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有學說,要想圍山,單靠特戰隊肯定不夠,可眼下也沒有其他的人可以用。
現如今行當裏的三座大山全都隱世不出,老左的名望最高,但差了輩分,遠沒有張真人他們當年的號召力,很難再像前年那樣把大半個行當裏的高手都召集起來。
說實話,我沒想到莊有學會說這些,他這分明就是將長庚山之役當成決戰來看待了。
如果換成別人,我會告訴對方,他想得太嚴重了,可莊有學不是他人可比,他是筮卜方麵的大家,他能說出這些話,就說明此去長庚山,就算不是決戰,也將有一場大規模衝突。
而眼下的問題也非常明確,就是人手不足啊。
我環抱著雙手,絞盡腦汁思考著對策,周圍的人也都沉默著。
其實我和老左手裏倒是都有能調配的人,我有渤海灣,老左有寄魂莊,以及黃土坡境內的大門派——百烏山。
百烏山的現任掌門和老左是死黨,隻要老左一聲招唿,他就能帶著所有家當過來幫忙的那種。
可要是將這些人調動起來,一來太耗費時間,二來動靜太大,再加上這幫人裏也沒多少高手,到時候不一定能幫上忙,還有可能平添傷亡。
老左那邊的人如此,我這邊的人也如此。
就算絞盡腦汁去想,我這邊能拿得出手的人,也就是景字脈了,另外,可以嚐試著聯係一下三青會的蘇漢生,他可是一股相當強勁的戰力,侃侃道人、青崖子、孫路遠、金帛番這些人也可以召集一下。
何文欽和老俞、老溫他們就算,他們得留在渤海灣守家,如果大家全部前往長庚山,導致渤海灣內部空虛,實用一定會趁虛而入。我太了解他了,這家夥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將我們的最大根據地一舉掀翻的機會。
老左也可以召集一下陳道長、澄雲大師他們,他認識的幾位老前輩,可都不比蘇漢生差。
反複想了幾遍,手頭能用的好像也就這麽些人了,雖說這幫人拚湊起來,戰鬥力確實不虛,可人數還是太少了。
想要包圍一座山,這麽點兒人可不行。
就在思來想去毫無頭緒的時候,梁厚載突然開口問:“長庚山是個什麽樣的門派?”
這句話不是對某個人說的,明擺著就是一副誰知道誰迴答的姿態。
莊有學主動開口:“是個隱世宗門,門中弟子十歲之前上山,從此與凡世隔絕,一心修行。這家山門受道教影響,祖訓裏清清楚楚地寫明了,要在太平盛世隱修山林,如若天下動蕩,則下山救世,可他們隻做到了隱居,沒做到入世,抗戰那會兒,正兒八經的道士都出來救世了,唯獨這幫人,一樣隱居不出。後來道家就不承認他們是道家宗門了,長庚山當時的掌門也是個很偏執的人,一怒之下幹脆再也不讓門人入世,從此以後,長庚山就成了個徹徹底底的隱世宗門。”
我說:“也就是說,這個宗門本來是道家的宗門來著?”
之所以問這麽一句,我就是想,如果他們是道家宗門,那和我也算是同根同宗,見了麵比較好說話。
可莊有學卻擺了擺手:“當初他們隻是掛靠在道家門下,其實長庚山最初是唐朝那會兒,拜火x教的人創建的,隻不過後來受道家影響比較深,加上早年的傳承在宗門被創立之後的幾百年裏都遺失了,後來的傳承全部來自道家,所以他們看上去也很像道家,但實際上又不是道家。”
嗯……這就比較麻煩了。
莊有學接著說道:“說起來也是稀奇,早年的時候,這個長庚山就靠著周邊的幾個道門接濟,才能勉強支撐下來,可到了元朝那會兒,它周圍的幾個道門一下子消失得幹幹淨淨,反倒是它,順手拿了這幾個道門的基業,自己壯大起來了。”
這番話,聽起來意有所指啊。
元朝那會兒,道家險遭滅頂之災,長庚山附近的道門滅絕,可能是元朝x廷幹的,那為什麽道門都滅絕了,這個外表和道家宗門相似無比,按說元朝x廷根本分辨不出差別的宗門卻被保存下來,還拿了別家基業,忽然壯大起來?
