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吳林這番話的時候,我也沒當迴事,剛才不是還有一麵石碑上寫著“仉冬子若非之墓”嗎,可我現在還不一樣活得好好的。


    上山以後,吳林的腳步就變得越來越快,好像在搶時間一樣,我心裏雖疑,但還是默默跟上他的步伐,偃雨吹了一路的竹笛,現在嘴唇都快裂了,吹曲兒的頻率大幅度降低,導致人偶的速度一直快不起來,而他自己也被拖住,漸漸和我們拉開了距離。


    山體附近應該沒有危險,我特意感應過這一代的炁場,除了從隧道更深處吹來的濃鬱陰氣,這一帶並沒有其他邪氣。


    如今偃雨也變得異常安靜,即便被落遠了,也不敢大聲喚我和吳林。


    過於濃鬱的陰氣,讓偃雨感覺到了極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敢高聲唿喊,能吹吹曲子就已經是極限了。


    不過不得不說,老偃家的人確實比較特殊,一般人受到這麽強的陰風直吹,弄不好魂都給吹散了,可他竟然能保持清醒。


    想必他之所以能扛住這麽強悍的陰氣,應該與他體內的那股先天靈韻有關。


    抵達山頂以後,吳林便蹲下身子,似是在細細尋找著什麽,而我則將精力放在了遍布各處的人偶的屍骸身上。


    沒錯,這裏不但有許多殘缺的人偶,還有大量形態各異的屍骸,我大體估測的一下,死屍的數量至少在五十具以上。


    起初在山腳下看到人偶殘骸的時候,我就在猜想,這裏很可能有過一場慘烈的戰鬥,現在看來,其慘烈程度,應該遠超我的想象。


    我先是仔細觀察了一下屍骸身上的傷口,發現它們身上的每一道傷害都入骨極深,而且傷勢走向很亂,看起來就像是被亂斧砍殺的一樣。


    再看看那些人偶,幾乎每一個人偶身上都嵌著非常寬大的斧刃,有些斧刃甚至崩出了裂口。


    在查看橫屍現場的過程中,我在很多屍骸身上都發現了碎砂粒和碎石,仔細一聞,這些碎砂碎石基本上都是二十年前才從石頂上落下來的。


    這裏解釋一下,老仉家聞香辨古的技藝無法用來辨識天然形成的東西,比如一棵樹長了多少年,我們就辨別不出來,但這些碎砂碎石都是人工開鑿盜洞時撒落的,也就是說,在它們撒落下來之前,都是天然石頂的一部分,但因人為原因撒落下來之後,那就變成人工造物了,而聞香辨古恰恰就能聞出它們落地的時間、年代。


    不過我沒想到這些碎砂竟是二十年前落下來,在我的想象中,那些盜洞的成洞時間應該會更早。


    隨後我又在地上翻找了一陣子,別說,還真發現了另外三種碎砂子。


    算上我先前發現的碎砂,幾種砂子按照體量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


    二十年陳砂。


    五十年陳砂。


    清晚期陳砂。


    武周(武則天一朝)年間陳砂。


    其中武周年間掉落下來的碎砂子實在是少之又少,我找了很久才從一個很隱蔽的犄角旮旯裏捏出了一小撮。


    這四種不同年代的碎砂,應該就代表了四個盜洞不同的成洞時間。


    “老仉,來幫個忙!”


    吳林突然喚我一聲,我趕緊跑到他跟前,就見他正試圖將一堆摞在一起的人偶搬開。


    這堆人偶加起來估計得有上千斤,加上鏽蝕嚴重,人偶和人偶之間被鏽跡黏合在一起,拆都拆不開。


    我迅速搭了把手,和吳林一起將這堆千斤重的人偶挪開。


    這麽一挪,我才發現在它們的正下方,有一個形狀細長的凹槽,這個槽應該是用來安置棺材的,在槽底還有一個四四方方的殉葬坑。


    坑裏擺著個半通明的水晶盒子,盒子周遭粘了些東西,乍看像是融化的踢鐵水澆灌進入以後凝結成的鐵流壁。


    水晶、殉葬坑、棺槽,當這些東西同時出現在我麵前的時候,我頓感覺腦袋一震,隨後便立即抬頭,望向了頭頂上的四個盜洞。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不周山當年就是用一口水晶棺將我師祖奶奶的屍身抬進金家的,而他們進入金家血煞陣的那一年,恰恰就是1981年,這個年份剛好能和其中一個盜洞的成洞時間契合起來。


    要是沒估計錯,最大的那個盜洞,應該就是不周山門人掏出來的,他們一次性下來的人太多,盜洞的寬度自然也要足夠寬才行,再者,當初仉家分家的時候,我們這一支留在了曹孟德帳下,不周山一支則投靠了袁紹,因此不周山沒有得到摸金校尉的傳承,他們的盜墓手藝也確實不夠地道。


    而金帛番和何孺進入背陰山尋找何保元屍體的那一年,恰恰是1945,有一個盜洞應該是他們進來的時候挖的,五十年陳砂,對應的就是那個盜洞。


    吳林常常提起的那個老學究原本就是清末民初年間的人,百年陳砂,應該來自於他的盜洞。


    可武周年間的盜洞又是誰挖出來?


