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有道下手非常穩,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昏迷了不到十分鍾,就一同醒了過來。
發現自己正被五花大綁地捆在石板上,兩位門主先是一陣驚慌,不過畢竟是兩塊老薑,沒多久就迴過神來,開始擺出一股堅毅無比的表情,看那樣好像想先跟我們耗一陣子,以便尋找機會向外麵的人求救。
我可沒有那麽過閑工夫和他們糾纏,於是衝掌東海使了個眼色。
掌東海會意,立即朝密室外的正堂方向去了。
前後過了不到一分鍾,就有兩個正值壯年的漢子跟在掌東海身後一起迴來了。
這兩個熱,單從外表上看,一個是波鳩大巫大弟子阿來,另一個,則是烏洞老司最信任的門生,麻君正。
隻不過真正的阿來和麻君正早就被我關在了龍家地窖裏,眼前這兩個人,都是由景字脈的人假扮的。
看到掌東海身後的人,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雙雙瞪大了眼,一時間都驚得說不出話來。
兩位門主想拖延時間,好向外麵的人求援。向誰求援?還不就是此時守在正堂裏的阿來和麻君正麽,如果連這兩個人都站在了我們這邊,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那可真成了入甕的老鱉,死也逃不出去了。
這時波鳩大巫忍不住衝阿來怒罵:“吃裏扒外的東西,你想幹什麽!”
我從口袋裏摸了跟煙出來,但也沒急著點,隻是將煙夾在手裏,一邊對波鳩大巫說:“讓你說話了嗎?老實點!”
波鳩大巫就好像聽不到我的話似的,這會兒又轉過臉來衝我嗷:“你們是什麽人,想幹什麽!”
話音剛一落下,掌東海就適時地抽出一塊破布,上前將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的嘴給堵上了。
左有道可能是可憐這兩個門主上了年紀,就朝他們抱了抱手,語氣溫和地說道:“兩位老前輩,我們這麽做也是迫不得已,還請多多擔待。如果兩位不想受苦,就請稍微安靜一些吧。”
這話說得確實夠厚道了,可左有道接下來的動作,卻讓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兩人直流冷汗。就見他反手探入背包,從裏麵抽出了一把月牙形的彎刀。
刀身也就小拇指寬窄,刀刃上靈光淩冽,刀尖微微帶一絲猩紅,不知是血跡還是鏽跡。我要是沒記錯的話,這種刀應該叫做“琵琶刀”,是專門拿來開琵琶的。
所謂開琵琶,就是將肋骨上的皮肉一點點剝去,將骨頭掰出來。這一根根露在肉外頭的白骨,就是所謂的“琵琶”,之後行刑者會拿著鑿子或者鋸子在骨頭上或鑿或鋸,這就叫彈琵琶或者拉琵琶。
要說這種酷刑,還是明朝時錦衣衛發明出來的,之前我們查過黑雲山和度靈山的底細,發現這兩座山門都是明朝才出現的,而且有證據表明,這兩座山門的前身,就是西廠在苗疆一帶設立的暗房。
暗房,意思就是藏在地下的刑房。據傳是當年大太監汪直為了對付政敵而設立的,當時有被汪直構陷的朝中大員大多都罪不至死,像這樣的人沒法殺,最多也隻能發配充軍。於是汪直就想出了在邊地設立刑房的主意,你不是發配充軍嗎,沒問題,先讓你到軍營裏報個到,然後再帶你到刑房,由於當時充軍的人十有八九活不過一年,就算對方在刑房裏被這麽致死,到時候上麵問起來,就說是病死的。
也不知道黑雲山和度靈山是怎麽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的,明明就是一幫靠折磨人過活的行刑人,怎麽就進了我們這個行當呢,他們的傳承又是打哪來的?
這些問題我當然沒辦法給出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作為二門之主,肯定知道自家宗門以前是幹什麽的,對於左有道手裏的琵琶刀,他們也應該有所耳聞。
左有道臉上依然帶著非常溫和的笑容,可他手上的刀被他臉上表情襯得,看上去卻越發寒光淩冽了。
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一會兒看看左有道,一會兒看看左有道手裏的刀,額頭和領口全都被冷汗給浸濕了,烏洞老司甚至還是不是地扭扭腰,好像要把自己的肋骨藏起來似的。
我趕緊氣氛渲染得差不多了,就對掌東海說:“替換他們的人來了麽?”
