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遊見李嚴認為那杜甫的製策可以列為第三等,便道:“李公可要看仔細了!這製策可得中嗎?”
“迴稟楊公!卑職以為,絕對可以,而且列為二等也無問題。隻不過自從高宗朝的張相公得過二等以後,這二等已經很多年沒有人中了!”李嚴似乎信誓旦旦。
“嗯!既然李公說是遺漏,那某倒是沒什麽話好講了!其他的試卷某就不看了!想來怕是不會再有遺漏的吧!”
“應該沒有!卑職再與他二位複查一遍!”
“那好!今年聖上也沒有時間麵試,委托鄙人代為麵試,你等把名單搞定以後,鄙人要迴京城麵試這些人!”
“卑職會認真安排!”
......
三日後,華清宮,大雪紛飛。
翰林院。
李嚴把十四位及第舉子的名單呈上。
楊遊一看,倒是又多了一位,便問道:“難道李公真的又發現有遺漏的高才?”
李嚴倒是一本正經:“迴稟楊公,的確如此!有一名舉子,名叫李帛,乃是大理主簿!此人製策很是不凡。這還是卑職與二位判卷官複查時發現的!”
大理主簿李帛?楊遊一愣,不就是那萬馬莊的李三郎嗎?他也參加製刻了?
那日一兩千人參加考試,自己倒是沒有注意!
一聽他也是複查時發現的人才,楊遊道:“此人某也聽說過,文章似乎還可以!既然你等已經看過,某就不再看了!趕快呈報聖上審批!”
“是!”李嚴行了禮,轉身離去!
楊遊看著他的背影搖搖頭:此人真是滑頭,也是人精!
......
五日後,京城,翰林院。
大雪下了十幾天,還是沒有停息。看來明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楊遊親自趕迴來麵試這十四位及第的製科舉子!
那些舉子早已經在另外的屋子裏麵等候,楊遊倒是安排非常很周到,給他們準備了好幾個火爐!屋內倒是一點也不冷!
“恭喜杜兄得中頭名…”、“恭喜李主簿”、“恭喜方縣尉”......
屋內的人也都相互道喜!畢竟得中製科,就意味著升官或者馬上有官做,眾人當然興奮不已!
尤其是杜甫,激動得臉都有些紅,他沒想到自己居然中得第三等,也是此次的最高等級!
正在眾人熱切聊天時,外邊有雜役叫道:“請杜甫麵見楊大使!”
那杜甫一聽,趕緊起身對著眾位舉子抱拳:“諸位,某先去了!”
“好!杜兄先行!”眾舉子投去羨慕的目光!
......
楊遊也就隨便問了幾句,看看有沒有實在過不去的人!否則被舉報倒是很麻煩。逐一看過以後,倒是都比較滿意,看來這李嚴果然很有分寸!要是太過,就會很麻煩!
那些舉子都把二人喊作老師!楊遊倒是很高興,尤其是杜甫、高適二人也這麽叫他!沒想到迴到大唐,給他二位當起老師來了!自己以前可是讀他們的詩長大的!
待眾舉子麵試完畢,楊遊道:“某已經按照聖上的指示,要在此處好好招待他們吃一頓!中午李公可要多喝幾杯!這天寒地凍的,也沒別的事幹,除了喝酒還能幹什麽?”
他剛說完,那李嚴道:“中午就在此地喝酒,這些學生也不錯,沒準將來楊公可以從他們中間發現幾個可用之才!晚間,那舉子李帛說請楊公到府一聚!”
“這......我二人都是老師,跑到學生家吃飯,怕是不太好吧?”
“楊公,這裏的監察禦史都上華清宮了!如此大雪天,值班的官員都在屋裏喝酒抱小妾呢,哪裏會有人來監督我等?”
“那就隨李公吧!”楊遊倒是想看看那李十娘呢!
中午,楊遊自然與若幹舉子喝得很高興!尤其那杜甫、高適、李帛等人輪番敬酒,倒是讓楊遊散席時就有了五六分酒意!反正此處皇帝也不在,楊遊倒是想放鬆一下!
......
傍晚,李帛府。
那李倩一見楊遊果真親自來了,倒是很興奮,不停地跑上跑下。
原來,這李嚴與李帛是一族人,隻是隔得比較遠而已!
