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挖溝,運土石的人不要找,金華義軍唐殿風的三營裏麵就帶著三千俘虜兵和三千民兵,這些人打戰也許不行,但幹這個還是挺歡快的,挺效率的,因為他們沒有事情的時候,幹的就是這些事情。


    金華義軍在領地內大修道路,疏通河道,挖掘淤泥,開荒,興修水利設施,引水灌溉,植樹造林,架橋鋪路,修房造樓,造船打漁,都是俘虜們幹的事情,民兵同樣也幹這些事情,很多民兵在此之前就是俘虜。


    民兵從哪裏來,民兵一半是俘虜轉化而來,部分是從難民裏麵招收的,隻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從本地老百姓裏麵招收的,張強想要讓他的領地的百姓休養生息,當然不可能涸澤而漁,所以很多苦活髒活,累活,甚至是危險的活計都是俘虜幹的事情。


    俘虜是消耗品。


    這是張強的團體共有的認識。


    不過這次來這裏,是為了鄭軍打仗,當然不會白白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張強盤敲側擊的讓鄭泰和劉國軒他們貢獻一部分人力。


    兩個人也沒有多想,他們是來配合張強的金華義軍替他們解放寶島的,不可能不付出,因此很快調來一萬人,分批投入工地上。


    赤嵌城裏麵,荷蘭人約翰·德波爾上尉一頭銀發,穿著高靴,白褲,灰褐色軍服,挎著腰刀,戴著牛仔帽,手裏舉著一支銅製單筒望遠鏡,正在仔細觀察城外的明軍。


    他的內心是焦躁,惶恐的,是憂慮的,但為了自己的進一步升遷,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極力的裝作一副鎮定的樣子,連說話都不帶顫音,一字一頓,好像沒有什麽事情可以打動他,讓他感到驚慌失措的。


    明軍在幹什麽?


    他其實不擔心,他擔心的是揆一總督,和他的艦隊。


    艦隊自從一個半月以前那個晚上走了以後,就再也沒有迴來,由於那個晚上直到白天當天一覺醒來,發現無數的明軍已經在海岸登陸,並且摧毀了碼頭,控製了碼頭上的船隻,自此以後赤嵌城就陷入了明軍的包圍之中。


    前半個月,由於明軍沒有形成有效的包圍,他還可以整頓兵馬,出擊一下,但明軍的兵力實在太多了,即便他們可以用排槍槍斃的超前戰術擊斃多達兩千多人的明軍,並且導致了明軍上萬人的潰敗,可明軍強悍的作風,還是對他的守軍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幾門兩磅和三磅的大炮被摧毀或者繳獲,超過一百人的**********喪生,五十名水手被俘或者失蹤。


    這已經超過了他兵力的八分之一,他總共不過八百多士兵,加上滯留的水手二百多人,總共才一千多兵力。


    而明軍差不多達到了三萬多人。


    開頭幾天他還派人和熱蘭遮城以及深入寶島內陸的探險隊以及居民點聯絡,將那些探險隊和居民點都撤入城中,甚至搜羅了一些寶島上和他們關係好的部落的人手和他們的家人,還有和他們關係好的明軍原先的官員和士兵,明朝百姓,商人和鄉紳,地主。


    使得赤嵌城的人口從區區的兩千人暴漲到一萬人,可戰之兵達到了三千多人。


    一百五十名炮手配備了七百五十名各個民族,派別,部落,國家的苦力,青壯做輔助,甚至從原先的居民中抽調擁有作戰,水手,炮手經驗的人組成了第二支八百人的冷兵器部隊,駐守在城池各個要地,並且負責巡邏城內,維持治安。


    隨著戰鬥的進行,他不的不把那七百多民民兵也武裝起來,發給他們長矛和大刀,派他們出城,在一支兩百人的正規軍火槍兵,十五名炮兵組成的部隊去胸牆上抵抗明軍。


    而明軍沒有讓他們失望,一個星期一次的攻擊,第一次就用了八千人,推平了他們在城牆外圍的所有障礙物,雖然他們損失慘重,大約一千人被炮火擊斃,五百多人被出城攻擊的民兵部隊和炮兵輔助部隊擊斃,大約兩千多人受傷,屍體和傷員在城堡外麵躺了一地,哀嚎聲讓城牆上的一些民兵都感到不忍。


    到了夜晚,明軍將這些傷員和屍體搶了迴去,民兵們的心才好受了一些。


    第二個星期,明軍又發動了一次進攻,這一次從三個方向進攻城堡,成功的推倒了護城河一線,除了掃除了所有的障礙物以外,還填平了一些地段的護城河。


    這一次傷亡還在兩千以上。


    第二次城堡裏麵的民兵就沒有第一次那麽多心情了,第一次是火炮炸敵人,第二次是同敵人短兵相接,出擊的民兵丟下三百具屍體,受傷二百多人,大炮被擊毀了三磅炮兩門,四磅炮三門,六磅炮一門,可謂是損失不小,打在自己身上的切膚之痛,民兵們沒有人去悲憐別人了,而是感到憤怒,發誓下一次要殺死更多的敵人,為死傷者報仇。


