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別急!”楊遊說完,趕緊走到旁邊,從罐子裏麵拿出大約二十文錢來,過去遞給那小生。


    “小郎辛苦!”楊遊不忘了給小費。


    那人推辭不過,隻得收下,然後道謝而出!


    監齋青雲法師一看,這楊遊辦事果然老道,自己如此拮據,居然不忘小費,此人必大有前途,心裏更加高興!


    “楊郎,這位楊侍郎現在可是聖上跟前的大紅人,不但身兼三個重要朝職,而且還兼著使職十餘個!他隨便安排一個使職佐僚,都是美差,就算解褐了,楊郎可不能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青雲法師道。(解褐:初次做官)


    “此事還要感謝法師給小生提供此絕佳機會!”楊遊趕緊給青雲法師行禮。


    “楊郎才華橫溢,與貧道無幹!那楊公也是愛才之人,你隻要抓住此良機,將來必定一帆風順!”


    這時鄧三也插嘴道:“恭喜恭喜!楊郎此去好比蛟龍入海,定然前程似錦!小人也粗通文墨,今後還盼望能在楊郎手下混個差事呢!”


    楊遊趕緊又迴頭道:“多謝鄧師傅!隻是還沒見過楊公,如何就肯定有官做?萬一那楊公看不上鄙人,豈不空歡喜一場?”


    “不然!鄙人看楊郎鴻運當頭,走運就在這幾日!明日貧道親自陪楊郎前去,以助聲勢!”青雲法師滿臉笑容。


    “那就多謝法師!”楊遊一聽,心裏一陣溫暖。這青雲法師真是熱心腸,像長輩一樣嗬護、關心則自己,今後該如何報答大恩呢?


    “楊郎,本坊之內有一家吳記綢布店,何不現在去趕製一套成衣?”鄧師傅看著楊遊衣服破爛,提醒道。


    “坊內怎會有綢布店,不是必須入市嗎?”楊遊一聽坊內有綢布店,很是奇怪,這坊市製度應該很嚴啊!


    “本朝高祖、太宗年間坊市管理的確非常嚴格。而如今長安城人口大量增加,東、兩市已經沒有空餘之地!如今隻要經過京兆府市令核準(市令是管市場的官員),可以在坊內開一些酒肆、米鋪、綢布店、裁縫鋪等,居民方便多了!”鄧師傅迴答道。


    楊遊一聽,真得去換一身行頭才行!俗話講:“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明日要見高官,第一印象極為重要!於是說道:“多謝鄧師傅提醒,還要煩請師傅帶路,晚飯後去看看能否找地方加工一套新衣!”


    ......


    晚飯後,楊遊帶上二兩銀子,與鄧師傅一同出了道觀,提著事先準備好的燈籠,往“吳記綢布店”而來。夜深迴道觀,這燈籠是必須帶的。


    但見夕陽低垂,晚霞漫天,大地萬物都披上了金色外衣!


    楊遊心情大好,一路與鄧師傅說笑,不知不覺就到了“吳記綢布店”門前。隻見大門敞開,幾個孩童正在門外玩躲貓貓。


    “小郎,吳四郎可在家?”鄧師傅叫住一個七八歲的胖嘟嘟男孩問道。


    誰知那男孩搖搖頭,這時旁邊一個瘦瘦的年紀差不多的男孩走了過來:“你們找我爹作甚?”


    “當然是找他做衣服呀!”


    話音剛落,卻見一位高高瘦瘦、三十多歲的男子走出門來。鄧師傅一看,卻正是店主吳四郎!


    “鄧三郎,有何事?吃飯沒有?”


    鄧三趕緊上前:“吃過了,今日卻是求你幫忙的!”


    “幫忙?”


    “是啊!”他趕緊把楊遊要趕製新衣的想法跟四郎講了。


    這吳四郎晚上一般是不做工的,可他一聽楊遊是即將麵試的及第舉子,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過來給楊遊行禮:“小人見過楊郎,快屋裏請!”


    幾人進堂屋落座之後,吳四郎忙招唿丫頭上茶。


    由於二人趕時間,鄧三就把楊遊的要求給他講了一下。楊遊是剛及第的舉子,又是平民,當然是穿白衣或者褐衣。


    “四郎,麻煩你給鄙人趕做一套圓領白袍,用粗棉布即可!你這裏可還有皮靴賣?”


    “皮靴沒有!不過那京兆府挨著西市,明日楊郎去現買也趕得及!”吳四郎抱歉道。


    說完,他趕緊迴裏屋抱了三匹等級不同的白色棉布讓楊遊選擇:


    “上等棉布四百二十文一匹,中等四百文,下等三百八十文。不知楊郎要哪一匹?”


    楊遊一看,這棉布一匹要四百文,可不便宜。那時普通農民,一般都穿“布衣”,“布衣”指的是麻布衣。相當多的地方向朝廷輸“調”,也是麻布,不是絹。(調,指唐稅“租庸調”的“調”,稅的一種,就是向朝廷輸送當地特產。)


    麻布比棉布便宜很多,一般一百多文一匹,最高檔的火麻布,也不過與棉布相當,四百多文一匹而已。


    “就要最好的吧!做一套要多少錢?”