“楊老師,學生想在老師座下謀個差事,不知如何?”李帛親自給楊遊把茶奉上!
“你中了製科,雖然是末等,不過加一階不是問題!你作何想的?”
“老師,實不相瞞!學生資曆尚淺,就是加一階,也未必有很好的職位!”
“那好!我手下判官奇缺,你就擔任邊稅使判官吧!我申請讓你攝殿中侍禦史,主要負責陸路各個邊關的稅收征繳!至於巡官、推官,我再找幾個就是!”
“多謝老師提攜!”李帛一聽,倒是很興奮!
這時那裏倩又指揮人那幾個火爐抬了上來!
她一聽三哥要當楊遊的判官,倒是很高興,道:“三哥,這判官大,還是你以前的那個什麽主簿大?”
李帛搖搖頭:“當然是判官大!還兼著禦史呢!”
“郎君,奴的三哥說的可是真的?”她倒是不怕楊遊,不過還是有些激動。
“當然!判官就是欽差,你說誰大?”
楊遊也隨口應付道。
“三哥,那你今後出去辦差,可得把小妹帶上!”
“帶上你?這也不太合規矩呀?”
“怎麽不合規矩?那些當官的還帶夫人呢!”原來李倩也沒這麽好騙!
“三郎,我看,你還是讓你父親給她找個夫家的好!要不他天天在你身邊,你就不要辦事了!”李嚴道。
“可惜,找了幾家,人家也不要她!她怕是嫁不出去囉!”李帛故意搖搖頭。
那李倩卻瞬間氣得俏臉通紅:“三哥......”
隨後紅著臉看了一眼楊遊,嬌羞著跑出去了!
......
華清宮,中書門下。
楊慎矜看過楊遊密報的杜甫、高適、李帛等三人的名單,心裏一思索,便拿起筆,在案上白紙上寫道:杜甫,奉天尉;高適,長水尉;李帛,詹事司直兼任邊稅使判官,攝殿中侍禦史。
那李帛,是以詹事司直朝官的身份兼任判官。反正如今太子也不在府中居住,有一位詹事司直足矣。
詹事司直是監督太子府內各位官員的!實際上現在都是閑職。因為太子都被皇帝弄到宮裏麵監視起來了,手下那些官員哪裏還用監督?
“迴稟楊公!卑職以為,絕對可以,而且列為二等也無問題。隻不過自從高宗朝的張相公得過二等以後,這二等已經很多年沒有人中了!”李嚴似乎信誓旦旦。
“嗯!既然李公說是遺漏,那某倒是沒什麽話好講了!其他的試卷某就不看了!想來怕是不會再有遺漏的吧!”
“應該沒有!卑職再與他二位複查一遍!”
“那好!今年聖上也沒有時間麵試,委托鄙人代為麵試,你等把名單搞定以後,鄙人要迴京城麵試這些人!”
“卑職會認真安排!”
......
三日後,華清宮,大雪紛飛。
翰林院。
李嚴把十四位及第舉子的名單呈上。
楊遊一看,倒是又多了一位,便問道:“難道李公真的又發現有遺漏的高才?”
李嚴倒是一本正經:“迴稟楊公,的確如此!有一名舉子,名叫李帛,乃是大理主簿!此人製策很是不凡。這還是卑職與二位判卷官複查時發現的!”
大理主簿李帛?楊遊一愣,不就是那萬馬莊的李三郎嗎?他也參加製刻了?
那日一兩千人參加考試,自己倒是沒有注意!
一聽他也是複查時發現的人才,楊遊道:“此人某也聽說過,文章似乎還可以!既然你等已經看過,某就不再看了!趕快呈報聖上審批!”
“是!”李嚴行了禮,轉身離去!
楊遊看著他的背影搖搖頭:此人真是滑頭,也是人精!
......
五日後,京城,翰林院。
大雪下了十幾天,還是沒有停息。看來明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楊遊親自趕迴來麵試這十四位及第的製科舉子!
那些舉子早已經在另外的屋子裏麵等候,楊遊倒是安排非常很周到,給他們準備了好幾個火爐!屋內倒是一點也不冷!
“恭喜杜兄得中頭名…”、“恭喜李主簿”、“恭喜方縣尉”......
屋內的人也都相互道喜!畢竟得中製科,就意味著升官或者馬上有官做,眾人當然興奮不已!
