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要開口說話,衙門裏麵卻立刻湧出來若幹位官員,都是六品以下的綠衣、青衣官員,五品以上的緋衣官員卻一位都沒有。


    “卑職京兆府司錄參軍宋千裏參見楊公,不知楊公蒞臨,迎接來遲,請恕罪!”領頭的四十多歲矮胖官員行禮稟告,神色有些緊張。


    楊遊一看,別說京兆尹不在衙署,看來就連兩個京兆少尹,一個也不在,因為按理他們應該出來迎接楊慎矜。


    “免禮!今日借貴衙一用,鄙人有事要談!還要煩請宋勾曹準備一間茶房!”楊慎矜道。


    “遵命!”


    府衙上下官員剛開始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楊慎矜為何突然來此地。不過一聽他是借衙一用,倒也不以為意,心情瞬間鬆弛下來。


    那司錄參軍宋千裏一扭頭,對旁邊看著像參軍的官員附耳安排了幾句,那人跑步而去!


    他則很是謙卑,低頭彎腰,引著楊慎矜等人慢慢往衙門裏麵走去!


    按理,京畿道采訪使雖然可以監察京兆府,但一般很少發生實際的監察事務,因為京兆尹一般由朝廷重臣兼任,地位很高。


    今日楊慎矜因為有事找楊遊商談,所以才來此地,平日他才懶得管京兆府的閑事。


    司錄參軍宋千裏引著楊慎矜來到一間大屋子前:“楊公,這件房間是專門迎接欽差之用,請進!”


    楊慎矜點點頭:“鄙人今日要與這位楊郎一敘,其餘人等請暫且在其它房間稍候!”


    眾人點頭稱是。


    楊遊與楊慎矜二人進了房間!其餘人等由京兆府官員領著到隔壁房間歇息去了,青雲法師也隻好跟隨而去!


    楊遊進到屋子,卻見房內裝飾富麗堂皇、高貴不凡!左側褐黃色飛鶴紗簾屏風後麵,隱隱看見兩位裝束淡雅的年輕侍女在忙著煮茶。


    楊慎矜傲然盯著楊遊:“楊郎年紀輕輕,能夠中得明經,也是不易!聽昨日李公講,你精於計算,可當真?”


    “晚生隻是三歲練算盤,手熟而已!”


    “哦?你那神算盤今日可否帶來,鄙人倒想一見!”


    楊遊一聽,沒想到這玩意兒還真能唬人。於是拿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算盤,遞給楊慎矜:“楊公,就是這算盤,其實它也並不太神奇,主要還需熟記口訣,多加練習!”


    看著楊慎矜也一臉疑惑,他便隨意給他示範了四位數的乘法,並把口訣逐一講了出來。楊慎矜看他彈指間將四位數乘法計算出來,自然驚愕不已:“的確是神算!看來果然高手在民間!”


    “雕蟲小技,楊公過譽了!”


    二人正聊著,隻見那兩位身穿藍綾的妙齡侍女端茶搖步而來,放下茶杯後,行禮而去!


    楊慎矜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後,神情依舊有些敬佩之色:“我不是單說你這手技!手技固然可通過勤加練習得來,不過發明這算盤可是極其不易!別看它結構簡易,但其中蘊含至高算理,非奇才不可發現!”


    “多謝楊公!晚生這東西其實也是集百家之所長而成。”


    “難得你如此謙虛!不過話講迴來,算賬再快,也不過是一個技工胥吏而已!如今均田已壞,賦稅難收,楊郎覺得應如何征稅?”


    楊遊一聽,這是他在考自己,幸虧早有準備。於是他侃侃而談:“晚生才疏學淺,就談談自己的淺見。均田製在本朝開國初期效果尚可,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初人口稀少,均田容易實施,農民手裏有田,稅收也容易征收,政局自然平穩。


    不過如今人口大增,加之土地日益集中於大戶,大量無田或少田農戶以佃租大戶土地為生,而‘租庸調’、戶稅、地稅等卻一文不少,造成逃戶和隱匿之戶無數。朝廷屢加清理,效果不佳!


    長此以往,怕是要出亂子!如今要想完成征稅又不過於侵民,還要讓聖上滿意,晚生覺得隻有行非常之法----靠大戶才行……”


    楊遊知道這楊慎矜說話直爽,是性情中人,料想他自然也喜歡直爽之人。於是說話很直接,甚至把‘要出亂子’之類忌諱的語言都說了出來,反正隻有他二人,也不怕泄露。


    更為關鍵的是楊慎矜不讓侵民,要完成征稅的任務而又不激起民變,除了盡可能從普通農民那裏收稅以外,就隻有從有錢的大戶那裏榨點油水了,除此之外難有他法。


    當然還有稅改一法,不過稅改牽一發而動全身,操作不好真的會出亂子。現李林甫當政、李隆基老邁,實施稅改的可能性為零,更不要說稅改的成功率了。


    再說,這按照財產征收稅賦的稅改,還是自己今後晉升的法寶,怎能輕泄?


