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實用對許瞎子的了解,看樣子比我們要深,要麽就是他對汪直的了解比我們多。
要不然無法解釋他為什麽能先我們一步發現暗房的存在。
這時候老左開口問道:“老前輩,有件事,我想跟您打聽一下。”
侃侃道人點頭:“你說。”
“幾年前,羅浮山曾從我手中預訂了九十九口壓龍棺,這件事兒您聽說過嗎?”
侃侃道人笑道:“我當然聽說過,那批棺材就是我訂的。不過我隻負責訂棺材,但不負責收棺材。”
老左不解:“這話是怎麽說的?”
侃侃道人解釋道:“我啊,說白了就是個中間商。有個叫齊誌武的人問我弄不能幫他弄些棺材,我先收了他的訂金,然後才以羅浮山的名義聯係了寄魂莊的人,讓他們給你下得訂單,等棺材做好以後,齊誌武給了我餘錢,就自己把棺材取走了。那麽多棺材,我要是幫他拿,還得雇人雇車,費工夫不說,還得多花錢,那樣我的利潤就少了。”
老左就問他:“為什麽這個叫什麽武的,不自己來訂棺材?”
“齊誌武。”侃侃道人將這個名字重複了一邊,而後接著應道:“你左有道可是堂堂屍道宗,是咱們這個行當裏頭能數得上的人物,在大部分行當人看來,像你這種人,那都是很難高攀得上的,更別說主動聯係你了。也正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心態,我們這些中間商才有生意可做。”
說到這,侃侃道人又將話鋒轉移到了我身上:“別的不說,就說仉若非吧。現在行當裏的人都知道他接了二爺的攤子,可那些去渤海灣做生意的人,有幾個直接和他聯係的,不都是和他手底下的人接洽?沒別的,就是覺得高攀不上。”
我說:“那不一樣,在老仉家,不同的店鋪有不同的營生,他們不做古董生意,當然用不著來找我。”
侃侃道人擺擺手:“他們就算是去你那個店裏買古董,也得先和你手底下的人接觸一下,隨點禮啊,打聽打聽你的脾氣和性子啊,這都是咱們這個行當裏的潛x規則了,你們幾個,要麽是門閥世家,要麽年少成名,要麽就是傍上了大樹,接觸不到行當的底層,屬於天高皇帝遠,感受不到底層的氛圍。”
入行這麽些年,我還是頭一次聽說有這迴事。
不過我也不覺得奇怪,見識過老仉家內部的那些蠅營狗苟以後,我就知道這個行當遠沒有表麵上那麽健康。
老左問侃侃道人:“那個齊誌武是幹什麽,他要那麽多棺材幹什麽?”
侃侃道人花了一點時間思考,而後才迴應:“他呀,就是個赤腳道士,家裏頭傳下來一些驅鬼鎮屍的手藝,但都是些雜學,比不上宗門大族的傳承純正。我聽說,齊誌武的老家好像不怎麽太平,那個村子背靠一座死山,山中妖孽邪屍盤踞,也多虧了齊誌武有些傳承,才勉強壓住了山上的邪祟。當初他從我這兒訂棺材的時候,我也沒多問,畢竟他們老家邪屍多,可能是需要守正一脈的棺材去鎮一鎮吧。”
那可是壓龍棺啊,齊誌武老家的那些邪屍,難不成都是飛僵屍魃這一類東西,要真是這樣,憑他自己的能耐能鎮得住才怪了。
不過侃侃道人可能也不清楚壓龍棺到底是幹什麽用的,這種棺材威力大,肯定比其他種類的棺材貴,中間能賺得差價必然也相當高,侃侃道人當初肯定是見錢眼開,所以才沒多問。
老左漸漸蹙起了眉:“齊誌武的老家盤踞了那麽多邪祟,就沒人去管管嗎?”
侃侃道人笑得有些無奈:“不能管。雖說齊誌武在行當裏沒什麽根基,但怎麽說那也是人家的地盤,他隻要不求助,行當裏也不好派人過去,那屬於跑到別人的地盤上撒尿,對人家不尊重。”
不尊重?
這樣的尊重值幾個錢?要是齊誌武壓不住山裏的邪物,等到鬼屍橫行,禍害鄉裏,他那點自尊心和村子裏的性命比起來,哪個更值錢?
