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左右兩肩各扛一個架床的木凳,小環很艱難的把頭轉向樂伯的方向問:“你在叨叨什麽?”
“沒什麽沒什麽。”查覺失言的樂伯趕緊轉移話題:“什麽時候能弄好,我還想找你說會話呢。”
“到蠻人的屋子裏麵去說話。”小環對著前方揚了揚下巴,帶著羨慕嫉妒的情緒說:“給他們備得房子比我住的還好。”
新建的木屋一字排開,還沒進去就能聞到木香味。這排建在寺人居住院子裏的新房,光從外形上來看就比其他的木屋光鮮不少,難怪小環豔羨的不行。
進了木屋,能見到靠窗搭建的木床。雖然隻是用兩個凳子架了板子做成的床,卻鋪了不少的幹草在上麵,要睡的時候再鋪上一層布,躺上去必定蓬鬆柔軟。
樂伯急不可耐的躺上去試了試,嘟囔著:“這哪是戰俘用的,明明是用來迎待從遠方而來的親人。”
小環得意的道:“沒錯啊。所有的大王和國君都說異族就是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早晚會成為楚國的子民。”
樂伯不由吐了吐舌頭,為春秋君主視天下為已物的胸懷讚歎。他也沒忘了今天來的目的,拉了小環過來便說起了穀國的事。
“豆子大的一個國家,怎麽惹起你的興趣來了?”小環也往樂伯身邊一躺,舒服得閉上眼睛道:“等會我就跟大家說去。來了渚宮幾個月,近百個小子我都認識了,別說你想知道穀國的事,你就是想知道穀國來的媵人每天吃什麽都成。”
樂伯一點也不懷疑小環說的話。仆役係統的可怕能力的確能夠做到無處不在,無微不至,若是能再提升一點八卦的覺悟性,明朝時朝的東西兩廠再加上錦衣衛也沒春秋時期的仆役係統能力大。畢竟,春秋人遇事不喜歡藏著捂著,有啥就說啥。
“穀國來的媵人吃什麽我才不管呢。其他不敢說,吃的東西咱們楚國絕對是華夏第一。怕是周天子來了,見到咱們楚人吃什麽也要嚇一跳——下人桌上也能找著士族吃的魚。”在軟蓬蓬的床上轉了一個身,伏趴著聞草香的樂伯道:“最近有沒有什麽好玩的事?”
“隻有一個很氣人的事。”小環湊到樂伯耳邊,低聲道:“兩個管事不知道怎麽吵上了。其中一個管事的弟弟在若敖家幹活,他弟弟請了人來把另一人管事的腿弄斷了一根。”
“又是跟若敖氏有關係的人。”樂伯冷笑道:“一個人好生生斷了一條腿,就算跟若敖氏有點關係,作惡的管事怕是也要斷條腿還迴去吧?”
春秋律法很簡單,你害了別人的命,你得償命;你斷了別人的腿,你也得斷了自己的腿。
“作惡的管事什麽事都沒有。”小環冷哼了一聲,接著道:“若敖那裏來的人帶著扁鵲來的,當時挑斷了腿筋當時就讓扁鵲治,那傷口就一點點大,看上去就像自己不小心摔了一樣。沒誰敢跟上麵的人說,就連斷了筋的那個人也不敢說,作惡的管事可不是沒事。我告訴你……”
小環後麵說的話樂伯根本聽不進去,滿腦子想的隻有一件事。
“挑斷了腿筋當時就讓扁鵲治了?”樂伯搖著小環追問:“你可知道那是若敖氏誰家的扁鵲?”
樂伯焦急的模樣讓小環愣了片刻,才支吾著道:“我……我能幫你打聽到。出了什麽事,莫非你認識那個受了傷的管事?”
