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拿下東營油田,日軍不僅將兩艘極為重要的艦隊航母和大批技術還過得去的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給調了迴來,還從太平洋戰場調迴了第5、第16這兩個常設師團,再加上從衝繩島抽調的第9師團,組成了一個極為精銳的重兵集團。過去一個月交手的經曆已經告訴日軍,他們的對手今非昔比,那些治安師團對上那四個如狼似虎的野戰集團,隻有送人頭的份,想要盡快打開局麵,必須上甲種師團!


    雖然太平洋戰場處處吃緊,到處都非常需要這種身經百戰的部隊,但是為了拿下油田,日軍顧不了那麽多了,防線出現漏洞就出現漏洞吧,先把油田拿下來再說!


    用杉山元總長的話來說:“隻要能把油田搶到手,開采出足夠的石油,我們馬上就能組建三四個全新的航母戰鬥群!有如此強大的艦隊在,什麽漏洞堵不住?”


    他的話固然有吹牛的成分,但是如果油料足夠,日本還真的有三四艘航母能夠投入到太平洋戰場。截止到目前為止,因為沒油癱在日本本土,損壞了懶得維修,未完工也懶得繼續建造的航母就有三艘,分別是天城、葛城、笠置,都屬於雲龍級航母,能帶六七十架作戰飛機的那種。天城號和笠置號完工率都超過了八成,但由於沒油,造出來也開不動,隻能擱著,把原本用於建造它們的鋼鐵拿來造槍炮坦克。此外還有生駒、阿蘇二艦,都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也是因為沒燃料了,給擱置了。燃料都沒有,造再多的航母出來又有個屁用?此外,他們還有一艘已經改裝完畢,準備海試了的航母,信濃號。這家夥排水量達到恐怖的七萬噸,把埃塞克斯級給秒成了渣渣。它原本是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但是被美軍航母戰鬥群反複暴錘之後,日本人那花崗岩腦袋也算是開竅了,知道沒有製空權,再強大的戰列艦開出去也隻有給人家送菜的份,所以在建到百分之五十的時候就果斷將它改成航母了。至於劃不劃算不知道,反正這樣一通因陋就簡的改造,讓日本多了一艘噸位空前的航空母艦。


    隻要燃油供應能得到保證,這些擱置的航母都可以爭分奪秒的建造出來。


    隻要燃油供應充足,他們的艦載機飛行員,他們的艦員,都可以敞開了訓練,戰鬥力將會飛速提高。


    隻要燃油供應有保障,日本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內拉出四艘航母和不少於三百名訓練有素的艦載機飛行員,日本擱在軍港裏曬太陽的那幾十艘驅逐艦、護衛艦也可以開動起來投入戰場,不敢說可以扭轉戰場局勢,至少也不會再出現誇賈林島那種陸軍在島上殺得美軍血流成河近乎崩潰,海軍卻無力給予任何支援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最終全軍覆沒的尷尬了。


    隻要能把油田搶到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前提是能把油田搶到手!


    兵力還是有保證的。雖說日軍一直在抱怨兵力捉襟見肘,但那得分情況。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舍不得大規模擴軍,總想在不影響國內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擺平中國,打來打去都是那二十來個師團,兵力自然不夠;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雖然加大了動員力度,但同時兼顧中國和太平洋戰場,兵力還是遠遠不夠。但現在他們已經下定決心要不顧一切拿下東營油田了,根本就不顧其他方向了,兵力捉襟見肘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按大本營的計劃,此戰日軍華北駐屯軍、關東軍、華中派遣軍都必須傾盡全力,顧惜一切代價,直到將油田拿下為止。坦克第3師團,隸屬第11軍的第3師團,隸屬華北駐屯軍的第26、第27師團,隸屬第13軍的第13、第17師團,還有從太平洋戰場抽調迴來的第5、第9、第16師團,即將從本土出發加入關東軍作戰序列,以增強關東軍的攻擊力的第7師團,光是常設師團就砸進去了八個,再加上其他部隊,算是把老底全壓上去了,哪怕是用人海堆也要把那幫該死的中國布爾什維克堆死!


    真正讓日**疼的東營的地理位置。它就在渤海之濱,距離山東八路軍的大本營濰坊也就咫尺之遙,而此時,第四野戰集團已經將滄州圍得水泄不通了,關東軍要南下,必然會在滄州一帶跟他們迎頭撞個正著;第三野戰集團則截斷了津浦鐵路,擋住了第13軍北上的道路;至於第11軍……算了,他們在長衡大戰中拚得太狠,已經傷了元氣,正在拚命舔傷口中,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的。而且就算第11軍恢複了戰鬥力,也必須先擊敗第二野戰集團才能北上!