我算是看出來了,侃侃道人就是個老油子,他對行當裏的各種潛x規則都相當了解,而且他也全盤接受這些規則。
以前我總以為,我們這個行當之所以沒落這麽快,主要是因為各家守著各家傳承,互相之間缺乏交流,各大宗門一旦碰到青黃不接的狀況,就很容易導致傳承斷傳,傳承一斷,拿消耗的可是行當的底蘊。
不願交流也就罷了,關鍵是大多數宗門一味守舊,總抱著那點家學傳承不放,都認為祖上傳下來的東西肯定是最好的,於是既不創新,也不對舊書做新解,半點生氣都沒有,宗門上下死氣沉沉。
可現在我算是明白了,以上都隻是表相,說來也諷刺,這個行當喪失活力的症結,竟是人心不古。
老左的臉色也不好看,但他的心境終究比我要穩一些,片刻,他暗暗吐了口氣,提議由我開車,帶著他去齊誌武的老家看一看。
我問侃侃道人要了齊誌武的地址,便立即離開羅浮山,和老左一道朝秦嶺進發。
半路上我實在累得不行了,就找了個服務區睡了兩個小時。
老左急於見到齊誌武,卻又不敢催我,我惺忪地睜開眼時,他臉上的神色已變得有些焦急。
其實我也知道老左在擔心什麽,他是擔心,齊誌武很有可能會被實用滅口,一旦齊誌武死亡,死山中的邪祟就會衝出來害人。
接下來我就不敢再休息了,一路馬不停蹄趕到齊誌武老家,當時正是傍晚時分,村子裏一片祥,我們抵達村口的時候,幾個老人正坐在村口的牆坎下,就著夕陽和夜色調和出的灰暗聊著最後幾句家常。還有個婦人從院門探出手來,招唿自家老人迴去吃飯。
看到眼前這副景象,老左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隨後我們很順利就從村口的老人口中問出了齊誌武的住處,從老人的語氣中我大致能聽出來,齊誌武在村子裏並不受歡迎,我和老左進村時,老人還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們千萬不要輕信齊誌武的話,說齊誌武就是個騙子,他那套算命的本事都是騙人的。
聽到老人的話,我也說不清自己心裏頭究竟是個什麽味道。
不管齊誌武為人如何,要是沒有他,你們根本不可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在這個村子裏。
老人對於齊誌武的態度,又讓我聯想起了實用早年的經曆。如果不是我們這個行當太勢利,或許,實用也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村子裏的大部分住房都是磚瓦結構的,唯獨齊誌武家的小院子,院牆還是土夯的,院門也是一扇無法徹底關嚴的墓門,視線越過門頂,就能看到那座石頭和粘土砌合起來的矮房,齊誌武就在這裏生活了整整五十年。
老左朝著小院兩側的磚瓦房瞥了一眼,表情十分複雜。
我敲了半天門,卻沒人出來開門,問了問齊誌武的鄰居,他們也說有幾天沒見到齊誌武了,並聲稱齊誌武本來就遊手好閑的,連續幾天不出門也是常有的事。
我和老左覺得事情有蹊蹺,便趁人不注意,翻進了齊誌武家中。
起初我還以為齊誌武有可能已經被殺了,就算我們進了屋,大概也隻能找到他的屍體。
屋子裏的確一片狼藉,但沒見到什麽屍體,老左翻了翻衣櫃和幾個小櫃子,發現所有的抽屜都被翻騰過,有個抽屜裏撒落了一些零散的朱砂,除此之外別無一物。
老左細細感應了一下那個抽屜裏的氣息,立即斷定這裏麵原本放著不少法器,但都被收拾走了,這些朱砂則是在收攬法器的途中不小心撒落的。
我們立即斷定,齊誌武已經棄家出逃了,他走得非常急,以至於收拾行李的時候將屋子裏弄得亂七八糟。
離開齊誌武的住處,我和老左又去了村子的後山,也就是侃侃道人口中的那座死山。
山中確實殘留著一些邪氣,但老左說,邪氣正在消散,山上的生氣正慢慢占據主場,推測山中的邪物要麽就是在不久前被悉數鎮殺,要麽,就是被運走了,山中之所以還有邪氣殘留,隻是因為它們在這裏待得太久的緣故。
入夜時分,我們在死山的背陰麵找到了一座古墓,是個明墓,墓口周圍有個很簡單的迷魂陣,但也足以將尋常人阻擋在外了。整座古墓的麵積很小,隻有一條五六米長的墓道,外加兩個五平米左右的耳室和一間二十平米的主墓室。但每個墓室中擺滿了棺材,所有棺材蓋都是打開的。
空氣中殘留了不少屍氣,但腐臭味兒很淡,說明這裏的邪屍並非被鎮殺,而是被運了出去。
如果邪屍被鎮殺,墓道中空氣流通不暢,必然會留下濃重的腐臭味兒,再者殘留的屍氣也會更稀薄。
這麽多邪屍,絕不可能是齊誌武一個人運出去的。
要不然無法解釋他為什麽能先我們一步發現暗房的存在。
這時候老左開口問道:“老前輩,有件事,我想跟您打聽一下。”
侃侃道人點頭:“你說。”
“幾年前,羅浮山曾從我手中預訂了九十九口壓龍棺,這件事兒您聽說過嗎?”