掌東海點頭:“就在正堂裏等著呢。”
“讓他們打扮好了,進來亮個相。”
很快,掌東海又帶著兩個人迴來了。
一個打扮成了波鳩大巫的樣子,另一個則是烏洞老司的模樣,不僅僅是模樣,這兩個人就連身上的衣服、走路的姿勢,還有臉上的神態,都和二位門主一模一樣。
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看愣了,左有道和劉尚昂也愣住了。
之前左有道他們那邊的人隻是以為,我設法買通了阿來和麻君正,並不知道這兩個人早就被我們給掉了包,也不知道地窖裏還關著人。
左有道忍不住問我:“這是怎麽迴事?”
我笑了笑:“聽說過易容嗎?大海他們那一脈最擅長的,就是易容功夫。”
左有道轉而問掌東海:“你們是哪一脈的人啊,我在行當裏也算是混了十多年了,沒聽說過有那一脈擅長易容功夫啊。”
掌東海胡亂敷衍一句:“小門小派,你沒聽說過我們也正常。”
我也是怕左有道問得太深,不得不提醒他:“你就別多問了,人家不方便說。”
“好,”左有道先是點了一下頭,接著又對劉尚昂說道:“自己人就不用查了。”
劉尚昂撓著頭皮,給了我和左有道一個笑臉。
在左有道的隊伍裏,劉尚昂擔任的角色和掌東海差不多,他是左有道的眼線,也是左有道的斥候和細作,由於劉尚昂的情報體係是包有用一手構建起來的,所以他的情報收集能力,按理來說應該比掌東海更強,不過掌東海可不止擅長收集情報,兩人算是各有千秋吧。
接下來,我就矮身蹲在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麵前,按下錄音筆上的播放鍵,將他們剛才說的話,從頭到尾播了一遍。
到了現在,兩位門主臉上已經再沒有任何表情了,估計他們的心情也和臉上的表情一樣,早就成了一潭死水。
我開口對二位門主說道:“你們猜,如果我把這支錄音筆交給鬼陰山的人,鬼陰山會怎麽對付你們?”
左有道也在一旁幫腔道:“你們身邊最信任的人成了我們的人,你們的身份很快也會被人頂替,就算我們在這兒殺了你們,也不會有人知道。退一萬步講,就算你們能突出重圍逃出去,隻要我們將這支錄音筆交給鬼陰山,不用我們動手,鬼陰山也會收拾你們。”
我接上話茬:“二位老前輩,你們現在已經沒有活路的,唯一的選擇就是跟我們合作。”
這邊我正說著話,掌東海和劉尚昂就走過來,扯出了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嘴裏的破布。
烏洞老司花了半分鍾時間來調整氣息,完了才用比我還不標準的普通話問:“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如今他說話的口氣已經變得非常頹弱,整個人也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當我和左有道紛紛自報家門以後,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心裏的最後一絲防線也跟著垮了,左有道名聲在外,兩位門主一聽到他們名字就意識到突圍無望,那可是連蘇漢生都能正麵擊敗的絕頂高手,像他們這樣的三四流高手,一旦與之抗衡,必然一觸即潰。
一旦突圍失敗,等待他們的,極有可能就是左有道手裏的琵琶刀了。
當時烏洞老司還充滿埋怨地嘟囔了句:“我早就說不能和鬼陰山合作,可你們都不肯聽我的呀。”
波鳩大巫連著蹙了好幾下眉,嘴巴張了好幾次,但一個字都沒說出來。
我問他們兩個,到底願不願意合作,兩人的態度都很一致——雖說不願意但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說真的,如果他們斬釘截鐵地說願意合作,我反倒會認為他們隻是想敷衍麻痹我們。
接下來的事兒,就不由我和左有道的負責了,自有掌東海和劉尚昂對兩位老門主進行必要的訊問。
聽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的意思,九黎十八座山門,有半數以上都成了鬼陰山的擁躉,隻不過像黑雲山和度靈山這樣,願意在明麵上支持鬼陰山的山門隻有四個,另外幾個山門則是表麵上與鬼陰山過不去,實際上則充當鬼陰山的暗線,監視著那些不願服從鬼陰山的山門。
在鬼陰山的所有擁躉中,實力最強的莫過於地處雲南的烏蟾嶺,這個山門表麵上和鬼陰山格格不入,每當鬼陰山要做什麽事,烏蟾嶺必然站出來反對,加上烏蟾嶺實力拔群,如今已經有三個山門和烏蟾嶺達成了同盟,打算集眾人之力一起對付鬼陰山。可他們哪裏知道,與烏蟾嶺聯盟,恰恰中了鬼陰山的下懷。
最後,掌東海又向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詢問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有沒有特殊的小嗜好,兩位老門主倒也沒有隱瞞什麽。
(本章完)
發現自己正被五花大綁地捆在石板上,兩位門主先是一陣驚慌,不過畢竟是兩塊老薑,沒多久就迴過神來,開始擺出一股堅毅無比的表情,看那樣好像想先跟我們耗一陣子,以便尋找機會向外麵的人求救。
我可沒有那麽過閑工夫和他們糾纏,於是衝掌東海使了個眼色。
掌東海會意,立即朝密室外的正堂方向去了。
前後過了不到一分鍾,就有兩個正值壯年的漢子跟在掌東海身後一起迴來了。
這兩個熱,單從外表上看,一個是波鳩大巫大弟子阿來,另一個,則是烏洞老司最信任的門生,麻君正。
隻不過真正的阿來和麻君正早就被我關在了龍家地窖裏,眼前這兩個人,都是由景字脈的人假扮的。
看到掌東海身後的人,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雙雙瞪大了眼,一時間都驚得說不出話來。
兩位門主想拖延時間,好向外麵的人求援。向誰求援?還不就是此時守在正堂裏的阿來和麻君正麽,如果連這兩個人都站在了我們這邊,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那可真成了入甕的老鱉,死也逃不出去了。
這時波鳩大巫忍不住衝阿來怒罵:“吃裏扒外的東西,你想幹什麽!”
