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楊遊已經將算盤呈了上來!


    楊遊想退迴原位,卻被高力士製止,隻見他對著滿臉納悶與驚奇的李隆基道:“陛下,還是讓楊判官講講這神算盤如何使用吧!”


    李隆基點點頭:“楊愛卿,你就給朕講講這物件的用法!”


    “微臣遵旨!”


    楊遊施禮後,趕緊上前,給李隆基講起這算盤來:“陛下,臣先講講這加減之法......”


    接下來,楊遊便滔滔不絕,在李隆基麵前展示起自己的算盤神技!


    講了數分鍾,那李隆基看得大喜,忙抬頭對著旁邊幾位官員喊道:“二位李相、蕭尚書、楊侍郎,你等也過來看看這神奇的算盤!”


    眾人裏麵,隻有高力士、楊慎矜二人見過這算盤。其餘幾人均未見過這神奇的東西,早就想過來看個究竟!


    一聽李隆基之言,都趕緊圍了過來!那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也跟著圍攏過來!


    “陛下請看!剛才演示的是加減之法,現在微臣給陛下演示這乘除之法!先說這乘法。這乘法其實也簡單,就是先用九九口訣,然後用加減口訣進行計算!”


    接著,楊遊便開始演示乘法!


    ......


    “陛下,珠算的加減法和乘法其實都不複雜,最複雜的其實是除法!這除法有兩種,一種是歸除法,另外一種是商除法。就說這歸除法,是要用口訣進行計算。這口訣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楊遊說得興起,把自己看家的本事都使了出來!一直給李隆基講了兩刻鍾!


    李隆基悟性很高,那加減和乘法自然一聽就懂,這除法他可是聽得很有些雲裏霧裏。看著楊遊講得也有些累了,他便說道:


    “楊愛卿,今日就先講到這裏!此物果然神奇無比!改日愛卿再給朕詳細講解就是!朕對此物極很感興趣!”


    “臣遵旨!”楊遊也講得有些口幹舌燥了!


    “陛下,楊郎不但算盤打得好,而且樗蒲計算也是十分精準快速,比那楊釗還快上數倍!”


    李隆基一聽,眼睛瞬間一亮,隨後自言自語:“這會算賬、又精明之人,可是很難得!”


    眾人陸續歸位!


    就坐後都靜等李隆基開口,誰也不敢再說話!


    隻見李隆基又沉思片刻,隨後微笑道:


    “朕覺得剛才適之公之言極是有理!如今太平日久,百官唯唯諾諾,得過且過,不大理事了!楊愛卿杖斃惡官,大快人心!既然皇祖太宗皇帝慧眼識才,朕也不能埋沒一位英才!”


    說完,他頓了頓,又看著楊慎矜道:“慎矜,依朕看,你如今使職太多,也忙不過來!這京畿道采訪使之位就讓給王鉷,他前幾日已升任禦史中丞,正好接替此位!因此楊遊這采訪使推官可免掉,由王鉷自己聘任幕僚即可!”


    “微臣早有此意!多謝陛下體諒!”楊慎矜一聽,倒也沒什麽話講。使職太多,雖然榮耀,不過也的確忙不過來!


    李隆基又點點頭道:“至於太府寺出納使判官,仍舊由楊遊兼任!再任命其為監察禦史裏行、翰林學士。單日到太府寺判理文案;雙日根據安排在翰林院值班,候旨待命。


    以翰林學士身份每三日一次到國子監,教授國子監算學學生珠算之法!大理評事之職如故!這監察禦史裏行、大理評事均為加銜,以發放俸祿、辦案、考核之用。


    林甫公,你再告訴度支員外郎楊釗,讓其擬定一份百司及各郡、監、軍培訓算盤之學的學生名單,送交國子監一並培訓珠算!爭取年內完成六千名學員的培訓!”


    “臣遵旨!”李林甫道。


    “臣多謝陛下厚恩!”楊遊也趕緊叩頭謝恩,楊遊極度欣喜!當翰林待詔或者翰林供奉倒是可能,這翰林學士可是他沒有想到的;這翰林待詔或者翰林供奉是陪皇帝吃喝玩樂的,就如同大詩人李白,他就是翰林供奉!


    翰林學士可不同,需要草擬製書(詔書)。當然,他自己剛去,必定還需要習一段時間才行!而且自己還要擔任判官,主要的任務怕也就是接受皇帝諮詢,辦理一些私務!


    雖然唐玄宗時的翰林學士並未有多大的權力,不過升遷會快得多,畢竟翰林學士是天子近臣。


    (按:監察禦史裏行,是指員外監察禦史;此職沒有職田,其餘待遇一樣;當然楊遊是大理評事,自然有職田。


    一般該職多授予資格不夠授監察禦史之人或者初任官;唐初也有釋褐初任直接授予監察禦史的先例!以後漸無。)


    眾人一聽,都很是吃驚!沒想到這楊遊居然一夜之間,當上翰林學士!這大理評事、監察禦史裏行的職位雖然也十分清要,一般人不可得!然而比這翰林學士卻差得遠。


    翰林學士雖然沒有官品,是虛職,卻極為清要!是皇帝身邊的親信,一般要有名的文人可擔當。而且要絕對沒有幫派之人才行,不要結黨之徒!


    皇帝估計也就是看到楊遊沒有任何背景,剛才眾人都一致支持他,才偶然間突發奇想,讓楊遊當翰林學士!


    眾人正在納悶震驚之餘,隻聽得李隆基又說道:


    “對了,還有一事,朕差點忘記!慎矜,你如今判戶部事,雖然說京兆府田地緊張,但是你也可從那韋堅之黨或者其他離京外任官員的職田中分給楊郎!朕還聽說你以前奪了王鉷的職田,是何故?”


    “啟稟聖上!那是臣從陝郡太守任上迴任!因萬年縣、長安縣職田緊張,戶部司將他在長安縣的職田劃歸微臣。他的職田卻分到鹹陽去了,有些遠!”楊慎矜如實迴答。


    “嗯!如若還有餘地,此次可一並調整迴來!”。


    “微臣遵旨!”


    “聖上,臣的意思,這陸宏一案尚未了結。如今邊兵大多是招募而來,大部分折衝府已經無兵可交,名存實亡。微臣建議,不如乘此機會將豐安府撤銷。這查抄之事還是委托楊翰林以禦史台之名執行。再派大理評事元載一同查抄其超家!”李適之道。


    “準奏!”


    元載?楊遊一聽,此人不就是曆史上與和珅齊名的大貪官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三司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寶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寶神並收藏大唐三司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