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章人名錯誤作了調整,鄧三應該為蔣鵬)
李隆基一聽楊遊之言,很是欣慰:“很好!愛卿此言,朕很欣慰!如今也確如愛卿所言,北方諸道節度皆為蕃將,雖然個個都還忠心,不過各管一道也好!那朕就迴絕他的請求!給他都多多獎賞即可!”
“陛下聖明!”楊遊道。
這安祿山今後還要搶自己閑廄使肥缺呢!可不能讓他如願。
這閑廄使管著內外閑廄幾萬匹馬,專門提供給北衙禁軍使用的!
如今的李隆基害怕禁軍反叛,發動政變,這軍隊和馬匹都是分開管理。北衙禁軍四軍由四位大將軍管理,但是這所有的馬匹,卻是由自己掌管!
由此也可見皇帝對於自己的信任,其實並不亞於禁軍四位大將軍!
不過自己那個世界大唐的李隆基昏了頭,居然將河東、範陽、盧龍三個節度使以及內外閑廄使、隴右群牧使的職位全部都給了安祿山。從而導致他把全國最精銳的馬匹全部都弄到他那裏去了!
這或許與安史之亂推延日久,也有關係!
隨後李隆基又道:“愛卿,如今又到了年末,北衙禁軍四軍都上報了擬提升軍官的命單!朕看過以後,倒是對幾個人不太熟悉,還請愛卿明日返迴京城,暗地裏找人將那幾個擬提拔為中郎將的軍官仔細考察一番!將結果向朕匯報!”
“遵旨!”
......
京城。
楊遊把苟鈞、石雲山找來。
“這幾個人都是要提拔之人!既然聖上要某暗地裏考察,就不能讓太多的人知道!苟判官就以閑廄使名義發牒,讓左右飛騎、左右萬騎派合適的人前來,想辦法暗地裏打聽著四個人的情況!”
“是!”苟鈞本就兼任閑廄使,與那北衙四軍很多中下級軍官倒是很熟悉!
這考察,其實無非調查其是否忠心而已!經過苟鈞的三天調查,那幾個人都是十分忠心之人!
聽了苟鈞的匯報,楊遊還不死心,趕緊又道:“我看,還是再秘密派人,從其家人仆人中間再調查一下,防止出錯!既然皇帝說不放心,我等還是謹慎為上!”
又經過幾日調查,反饋迴來的信息仍然非常好!楊遊一看,現在應該無問題了吧!於是道:“將所有考察的詳細記錄一並交於我!我要當麵向聖上匯報!”
“是!”
......
李隆基聽完楊遊的匯報,又把那厚厚的調查記錄看過以後,拿給身旁的高力士道:“高將軍也看一下!”
“老奴遵旨!”
高力士看過以後,倒是也非常滿意:“楊監辦事倒是認真!”
這時李隆基突然道:“聽說楊愛卿介紹了一人進飛騎營當校尉,此人如何?”
楊遊眉頭一皺道:“聖上,這北衙禁軍,二三十年都未曾動過真刀真槍!別說龍武軍,就是羽林軍,雖然有軍官從南衙調入,不過也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人!
這石雲山跟著微臣,在西山、安南經曆數十仗,為人極位勇猛!微臣讓其進禁軍,就是為了增強禁軍實力!如今北衙擴軍,微臣倒是建議,應該多找些忠勇的年輕中下級軍官,補充禁軍。
龍武軍慣例是軍官提拔自成係統補充,不過補充左右羽林軍,應該很有必要!因為南衙彍騎已經腐敗,不能再讓北衙禁軍再不堪一擊!否則萬一有事,京畿無可用之兵、可用之將,如何得了?”
李隆基點點頭:“愛卿之言,倒是極有理!這龍武軍軍官提拔既然已經自成係統,也不便更改!這羽林軍的軍官,還是要讓中書門下挑選些有經驗的勇猛之士!那石雲山既然是愛卿推薦,自然是不會錯!那就提任其為從五品下階的果毅都尉銜!”
“微臣多謝陛下信任!”
在皇帝的護衛體係中,高力士領導的飛龍衛為第一重!龍武軍衛第二重,羽林軍為第三重!南衙禁軍為外圍力量。
楊遊一看,這李隆基果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不僅僅是對蕃將,對自己也是如此。這樣做到當然有很多好處,可是看錯了人,就會很危險!
當然,這考察禁軍將領也是必須的程序,與疑與不疑無關!
