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飄揚出陝州,虎牢敗北轉山丘。


    屢戰該潰軍心浮,推責殺將天子憂。


    封常清慘敗,唐玄宗不能接受。本想一舉剿滅叛軍,但是事與願違,二十萬大軍出征,結果是慘敗。十幾天時間,朝廷的主力損失了一半。他十分的不滿意,對身邊的高力士說道:“朝廷的軍隊,轟轟烈烈的出京,朕親自送出。一個戰役下來,丟盔卸甲。不但損失了十萬之眾,還丟失了河南道。實在是有損國威,朕一氣之下處死了兩員主將,這樣做能不能激勵朝廷的軍隊奮勇殺敵呢?”


    高力士對處死兩員戰將,本來就想不通。尤其是高仙芝,一仗未打就被處死,實在是冤枉。臨陣殺大將,是在幫叛軍的忙。但是當唐玄宗問他的時候,又不願違拗他的心意。鄭重的說道:“啟奏皇上,朝廷出兵浩浩蕩蕩,兩倍於敵的兵力,得到的是損失大半的慘敗結果,主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皇上處死兩人,能重振軍威,使前線的將帥都負起責任。”


    唐玄宗說道:“這是不得已的辦法,朕本不願。但是讓誰來掛帥呢?”高力士說道:“太子是最好人選。”唐玄宗歎息一聲沒有迴答。當晚他一夜不能安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


    楊貴妃說道:“三郎今天是怎麽啦?快四更了,還在床上翻動。”“睡不著啊,胡羯猖獗,朝廷吃了大虧,前景不妙啊。”唐玄宗幹脆坐了起來。楊貴妃跟著起來說道:“我來為你按摩一下,你不是說朝廷的力量是叛軍的十倍嗎,那有什麽好擔心的啊,十個打一個,捏都能捏死他。”唐玄宗說道:“話雖然是這樣說,但現在想找一個合適的領兵之人都很困難,朕不由得擔憂起來了。我想讓太子領兵出征,你認為如何?”


    楊貴妃想起了楊國忠的交代,一邊按摩唐玄宗的脖子一邊說道:“玉環不幹涉三郎的政事,不過選帥的事,還是要聽聽中書省的意見。”唐玄宗聽出了話中的意思,歎息一聲說道:“睡吧,都五更天了。”


    折騰了一晚上,唐玄宗到天亮才入睡,因此沒有上朝。在國家動蕩麵臨顛覆之時,唐玄宗雖然已經注意到危機,但還沉浸在大唐盛世的美夢之中,仍然是不按時上朝。然而大臣們不知什麽時候上朝,都早早的到了宣政殿。


    當高力士宣布今天不上朝之後,大臣們都各自迴到自己的衙門。張漸昨天起草了處死高仙芝和封常清之的詔書,現在想來覺得事態嚴重,便急匆匆來到中書省,見到楊國忠,便對他說道:“高仙芝和封常清被處死,我昨天草擬的聖旨,高力士急匆匆的拿走了。邊令誠監斬,丞相知道嗎?”


    楊國忠不知道這件事,但聖旨已經下了。覺得事態嚴重,不解的說道:“封常清有罪,已經撤職了,高仙芝並沒有大罪,怎麽也殺了。邊令誠與高仙芝是老搭檔,進攻小勃律時就是高仙芝的監軍,他難道告了高仙芝一狀。這事太大,朝廷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得和韋見素商量一下,下一步怎麽辦?”


    韋見素接到楊國忠的傳信,匆忙來到中書省。楊國忠問道:“處死高仙芝和封常清你知道嗎?”韋見素一臉的驚愕:“為什麽要處死他們?”“你是兵部尚書,副元帥和節度使被處斬,都不知情,如何說得過去?”楊國忠挑釁的說道。


    “有你首席宰相就行了,一切包辦,其他人都是多餘的。殺兩個一品官,也不打緊,但誰來領兵打仗,可就為難了。”韋見素立即進行反擊。


    楊國忠輕笑一聲說道:“見素誤會了,這事是張漸剛才來告訴我的,昨天高力士和邊令誠傳達皇上口諭,要他起草處斬高、封兩人的聖旨,他剛才來告訴我的。這事太大,所以請你來,不想你也不知道。”


    “臨陣殺大將,兵家之大忌,趕快去阻止啊。”韋見素起身就要走。張漸說道:“來不及了,邊令誠昨天就拿著聖旨去了潼關。”韋見素一下子攤坐在椅子上,嘴巴上念叨著:“這如何是好,這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中使薛道來了,看到三人,已經明白了他們為了何事。對楊國忠說道:“皇上傳兩位宰相進宮,有要事相商。”


    楊國忠、韋見素跟著薛道一起到了紫宸殿,唐玄宗已經坐在那裏,對他們說道:“兩位愛卿,朕已經下旨,處置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現在要物色一名軍隊的主官,來指揮平叛,你們推舉人選。”


    韋見素說道:“啟奏皇上,高仙芝出京城隻有十幾天,與叛軍沒有正麵交鋒,一仗沒打就把他殺了,皇上三思啊。”


    唐玄宗說道:“他畏敵如鼠克扣軍糧,已經不能勝任主帥之職,處死他是為了整頓軍威。他雖罪不至死,但為了鼓舞士氣,警告那些不負責任的將領,隻好委曲他了,他們的家人,朝廷要撫慰好。現在聖旨已下,不可更改,此後休提。”


    楊國忠說道:“哥舒翰是最好人選,但他有病在家休養,平時都不上朝。其他人的聲望和能力都有欠缺。現在潼關的防守十分重要,臣奏請調太原尹王承業來守潼關。”


    唐玄宗說道:“推薦新的領軍人選要緊。邊令誠雖然隻是一個監軍,但他長年在軍隊裏奔走監督,又有田良丘、王思禮和李承光輔助,十萬大軍守潼關是保險的。王承業要看住太原的叛軍,位置十分重要,不宜調動。”


    韋見素說道:“啟奏皇上,臣推薦隴佑節度使李嗣業,此人勇猛異常,兩軍陣前,驍勇無比,是一員虎將。讓他來主管平叛,是否合適?”


    唐玄宗說道:“嗣業是仙芝的部將,慣打先鋒。打仗的時候,勇猛有餘,但計謀不足,做先鋒可以,作主帥欠缺運籌帷幄的能力。”


    韋見素說道:“新任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行不行,安思順對他非常推崇,此人武狀元出身,有勇有謀,曾是王忠嗣將軍的得力助手。立過戰功,讓他來主持平叛,應該可以。”


    唐玄宗說道:“郭子儀年過六旬,做節度使之後,沒有打過一仗,能力究竟如何,不得而知。這樣的關鍵位置不能輕易使用沒有實戰的人,還是找一個有經驗之人。再說他剛剛升任節度使,又要提拔為帥,時間太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風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當並收藏盛世風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