這裏頭的門道,可就深了去了。
什麽門道?無非就是識時務者為走狗唄。投元朝x廷所好,出賣了那些曾經扶持過它的道家宗門。
不過元朝存在的時間太短,沒等長庚山徹底發展成一個大型宗門,朱元璋就把元順帝幹到上都去了。
有明一朝道家再次發展壯大,想必長庚山“迫於形勢”,又開始親近道家,因為傳承相近,還成了個道家宗門。
其實這麽一看,那個讓長庚山徹底變成隱世宗門的掌門,還算是曆代掌門裏比較有骨氣的。畢竟他不識時務啊。
出家修行不知亂世救人,這種人要是識時務,最後指不定變成什麽玩意兒呢。
這時莊有學又補上一句:“更奇的是,幾乎每一代長庚山門人裏,都能出幾個德、智齊高的人物,隻可惜這些人出不了山門,一輩子都隻能爛在山門裏頭。”
梁厚載似乎對這些信息都不感興趣,莊有學剛把話說完,他就趕緊問了一句:“長庚山有多少門人?”
莊有學想了想,迴應道:“注冊過的門人大約在兩百左右吧。”
梁厚載衝我打了個響指:“人數夠了。”
不是,人數夠了就夠了,你朝我打什麽響指,你想讓我幹什麽?
我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看著梁厚載,梁厚載當場樂了:“以你的能耐,一定可以將長庚山攥在自己手裏,隻要你能調動長庚山門人,咱們就能包圍這座山了。”
梁厚載的心思比我縝密,他這麽說自然有他的道理,可問題就在於,他對我的能耐太過自信了,外加他其實並不太清楚長庚山現在是什麽情況,和杜康打電話的時候,我沒開免提。
我就對梁厚載說:“問題是長庚山那邊隻是情況不明朗,他們未必和咱們敵對,我也未必就能找到滲透這個宗門的理由。”
聽我這麽一說,梁厚載也犯了難:“先要弄清楚那裏的狀況,然後再決定動不動手,這可要浪費不少時間呐,咱們人生地不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把長庚山摸透。”
的確如此。
這時老左抬起兩隻手,拍在我和梁厚載的肩上:“再商量下去也沒太大的意義,先開路,到了長庚山以後,見機行事吧。”
梁厚載歎了口氣:“道哥就是心大,現在都不知道長庚山到底是龍潭還是虎穴呢,就這麽過去,也不怕著了別人的道兒。”
老左非常爽快地笑著:“無所謂,他們要敢對咱們不利,咱們就把他們家的山門拆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我真羨慕老左身上這股子魄力。
對於長庚山的狀況,沒有人比杜康更了解,可這貨又不方便向我透露太多信息,本來以為掛了電話以後,他至少會發個短信過來說明一下情況,沒想到到了現在,連個屁都沒等來。
沒辦法,想弄清長庚山的情況,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臨行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確定前往長庚山的人選。
大家商定了一下,最終決定聯係蘇漢生、陳道長、澄雲大師、青崖子和孫路遠,其他人就先不召集了。
之所以選擇這幾個人,也實在是沒有更優選了。
金帛番的身份太特殊,到目前為止,他還是不希望更多人知道他的存在,不適合這樣的集體行動,我們在蘇漢生和金帛番之間做了一個取舍,最後選定了蘇漢生。
侃侃道人剛經曆一場大難,有點力不從心,現在召集他顯然也不是最佳選擇。
至於老溫、老俞他們,必須留守渤海灣,走不開,也來不了。
人是少了點,但就算我和老左把手裏能召的人都召集到一塊兒,也不夠圍山的,多點少點差別不太大。
另外,掌東海我肯定是要召集的,但要私下召集,不能將他的聯係方式交給組織,景字脈可是我們老仉家的影守,我可舍不得將他們的信息暴露給組織。
當然,莊有學坐著組織的第一把交椅,肯定知道景字脈的存在,但礙於二爺的脾氣,他肯定不敢深查景字脈,對景字脈的了解,應該也相當片麵。
我現在有點理解為什麽二爺的脾氣那麽兇暴了,要不是他脾氣那麽躁,景字脈的秘密怕是瞞不住的。