楊遊從心裏麵也是非常感激李隆基!他想:這安祿山造反,果然是有反骨!自己都被李隆基的恩遇和厚愛感動了。
李隆基對安祿山可是信任和寵愛堪比天高,可安祿山毫不感激,依然造反!
......
殿中監,上午。
禮部侍郎李嚴把今科製舉擬錄取名單拿了過來給楊遊審查!
身後還跟了兩個胥吏,把那幾十分卷子放在一旁,以備複查。
楊遊接過名單一看,不禁失望:這高適倒是果然在上麵,暫且列為第四等。不過杜甫並不在名單之上,而且總的人數剛好隻有十二人。
自己不是說過可以錄取十三嗎?
名單上麵有五個等級: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
高適列在第四次等。
這四等、五等都是屬於立即安排工作的等級,較低!
隻有前麵那兩個等級是優先安排,當然要高好幾階,而且崗位會更好!
那陳希烈的侄兒方晉列在了第三次等,該等級隻有他一個人。
楊遊暗想:莫非這杜甫以前並未中過舉,寫這些官樣文章,還不得行?
不過既然自己答應了他,怎麽也得讓他得中才行!
於是道:“聖上說了,按照十三人錄取,有特別優秀的,還可以略微增加一兩個人!
既然李公來了,我二人就看看這幾十份試卷裏麵,可還有遺漏之人沒有!”
“好!一切但憑楊公做主!”
“李公不可謙虛,你是主考,某隻是監考而已!”
隨後二人開始複查。楊遊當然知道杜甫的製策是如何寫的。翻了半天,快到結尾時,才把杜甫的製策翻了出來!
他簡單看過以後,覺得還不錯,又把那方晉的文章翻了出來,一對比,也感覺不出來到底有什麽差距!
又看了最高的第三等的兩個人,感覺也還是差不多。
尼瑪,自己的文學欣賞水平就如此差嗎?怎麽覺得都一樣?
那李嚴看楊遊半天不說話,隻是看著他手中得一份卷子發呆!
於是他道:“楊公,能否把這份試卷給鄙人瞧一眼?”
楊遊默默地把試卷遞給李嚴。
李嚴接過卷子一看,猛地一拍腦袋道:“哎呀!如此好的文章,怎麽就沒有得中?是卑職的失誤!待卑職迴去與他二人商量,將此人錄取為第三等!”
楊遊疑惑道:“這製策真的的很好嗎?”
“當然......”
李隆基一聽楊遊之言,很是欣慰:“很好!愛卿此言,朕很欣慰!如今也確如愛卿所言,北方諸道節度皆為蕃將,雖然個個都還忠心,不過各管一道也好!那朕就迴絕他的請求!給他都多多獎賞即可!”
“陛下聖明!”楊遊道。
這安祿山今後還要搶自己閑廄使肥缺呢!可不能讓他如願。
這閑廄使管著內外閑廄幾萬匹馬,專門提供給北衙禁軍使用的!
如今的李隆基害怕禁軍反叛,發動政變,這軍隊和馬匹都是分開管理。北衙禁軍四軍由四位大將軍管理,但是這所有的馬匹,卻是由自己掌管!
由此也可見皇帝對於自己的信任,其實並不亞於禁軍四位大將軍!
不過自己那個世界大唐的李隆基昏了頭,居然將河東、範陽、盧龍三個節度使以及內外閑廄使、隴右群牧使的職位全部都給了安祿山。從而導致他把全國最精銳的馬匹全部都弄到他那裏去了!
這或許與安史之亂推延日久,也有關係!
隨後李隆基又道:“愛卿,如今又到了年末,北衙禁軍四軍都上報了擬提升軍官的命單!朕看過以後,倒是對幾個人不太熟悉,還請愛卿明日返迴京城,暗地裏找人將那幾個擬提拔為中郎將的軍官仔細考察一番!將結果向朕匯報!”
“遵旨!”
......
京城。
楊遊把苟鈞、石雲山找來。
“這幾個人都是要提拔之人!既然聖上要某暗地裏考察,就不能讓太多的人知道!苟判官就以閑廄使名義發牒,讓左右飛騎、左右萬騎派合適的人前來,想辦法暗地裏打聽著四個人的情況!”
“是!”苟鈞本就兼任閑廄使,與那北衙四軍很多中下級軍官倒是很熟悉!
這考察,其實無非調查其是否忠心而已!經過苟鈞的三天調查,那幾個人都是十分忠心之人!
聽了苟鈞的匯報,楊遊還不死心,趕緊又道:“我看,還是再秘密派人,從其家人仆人中間再調查一下,防止出錯!既然皇帝說不放心,我等還是謹慎為上!”
