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他們已經斷糧多日,馮異身上竟然還藏著豆子。朱祐忍不住問道:“公孫,你從哪弄到的豆子,什麽時候弄到的?”


    馮異聳了聳肩,把袍子夾層裏的豆子都收攏到一起,然後說道:“我去給主公煮一碗豆粥。”此


    時,他們身在一座山洞當中。龍淵等人撿來幹柴,點起篝火,馮異拿出個小陶盆,將豆子和幾片野菜葉放進去,又倒入些水,放在篝火上燒。


    隨著小陶盆裏的豆粥冒出咕嘟嘟的氣泡,豆粥的香氣也在山洞裏蔓延開來。圍


    坐在篝火四周的眾人,無不暗暗吞咽唾沫,雖然他們都已餓極,但都是坐在原地,一動也不動,更無人上前去吃一口。


    到了這個時候,還能留在劉秀身邊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稱得上是劉秀的鐵杆了。


    大浪淘金,百煉成鋼。劉秀在河北的逃亡之旅,又何嚐不是對人性的一種考驗?艱


    苦又兇險萬分的環境,已把劉秀身邊那些意誌力不堅定的人全部淘汰掉,正所謂去其糟粕,留其精華。


    豆粥煮好之後,馮異盛出一碗,端送到劉秀的近前。


    在周圍眾人的輕聲唿喚下,劉秀悠悠轉醒,看到馮異端送過來的這碗豆粥,劉秀也很驚訝,他目光渙散地看著馮異,問道:“這是……哪來的豆子?”“


    是屬下先前留下的,一直沒舍得吃掉。”馮異把粥碗又向前送了送,說道:“主公快吃吧!”這


    一碗豆粥,裏麵隻有一點豆子和幾片野菜,大多都是湯水,而且沒有加入調料,吃起來也沒什麽味道。


    但對於已多日沒有進食、饑腸轆轆的劉秀而言,這碗豆粥堪稱是他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美食。喝


    下這一碗豆粥後,劉秀緩緩閉上眼睛,好似昏昏沉沉地睡過去了。


    還剩下的一點豆粥,在場依舊無一人肯去吃。馮異環視周圍,剛要說話,鄧禹說道:“剩下的這些就留下吧,等主公睡醒了,讓主公吃完。”


    其餘眾人亦是紛紛點頭,表示鄧禹說得沒錯。馮異把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默默地把小陶盤收起。人


    們都以為劉秀吃完豆粥,因為身子虛弱的關係,又睡著了,而實際上,他並沒有睡。劉


    秀躺在山洞的裏端,背朝著眾人,誰都看不到,他緊閉的眼睛流淌出水滴。


    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對於開國功臣,大多都是充滿顧慮和忌憚。


    功高蓋主!哪個皇帝坐上皇位後,不希望自己坐得穩固?所以便有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劉秀可算是開國皇帝中的異類,沒有杯酒釋兵權的虛情假意,也沒有殘害開國功臣的卸磨殺驢,他與每一名開國功臣都相處得非常好,這固然和劉秀本身的品性有關,同時,他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在


    他最最困難的時候,那些部下們對他不離不棄,有一口吃的,寧可自己餓肚子,都要先讓他這個主公來吃,這份恩情,讓劉秀牢記在心,也銘記了一輩子。所


    以,在很多時候,劉秀的表現都是個非常護短的人。他


    的手下可不全都是聖人,經常有人會犯錯,但劉秀從沒有太重的懲處過,當然了,他這種護短的個性,也給他自己製造了不少的麻煩,甚至是危機,這是後話。劉


    秀畢竟是飲過金液的人,身體素質很好,昨天還是病怏怏的,但隻過了一宿,到了第二天,他的精氣神已明顯提起來了。


    馮異把昨天剩下的那點豆粥拿出來,熱了熱,要給劉秀吃。後


    者向他擺擺手,含笑說道:“再多加些水,我們大家一起分食。”鄧


    禹正色說道:“主公病情未愈,還是主公吃吧!”


    “是啊,主公,就這麽一點豆粥,又哪夠我們大家分吃的?”


    “主公吃吧,我們都不餓!”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著劉秀。


    劉秀含笑說道:“我們已進入幽州,不遠就是饒陽。我們先把這些豆粥吃了,墊墊肚子,等到了饒陽,再吃頓好的!”


    眾人麵麵相覷,心裏嘀咕,主公該不會是病糊塗了吧?他們正被王郎通緝呢,去饒陽,不是去自尋死路嗎?


    銚期清了清喉嚨,說道:“主公,聽說幽州諸郡,大多也歸順了王郎。”


    劉秀環視眾人一眼,淡然一笑,隨手把豎在旁邊的節杖拿起,他捋了捋係在棍頭上的黃帶子,樂嗬嗬地說道:“誰又能知道,我們究竟是劉玄的使節,還是王郎的使節?”人


    們聞言同是一怔,鄧禹最先反應過來,眼睛頓是一亮,笑道:“主公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謊稱是王郎的使節,混入饒陽?”