尤其是杜甫,激動得臉都有些紅,他沒想到自己居然中得第三等,也是此次的最高等級!
正在眾人熱切聊天時,外邊有雜役叫道:“請杜甫麵見楊大使!”
那杜甫一聽,趕緊起身對著眾位舉子抱拳:“諸位,某先去了!”
“好!杜兄先行!”眾舉子投去羨慕的目光!
......
楊遊也就隨便問了幾句,看看有沒有實在過不去的人!否則被舉報倒是很麻煩。逐一看過以後,倒是都比較滿意,看來這李嚴果然很有分寸!要是太過,就會很麻煩!
那些舉子都把二人喊作老師!楊遊倒是很高興,尤其是杜甫、高適二人也這麽叫他!沒想到迴到大唐,給他二位當起老師來了!自己以前可是讀他們的詩長大的!
待眾舉子麵試完畢,楊遊道:“某已經按照聖上的指示,要在此處好好招待他們吃一頓!中午李公可要多喝幾杯!這天寒地凍的,也沒別的事幹,除了喝酒還能幹什麽?”
他剛說完,那李嚴道:“中午就在此地喝酒,這些學生也不錯,沒準將來楊公可以從他們中間發現幾個可用之才!晚間,那舉子李帛說請楊公到府一聚!”
“這......我二人都是老師,跑到學生家吃飯,怕是不太好吧?”
“楊公,這裏的監察禦史都上華清宮了!如此大雪天,值班的官員都在屋裏喝酒抱小妾呢,哪裏會有人來監督我等?”
“那就隨李公吧!”楊遊倒是想看看那李十娘呢!
中午,楊遊自然與若幹舉子喝得很高興!尤其那杜甫、高適、李帛等人輪番敬酒,倒是讓楊遊散席時就有了五六分酒意!反正此處皇帝也不在,楊遊倒是想放鬆一下!
......
傍晚,李帛府。
那李倩一見楊遊果真親自來了,倒是很興奮,不停地跑上跑下。
原來,這李嚴與李帛是一族人,隻是隔得比較遠而已!
“楊老師,學生想在老師座下謀個差事,不知如何?”李帛親自給楊遊把茶奉上!
“你中了製科,雖然是末等,不過加一階不是問題!你作何想的?”
“老師,實不相瞞!學生資曆尚淺,就是加一階,也未必有很好的職位!”
“那好!我手下判官奇缺,你就擔任邊稅使判官吧!我申請讓你攝殿中侍禦史,主要負責陸路各個邊關的稅收征繳!至於巡官、推官,我再找幾個就是!”
“多謝老師提攜!”李帛一聽,倒是很興奮!
這時那裏倩又指揮人那幾個火爐抬了上來!
她一聽三哥要當楊遊的判官,倒是很高興,道:“三哥,這判官大,還是你以前的那個什麽主簿大?”
李帛搖搖頭:“當然是判官大!還兼著禦史呢!”
“郎君,奴的三哥說的可是真的?”她倒是不怕楊遊,不過還是有些激動。
“當然!判官就是欽差,你說誰大?”
楊遊也隨口應付道。
“三哥,那你今後出去辦差,可得把小妹帶上!”
“帶上你?這也不太合規矩呀?”
“怎麽不合規矩?那些當官的還帶夫人呢!”原來李倩也沒這麽好騙!
“三郎,我看,你還是讓你父親給她找個夫家的好!要不他天天在你身邊,你就不要辦事了!”李嚴道。
“可惜,找了幾家,人家也不要她!她怕是嫁不出去囉!”李帛故意搖搖頭。
那李倩卻瞬間氣得俏臉通紅:“三哥......”
隨後紅著臉看了一眼楊遊,嬌羞著跑出去了!
......
華清宮,中書門下。
楊慎矜看過楊遊密報的杜甫、高適、李帛等三人的名單,心裏一思索,便拿起筆,在案上白紙上寫道:杜甫,奉天尉;高適,長水尉;李帛,詹事司直兼任邊稅使判官,攝殿中侍禦史。
那李帛,是以詹事司直朝官的身份兼任判官。反正如今太子也不在府中居住,有一位詹事司直足矣。
詹事司直是監督太子府內各位官員的!實際上現在都是閑職。因為太子都被皇帝弄到宮裏麵監視起來了,手下那些官員哪裏還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