    第三次,明軍出動了三千多人,在正麵猛攻,連續兩個波次的進攻,使得出擊的民兵第一次陷入了苦戰,明軍推倒了五十米胸牆,殺死了五百多民兵,殺死了三十多名炮手,還差點在城牆下麵架起了梯子。


    這一次明軍損失還是兩千多人。


    但約翰·德波爾的心情卻越來越沉重了,敵人一次次推進,馬上就要攻城了,胸牆失去了作用,也隻有城內的正規軍的騎兵還有可能出城偷襲一下攻城的敵人的部隊,民兵隻能到城牆上守衛了。


    因為兩次的出擊,使得民兵折損大半,原先兩千多人的民兵,如今隻剩下了一千人掛零。


    約翰德波爾不得不再次動員城內的所有的能動的人,婦女去做飯,打掃街道,收拾馬棚,喂馬,小孩去當傳令兵,放哨,老人去鐵匠鋪和兵工廠幫忙,中年人上街維持秩序,當搬運工,負責搬運武器,物資,年輕人組織起來進行訓練,開槍,開炮,替換民兵守衛城牆,正規軍負責訓練和照顧重點區域的防守。


    這一下他的兵力滿血複活,可戰鬥力卻下降的厲害,也許再給他一年時間,他能弄出三千正規軍,可明軍給他這麽多時間嗎?


    唯一讓他感到放心的是,西方人守衛城堡一般都很注重糧食和食品的儲存,一個城堡一般都有能吃一年的糧食或者食品,物資甚至能用三年時間,大炮的火藥和炮彈,充足,哪怕打個半年都沒與問題,倉庫裏麵堆積如山。


    曆次戰鬥中,他發覺明軍的火炮不多,而且大都是十二磅炮以下的大炮,這樣的大炮打個一年也別想打破城牆,攻進城堡裏麵,還沒有到達城堡的邊緣,就會被城牆上居高臨下的自己一方的大炮給摧毀了。


    他們的射程和威力,甚至是大炮質量太次了。


    就在最近的一次進攻中,敵人集中了他們所謂的紅夷大炮,那是繳獲葡萄牙人的十二磅大炮仿製的,但他們的質量不好,射程沒有荷蘭人自己製造的大炮遠,何況自己一方的大炮居高臨下,每門大炮的射程無端的多了那麽一二百米遠。


    雖然這時候的大炮射程遠了,威力就不足了,尤其是令人感到無奈的命中率,簡直讓人想撞牆,可麵對明軍這樣的依靠人海戰術的軍隊,這樣的大炮還是有用的。


    隻要城牆上的大炮一起發射,不管是打中沒有打中敵人,敵人一般都會騷動起來,跑的漫山遍野都是,這樣的情況,不要命中率,運氣好一些,就能取得戰果,哪怕是擊中一個敵人,也會讓剩下的敵人倉皇撤退,然後在軍官的監督下再次衝上來送死。


    如此反複三次,明軍的進攻就黃了,再也沒有人敢衝上來了。


    但時間長了,敵人好像摸到了一些規律,他們衝到近前和你肉搏是兇殘的,不要命的,一旦打順了,士氣十分高昂,哪怕大炮這時候命中他們,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士氣打擊。


    這樣的情況不要出現很多,隻要明軍的十次進攻有那麽兩次出現,兵力少的荷蘭殖民軍隊將會損失慘重。隨便一次出擊,都會讓他的兵力折損不少,他總共才八百正規軍,兩千六百多民兵輔助部隊。


    一個半月折損一千三百人,這對才一萬人口的赤嵌城簡直就是沉重的打擊。


    時間,明軍不缺,可他缺。


    不知道總督大人的援軍什麽時候到,他們和明軍那個叫什麽金華義軍的戰鬥怎麽樣了,為什麽現在還不返迴,難道全軍覆沒了?


    由於荷蘭人進攻金華義軍的戰鬥當天夜裏開打,大隊艦隊遠走以後,鄭成功就登陸了,幾天時間就包圍了赤嵌城和熱蘭遮城,因此兩個城的守軍大都不知道確切的戰況,他們能做到的就是死守待援。


    “五百米,還好,那正是守軍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內,準確度還是可以的,”


    約翰·德波爾不知道為什麽明軍轉了性,突然開始挖掘壕溝了,但他不以為然,荷蘭人其他的不多,但大炮,多的很,光這正麵城牆上,就擁有十八磅炮六門,平均四百米一門。


    十二磅炮十二門,平均四百米兩門。


    三門大炮組成了一個炮組,攻擊遠程的敵人。


    每四百米間隔中間這些地方,9磅炮四門,總共二十四門大炮,可以在五百米距離上提供遠程火力,三百米距離上有效殺傷敵人。


    六磅炮三十六們,平均分布開來,每四百米分布六門,可以覆蓋三百五十米到二百米距離上的地域,和9磅炮組成一個火力帶,敵人要不是以極為重大的傷亡突破,一定不能衝到近前,攻擊到城牆。


    這樣的防禦堪稱鐵桶,沒有強大的火力是打不破城堡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