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沒有誰對濕蠻的妄言表現出不滿。嗚鳳兵猶如沒有聽見,潘崇和勤麇隻是低頭輕笑幾聲,就連子旅也掩著嘴發笑,仿佛濕蠻要砸的根本不是他爹,而是不相幹的人。


    他國使臣見到這一幕最先反應過來,正了正衣襟道:“諸公子多半是不識麂和鹿,要讓楚王見笑了。”


    對任何一個大夫來,“誤食子珍肉”的罪名顯然比“不分麂鹿”要麻煩得多。派質子來楚本就是為了讓楚國失去吞並母邦的理由,怎能把“誤食子珍肉”這麽好的理由拱手送到楚王手裏?大不了學一下夷部落的人,讓楚王笑話罷了。反正楚國隻要打不勝晉,“南蠻”的帽子就甩不掉。被南蠻之國取笑,諸國隻會覺得又是楚國做了不合時宜的事,根本不會影響自己。至於幾個質子……


    子旅在楚國大夫眼裏隻是一普通的公子,質子們在他們的大夫眼裏就更是普通的公子了。


    諸大夫趕緊對自己的公子們使眼色,毫不介意自己的舉止被楚王盡收眼底。


    “我分判不出麂和鹿。”這話的質子憋紅了臉,頭低得下巴撐住了胸口。


    雖然“出身正統”是質子在楚國唯一的尊嚴,此時也不得不暫拋了。一個質子開了口,其他的質子也隻好發出附和聲。


    從不放過用“南蠻”奚落楚地的質子能承認自己的認知與蠻濕一樣,楚王商臣已經很滿意了。他悠悠然站了起來,輕描淡寫的了一句:“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不懂也沒什麽。”


    “大王得不對。”勤麇一點麵子也不給楚王,甩袖便道:“何為正統君子?母胎之中便凝君子之氣,出生便有君子之範,待人處事無不以君子之道行之。眾公子來楚地時間都不短,連麂都不判,沒有一點君子之道的作派,與那蠻部的壯士無分別。大王該嚴厲喝止,而不是一句‘都是孩子’就由得他們行這蠻夷之舉,不是縱容還是什麽?長此以往,諸公子君子之風難以啟發,大王以何顏麵對待將諸公子交托於您的國君?”


    商臣並不認識勤麇,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看向潘崇。後者雖也沒有與勤麇接觸過,卻不慌不忙的問:“依你之見大王要如何做?”


    “在下聽聞君子要不偏不倚,大王不該為難也不該縱容,隻管讓下人以周禮教化即可。”


    被楚人教化,這話在他國大夫看來過於刺耳。有大夫不待楚王表態便追問道:“楚子打算如何教化?”


    “無他。讓諸公子未超蠻人之時,不輕意斥他者是南蠻即可。”這話時,勤麇將雙手背在身後,胸一挺頭一抬,全然一副嚴師之態。


    隻要不讓楚國並吞母邦,眾大夫就算圓滿的完成了出使,更何況,勤麇即不是要體罰公子們。得也在理,眾大夫沒有異議,紛紛把話題轉移到恭謝楚王對公子們的照料。這幾年,楚國內部雖然動亂,卻從未在禮數方麵虧待過異國公子。能嚴厲教導異國公子,是春秋時期公子身份才能享受的一種禮遇,楚國願意做,他國願意受。隻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公子們怕是再也不好楚國是南蠻了。


    這個收獲的確出乎楚王的預料。牽著子旅離開時,楚臣問道:“你怎麽不高興?”


    “樂伯質子們需要保護,我就來了。可我好像並有沒保護他們?”擔憂的迴望了一眼,子旅內疚道:“父親,我是不是很沒用?”


    商臣轉頭看看了身後的樂伯,剛挑起眉頭準備話,三四個寺人便大唿叫的奔到了麵前。


    “大王大喜,大王大喜。”拜在最前麵的寺人眉笑眼開的大聲道:“少妃文贏誕下一子,現母子均安。”


    商臣激動得手都不知道怎麽放了,哪還顧上得樂伯?歸心似箭的楚王連原本牽著的子旅一時都顧不上,留在原地的萌娃隻好委屈的看了看父親的背景,把手伸向了樂伯。


    楚王的失態所有人都能理解。商臣本有五個兒女,比子旅大的兒女都死於他與其父楚成王的戰爭中,這才僅剩下子旅這一顆獨苗。文贏生下的兒子不光改善了僅有獨子的境麵,更是商臣繼位楚王後的第一個孩子,不光是商臣激動不已,就連潘崇也提起袍角不顧儀態的往馬車方向奔,全然忘了太子還在身後。


    樂伯趕緊拉住了子旅伸過來的手,歡喜地的:“恭喜太子,你有個弟弟了。”


    “弟弟來了父王就不喜歡我了嗎?”子旅望著楚王的方向問道:“弟弟怎麽這麽厲害,剛出生德行就比我高,大家都喜歡他。”


    “德行都是靠修出來的,你每又是祭祖又有師傅授課,還要學周語,這些都是修德。你的弟弟才剛出生,還沒有德行。”一邊拉著子旅也往馬車的方向走,樂伯一邊低聲道:“他們高興是因為你以後多了一個兄弟。你看,以後弟弟可以和你一起祭祖一起坐戰車,還能一一起找大王。質子們見到你們是兩個人,也不敢再亂話對不對?”


    話還沒完,子旅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


    “弟弟若是陪我,我絕不讓別人欺負他。”方才還不願邁步的子旅扯著樂伯往外走,高聲嚷嚷著:“去見弟弟,去見弟弟。”


    孩童稚嫩的聲音在成年人的大唿叫中格外突出,很輕意便被商臣捕抓到。已經坐進了馬車的商臣挑起布簾,喝住了即將揮鞭的馬夫,又探著身子對後麵的潘崇叫道:“等一等子旅。這孩子著急要看弟弟。”


    潘崇看著子旅連連點頭,眼神落在樂伯身上時,含了一絲讚許。連楚王都要尊稱一聲太師的潘崇,先是將子旅抱到了楚王懷裏,而後對著馬車邊的樂伯伸出了手。


    “你坐我的車吧。”喜色滿臉的潘崇道:“我給你幾個兄弟的故事。”


    潘崇也希望楚王的下一代能夠兄友弟恭,不希望下人在子旅身後些不利於兄弟感情的話。樂伯明白這個道理,一路上認真聆聽,一點也沒敢造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時芳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時芳華並收藏楚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