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投入一搏的莽古爾泰停下了衝鋒的腳步,他緊張的張望四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首先是正麵,正麵的敵人看似頑強,實際上是強弩之末,死傷據估計是一萬人上下,並且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死亡的事情,清軍已經成功的將他們逼迫到了死角,隻要這樣高強度的死傷兌換比,清軍死五十個人,南明軍死傷二三個人,繼續下去,那麽擁有八萬之眾的清軍,還是能將現在隻有一萬出頭的南明軍耗死的。


    何況這樣的死傷比例隨著越來越靠近,清軍的弓箭射的更準,而南明軍的火繩槍越來越沒有時間裝填,陷入肉搏戰的時候,死傷比例就可能調轉過來,這他很有信心,即便是頑強一些的現在的南明軍,他也能讓他們崩潰。


    越過雙方的戰線,看到後麵清軍猶如潮水一般湧入半島底部的永福縣城附近,大半的人去攻擊南明軍的後防線,南明軍被一分兩半,隻要清軍的騎兵能將對方逼迫的放棄兩翼,縮小防禦圈,騎兵乘機突入對方的兩者的結合部,一道兩三裏寬的空曠地帶,那麽就能分割包圍敵人。


    或許敵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危險,正在調整,兩軍緩緩的後退,互相靠近著彼此,這道破綻正在迅速的被彌補。


    身後,看到了自己這一邊大軍壓境,南明軍獨木難支,一些逃散的孔有德部清軍也成隊的加入進來,對敵人展開圍剿。


    而更多的高誌祥的部下們卻頭也不迴的逃迴了桂林府。


    遠處,遠處,他突然看到遠處出現了一些有異於清軍軍服的軍隊,整齊的猶如從地平線上突然冒出來的陣列線,他的腦子一頓,然後一個意識告訴他,“敵人——援兵。”


    是的敵人援兵,猶如放大的瞳孔,敵人的援兵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地平上的丘陵地帶,然後隻不過經過了幾息,就放大到了他能完全認出來的地步。


    左麵是李字大旗,右邊是王字大旗。


    兩麵大旗非常熟悉,因為他們都曾在博洛貝勒滿清比較出名的宗親大將賬下效力,江陰屠殺的時候,李成棟和他的大軍是主力,攻破了江陰縣城。


    如今他的大旗出現在這裏,卻換了效忠的對象,不再是大清的黃色龍旗,而是隆武南明的碧藍色龍旗。


    敵人的步兵很快淹沒了兵力幾乎被抽調一空的江兩邊的大營,然後一股分出來的人數眾多的騎兵衝上了橋,橋上的清軍正在過橋的士兵紛紛跳入江中,躲避敵人大軍的襲擊。


    過橋之後的大軍直接席卷了攻擊野戰的這支南明軍的清軍後隊。


    此時,江岸兩邊的清軍拚死抵抗,敵人的軍隊勢若破竹衝破抵抗,分割了江邊的清軍和江這邊的清軍。


    過江之後的敵人步兵又分成兩股,一股襲擊自己這邊的清軍,一股襲擊攻擊永福縣城的清軍,雙方絞殺在一起,雖然馬上看起來敵人隻是占了上風,還沒有完全擊潰江岸兩邊的清軍。


    畢竟這兩邊的清軍加起來的兵力十二萬有餘,比自己這邊的兵力還多,可他還是覺得敵人擊潰他們隻是遲早的事情。


    那邊敵人占了上風,這邊自己的士兵占了上風,很快就要分割敵軍了。


    一支兩千人的蒙古騎兵突入到南明軍結合部的空地上,奮力絞殺敵人,敵人顯然被搞亂了,拚命抽調騎兵去堵截這股清軍,同時加快了兩邊的隊伍會和的速度。


    還有機會,還有機會,再堅持一會兒,莽古爾泰對自己說。


    他把自己身邊最後的機動力量投入到分割敵軍的戰鬥中去。


    終於,經過半個時辰的戰鬥,莽古爾泰取得了進展,敵人在五百米距離上被分割了,雙方都被兵力占優的清軍包圍。


    很多地方,兩個被包圍的集團已經沒有了那種距離感,莽古爾泰看到南明軍紛紛形成一個個圓形的防禦陣型,幾個大的圓形的防禦陣型彼此間隔大約三十米距離,互相掩護,互相幫助,清軍突入這些距離之間,用刀槍劍戟砍殺敵人。


    敵人呢?


    外圍是清一色的握著兩米長的火繩槍,槍頭上插著一把短劍,豎起來,寒光閃閃,就像一個長槍兵方陣一樣,讓攻擊的清軍猶如遇到了一隻刺蝟,無從下口。


    上了短劍的南明軍一個挨著一個,緊緊的依靠著對方,身後是拿著盾牌的冷兵器部隊,用手中的長劍不斷的刺殺著企圖突破第一圈外圍的敵人,同時用手上的盾牌幫助前排的同伴抵擋敵人的弓箭傷害。


    第三圈則是火繩槍兵,他們腳下好像踩著自己的隊有,站的高高的,用火繩槍不斷朝外射擊,方陣外麵都是清軍,也不用瞄準,開一槍,就換一條槍,都不用自己裝填的,自然有身後的隊有個給裝填。


    這時候的火繩槍兵都是自由射擊,沒有齊射,因為到處都是敵人。


    坐在高高的戰馬上,莽古爾泰能看到圓形陣中間的敵人的情況。


    最中間是傷員,鼓手,戰馬,騎兵,以及民夫,炮兵等服色的人。


    還有一些士兵閑著無事,幫著救護傷員,裝填彈藥,同時不斷的從被打開的缺口處反擊出去,然後接過隊有遞過來的武器,補上缺口,抗擊清軍。


    這是南明軍嗎?


    他以前認知的南明軍的形象在他心中顛覆了個遍,如此堅韌,如此堅強,打戰死傷到如此程度還不崩潰,他們在等什麽?


    難道他們以為那邊的南明軍能救得了他們?


    他看到那邊的南明軍也陷入了苦戰,因為畢竟清軍的人數優勢要明顯的多,來救援的明軍顯然不會比自己的總兵力多。


    不過他剛剛這樣想,就看遠處又湧來不少的明軍,這些明軍也許沒有先前的明軍精銳,甚至衣衫襤褸,但他們依然衝入戰場,同清軍廝殺,看起來有督戰隊,可猶如一根壓垮駱駝的稻草,敵我兵力達到了平衡。


    這對於已經廝殺很久,到現在死傷比例依然居高不下的清軍來說,無疑是一種重壓。


    兩邊的江邊大營的清軍崩潰了,營地被奪了去。


    然後這些戰鬥力不強的明軍渡江而來,加入到了對永福縣城的清軍的圍剿中,那邊清軍很快就要崩潰了。


    這股明軍很快有一少部分乘機湧入永福縣城,爬上城頭幫助加強了哪裏的防守,然後重兵包圍永福縣城附近的清軍,清軍崩潰,如此狹小的地方,逃也沒有地方逃,除了一些人拚死跳入江中,逃亡以外,很快大約一兩萬的清軍被俘虜,然後哪裏為之一空,敵人騰出了兵力,迴軍夾擊圍攻被分割的另一部分南明軍。


    就在莽古爾泰以為敵人會憑著這股新加入的生力軍以兵力優勢取勝的時候,兩邊的江邊響起蒼涼的號角聲,正在圍攻進攻被分割的南明軍的那股明軍突然潮水一般退卻而去,來到了永福縣城下麵整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