    這時我的腦子裏隱約浮現出了一個人名——袁天罡。


    還記得那個傳說嗎?當初袁天罡靠著三枚幽冥通寶買通鬼差,入閻王殿篡改了生死簿。雖說我一直覺得這個傳說的可信度不高,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那就是袁天罡一定進過陰曹地府。


    他要是沒進去過,又怎能打造出能夠驅使鬼卒的幽冥通寶?


    吭!吭!吭……


    一陣尖銳金屬打擊聲打斷了我的思緒。


    吳林正用登山釘去鑿水晶盒周圍的鐵流壁,那東西十分堅硬,吳林幾乎用上了渾身力量,也無法將它打穿。


    但在登山釘的反複鑿打中,我聞到了一股淡淡火騷味兒,這是朱砂和黃銅被一同加熱後特有的味道。


    我拍拍吳林的肩膀,示意他停手,隨後俯下身子,仔細看看了水晶盒周圍的鐵流壁。


    果然,是七金石!


    另外我還發現,在鐵流壁周圍還有人為開鑿的痕跡,應該是之前也有人想要將其打穿。


    吳林扔了手裏的釘錘,吐口濁氣:“硬得令人發指。”


    我趴在鐵流壁上,聞了聞上麵的味道:“五十多年前鑄就的,要是我沒估計錯,應該是金帛番將水晶盒給封住了,可這個盒子裏有什麽,能讓他不惜耗費這麽大的精力,特意將七金石的金水帶進來封盒?”


    “他要封住的不是這個盒子,你看看周圍。”吳林指了指棺槽周邊。


    他這麽一指我才看明白,棺槽的壁麵上也嵌著一層薄薄的七金石層,隻不過它們太平整,我在鬼眼中沒有看出異常的輪廓,所以就沒在意。


    用慣了鬼眼,反倒容易忽略一些肉眼能看清的東西。


    看樣子,金帛番當初是想將整個水晶棺一並封住,這就說明他在進來之前就知道這地方有這麽一口棺材。


    哎,不對,不對啊!金帛番的牛皮本子裏說,他和何孺進是在背陰山遭遇怨女的,而所謂的怨女,其實就是我那師祖奶奶死後所化的鬼物,按說,我家師祖奶奶的魂魄,應該就在她的屍身附近才對啊,這裏肯定不是真正的背陰山,她的棺材為什麽出現在這裏?


    還有,既然金帛番用七金石封了棺,不周山的人又是怎麽將棺材取走的?


    既然他們能取走水晶棺,為什麽無法鑿開擋住了水晶盒的這塊流壁?


    這些問題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腦袋越懵。


    大概是見我半天沒有其他動作,吳林又一次拿起了登山錘和登山釘,對著那層薄薄的七金石猛鑿。


    七金石雖硬,但多鑿幾下還是能鑿開,估計當年的不周山門人也是因為時間過於緊迫的緣故,才中途放棄了開鑿水晶盒的想法。


    吳林的動作越來越急,越來越猛,兩分鍾以後,他就在七金石層上打出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我感覺他的神情有些急迫,就忍不住問:“你一定要把這個盒子挖出來嗎,裏頭有什麽?”


    “應該有咱們要找的東西,你也別閑著,幫忙!”


    他用很快的速度迴應著我,手上的動作依然不停。


    隨後我也拿出了工具,幫著吳林鑿了一陣,等到偃雨也爬上來了,我們也把七金石層給鑿開了。


    偃雨登上山頂的一瞬間,我稍微在他身上分了分身,當時就隱約看見吳林快速打開水晶棺,從裏麵拿出了什麽東西。


    他的速度非常快,加上手攥得嚴實,我也沒看清他到底拿走了什麽東西,當我想看個明白的時候,他已經將手塞進口袋裏了。


    緊接著他又從盒子裏拿起了一個台球大小的圓潤晶石,並將其塞在我手裏:“這顆是你的,出去以後抓緊時間吃了它。”


    說完他又朝偃雨招招手:“來,把你要的東西拿走。”


    我朝著盒蓋大開的水晶盒裏看了一眼,裏麵確實有一支用黑布裹起來的古卷,這個盒子似乎有保險的功效,這麽多年過去,那塊黑布依然嶄新如初。


    除此之外,在盒子的角落裏還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青銅匣子。


    正準備探手將那個匣子拿上來看看,偃雨就如瘋狗一樣撲了上來,看他那表情,要是我這時候朝盒子裏伸手,弄不好他會直接撲上來咬我。


    靠,真以為我對你們家的傳承感興趣啊?


    至於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幽冥通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麵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麵鱟並收藏幽冥通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