    楊慎矜聽著,臉露喜色,頻頻點頭。待楊遊說完,高興道:“想不到楊郎如此年輕,居然也深知本朝之病症、斂財之精髓!真是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


    “楊公如此過譽,晚生有愧!”


    “楊郎不要過謙!鄙人現在能幹的幕僚人才奇缺,正需要像楊郎這樣的幹吏!不知楊郎可肯屈就入幕?”


    楊遊一聽,心中狂喜不已!不過他知道,自己也不能顯得過於興奮,那樣會讓楊慎矜小看,也就不能保證這職位的質量了!


    於是他強忍興奮,站起來不慌不忙道:“久聞楊公清正廉明,才能卓越!能向楊公學習為官之道,晚生夢裏難求!既然楊公如此抬愛,晚生願意入幕,還請楊公多多關照!”


    楊遊說完,楊慎矜點點頭,卻陷入短暫的沉思,似乎是在考慮給楊遊安排什麽職位為好。


    楊遊見他不說話,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隻見楊慎矜略微一陣思索後,便道:“我決定聘任楊郎為太府出納使判官兼京畿道采訪使推官,不知楊郎意下如何?”


    楊遊一聽,激動得心髒差點沒跳出來!他起身答道:“多謝楊公提攜!晚生一定竭力為楊公執鞭,完成使命!”


    其實,因李佑國與楊慎矜有二人感情極好,他又幫過楊慎矜的大忙。他推薦楊遊,楊慎矜卻以為他二人有什麽特殊關係。


    再加上他看楊遊倒也確實能幹,就抬高了楊遊的職位。像楊遊這種明經出身的舉子,一般多出任巡官,出任推官者較少,但也不是沒有。因為推官地位比巡官要高一級。


    (當時一般除節度使、觀察使才設副使外,其餘使職佐僚按照職位高低依次有判官、支使、掌書記、推官、巡官等官。像節度使或觀察使判官,職位顯赫,一般要員外郎以上或者較為特殊的人才可得該職;掌書記自然是負責文案,一般進士或明經剛及第者也可勝任。


    推官主要負責本使推案訴訟及使臣安排的某方麵事務;巡官隻負責使臣安排的某方麵事務。不過一般事簡的使職都不配支使、掌書記,隻配判官、推官、巡官各一名,有時連判官也不配。)


    楊遊心裏揣測不已,不知道自己的判官和推官處於何位置?


    楊慎矜又道:“這太府出納使雖然由鄙人兼職,不過此使職職務不高,故楊郎可擔任判官!京畿道采訪使必須重臣出任,判官所需資曆極高,所以楊郎隻宜擔任推官!”


    頓了頓,楊慎矜接著說道:“還有一事,這幕僚官須帶朝官銜或憲官銜,以便發放俸祿和記錄資曆。鄙人即刻上報吏部,讓楊郎檢校監察禦史。由於是虛銜,中書門下二省的審核隻是履行手續,一般不會駁迴!”


    楊遊又感謝一番!楊慎矜如今炙手可熱,與李林甫關係目前還很好,加上吏部侍郎達奚珣又是見風使舵之輩,所以上麵沒有駁迴的理由。


    (監察禦史是唐代極清要之職,就是極為能幹之人,一般也要六年以上做官經曆才能得到。不過他這使府虛職,倒很常見。如果是實職,那就審核很嚴,有時皇帝同意了,也可能被被門下省駁迴,皇帝就不能再放,隻能改他職。)


    楊遊暗想,自己雖然是檢校監察禦史,可是在權力上也是監察禦史,隻是不知道何時才能當上真正的監察禦史呢!


    楊慎矜又告訴楊遊:“太府寺出納使判官的辦公地點在皇城太府寺,京畿道采訪使在崇仁坊內。不過由於是臨時換辦事地點,房屋還在裝修,多數人員如今都是自覓地點辦公,五日一會。


    過幾日租用的房屋裝修完工後,鄙人所管使職的大部分在京人員都會在該地辦公。不知楊郎如今在哪裏居住?鄙人明日派人通知於你,並將聘金、官服等先行送上,你也做些準備!”


    楊遊一聽大喜:“多謝楊公,晚生暫住玄都觀!”


    “哦?那倒是清淨之地!剛才似乎還有一位道人與你一同前來,莫非他是玄都觀道人?”


    “迴稟楊公,他是玄都觀監齋青雲法師。此人是個熱心腸之人,要不是他,晚生也難有機會與楊公見麵!”


    “既然如此,楊郎速去把他叫進來,鄙人倒想請教一些修身養性之法!”


    “遵命!”


    楊遊趕緊出門,問了門口侍候的白直,來到隔壁把青雲法師叫了出來:“道長,楊公有請!”


    “楊郎的事情進展如何?”監齋青雲法師比楊遊還著急!


    “楊公已經聘任晚生為二使佐僚官!”


    接著,他把二使的名稱告訴青雲法師,聽得青雲法師滿臉驚喜:“恭喜楊郎,你一入仕就兼二使佐官,可見楊公器重非常,他日必定前途無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三司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寶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寶神並收藏大唐三司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