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浪費了這麽多精力,說白了還是因為我壓根不知道該把精力放在哪。
其實反觀我在仉家的一年多,幾乎每次出來辦事都是別人帶著,執掌舊貨店之前二爺帶著我,執掌舊貨店以後,第一次外單也有仉亞男跟著,後來蘇雲檳被殺,有沙文曉和包有用陪在我身邊,下老海壩地宮,也有吳林在旁邊幫我。
除了這一次,我和李淮山唯一一次單獨行動,就是去西南蛹寨的那次了。
現在迴頭想想,那一次我和李淮山也險些著了別人的道,要不是幽冥通寶在最關鍵的時候幫了我們一把,我們倆估計早就死在地底下了。
就連這一次也是,如果沒有鐵錘,我和李淮山現在還指不定什麽樣呢。
人家仉亞男說我們是菜鳥,可一點沒冤枉我們。
李淮山靠在床頭上,衝著我歎了口氣:“這迴可丟人了。”
我有些煩躁地撓了撓太陽穴,也是悶悶地歎口氣,說:“咱們得定個計劃。”
李淮山抬起雙手,抱著自己的後腦勺,饒有興趣地問我:“定什麽計劃。”
我還是忍不住先歎一口氣才說話:“得設計設計一年以後的事,比如說,一年以後要變成什麽樣的人,一年以後要達到什麽樣的修為,要定個計劃。”
聽到我的話,李淮山卻皺起了眉頭:“別鬧了,這又不是考試要考多少分,每天要做多少題,你怎麽定計劃?”
我拍了拍屁股,站起身來:“不管怎麽說,至少心裏要有根弦,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該做,腦子得清醒,不能再這麽渾渾噩噩的了。不行,我得列個條,把能做的,不能做的事都列出來。”
李淮山無奈地笑了笑,對於我想法,他似乎有些不屑一顧,直到我從行李箱裏拿出了筆和紙,李淮山才開口道:“你真要把這些有啊沒得東西寫在紙上啊,你又不是剛入學的孩子,還得給自己弄個學生守則。再說了,包有用不也說,你不能老壓著自己麽,可你現在在幹啥?非要自己弄點條條框框,把自己框住。”
我一邊在紙上寫下文字,一邊迴應著:“有些人倒是從來不給自己設那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可他們承諾過的事情卻從來都做不到。也不知道是誰,一次次說以後再也不緊張了,可到了節骨眼上該緊張還是緊張,該怯場還是怯場,反複說什麽,以後再也不做別人的累贅了,可臨了臨了,還是個累贅。”
一聽這話,李淮山頓時不樂意了:“仉若非,你說誰呢?”
我沒心思和他吵,隻是對他說:“二狗,你發現沒有,有些時候,有些事,平日裏你要是不反複提醒自己,一旦遇上了坎兒,就很容易掉鏈子。”
李淮山張了張嘴,半天沒說出一個字來,後來他猛地點了一下頭,也從行李箱裏拿出了本子和筆。
當天晚上,我幾乎把自己從裏到外扒了個精光,把自己身上的所有問題全都羅列在了紙上,說真的,當所有缺點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我麵前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簡直是個廢人。
至於我具體都有那些缺點……為了節省篇幅,我就不一一羅列了,反正隻要我自己心裏清楚就行。
我不想成為所謂的聖人,這輩子也沒想過要變成一個完人,所以我絕不企圖把所有缺點都改正過來,但同時,我心裏也十分清楚,現在的我亟需改變。
我想要改變。
折騰了三四個小時,我和李淮山終於為自己整理出了一份隻有自己能看的“計劃”,李淮山將他的計劃疊起來,放在了上衣口袋裏,我將自己的計劃反複看了幾遍,就拿出打火機,一把火將它燒成了灰。
李淮山看到我的舉動,愣了三四秒之後,也燒了自己的計劃書。
麵積不算寬闊的東臥房裏充斥著草木灰的味道,彌散在空中的煙霧經久不散。
我和李淮山坐在各自的床上,抬頭望著飄在房頂上的煙,默默地發了好久的呆。
直到李淮山笑著罵了聲:“槽!”,我也笑著搖了搖頭,從口袋裏摸出一根煙來點上。
晚上十點,老胡敲響了東臥房的門,說是飯做好了,叫我和李淮山去客廳吃飯。
我和李淮山確實從臥室裏出來了,但沒有和老胡一起吃飯,而是直接離家,去村東的小山包找鄭老頭。
老胡忙著哄自己的老婆,我和李淮山一聲不響地出門時,他完全沒有留意到。