    “正是!”劉秀含笑點點頭。


    現在還能留在劉秀身邊的這些人,對劉秀都有種近乎於信仰般的崇拜,劉秀說他們可以混入饒陽,沒有一人對此產生懷疑的,人們的臉上皆露出喜色,一個個咧著嘴,滿心的激動和興奮。隻


    要讓人們心裏有了希望,人們的身上就會充滿幹勁。劉秀一句話,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山洞裏一下子充滿了活力。劉秀也站起身形,舒展雙臂,活動筋骨。


    剩下的豆粥並沒有多少,即便又加了許多的水,但裏麵的豆子就那麽多,他們幾十號人一分,最後每個人隻分了個碗底。不


    過可以即將進入饒陽,人們現在也不在乎這點稀溜溜的豆粥了,一口喝幹後,幹勁十足的收拾起行李。


    劉秀走出山洞,揚起頭來,深深吸了口氣。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情,讓他感覺自己仿佛在鬼門關外轉了一圈,也讓他有種重獲新生之感。病


    前,劉秀心裏充滿了怨恨。他


    怨恨劉玄害死了自己的大哥,還時時刻刻想加害自己,要斬草除根;他怨恨王郎稱帝,對自己窮追猛打,一心想置自己於死地;他怨恨劉林既心思歹毒,視百萬人命如草芥,同時又愚不可及,竟然能相信王郎的鬼話,推王郎在河北稱帝;他怨恨老天不公,自己從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也沒做錯過什麽,為什麽就不肯給自己一條活路……而


    現在,劉秀心中已無怨恨。


    他對自己當前的處境,歸結起來就四個字,不夠努力。如


    果他能再努力一點,他可以改變目前窘迫的處境,如果他能再努力一點,可以帶著身邊的兄弟們走出絕境。


    就在劉秀站在山洞外,心緒萬千之時,鄧禹走了過來,到了他身邊,小聲說道:“主公真要混入饒陽?”劉


    秀看了鄧禹一眼,點了點頭。鄧


    禹眉頭緊鎖,提醒道:“主公,此行危險啊!”如果人家認不出他們,倒也罷了,一旦被人家認出來,他們在饒陽可就成了甕中之鱉,插翅難飛。


    劉秀沉吟片刻,說道:“大家跟著我,是為了尋求希望,可不是為了絕望。”稍


    頓,他又意味深長地說道:“既然大家都尊我為主公,我就必須得給大家帶來希望!”


    此時的劉秀,說這種話真的是沒什麽本錢,不過鄧禹卻在劉秀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自信。


    他已經不記得有多久沒看到,沒有感受到劉秀的這種自信了,現在的劉秀,才是那個他所熟悉的,意氣風發的劉秀。


    鄧禹心中一蕩,拱手說道:“無論上刀山還是下火海,禹都願隨主公同行!”


    劉秀拍了拍鄧禹的肩膀,說道:“王郎未在邯鄲稱帝前,隨我者有數百人,而現在,隻有幾十人,為何?”


    鄧禹想了想,說道:“因為他們怕死。”


    劉秀笑了,說道:“每個人都怕死,我也怕死。”


    他幽幽說道:“那些離我而去的人,是因為意誌不堅,是因為還不夠努力,也不願隨我一起去努力。努力二字,人人都會說,人人都明白它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對於這兩個字都是得過且過。所以,隻有少數人才能走得很高很遠,而大多數人,都隻是碌碌無為,平凡終老。”


    鄧禹看著劉秀,好半晌沒迴過神來,不知什麽時候,朱祐等人也都走出了山洞,人們站在劉秀的身後,異口同聲地說道:“主公!我等願隨主公,一同努力!”劉


    秀轉迴身形,目光在眾人的臉上緩緩掃過,重重地點下頭,說道:“對,我們一同努力!再多堅持一下!再多努力一點!”饒


    陽,位於幽州和冀州的交界附近,南麵是兩州交界,北麵是滹沱河。饒陽的地理位置不錯,但城邑不大。


    劉秀一行人到達饒陽的時候,已經是天近傍晚。劉秀還是拿著他那根棍子——節杖,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大搖大擺的來到城門前。


    看守城門的官兵見到劉秀等人,都皺了皺眉。從冀州一路逃亡到幽州,劉秀這些人,每個都是渾身的狼狽,衣服又髒又破,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幾乎都成了大花臉,頭發也不知道幾天沒洗過了,變成一縷縷的,還沾著幹枯的草葉。如


    果不是劉秀等人個個身上佩劍,看他們的模樣,和逃荒的流民幾乎沒什麽區別。看


    守城門的城門官走上前來,打量劉秀等人一番,語氣不善地大聲質問道:“你們都是幹什麽的?”“


    大膽!”沒等劉秀說話,一旁的朱祐先炸了,他一手叉腰,一手握住佩劍的劍柄,厲聲嗬斥道:“見到大人,出言不遜,你該當何罪?”朱


    祐可不是白丁出身,做過官,打過仗,身上有股子咄咄逼人的氣場,板起臉來,不怒而威。


    城門官還真被朱祐給唬住了,感覺眼前這個漢子不像是普通人,他再仔細瞧瞧劉秀,倒吸口氣。劉


    秀的氣質雖然儒雅,文質彬彬,但身上已然具備上位者的氣勢。這種感覺很難描述,感覺他就該是高高在上的那個人。


    城門官縮了縮脖子,心思轉了轉,拱起手來,賠笑著問道:“不知閣下是?”“


    我乃天子使節!奉天子之命,巡撫涿郡,今路過你饒陽,你可是要阻撓我等進城?”劉


    秀的語氣十分平緩,但身上的氣勢反而更足,即便是站於兩旁的軍兵都能感受到他身上傳來的壓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道並收藏漢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