    換句話說,日軍三大重兵集團,甭管是哪個都會在距離東營很遠的地方就跟紅色軍團的精銳撞個正著,想在短時間內衝到東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一戰一旦打成曠日持久的膠著拉鋸,後果如何大家心裏都清楚。


    他們隻剩下一個選擇:讓部隊搭乘一切他們搞得到的船隻,穿越渤海灣在東營登陸,直搗黃巢!


    可是,東營近海那水文真的讓每一位兩棲登陸戰指揮官蛋疼無比!


    這可是黃河的入海口……


    黃河大家都懂的,每年都要裹挾數以億噸計的泥沙滾滾入海,這些泥沙迅速墊高海床,在將渤海染黃的同時也讓水深變得越來越淺,這就很要命了。這意味著日軍那一溜小山般龐大的艦船壓根就沒法駛近東營,比如說把大和號開過去,可能離東營還有二三十公裏就他奶奶的擱淺了,開不動了。


    該死的黃河,真是害人不淺。


    杉山元花了幾天時間將東營的地形、近水海文資料、八路軍的部署,通通都看了一遍之後,紅著眼睛對梅津美治郎說:“這一仗……很難打啊!就東營那水文情況,超過五千噸的艦船根本就沒法接近近海,真要玩兩棲登陸,不管是第一梯隊上岸還是裝備物資輸送,都會遇到巨大的困難!”


    梅津美治郎聽完他的介紹,也是眉頭緊皺:“這樣一來,我們豈不是沒有辦法用戰列艦支援部隊登陸了?”


    杉山元苦笑:“別說支援部隊登陸,連進入艦炮射程都要冒擱淺的風險!那鬼地方,壓根就不適合大規模登陸作戰!”


    梅津美治郎問:“那能否換一個登陸地點?比如說青島?”


    杉山元說:“青島條件還是不錯的,優良的深水港完全可以支持戰列艦、航母等巨型戰艦停泊。但如果在青島登陸的話,登陸部隊必須先橫穿膠東半島,拿下濰坊,才能到達東營……”


    梅津美治郎歎氣:“這樣一來,突然性就不複存在了。”


    杉山元說:“可不是麽。”


    從青島到東營,不到兩百公裏,而且一路都是以平原為主,對機械化部隊來說,這點距離不值一提。但是這兩位大將都不認為在水文條件相對要優越很多的青島登陸是個好主意,這意味著登陸部隊得先拿下八路軍重兵據守的青島,然後打穿膠東半島,才能抵達東營。放在一年前他們肯定不會認為這算得上是什麽嚴峻的挑戰,三個甲種師團,打穿膠東半島那還不是小菜一碟?但是今非昔比,麵對武裝到牙齒的八路軍,不管是杉山元還是梅津美治郎,都不認為三個師團就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


    梅津美治郎說:“這樣一來,支援登陸的任務就完全壓到艦載機部隊的肩上了……”苦笑著搖了搖頭,“但八路軍在山東至少部署了兩百架太陽殺手,這些艦載機飛行員都會死的!”


    有著“太陽殺手”之稱的普卡拉攻擊機早就成了日軍飛行員的噩夢,不知道多少富有經驗的日軍老飛行員讓它的機炮給打成了肉沫。很顯然,如果真的全靠艦載機壓製八路軍的灘頭陣地,掩護登陸部隊登陸,對飛行員和艦載機數量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日軍現在已經拿不出那麽多老練的飛行員了,菜鳥上陣是必然的。一幫菜鳥駕駛著早就落後了的機型去迎戰由身經百戰的德國雇傭兵飛行員駕駛的太陽殺手,結局如何用膝蓋都想得到!


    杉山元沉默良久,擠出一句:“那就讓他們去死吧!反正他們總是要死的,死在東營,總被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戰機一批批地撕成碎片來得有價值,至少他們的犧牲能為日本換迴一個油田!”


    梅津美治郎臉部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狠狠點頭:“也隻能這樣了!”


    在這兩位大將的低語中,一艘艘運輸艦正滿載著兵員和武器裝備從日本軍港中傾泄而出,冒著被美軍潛艇擊沉的風險駛向朝鮮的鹹興港。這是日本第7師團的運輸船隊,為了避免被八路軍的戰機發現,他們沒有直接進入渤海在大連登陸,而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在鹹鏡南道的鹹興港登陸,然後搭乘列車進入東北,加入關東軍的作戰序列。想必這些來自北海道的將士此時心中充滿了摧敵鋒於正銳,挽狂瀾於極危的使命感,認為自己將成為拯救大日本帝國的英雄吧?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這支船隊的終點並沒有鮮花和歡唿,他們從出發的那一刻開始便徑直駛向墳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鐵血戰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鷹隼展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鷹隼展翅並收藏抗日之鐵血戰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