我從口袋裏摸了跟煙出來,但也沒急著點,隻是將煙夾在手裏,一邊對波鳩大巫說:“讓你說話了嗎?老實點!”
波鳩大巫就好像聽不到我的話似的,這會兒又轉過臉來衝我嗷:“你們是什麽人,想幹什麽!”
話音剛一落下,掌東海就適時地抽出一塊破布,上前將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的嘴給堵上了。
左有道可能是可憐這兩個門主上了年紀,就朝他們抱了抱手,語氣溫和地說道:“兩位老前輩,我們這麽做也是迫不得已,還請多多擔待。如果兩位不想受苦,就請稍微安靜一些吧。”
這話說得確實夠厚道了,可左有道接下來的動作,卻讓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兩人直流冷汗。就見他反手探入背包,從裏麵抽出了一把月牙形的彎刀。
刀身也就小拇指寬窄,刀刃上靈光淩冽,刀尖微微帶一絲猩紅,不知是血跡還是鏽跡。我要是沒記錯的話,這種刀應該叫做“琵琶刀”,是專門拿來開琵琶的。
所謂開琵琶,就是將肋骨上的皮肉一點點剝去,將骨頭掰出來。這一根根露在肉外頭的白骨,就是所謂的“琵琶”,之後行刑者會拿著鑿子或者鋸子在骨頭上或鑿或鋸,這就叫彈琵琶或者拉琵琶。
要說這種酷刑,還是明朝時錦衣衛發明出來的,之前我們查過黑雲山和度靈山的底細,發現這兩座山門都是明朝才出現的,而且有證據表明,這兩座山門的前身,就是西廠在苗疆一帶設立的暗房。
暗房,意思就是藏在地下的刑房。據傳是當年大太監汪直為了對付政敵而設立的,當時有被汪直構陷的朝中大員大多都罪不至死,像這樣的人沒法殺,最多也隻能發配充軍。於是汪直就想出了在邊地設立刑房的主意,你不是發配充軍嗎,沒問題,先讓你到軍營裏報個到,然後再帶你到刑房,由於當時充軍的人十有八九活不過一年,就算對方在刑房裏被這麽致死,到時候上麵問起來,就說是病死的。
也不知道黑雲山和度靈山是怎麽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的,明明就是一幫靠折磨人過活的行刑人,怎麽就進了我們這個行當呢,他們的傳承又是打哪來的?
這些問題我當然沒辦法給出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作為二門之主,肯定知道自家宗門以前是幹什麽的,對於左有道手裏的琵琶刀,他們也應該有所耳聞。
左有道臉上依然帶著非常溫和的笑容,可他手上的刀被他臉上表情襯得,看上去卻越發寒光淩冽了。
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一會兒看看左有道,一會兒看看左有道手裏的刀,額頭和領口全都被冷汗給浸濕了,烏洞老司甚至還是不是地扭扭腰,好像要把自己的肋骨藏起來似的。
我趕緊氣氛渲染得差不多了,就對掌東海說:“替換他們的人來了麽?”
