的問題,而是沒有機會,敵人退下去的土著壯漢足有三四千人,也許正麵硬撼不是明軍的對手,一旦明軍四散逃開,這幫熟悉地形的人能玩的他們********,那時候就從優勢變成劣勢了。


    堅守,隻有堅守才行,這裏離著下一座軍營一天路程,如果一天以後看不到他們運送輜重去,一定會派探馬來打探,到時候就會派遣援兵來,隻是不知道援兵什麽時候到達。


    按說明軍已經把附近的土著人都殺光了,不會有這麽多人來,可眼前就有萬把敵人,這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看來敵人已經知道明的打不過明軍,開始暗地裏和明軍周旋了。


    “來人,卸車,把武器和鎧甲,箭支分發下去,把大炮抬出來。”明軍將領咬咬牙,不得不動用這次運送的武器裝備了。


    剩下沒有死的五十多名民夫紛紛起身在士兵們的指點下,把騾馬拉的大車上的武器鎧甲卸下來,然後每個人領到了一把武器,有長槍,有大刀盾牌,還有弓箭,轉眼之間民夫們的手裏也從一些雜牌武器換成了由華夏軍作坊裏麵製造出來的精良的武器和鎧甲。


    將一百多重傷輕傷未死的傷員拖到了大車旁邊,損失了的武器堆在一旁,剩餘的人開始換上新的製式武器裝備,武裝了起來,防守來路。


    明軍將領將民夫,弓箭兵,一些騎兵,輕傷的傷員分為幾個小隊,編排成一隊,護衛在後麵,將一些受傷的士兵加上一些沒有受傷的士兵,幾個家丁分配在一起,編成一隊,放在後邊,依靠古樹和茂密的樹叢防守後邊。


    自己帶著家丁和一些騎兵防守去路。


    剩餘的所有兵丁都組織起來,換上長槍,盾牌,換上火銃,大炮,麵對著敵人的千餘名新生的精銳部隊。


    所有人圍城一個不規則的防禦型圓陣,準備抵禦敵人的進攻。


    在國內,像緬人的這種戰陣,這種裝備隻能算是鄉勇級別的,明軍兩三百人勉強應付一下就能把他們打的落花流水,可如今久戰之後,眾人都很疲憊,敵人的兵力又數倍於自己,明軍損兵折將,兵力損失過半,僅有的四百多人還有過半帶傷上陣,其中還有一些沒有打過戰的民夫,不適合陣戰的騎兵,這差距就大了去了。


    沉默的人最讓人感到害怕,沉默的士兵一定是精銳,敵人這支部隊,一言不發,沉默著朝著明軍前進,不過百米的距離幾步就要走到跟前。


    如果是在曠野上兩軍交戰的距離大約是在三四裏地,互相靠近,試探,火炮攻擊,斥候騷擾,弓箭射擊,等等一係列的準備工作,雙方才能靠的如此近,可在密林裏麵,大家一出現放眼望去,百米已經是極限距離了,再遠由於樹木的遮擋,誰都看不到誰,雙方先前的交戰距離大約是三十米距離,沒有耍滑,沒有偷懶,雙方是實打實的拚命。


    走到三十米距離,敵人蹲下來,火繩槍兵紛紛跑到前列,然後開火,明軍這邊其實早就準備好了,但沒有搶著開火,就等敵人開火的了,這些明軍在大明都是和華夏軍交過手的,知道對方這些火繩槍不頂用,三十米距離也傷不了多少人,而且看情況對方槍裏麵裝的肯定是鐵砂,不可能裝鉛彈,先讓對方開火,等對方開完火,這杆槍就作廢了,剩下的就是短兵相接了。


    果然,一頓巨響之後,明軍這裏搖搖晃晃的倒了七八個人,傷了十來個人,但都不致命,對方開了一輪之後慌慌張張的跑到後麵去了。


    這時候,明軍的火槍才開火了。


    他們拿著的都是華夏軍曆次改造過的金改1火繩槍,要比對手厲害多了。


    劈裏啪啦一頓射擊,對手隊伍裏麵前排的長槍兵連續倒了七八十個人,隊伍一陣慌亂,此時,明軍隊伍裏麵的弓箭手才在身後一起拋射弓箭,對手又一頓慌亂,長槍兵倒了三四十個人,刀盾兵倒了五六個人。


    對手怒吼一聲,一起衝了過來,這時候明軍隊伍散開,衝出一撥標槍投手,猶如螞蟥一般密集而過的標槍投手讓對手再次倒下七八十個人,但對手意誌堅定,依然衝鋒,眼見已經有很多人衝到了十來米距離了。


    明軍隊伍裏麵推出了十來門虎蹲炮和三磅炮,十幾聲巨響之後,裝填了散彈的火炮讓對手衝到十幾米距離上的士兵紛紛倒地。


    一倒一大片,隊伍麵前為之一空。


    敵人楞了,這時候火槍兵再次放了一波火槍,敵人的兵力頓時下降了一半了,連僥幸沒有被火炮炸中的那些勇士們也紛紛倒地了,一兩個幸運者衝到了跟前,被衝上去刀盾手幾刀砍死了。


    夕陽西下,森林裏麵變得靜謐陰森,傷兵不再慘叫了,因為都死了,輕傷的人咬著牙,忍受著寒冷,潮濕,默默的收拾著東西,將屍體掩埋,將破爛的武器裝備扔到大車上,將死亡的戰馬,馱馬宰殺,烤了一頓烤肉,伴著一些鹽粒吃了下去,填飽了肚子,這僅剩的四百多人才默默的重新上路,朝著自己的目的地進發。


    上萬緬人退去,留下了近兩千具屍體,沿路扔下了重傷的傷員,輕傷的沒有逃多遠,就倒斃在森林中了。


    戰鬥就這樣結束,明軍躲過了一劫,但下一次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