侃侃道人笑道:“我當然聽說過,那批棺材就是我訂的。不過我隻負責訂棺材,但不負責收棺材。”
老左不解:“這話是怎麽說的?”
侃侃道人解釋道:“我啊,說白了就是個中間商。有個叫齊誌武的人問我弄不能幫他弄些棺材,我先收了他的訂金,然後才以羅浮山的名義聯係了寄魂莊的人,讓他們給你下得訂單,等棺材做好以後,齊誌武給了我餘錢,就自己把棺材取走了。那麽多棺材,我要是幫他拿,還得雇人雇車,費工夫不說,還得多花錢,那樣我的利潤就少了。”
老左就問他:“為什麽這個叫什麽武的,不自己來訂棺材?”
“齊誌武。”侃侃道人將這個名字重複了一邊,而後接著應道:“你左有道可是堂堂屍道宗,是咱們這個行當裏頭能數得上的人物,在大部分行當人看來,像你這種人,那都是很難高攀得上的,更別說主動聯係你了。也正是因為他們有這種心態,我們這些中間商才有生意可做。”
說到這,侃侃道人又將話鋒轉移到了我身上:“別的不說,就說仉若非吧。現在行當裏的人都知道他接了二爺的攤子,可那些去渤海灣做生意的人,有幾個直接和他聯係的,不都是和他手底下的人接洽?沒別的,就是覺得高攀不上。”
我說:“那不一樣,在老仉家,不同的店鋪有不同的營生,他們不做古董生意,當然用不著來找我。”
侃侃道人擺擺手:“他們就算是去你那個店裏買古董,也得先和你手底下的人接觸一下,隨點禮啊,打聽打聽你的脾氣和性子啊,這都是咱們這個行當裏的潛x規則了,你們幾個,要麽是門閥世家,要麽年少成名,要麽就是傍上了大樹,接觸不到行當的底層,屬於天高皇帝遠,感受不到底層的氛圍。”
入行這麽些年,我還是頭一次聽說有這迴事。
不過我也不覺得奇怪,見識過老仉家內部的那些蠅營狗苟以後,我就知道這個行當遠沒有表麵上那麽健康。
老左問侃侃道人:“那個齊誌武是幹什麽,他要那麽多棺材幹什麽?”
侃侃道人花了一點時間思考,而後才迴應:“他呀,就是個赤腳道士,家裏頭傳下來一些驅鬼鎮屍的手藝,但都是些雜學,比不上宗門大族的傳承純正。我聽說,齊誌武的老家好像不怎麽太平,那個村子背靠一座死山,山中妖孽邪屍盤踞,也多虧了齊誌武有些傳承,才勉強壓住了山上的邪祟。當初他從我這兒訂棺材的時候,我也沒多問,畢竟他們老家邪屍多,可能是需要守正一脈的棺材去鎮一鎮吧。”
那可是壓龍棺啊,齊誌武老家的那些邪屍,難不成都是飛僵屍魃這一類東西,要真是這樣,憑他自己的能耐能鎮得住才怪了。
不過侃侃道人可能也不清楚壓龍棺到底是幹什麽用的,這種棺材威力大,肯定比其他種類的棺材貴,中間能賺得差價必然也相當高,侃侃道人當初肯定是見錢眼開,所以才沒多問。
老左漸漸蹙起了眉:“齊誌武的老家盤踞了那麽多邪祟,就沒人去管管嗎?”
侃侃道人笑得有些無奈:“不能管。雖說齊誌武在行當裏沒什麽根基,但怎麽說那也是人家的地盤,他隻要不求助,行當裏也不好派人過去,那屬於跑到別人的地盤上撒尿,對人家不尊重。”
不尊重?
這樣的尊重值幾個錢?要是齊誌武壓不住山裏的邪物,等到鬼屍橫行,禍害鄉裏,他那點自尊心和村子裏的性命比起來,哪個更值錢?