又經過幾日調查,反饋迴來的信息仍然非常好!楊遊一看,現在應該無問題了吧!於是道:“將所有考察的詳細記錄一並交於我!我要當麵向聖上匯報!”
“是!”
......
李隆基聽完楊遊的匯報,又把那厚厚的調查記錄看過以後,拿給身旁的高力士道:“高將軍也看一下!”
“老奴遵旨!”
高力士看過以後,倒是也非常滿意:“楊監辦事倒是認真!”
這時李隆基突然道:“聽說楊愛卿介紹了一人進飛騎營當校尉,此人如何?”
楊遊眉頭一皺道:“聖上,這北衙禁軍,二三十年都未曾動過真刀真槍!別說龍武軍,就是羽林軍,雖然有軍官從南衙調入,不過也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人!
這石雲山跟著微臣,在西山、安南經曆數十仗,為人極位勇猛!微臣讓其進禁軍,就是為了增強禁軍實力!如今北衙擴軍,微臣倒是建議,應該多找些忠勇的年輕中下級軍官,補充禁軍。
龍武軍慣例是軍官提拔自成係統補充,不過補充左右羽林軍,應該很有必要!因為南衙彍騎已經腐敗,不能再讓北衙禁軍再不堪一擊!否則萬一有事,京畿無可用之兵、可用之將,如何得了?”
李隆基點點頭:“愛卿之言,倒是極有理!這龍武軍軍官提拔既然已經自成係統,也不便更改!這羽林軍的軍官,還是要讓中書門下挑選些有經驗的勇猛之士!那石雲山既然是愛卿推薦,自然是不會錯!那就提任其為從五品下階的果毅都尉銜!”
“微臣多謝陛下信任!”
在皇帝的護衛體係中,高力士領導的飛龍衛為第一重!龍武軍衛第二重,羽林軍為第三重!南衙禁軍為外圍力量。
楊遊一看,這李隆基果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不僅僅是對蕃將,對自己也是如此。這樣做到當然有很多好處,可是看錯了人,就會很危險!
當然,這考察禁軍將領也是必須的程序,與疑與不疑無關!
楊遊從心裏麵也是非常感激李隆基!他想:這安祿山造反,果然是有反骨!自己都被李隆基的恩遇和厚愛感動了。
李隆基對安祿山可是信任和寵愛堪比天高,可安祿山毫不感激,依然造反!
......
殿中監,上午。
禮部侍郎李嚴把今科製舉擬錄取名單拿了過來給楊遊審查!
身後還跟了兩個胥吏,把那幾十分卷子放在一旁,以備複查。
楊遊接過名單一看,不禁失望:這高適倒是果然在上麵,暫且列為第四等。不過杜甫並不在名單之上,而且總的人數剛好隻有十二人。
自己不是說過可以錄取十三嗎?
名單上麵有五個等級: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
高適列在第四次等。
這四等、五等都是屬於立即安排工作的等級,較低!
隻有前麵那兩個等級是優先安排,當然要高好幾階,而且崗位會更好!
那陳希烈的侄兒方晉列在了第三次等,該等級隻有他一個人。
楊遊暗想:莫非這杜甫以前並未中過舉,寫這些官樣文章,還不得行?
不過既然自己答應了他,怎麽也得讓他得中才行!
於是道:“聖上說了,按照十三人錄取,有特別優秀的,還可以略微增加一兩個人!
既然李公來了,我二人就看看這幾十份試卷裏麵,可還有遺漏之人沒有!”
“好!一切但憑楊公做主!”
“李公不可謙虛,你是主考,某隻是監考而已!”
隨後二人開始複查。楊遊當然知道杜甫的製策是如何寫的。翻了半天,快到結尾時,才把杜甫的製策翻了出來!
他簡單看過以後,覺得還不錯,又把那方晉的文章翻了出來,一對比,也感覺不出來到底有什麽差距!
又看了最高的第三等的兩個人,感覺也還是差不多。
尼瑪,自己的文學欣賞水平就如此差嗎?怎麽覺得都一樣?
那李嚴看楊遊半天不說話,隻是看著他手中得一份卷子發呆!
於是他道:“楊公,能否把這份試卷給鄙人瞧一眼?”
楊遊默默地把試卷遞給李嚴。
李嚴接過卷子一看,猛地一拍腦袋道:“哎呀!如此好的文章,怎麽就沒有得中?是卑職的失誤!待卑職迴去與他二人商量,將此人錄取為第三等!”
楊遊疑惑道:“這製策真的的很好嗎?”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