確定好人選之後,我們便立即向莊有學辭別,啟程前往長庚山。
七個小時以後,邢偉將帶著特戰隊啟程,而被我們選中的人也會受到組織征召,陸續進山。
從青海出來的檔口,我聯係了掌東海,讓他到邯鄲等我。
最近這段時間掌東海一直在調查實用一方勢的底細,但一直沒什麽實質性的進展,心裏正憋著火氣沒處發呢,一聽說要出外勤,那可是相當興奮。
我特意囑咐他帶上幾個出類拔萃的好手,並告訴他:“這次可能又要幹票大的。”
現如今行當裏的三座大山全都隱世不出,老左的名望最高,但差了輩分,遠沒有張真人他們當年的號召力,很難再像前年那樣把大半個行當裏的高手都召集起來。
說實話,我沒想到莊有學會說這些,他這分明就是將長庚山之役當成決戰來看待了。
如果換成別人,我會告訴對方,他想得太嚴重了,可莊有學不是他人可比,他是筮卜方麵的大家,他能說出這些話,就說明此去長庚山,就算不是決戰,也將有一場大規模衝突。
而眼下的問題也非常明確,就是人手不足啊。
我環抱著雙手,絞盡腦汁思考著對策,周圍的人也都沉默著。
其實我和老左手裏倒是都有能調配的人,我有渤海灣,老左有寄魂莊,以及黃土坡境內的大門派——百烏山。
百烏山的現任掌門和老左是死黨,隻要老左一聲招唿,他就能帶著所有家當過來幫忙的那種。
可要是將這些人調動起來,一來太耗費時間,二來動靜太大,再加上這幫人裏也沒多少高手,到時候不一定能幫上忙,還有可能平添傷亡。
老左那邊的人如此,我這邊的人也如此。
就算絞盡腦汁去想,我這邊能拿得出手的人,也就是景字脈了,另外,可以嚐試著聯係一下三青會的蘇漢生,他可是一股相當強勁的戰力,侃侃道人、青崖子、孫路遠、金帛番這些人也可以召集一下。
何文欽和老俞、老溫他們就算,他們得留在渤海灣守家,如果大家全部前往長庚山,導致渤海灣內部空虛,實用一定會趁虛而入。我太了解他了,這家夥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將我們的最大根據地一舉掀翻的機會。
老左也可以召集一下陳道長、澄雲大師他們,他認識的幾位老前輩,可都不比蘇漢生差。
反複想了幾遍,手頭能用的好像也就這麽些人了,雖說這幫人拚湊起來,戰鬥力確實不虛,可人數還是太少了。
想要包圍一座山,這麽點兒人可不行。
就在思來想去毫無頭緒的時候,梁厚載突然開口問:“長庚山是個什麽樣的門派?”
這句話不是對某個人說的,明擺著就是一副誰知道誰迴答的姿態。
莊有學主動開口:“是個隱世宗門,門中弟子十歲之前上山,從此與凡世隔絕,一心修行。這家山門受道教影響,祖訓裏清清楚楚地寫明了,要在太平盛世隱修山林,如若天下動蕩,則下山救世,可他們隻做到了隱居,沒做到入世,抗戰那會兒,正兒八經的道士都出來救世了,唯獨這幫人,一樣隱居不出。後來道家就不承認他們是道家宗門了,長庚山當時的掌門也是個很偏執的人,一怒之下幹脆再也不讓門人入世,從此以後,長庚山就成了個徹徹底底的隱世宗門。”
我說:“也就是說,這個宗門本來是道家的宗門來著?”
之所以問這麽一句,我就是想,如果他們是道家宗門,那和我也算是同根同宗,見了麵比較好說話。
可莊有學卻擺了擺手:“當初他們隻是掛靠在道家門下,其實長庚山最初是唐朝那會兒,拜火x教的人創建的,隻不過後來受道家影響比較深,加上早年的傳承在宗門被創立之後的幾百年裏都遺失了,後來的傳承全部來自道家,所以他們看上去也很像道家,但實際上又不是道家。”
嗯……這就比較麻煩了。
莊有學接著說道:“說起來也是稀奇,早年的時候,這個長庚山就靠著周邊的幾個道門接濟,才能勉強支撐下來,可到了元朝那會兒,它周圍的幾個道門一下子消失得幹幹淨淨,反倒是它,順手拿了這幾個道門的基業,自己壯大起來了。”
這番話,聽起來意有所指啊。
元朝那會兒,道家險遭滅頂之災,長庚山附近的道門滅絕,可能是元朝x廷幹的,那為什麽道門都滅絕了,這個外表和道家宗門相似無比,按說元朝x廷根本分辨不出差別的宗門卻被保存下來,還拿了別家基業,忽然壯大起來?