我算是看出來了,侃侃道人就是個老油子,他對行當裏的各種潛x規則都相當了解,而且他也全盤接受這些規則。
以前我總以為,我們這個行當之所以沒落這麽快,主要是因為各家守著各家傳承,互相之間缺乏交流,各大宗門一旦碰到青黃不接的狀況,就很容易導致傳承斷傳,傳承一斷,拿消耗的可是行當的底蘊。
不願交流也就罷了,關鍵是大多數宗門一味守舊,總抱著那點家學傳承不放,都認為祖上傳下來的東西肯定是最好的,於是既不創新,也不對舊書做新解,半點生氣都沒有,宗門上下死氣沉沉。
可現在我算是明白了,以上都隻是表相,說來也諷刺,這個行當喪失活力的症結,竟是人心不古。
老左的臉色也不好看,但他的心境終究比我要穩一些,片刻,他暗暗吐了口氣,提議由我開車,帶著他去齊誌武的老家看一看。
我問侃侃道人要了齊誌武的地址,便立即離開羅浮山,和老左一道朝秦嶺進發。
半路上我實在累得不行了,就找了個服務區睡了兩個小時。
老左急於見到齊誌武,卻又不敢催我,我惺忪地睜開眼時,他臉上的神色已變得有些焦急。
其實我也知道老左在擔心什麽,他是擔心,齊誌武很有可能會被實用滅口,一旦齊誌武死亡,死山中的邪祟就會衝出來害人。
接下來我就不敢再休息了,一路馬不停蹄趕到齊誌武老家,當時正是傍晚時分,村子裏一片祥,我們抵達村口的時候,幾個老人正坐在村口的牆坎下,就著夕陽和夜色調和出的灰暗聊著最後幾句家常。還有個婦人從院門探出手來,招唿自家老人迴去吃飯。
看到眼前這副景象,老左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隨後我們很順利就從村口的老人口中問出了齊誌武的住處,從老人的語氣中我大致能聽出來,齊誌武在村子裏並不受歡迎,我和老左進村時,老人還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們千萬不要輕信齊誌武的話,說齊誌武就是個騙子,他那套算命的本事都是騙人的。
聽到老人的話,我也說不清自己心裏頭究竟是個什麽味道。
不管齊誌武為人如何,要是沒有他,你們根本不可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在這個村子裏。
老人對於齊誌武的態度,又讓我聯想起了實用早年的經曆。如果不是我們這個行當太勢利,或許,實用也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村子裏的大部分住房都是磚瓦結構的,唯獨齊誌武家的小院子,院牆還是土夯的,院門也是一扇無法徹底關嚴的墓門,視線越過門頂,就能看到那座石頭和粘土砌合起來的矮房,齊誌武就在這裏生活了整整五十年。
老左朝著小院兩側的磚瓦房瞥了一眼,表情十分複雜。
我敲了半天門,卻沒人出來開門,問了問齊誌武的鄰居,他們也說有幾天沒見到齊誌武了,並聲稱齊誌武本來就遊手好閑的,連續幾天不出門也是常有的事。
我和老左覺得事情有蹊蹺,便趁人不注意,翻進了齊誌武家中。
起初我還以為齊誌武有可能已經被殺了,就算我們進了屋,大概也隻能找到他的屍體。
屋子裏的確一片狼藉,但沒見到什麽屍體,老左翻了翻衣櫃和幾個小櫃子,發現所有的抽屜都被翻騰過,有個抽屜裏撒落了一些零散的朱砂,除此之外別無一物。
老左細細感應了一下那個抽屜裏的氣息,立即斷定這裏麵原本放著不少法器,但都被收拾走了,這些朱砂則是在收攬法器的途中不小心撒落的。
我們立即斷定,齊誌武已經棄家出逃了,他走得非常急,以至於收拾行李的時候將屋子裏弄得亂七八糟。
離開齊誌武的住處,我和老左又去了村子的後山,也就是侃侃道人口中的那座死山。
山中確實殘留著一些邪氣,但老左說,邪氣正在消散,山上的生氣正慢慢占據主場,推測山中的邪物要麽就是在不久前被悉數鎮殺,要麽,就是被運走了,山中之所以還有邪氣殘留,隻是因為它們在這裏待得太久的緣故。
入夜時分,我們在死山的背陰麵找到了一座古墓,是個明墓,墓口周圍有個很簡單的迷魂陣,但也足以將尋常人阻擋在外了。整座古墓的麵積很小,隻有一條五六米長的墓道,外加兩個五平米左右的耳室和一間二十平米的主墓室。但每個墓室中擺滿了棺材,所有棺材蓋都是打開的。
空氣中殘留了不少屍氣,但腐臭味兒很淡,說明這裏的邪屍並非被鎮殺,而是被運了出去。
如果邪屍被鎮殺,墓道中空氣流通不暢,必然會留下濃重的腐臭味兒,再者殘留的屍氣也會更稀薄。
這麽多邪屍,絕不可能是齊誌武一個人運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