掌東海點頭:“就在正堂裏等著呢。”
“讓他們打扮好了,進來亮個相。”
很快,掌東海又帶著兩個人迴來了。
一個打扮成了波鳩大巫的樣子,另一個則是烏洞老司的模樣,不僅僅是模樣,這兩個人就連身上的衣服、走路的姿勢,還有臉上的神態,都和二位門主一模一樣。
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看愣了,左有道和劉尚昂也愣住了。
之前左有道他們那邊的人隻是以為,我設法買通了阿來和麻君正,並不知道這兩個人早就被我們給掉了包,也不知道地窖裏還關著人。
左有道忍不住問我:“這是怎麽迴事?”
我笑了笑:“聽說過易容嗎?大海他們那一脈最擅長的,就是易容功夫。”
左有道轉而問掌東海:“你們是哪一脈的人啊,我在行當裏也算是混了十多年了,沒聽說過有那一脈擅長易容功夫啊。”
掌東海胡亂敷衍一句:“小門小派,你沒聽說過我們也正常。”
我也是怕左有道問得太深,不得不提醒他:“你就別多問了,人家不方便說。”
“好,”左有道先是點了一下頭,接著又對劉尚昂說道:“自己人就不用查了。”
劉尚昂撓著頭皮,給了我和左有道一個笑臉。
在左有道的隊伍裏,劉尚昂擔任的角色和掌東海差不多,他是左有道的眼線,也是左有道的斥候和細作,由於劉尚昂的情報體係是包有用一手構建起來的,所以他的情報收集能力,按理來說應該比掌東海更強,不過掌東海可不止擅長收集情報,兩人算是各有千秋吧。
接下來,我就矮身蹲在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麵前,按下錄音筆上的播放鍵,將他們剛才說的話,從頭到尾播了一遍。
到了現在,兩位門主臉上已經再沒有任何表情了,估計他們的心情也和臉上的表情一樣,早就成了一潭死水。
我開口對二位門主說道:“你們猜,如果我把這支錄音筆交給鬼陰山的人,鬼陰山會怎麽對付你們?”
左有道也在一旁幫腔道:“你們身邊最信任的人成了我們的人,你們的身份很快也會被人頂替,就算我們在這兒殺了你們,也不會有人知道。退一萬步講,就算你們能突出重圍逃出去,隻要我們將這支錄音筆交給鬼陰山,不用我們動手,鬼陰山也會收拾你們。”
我接上話茬:“二位老前輩,你們現在已經沒有活路的,唯一的選擇就是跟我們合作。”
這邊我正說著話,掌東海和劉尚昂就走過來,扯出了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嘴裏的破布。
烏洞老司花了半分鍾時間來調整氣息,完了才用比我還不標準的普通話問:“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如今他說話的口氣已經變得非常頹弱,整個人也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當我和左有道紛紛自報家門以後,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心裏的最後一絲防線也跟著垮了,左有道名聲在外,兩位門主一聽到他們名字就意識到突圍無望,那可是連蘇漢生都能正麵擊敗的絕頂高手,像他們這樣的三四流高手,一旦與之抗衡,必然一觸即潰。
一旦突圍失敗,等待他們的,極有可能就是左有道手裏的琵琶刀了。
當時烏洞老司還充滿埋怨地嘟囔了句:“我早就說不能和鬼陰山合作,可你們都不肯聽我的呀。”
波鳩大巫連著蹙了好幾下眉,嘴巴張了好幾次,但一個字都沒說出來。
我問他們兩個,到底願不願意合作,兩人的態度都很一致——雖說不願意但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說真的,如果他們斬釘截鐵地說願意合作,我反倒會認為他們隻是想敷衍麻痹我們。
接下來的事兒,就不由我和左有道的負責了,自有掌東海和劉尚昂對兩位老門主進行必要的訊問。
聽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的意思,九黎十八座山門,有半數以上都成了鬼陰山的擁躉,隻不過像黑雲山和度靈山這樣,願意在明麵上支持鬼陰山的山門隻有四個,另外幾個山門則是表麵上與鬼陰山過不去,實際上則充當鬼陰山的暗線,監視著那些不願服從鬼陰山的山門。
在鬼陰山的所有擁躉中,實力最強的莫過於地處雲南的烏蟾嶺,這個山門表麵上和鬼陰山格格不入,每當鬼陰山要做什麽事,烏蟾嶺必然站出來反對,加上烏蟾嶺實力拔群,如今已經有三個山門和烏蟾嶺達成了同盟,打算集眾人之力一起對付鬼陰山。可他們哪裏知道,與烏蟾嶺聯盟,恰恰中了鬼陰山的下懷。
最後,掌東海又向波鳩大巫和烏洞老司詢問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有沒有特殊的小嗜好,兩位老門主倒也沒有隱瞞什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