    “這要量一下楊郎的身體才行,看用多少尺布!現在流行寬大長袍,楊郎這般高大的身材,一般做一套長衫下來,需要十五尺左右。棉布布料需要一百二十六文,加上其它襯布工費,共需要一百六十文。另外一個平式襆頭十二文,一共一百七十二文!”


    那吳四郎說完,趕緊拿起木尺,讓楊遊起身,開始量身體!以便量,一邊記錄下各種尺寸,最後一算,居然與他說的差不多,一共需要十五尺二寸。


    “楊郎,你與鄧三郎先坐一下,小人立即去讓娘子等人縫製新衣!”說完,他便抱起布匹,就往後堂趕去!


    “鄧師傅,他多久能縫製出來!”


    “他家娘子和幾個丫頭可厲害呢,如果趕時間,幾個人最多兩個時辰就好了!不過咱們先迴去,明日一早你再來取,保證已經完工了!”


    楊遊當然不可能在此等兩個時辰,如果那樣就連道觀都進不去了!二人剛說完,那吳四郎出來了:“讓二位就等了,抱歉!”


    “四郎,鄙人明日再來取,這銀子先給你!”


    “楊郎何必如此著急……”


    四郎推辭半天,也隻算了一百五十文,相當於免費給楊遊加工!楊遊一看,二兩銀子付完帳,倒還剩下了一千四百五十文,今後可以暫時不用換銅錢了!


    (本書按照一兩銀子兌換八百文計算。天寶年間,銀、銅市場比價估計在一兩銀兌換五百文到八百文之間,因為唐代銅產量低,銅價貴。官方比價更低,《通典》上記載兩銀才兌換二百文。)


    ……


    卻說第二日一早,監齋青雲法師居然親自前來叫楊遊一同早餐,把楊遊嚇了一跳,忙行禮:“道長對小生如此關照,小生怕是難以為報!”


    “貧道是怕你起晚了,走吧!”


    吃完早餐,楊遊略微收拾一下,來到道觀門口,卻看見青雲法師又比他先到,他暗叫慚愧!


    隻見青雲法師今日也換了新道袍,手握拂塵,氣質仙然!


    “法師一直在玄都觀嗎?”楊遊問道。


    “嗯,鄙人做監齋都十年了!”聽他的口氣,似乎對目前的位置不太滿意!


    走出道觀,卻看見門口停了一輛牛車!


    “楊郎,今日到那京兆府要過五六坊,走路很不方便,貧道昨日已經找了一輛牛車!”


    楊遊心裏無限感激,這青雲法師想得真周到!


    “多謝法師,不過小生還要去取新衣,尚需耽擱少許時間!”


    “無妨,這輛車今日就載鄙人與楊郎,到哪裏都行,趕緊上車!”


    楊遊前世豪車也坐過不少,卻從沒想到還要坐牛車,想嚐嚐坐牛車是何等滋味!誰知一上車,沒走幾步,就感覺這牛車的減震雖然與那拖拉機差不多,不過卻並無什麽噪音。隻是速度慢點,坐在裏麵感覺還不錯!


    到吳四郎家取了新衣換上,係上四郎送的腰帶,戴上新做的襆頭,青雲法師看著楊遊卻像換了一個人!


    “楊郎,你這新衣一換,人似乎也高了幾等!要是穿上官服,必定氣場無限!”青雲法師一旁歎道。


    ……


    未時,光德坊京兆府府衙。


    楊遊抖了抖身上的灰塵,把剛從西市新買的黑褐色皮靴換擦了兩遍,便上前向守衛的白直問道:“郎君,請問京畿道采訪使楊公……”。


    (白直:在衙門服役的平民,一般人每年需要服役二十日,不服役要交錢或物;)


    話音未落,卻忽然聽見急促的馬蹄聲想起!楊遊猛一迴頭,卻看見不遠處煙塵滾滾,幾騎飛速而來,瞬間就到衙前!


    領頭的一位青衣官員衝衙門口值守的白直吼叫道:“京畿道采訪使楊公到了,快快稟報!”


    那些白直一聽,嚇得臉色突變,有人趕緊飛奔進去匯報,又有人急速跑到馬前侍候,場麵有些慌亂。


    楊遊定眼一看,卻見棕色大馬之上,一位六十餘歲,兩鬢半百、紫衣金帶的高官正看著他!他心裏一怔,這楊慎矜果然不愧是隋朝皇室後裔,自有一股不語而威的逼人氣魄!


    他趕緊上馬前拱手行大禮:“晚生河東楊遊,拜見楊公!”


    青雲法師也在一旁頓首作揖。


    楊慎矜點點頭,然後翻身下馬。楊遊看他有些吃力,沒等侍從官員到跟前,楊遊卻搶先一步,忙過去扶他。他也不客氣,右手按在楊遊肩頭,跟著跳下馬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三司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寶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寶神並收藏大唐三司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