“我哪認識他!”樂伯苦笑著搖頭,歎著氣道:“若敖氏沒把我弄死,竟把矛頭對準了嬋隗。他們也帶了扁鵲去,弄斷嬋隗手筋之後立馬就給她治了。我想著,現在還能留在郢都的若敖氏並不多,傷了嬋隗的應該是同一戶的人。除非若敖氏家家戶戶都有斷了別人手腳筋當時就給治的習慣。”
小環張著嘴想了一想,搖頭否認:“不記得以前有這種事,應該是同一戶人請來的人。弄不好,就是那家人出的主意。”
“所以我才讓你打聽是誰家。”樂伯委屈的道:“知道他們是誰家的仆役,應該就能知道是誰傷了嬋隗。”
五天後,用布包著的魚幹便由馬夫送到了樂伯手裏。
用碎布隨便包點東西托馬夫帶來,是樂伯教給小環的通信辦法。猜到小環多半是打聽到了什麽,樂伯倒也不著急趕去宮裏。在春秋待的時間越久,越明白隻有自己效率快並不能成事,21世紀養成的急性子早已被這個時代磨平,又豈會急於一時?更何況,自己隻是個仆役,在子旅沒離開的下午,樂伯的首要任務是陪他讀書。
樂伯對文字的快速認知讓前來授課的師傅非常滿意,雖然時不時特意刻錯字,少不得要氣得師傅打上幾板子,白胡須的彌師傅還是打完讚道:“你這恭桶小子倒是與文字有緣,學得比子旅還快。過不了幾日,應該就能趕上他了。”
樂伯立刻拜在地上:“那師傅多給我一些甲骨看吧,我也好多多溫習。”
自從在甲骨上看到有龍的記錄,收藏甲骨以箱論的彌師傅就成了樂伯眼中的大寶藏。他期待著在甲骨上找到更多堪稱“神話”的記錄,以窺探夏商周長達一千五年的“神紀”時代。
彌師傅隨手便從衣袖裏摸出了一片甲骨,遞給樂伯的同時鄭重的說道:“甲骨都是亂記的東西,你看著玩就罷了,別當真。”
又轉頭對一邊看竹簡的子旅說道:“樂伯跟你提及任何甲骨上的事,你就當是笑談。”
子旅點頭時,看了甲骨的樂伯抬頭抱怨:“又是隻刻了‘有龍’二字!祖宗們就不能多刻點嗎?咱們說話也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吐,像說話這樣刻,看的人也不用猜祖宗們到底想刻點什麽嘛。”
“剛誇了你兩句就敢枉議祖宗!”彌師傅臉色一變,拿起小刀遞給樂伯時喝道:“你刻句話,也不求你刻在甲骨上,你就刻在竹子上吧。”
樂伯不明白子旅為啥一時用同情的眼光看向自己。直到花了一個小時才算勉強刻了一個正確的字後,樂伯才知道為啥古人的書絕對惜字如金。
刻字是個體力活,是個比種田還累的體力活啊!
左右兩肩各扛一個架床的木凳,小環很艱難的把頭轉向樂伯的方向問:“你在叨叨什麽?”
“沒什麽沒什麽。”查覺失言的樂伯趕緊轉移話題:“什麽時候能弄好,我還想找你說會話呢。”
“到蠻人的屋子裏麵去說話。”小環對著前方揚了揚下巴,帶著羨慕嫉妒的情緒說:“給他們備得房子比我住的還好。”
新建的木屋一字排開,還沒進去就能聞到木香味。這排建在寺人居住院子裏的新房,光從外形上來看就比其他的木屋光鮮不少,難怪小環豔羨的不行。
進了木屋,能見到靠窗搭建的木床。雖然隻是用兩個凳子架了板子做成的床,卻鋪了不少的幹草在上麵,要睡的時候再鋪上一層布,躺上去必定蓬鬆柔軟。
樂伯急不可耐的躺上去試了試,嘟囔著:“這哪是戰俘用的,明明是用來迎待從遠方而來的親人。”
小環得意的道:“沒錯啊。所有的大王和國君都說異族就是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早晚會成為楚國的子民。”
樂伯不由吐了吐舌頭,為春秋君主視天下為已物的胸懷讚歎。他也沒忘了今天來的目的,拉了小環過來便說起了穀國的事。
“豆子大的一個國家,怎麽惹起你的興趣來了?”小環也往樂伯身邊一躺,舒服得閉上眼睛道:“等會我就跟大家說去。來了渚宮幾個月,近百個小子我都認識了,別說你想知道穀國的事,你就是想知道穀國來的媵人每天吃什麽都成。”
樂伯一點也不懷疑小環說的話。仆役係統的可怕能力的確能夠做到無處不在,無微不至,若是能再提升一點八卦的覺悟性,明朝時朝的東西兩廠再加上錦衣衛也沒春秋時期的仆役係統能力大。畢竟,春秋人遇事不喜歡藏著捂著,有啥就說啥。
“穀國來的媵人吃什麽我才不管呢。其他不敢說,吃的東西咱們楚國絕對是華夏第一。怕是周天子來了,見到咱們楚人吃什麽也要嚇一跳——下人桌上也能找著士族吃的魚。”在軟蓬蓬的床上轉了一個身,伏趴著聞草香的樂伯道:“最近有沒有什麽好玩的事?”