從老胡家出來以後,我就向李淮山坦言,村子裏的路對我來說太複雜,雖說我跟著鞋行老板去了一趟村東頭,但早就把路忘了,李淮山衝我笑了笑,很自覺地走到前麵去帶路。
李淮山確實沒去過鄭老頭的家,但他知道村東頭該怎麽走。
一到夜晚,這個小小的城中村就變得非常安靜,李淮山走在前麵,腳掌和地麵接觸,不斷發出沉悶的腳步聲,我跟在他身後,心裏頭總是有點慌。
我還是擔心,這一次鄭老頭再見到我,眼神中會多一份鄙夷。
李淮山大概也有同樣的擔心吧,從村子的東口出去之前,他一直走在前麵,可當公路旁的小山包出現在我們麵前,他就刻意放慢腳步,退到我身後去了。
我沉了沉氣,慢慢爬上山包,慢慢抬手,輕輕敲響了鄭老頭的家門。
當時的我就像是一個考試不及格,被傳喚到老師辦公室的初中生,在我敲門的一刹那,竟希望鄭老頭家裏沒人。
可事與願違,鄭老頭很快幫我們打開了門,而在門的另一側,迎接我們的不是鄙夷的眼神,而是一張洋溢著熱情的笑臉。
看到鄭老頭臉上的笑容,我也受到了感染,漸漸展開了笑容。
進屋以後,鄭老頭一邊不停地向我和李淮山道謝,感念我們救了這個村子,一邊端來了茶盤,請我和李淮山喝茶。
看樣子,我和李淮山先前的擔憂都是多餘的。
鄭老頭擺好了茶盤,我和李淮山就在靠窗戶的地方落座。
幾杯茶水下肚以後,鄭老頭問我是不是為了鞋行老板的事來得,我笑著點了點頭,說這次登門,就是想問問村子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為什麽庫房裏會有一隻厲鬼,用來封住厲鬼魂魄的骨灰盒又是從哪裏來的?王老太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為什麽她會在昨天晚上突然屍變?還有那個姓王的鞋行老板,在這次的事中,又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
麵對我這一連串的問題,鄭老頭似乎一時間也不知道從哪裏說起了,他慢慢抿著杯子裏的茶水,眼睛一直盯著茶幾邊緣,靜靜地思考了很久。
直到杯子裏的茶水都涼下來了,鄭老頭才開口說了句:“小王的爺爺,是我師父。”
我先是愣了一下,小片刻後才反應過來,他口中的小王,說得應該就是鞋行老板。
說完這句話,鄭老頭又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過了一小會才接著說:“我師父原本不姓王來著,他是緬甸那邊的,幫人養了一輩子小鬼,損了陰德,兒子年輕輕的就被砍死了,孫子從生下就是個崴腳。我師父不想讓我步他的後塵,隻教了我一些醫學藥理,可說起真本事,我卻沒學到多少。本來按著我師父的意思,他修習的那些東西,總歸要陪著他一起入土,再沒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可臨了臨了,還是有些東西留下來了。”
鄭老頭的杯子裏原本沒有茶水了,可他說到這裏的時候,卻依舊將杯口湊到嘴邊,習慣似地抿了一口。
我適時地問一句:“他留下了什麽。”
鄭老頭沉了沉氣息才說,他師父臨死前,曾將自己的平生事跡整理成了一本小冊子,而之所以整理這麽個東西,也不是想要留給後人,隻是想在彌留之際迴首自己的一生。
可在老爺子下葬的時候,卻忘了把這本冊子也埋進土裏,後來鞋行老板迴來收拾老人家的遺物,無意間發現了這本冊子,並從中學到了一種靠著圈養小鬼給自己改運的秘術。
這位鞋行老板在轉運之前,可以算得上是村裏最窮的人了,加上他向來不安分,總想著有一天能發橫財,如今得到了這套秘術,便起了貪念。
那畢竟不是什麽術法秘籍,隻是一本迴憶錄而已,上麵記載的個中術法也是多有紕漏。
得到所謂的秘術以後,鞋行老板先是背著鄭老頭偷偷在村裏招魂,本來想招一個小鬼來,沒想到卻把民國年間的老戲子召了迴來,可他哪知道那隻鬼物身上的執念頗重,竟還準備了骨灰壇,將對方供養起來了。
估計也是命中注定,他給老戲子做了供食以後,還真的時來運轉了,不但當年就誤打誤撞賺到了幾筆小錢,還當上了村裏的支書,這麽一來,他就更篤定地認為是冊子上的術法起了效果,於是放寬了膽子,決定靠著骨灰壇裏的“小鬼”好好撈上一筆。
從支書的位子上下來以後,他就變賣家當,做起了囤鞋賣鞋的生意。