這裏頭的門道,可就深了去了。
什麽門道?無非就是識時務者為走狗唄。投元朝x廷所好,出賣了那些曾經扶持過它的道家宗門。
不過元朝存在的時間太短,沒等長庚山徹底發展成一個大型宗門,朱元璋就把元順帝幹到上都去了。
有明一朝道家再次發展壯大,想必長庚山“迫於形勢”,又開始親近道家,因為傳承相近,還成了個道家宗門。
其實這麽一看,那個讓長庚山徹底變成隱世宗門的掌門,還算是曆代掌門裏比較有骨氣的。畢竟他不識時務啊。
出家修行不知亂世救人,這種人要是識時務,最後指不定變成什麽玩意兒呢。
這時莊有學又補上一句:“更奇的是,幾乎每一代長庚山門人裏,都能出幾個德、智齊高的人物,隻可惜這些人出不了山門,一輩子都隻能爛在山門裏頭。”
梁厚載似乎對這些信息都不感興趣,莊有學剛把話說完,他就趕緊問了一句:“長庚山有多少門人?”
莊有學想了想,迴應道:“注冊過的門人大約在兩百左右吧。”
梁厚載衝我打了個響指:“人數夠了。”
不是,人數夠了就夠了,你朝我打什麽響指,你想讓我幹什麽?
我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看著梁厚載,梁厚載當場樂了:“以你的能耐,一定可以將長庚山攥在自己手裏,隻要你能調動長庚山門人,咱們就能包圍這座山了。”
梁厚載的心思比我縝密,他這麽說自然有他的道理,可問題就在於,他對我的能耐太過自信了,外加他其實並不太清楚長庚山現在是什麽情況,和杜康打電話的時候,我沒開免提。
我就對梁厚載說:“問題是長庚山那邊隻是情況不明朗,他們未必和咱們敵對,我也未必就能找到滲透這個宗門的理由。”
聽我這麽一說,梁厚載也犯了難:“先要弄清楚那裏的狀況,然後再決定動不動手,這可要浪費不少時間呐,咱們人生地不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把長庚山摸透。”
的確如此。
這時老左抬起兩隻手,拍在我和梁厚載的肩上:“再商量下去也沒太大的意義,先開路,到了長庚山以後,見機行事吧。”
梁厚載歎了口氣:“道哥就是心大,現在都不知道長庚山到底是龍潭還是虎穴呢,就這麽過去,也不怕著了別人的道兒。”
老左非常爽快地笑著:“無所謂,他們要敢對咱們不利,咱們就把他們家的山門拆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我真羨慕老左身上這股子魄力。
對於長庚山的狀況,沒有人比杜康更了解,可這貨又不方便向我透露太多信息,本來以為掛了電話以後,他至少會發個短信過來說明一下情況,沒想到到了現在,連個屁都沒等來。
沒辦法,想弄清長庚山的情況,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臨行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確定前往長庚山的人選。
大家商定了一下,最終決定聯係蘇漢生、陳道長、澄雲大師、青崖子和孫路遠,其他人就先不召集了。
之所以選擇這幾個人,也實在是沒有更優選了。
金帛番的身份太特殊,到目前為止,他還是不希望更多人知道他的存在,不適合這樣的集體行動,我們在蘇漢生和金帛番之間做了一個取舍,最後選定了蘇漢生。
侃侃道人剛經曆一場大難,有點力不從心,現在召集他顯然也不是最佳選擇。
至於老溫、老俞他們,必須留守渤海灣,走不開,也來不了。
人是少了點,但就算我和老左把手裏能召的人都召集到一塊兒,也不夠圍山的,多點少點差別不太大。
另外,掌東海我肯定是要召集的,但要私下召集,不能將他的聯係方式交給組織,景字脈可是我們老仉家的影守,我可舍不得將他們的信息暴露給組織。
當然,莊有學坐著組織的第一把交椅,肯定知道景字脈的存在,但礙於二爺的脾氣,他肯定不敢深查景字脈,對景字脈的了解,應該也相當片麵。
我現在有點理解為什麽二爺的脾氣那麽兇暴了,要不是他脾氣那麽躁,景字脈的秘密怕是瞞不住的。
確定好人選之後,我們便立即向莊有學辭別,啟程前往長庚山。
七個小時以後,邢偉將帶著特戰隊啟程,而被我們選中的人也會受到組織征召,陸續進山。
從青海出來的檔口,我聯係了掌東海,讓他到邯鄲等我。
最近這段時間掌東海一直在調查實用一方勢的底細,但一直沒什麽實質性的進展,心裏正憋著火氣沒處發呢,一聽說要出外勤,那可是相當興奮。
我特意囑咐他帶上幾個出類拔萃的好手,並告訴他:“這次可能又要幹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