“隻有一個很氣人的事。”小環湊到樂伯耳邊,低聲道:“兩個管事不知道怎麽吵上了。其中一個管事的弟弟在若敖家幹活,他弟弟請了人來把另一人管事的腿弄斷了一根。”
“又是跟若敖氏有關係的人。”樂伯冷笑道:“一個人好生生斷了一條腿,就算跟若敖氏有點關係,作惡的管事怕是也要斷條腿還迴去吧?”
春秋律法很簡單,你害了別人的命,你得償命;你斷了別人的腿,你也得斷了自己的腿。
“作惡的管事什麽事都沒有。”小環冷哼了一聲,接著道:“若敖那裏來的人帶著扁鵲來的,當時挑斷了腿筋當時就讓扁鵲治,那傷口就一點點大,看上去就像自己不小心摔了一樣。沒誰敢跟上麵的人說,就連斷了筋的那個人也不敢說,作惡的管事可不是沒事。我告訴你……”
小環後麵說的話樂伯根本聽不進去,滿腦子想的隻有一件事。
“挑斷了腿筋當時就讓扁鵲治了?”樂伯搖著小環追問:“你可知道那是若敖氏誰家的扁鵲?”
樂伯焦急的模樣讓小環愣了片刻,才支吾著道:“我……我能幫你打聽到。出了什麽事,莫非你認識那個受了傷的管事?”
“我哪認識他!”樂伯苦笑著搖頭,歎著氣道:“若敖氏沒把我弄死,竟把矛頭對準了嬋隗。他們也帶了扁鵲去,弄斷嬋隗手筋之後立馬就給她治了。我想著,現在還能留在郢都的若敖氏並不多,傷了嬋隗的應該是同一戶的人。除非若敖氏家家戶戶都有斷了別人手腳筋當時就給治的習慣。”
小環張著嘴想了一想,搖頭否認:“不記得以前有這種事,應該是同一戶人請來的人。弄不好,就是那家人出的主意。”
“所以我才讓你打聽是誰家。”樂伯委屈的道:“知道他們是誰家的仆役,應該就能知道是誰傷了嬋隗。”
五天後,用布包著的魚幹便由馬夫送到了樂伯手裏。
用碎布隨便包點東西托馬夫帶來,是樂伯教給小環的通信辦法。猜到小環多半是打聽到了什麽,樂伯倒也不著急趕去宮裏。在春秋待的時間越久,越明白隻有自己效率快並不能成事,21世紀養成的急性子早已被這個時代磨平,又豈會急於一時?更何況,自己隻是個仆役,在子旅沒離開的下午,樂伯的首要任務是陪他讀書。
樂伯對文字的快速認知讓前來授課的師傅非常滿意,雖然時不時特意刻錯字,少不得要氣得師傅打上幾板子,白胡須的彌師傅還是打完讚道:“你這恭桶小子倒是與文字有緣,學得比子旅還快。過不了幾日,應該就能趕上他了。”
樂伯立刻拜在地上:“那師傅多給我一些甲骨看吧,我也好多多溫習。”
自從在甲骨上看到有龍的記錄,收藏甲骨以箱論的彌師傅就成了樂伯眼中的大寶藏。他期待著在甲骨上找到更多堪稱“神話”的記錄,以窺探夏商周長達一千五年的“神紀”時代。
彌師傅隨手便從衣袖裏摸出了一片甲骨,遞給樂伯的同時鄭重的說道:“甲骨都是亂記的東西,你看著玩就罷了,別當真。”
又轉頭對一邊看竹簡的子旅說道:“樂伯跟你提及任何甲骨上的事,你就當是笑談。”
子旅點頭時,看了甲骨的樂伯抬頭抱怨:“又是隻刻了‘有龍’二字!祖宗們就不能多刻點嗎?咱們說話也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吐,像說話這樣刻,看的人也不用猜祖宗們到底想刻點什麽嘛。”
“剛誇了你兩句就敢枉議祖宗!”彌師傅臉色一變,拿起小刀遞給樂伯時喝道:“你刻句話,也不求你刻在甲骨上,你就刻在竹子上吧。”
樂伯不明白子旅為啥一時用同情的眼光看向自己。直到花了一個小時才算勉強刻了一個正確的字後,樂伯才知道為啥古人的書絕對惜字如金。
刻字是個體力活,是個比種田還累的體力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