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一句話三十年倭島男人死絕嚇到了李世民。


    “為何?”李世民不解的問道。


    “聖人,倭人也不是傻子,等他們感覺到危機的時候或就會動刀兵,而那個時候臣相信柳木會拿出一個讓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理由,以他的手段,控製倭島戰力之後,再加上他擁有的絕對武力,有三萬精銳他就敢殺向倭島,而後屠盡倭島所有男子。”


    杜如晦給了李世民一個解釋。


    李世民嚇了一跳:“這是滅族滅種之舉,他就不怕遺臭萬年?”


    “他怕,就不這麽作了。”杜如晦給這事件下了一個定義。


    房玄齡說道:“朝中幾十位大學士看到的,僅僅是禮教上的問題,他們怕是還沒有看到這一層。”


    “是,連蕭瑀、王君愕、鄭元璹他們都沒有看出來。其餘的人難。”杜如晦相信房玄齡的說法。


    李世民用指輕輕的敲著桌子,他也搞不懂了。


    房玄齡問:“聖人,要製止嗎?”


    “重點不是製止,而是為什麽?朕可以開口去問他,但未必能夠得真正的答案。或是朕借百官因禮教彈劾讓他迴三原去過他們的逍遙日子,或是不管他,讓他繼續去整倭人,朕眼中倭不是好人,他們野心勃勃。”


    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房玄齡卻說道:“突厥人難道不是野心勃勃嗎?高句麗、百濟不是?就是新羅都未必是純善之輩,若是新羅一統半島聖人以為他們就安心守在半島。每當中原有亂,這周邊的各小族就會借機攻打,這點臣還是認同柳木駙馬的,大唐就是一塊肥肉,周邊全是狼。”


    李世民問道:“你的意思是,倭人是被特別對待的。”


    “正是。”房玄齡很堅定的迴了一句。


    李世民想了想:“那麽,讓他迴家去過他的逍遙日子去?”


    “臣以為,沒用。勢已成,接下來除非聖人讓長孫國舅等人也全部迴家養老,然後嚴令再出海去倭島。反之僅讓柳駙馬迴家逍遙自在,怕是這事情更不可控。”


    “笑話,朕還是天子。”李世民不信,竟然連長孫無忌也要免職。


    而且不止長孫無忌,這免職名單怕是有數百人之多。


    “聖人,百萬擔生絲,僅僅就是千萬擔米就能換來的,您認為此勢可擋,這已經不是世家望族的小利益,還有十萬戶以上百姓的富足,江南的繁華,波斯人對絲綢的渴求,那無限量的訂購。”


    房玄齡的話不是挑戰大唐皇帝的權威。


    而是在告訴李世民,大勢所趨,逆勢而行危害極大。


    杜如晦說道:“殺盡倭人,殺就殺了。臣隻在意,這史書的一筆應該如何寫。其他,不重要。”


    “講的好。”


    杜如晦這話確實是講到李世民心尖上的,就是這話,史書怎麽寫才是最重要的。


    房玄齡也認可,緊接著說道:“聖人,不如等朝堂之上,聽柳駙馬如何對蕭公等名士,而後再想史書不遲。”


    “好。”


    李世民輕輕一拍桌子,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很快,朝會開始,每個人在太極殿上都有固定的位置,柳木也一樣。


    誰若是坐錯了自己墊子,禮部會有專人前來提醒。


    正如房、杜兩位所推斷的,以蕭瑀、崔鴻、王君愕、鄭元璹、溫大雅、姚思廉等名士為首,他們盯上柳木的就是禮教二字。


    其餘的他們還真的沒看到,因為他們對柳木的了解遠遠比不上大唐皇帝李世民,還有房、杜兩人。


    正式的朝禮之後,並沒有向往常一樣各位開始出來匯報。


    在整個太極殿安靜了一小會之後,李世民一指柳木:“柳木,你站在大殿正中,今天朝會你為眾臣解惑。”


    柳木出例,緊接著蕭瑀也站了出來。


    雙方都給李世民施禮之後,不約而同的麵對麵站著。


    “柳駙馬,今天沒有彈劾,因為今日之事並非朝堂之事,也會官之事。太極殿本是議事之處,議的可以是國事,也可以是大是大非之事。”


    “晚輩若是那裏作的不對,您老盡可批評。”柳木立即就擺出一個好孩子的表現。


    蕭瑀擺了擺手:“論有錯,事實上我蕭氏首先要出來領這個錯誤。這一份是家書,請過目。”


    一份蕭靈兒寫的家書,看著有很厚的幾十頁。


    蕭瑀隻是挑出其中幾頁給了柳木。


    “其餘的部分寫的都是日常小事,老夫倒是心中開心,柳駙馬確實對老夫侄女極好,但眼下說的卻是另一件事,大事大非。”


    蕭瑀特別強調了一句大事大非,無須蕭瑀解釋什麽,這件事情總舶司有公開的文書送到長安來。


    蕭瑀沒有拿文書,而是拿了蕭靈兒的家書,也代表著這次不是說政務。


    果真!


    柳木看過之後心說就是為了江南富戶租妾的事情。


    蕭瑀收迴了給柳木看的那幾頁書信,然後一位年輕的官員將一隻藤箱放在柳木的腳邊。


    “柳駙馬,老夫以為你沒有錯。”


    柳木聽到這話差一點一頭栽倒在太極殿上。心說我若是沒錯,你們擺出這麽大陣仗幹什麽,這越是平靜那麽風暴來的時候就越是可怕。


    柳木快速的掃過大殿上所有的重臣,這才發現武官幾乎一個都沒來。


    唯一到的武將,是秦瓊。


    這架勢,柳木開始有些心虛了。


    蕭瑀笑問:“柳駙馬的蒙童三學,老夫以為是上上之作,甚至於禮部都應該參與學習,而且應該大學士參與注解。”


    柳木的蒙童三學,分別是《三字經》《弟子規》《九九算學》。


    “老夫問柳駙馬,這些書是給那個年齡段的孩子所學?”


    柳木的蒙童三學,事實上並沒有真正的普及,長安北四縣可以說但凡是個人,那怕是中年婦人都會背,都會寫。


    燕州北各部落,小孩子們這才開始慢慢的接觸,慢慢的學習。


    而後崔氏、蕭氏、謝氏等各拿走了三千套。


    長安的普通百姓都不是很了解這蒙童三學。


    聽蕭瑀發問柳木迴答道:“五歲至七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