(本章完)
其實反觀我在仉家的一年多,幾乎每次出來辦事都是別人帶著,執掌舊貨店之前二爺帶著我,執掌舊貨店以後,第一次外單也有仉亞男跟著,後來蘇雲檳被殺,有沙文曉和包有用陪在我身邊,下老海壩地宮,也有吳林在旁邊幫我。
除了這一次,我和李淮山唯一一次單獨行動,就是去西南蛹寨的那次了。
現在迴頭想想,那一次我和李淮山也險些著了別人的道,要不是幽冥通寶在最關鍵的時候幫了我們一把,我們倆估計早就死在地底下了。
就連這一次也是,如果沒有鐵錘,我和李淮山現在還指不定什麽樣呢。
人家仉亞男說我們是菜鳥,可一點沒冤枉我們。
李淮山靠在床頭上,衝著我歎了口氣:“這迴可丟人了。”
我有些煩躁地撓了撓太陽穴,也是悶悶地歎口氣,說:“咱們得定個計劃。”
李淮山抬起雙手,抱著自己的後腦勺,饒有興趣地問我:“定什麽計劃。”
我還是忍不住先歎一口氣才說話:“得設計設計一年以後的事,比如說,一年以後要變成什麽樣的人,一年以後要達到什麽樣的修為,要定個計劃。”
聽到我的話,李淮山卻皺起了眉頭:“別鬧了,這又不是考試要考多少分,每天要做多少題,你怎麽定計劃?”
我拍了拍屁股,站起身來:“不管怎麽說,至少心裏要有根弦,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該做,腦子得清醒,不能再這麽渾渾噩噩的了。不行,我得列個條,把能做的,不能做的事都列出來。”
李淮山無奈地笑了笑,對於我想法,他似乎有些不屑一顧,直到我從行李箱裏拿出了筆和紙,李淮山才開口道:“你真要把這些有啊沒得東西寫在紙上啊,你又不是剛入學的孩子,還得給自己弄個學生守則。再說了,包有用不也說,你不能老壓著自己麽,可你現在在幹啥?非要自己弄點條條框框,把自己框住。”
我一邊在紙上寫下文字,一邊迴應著:“有些人倒是從來不給自己設那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可他們承諾過的事情卻從來都做不到。也不知道是誰,一次次說以後再也不緊張了,可到了節骨眼上該緊張還是緊張,該怯場還是怯場,反複說什麽,以後再也不做別人的累贅了,可臨了臨了,還是個累贅。”
一聽這話,李淮山頓時不樂意了:“仉若非,你說誰呢?”
我沒心思和他吵,隻是對他說:“二狗,你發現沒有,有些時候,有些事,平日裏你要是不反複提醒自己,一旦遇上了坎兒,就很容易掉鏈子。”
李淮山張了張嘴,半天沒說出一個字來,後來他猛地點了一下頭,也從行李箱裏拿出了本子和筆。
當天晚上,我幾乎把自己從裏到外扒了個精光,把自己身上的所有問題全都羅列在了紙上,說真的,當所有缺點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我麵前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簡直是個廢人。
至於我具體都有那些缺點……為了節省篇幅,我就不一一羅列了,反正隻要我自己心裏清楚就行。
我不想成為所謂的聖人,這輩子也沒想過要變成一個完人,所以我絕不企圖把所有缺點都改正過來,但同時,我心裏也十分清楚,現在的我亟需改變。
我想要改變。
折騰了三四個小時,我和李淮山終於為自己整理出了一份隻有自己能看的“計劃”,李淮山將他的計劃疊起來,放在了上衣口袋裏,我將自己的計劃反複看了幾遍,就拿出打火機,一把火將它燒成了灰。
李淮山看到我的舉動,愣了三四秒之後,也燒了自己的計劃書。
麵積不算寬闊的東臥房裏充斥著草木灰的味道,彌散在空中的煙霧經久不散。
我和李淮山坐在各自的床上,抬頭望著飄在房頂上的煙,默默地發了好久的呆。
直到李淮山笑著罵了聲:“槽!”,我也笑著搖了搖頭,從口袋裏摸出一根煙來點上。
晚上十點,老胡敲響了東臥房的門,說是飯做好了,叫我和李淮山去客廳吃飯。
我和李淮山確實從臥室裏出來了,但沒有和老胡一起吃飯,而是直接離家,去村東的小山包找鄭老頭。
老胡忙著哄自己的老婆,我和李淮山一聲不響地出門時,他完全沒有留意到。
從老胡家出來以後,我就向李淮山坦言,村子裏的路對我來說太複雜,雖說我跟著鞋行老板去了一趟村東頭,但早就把路忘了,李淮山衝我笑了笑,很自覺地走到前麵去帶路。
李淮山確實沒去過鄭老頭的家,但他知道村東頭該怎麽走。
一到夜晚,這個小小的城中村就變得非常安靜,李淮山走在前麵,腳掌和地麵接觸,不斷發出沉悶的腳步聲,我跟在他身後,心裏頭總是有點慌。
我還是擔心,這一次鄭老頭再見到我,眼神中會多一份鄙夷。
李淮山大概也有同樣的擔心吧,從村子的東口出去之前,他一直走在前麵,可當公路旁的小山包出現在我們麵前,他就刻意放慢腳步,退到我身後去了。
我沉了沉氣,慢慢爬上山包,慢慢抬手,輕輕敲響了鄭老頭的家門。
當時的我就像是一個考試不及格,被傳喚到老師辦公室的初中生,在我敲門的一刹那,竟希望鄭老頭家裏沒人。
可事與願違,鄭老頭很快幫我們打開了門,而在門的另一側,迎接我們的不是鄙夷的眼神,而是一張洋溢著熱情的笑臉。
看到鄭老頭臉上的笑容,我也受到了感染,漸漸展開了笑容。
進屋以後,鄭老頭一邊不停地向我和李淮山道謝,感念我們救了這個村子,一邊端來了茶盤,請我和李淮山喝茶。
看樣子,我和李淮山先前的擔憂都是多餘的。
鄭老頭擺好了茶盤,我和李淮山就在靠窗戶的地方落座。
幾杯茶水下肚以後,鄭老頭問我是不是為了鞋行老板的事來得,我笑著點了點頭,說這次登門,就是想問問村子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為什麽庫房裏會有一隻厲鬼,用來封住厲鬼魂魄的骨灰盒又是從哪裏來的?王老太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為什麽她會在昨天晚上突然屍變?還有那個姓王的鞋行老板,在這次的事中,又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
麵對我這一連串的問題,鄭老頭似乎一時間也不知道從哪裏說起了,他慢慢抿著杯子裏的茶水,眼睛一直盯著茶幾邊緣,靜靜地思考了很久。
直到杯子裏的茶水都涼下來了,鄭老頭才開口說了句:“小王的爺爺,是我師父。”
我先是愣了一下,小片刻後才反應過來,他口中的小王,說得應該就是鞋行老板。
說完這句話,鄭老頭又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過了一小會才接著說:“我師父原本不姓王來著,他是緬甸那邊的,幫人養了一輩子小鬼,損了陰德,兒子年輕輕的就被砍死了,孫子從生下就是個崴腳。我師父不想讓我步他的後塵,隻教了我一些醫學藥理,可說起真本事,我卻沒學到多少。本來按著我師父的意思,他修習的那些東西,總歸要陪著他一起入土,再沒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可臨了臨了,還是有些東西留下來了。”
鄭老頭的杯子裏原本沒有茶水了,可他說到這裏的時候,卻依舊將杯口湊到嘴邊,習慣似地抿了一口。
我適時地問一句:“他留下了什麽。”
鄭老頭沉了沉氣息才說,他師父臨死前,曾將自己的平生事跡整理成了一本小冊子,而之所以整理這麽個東西,也不是想要留給後人,隻是想在彌留之際迴首自己的一生。
可在老爺子下葬的時候,卻忘了把這本冊子也埋進土裏,後來鞋行老板迴來收拾老人家的遺物,無意間發現了這本冊子,並從中學到了一種靠著圈養小鬼給自己改運的秘術。
這位鞋行老板在轉運之前,可以算得上是村裏最窮的人了,加上他向來不安分,總想著有一天能發橫財,如今得到了這套秘術,便起了貪念。
那畢竟不是什麽術法秘籍,隻是一本迴憶錄而已,上麵記載的個中術法也是多有紕漏。
得到所謂的秘術以後,鞋行老板先是背著鄭老頭偷偷在村裏招魂,本來想招一個小鬼來,沒想到卻把民國年間的老戲子召了迴來,可他哪知道那隻鬼物身上的執念頗重,竟還準備了骨灰壇,將對方供養起來了。
估計也是命中注定,他給老戲子做了供食以後,還真的時來運轉了,不但當年就誤打誤撞賺到了幾筆小錢,還當上了村裏的支書,這麽一來,他就更篤定地認為是冊子上的術法起了效果,於是放寬了膽子,決定靠著骨灰壇裏的“小鬼”好好撈上一筆。
從支書的位子上下來以後,他就變賣家當,做起了囤鞋賣鞋的生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