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如夏雨,

    朝為青雲暮作泥。

    莫道文學浪浮名,

    本欲科研窮物理。

    睡去且做三生夢,

    醒來還寫一紙淚。

    望君讀罷隻餘歎,

    禍福由來哪可知?

    人間夢囈

    一介 著

    都說人生如夢,那麽,我們此生日複一日地就隻是生活在夢境中罷了,等夢快醒的時候,我們也該丟下名利,洗去塵垢,準備離開這個紛紛擾擾的人世了。

    同時,我們在平日裏所說的話語也隻能算是夢中不自覺的毫無意義的胡拉亂扯,完全成了囈語。往事既已成舊夢,卻還去追憶它,那便是夢中說夢,非魘即囈矣。

    然而,有時偏偏囈語來得最為可信,說出我們平時不敢或不願說的心裏話,好比醉後反易吐露真言。

    這些都是從昨晚到現在縈繞在我腦海中的一點混亂想法。我因病得閑,家居已差不多一個月了,卻整天窩在屋裏,很少出門。昨天傍晚,我莫名地感到異常的煩悶與孤寂,看了會兒電視,愁緒依舊難消,於是我帶上門,獨自走出去,隻見山禿水瘦,木葉黃落,一派蕭條景象。繞水穿橋,來到守情山西半坡,一片荒塚立於斜陽之中,更增添了幾分惆悵。忽見同村廖斯痕的墳塋,不覺一驚。剛剛歿去半年,而新墳業已變成舊墳,荒蕪破敗,鼠洞交織,大概軀肉早已腐盡,而僅餘骷髏了吧!這讓我倍覺淒愴,並歎息人生的無常了。在最近幾年裏,廖家慘遭巨大變故,死的死,走的走,坐牢的坐牢,如今隻剩下廖斯痕二哥和一個小侄兒相依為命了。特別是廖斯痕的過世,全村人無不感到惋惜與難過。然而,正像陶潛所說的“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現在又有多少人還能常常想起他來呢?倘若不是看見他的荒墳,我是想不起的,或者不如說,在我的印象中,廖斯痕壓根就不曾歿去,還依舊活在人世,誰會相信人間竟會有如此不幸的事呢?我自患病以來,常常想,人活著實在不易,而生命又是那麽的脆弱,說逝隨時就逝去了。然而又有什麽可悲歎的呢?死或許是種解脫,誰又能知?正又如陶潛在《自祭文》中說的,“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我這樣亂糟糟地胡想一通,便悵悵地往迴走。經過廖斯痕家時,卻見他二哥正呆呆地坐在門檻上,似很悲戚,滿麵的愁容。我停下腳步,又默想片刻,便朝他款款走去。

    “哦!你來了,進屋坐吧。你的病好些了嗎?”他瞧見我走過去,忙揉了揉眼,站起身,苦笑著向我打招唿。那兩顆幾乎純白的眼球卻仿佛朝一邊瞟去,不願看我一般。正因這點與生俱來的缺陷,當年為娶房媳婦好不困難,覓死覓活的。終究還是委屈了三姐,這才換了門親事。

    “嗯,差不多痊愈了”。我環顧一周,並不見他侄兒,於是又搭訕道:“你侄兒呢,怎麽不見他”

    “他剛放學迴來,這會子又到村頭背柴火去了”

    “他還挺懂事的呢!”

    “是比一般孩子懂事得多,也難為他了”

    他此時遞來一個板凳,我接著靠門坐了。又沉默了半晌,我首先開口輕聲問道:

    “你也都還好吧?”

    “還算好吧”,但他似乎隨又覺察了我的意思,停頓了一下,便接著說道:“這不,我正為一件事情煩惱呢,不知該怎麽辦了”

    “是什麽事?”

    “其實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就是剛剛在整理房間時發現了斯痕的一些東西”

    一提及廖斯痕的遺物,仿佛其中必定藏匿著什麽重大秘密似的,好奇心因而頓起,但我仍裝作很平靜的樣子,說道:

    “什麽東西?方便給我看看嗎?”

    “那好吧,恰好也幫我出出主意”他一麵說,一麵迴屋取了出來。

    我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副手織手套,一幅題有詩句的水墨畫,還有一本厚厚的日記本和一紮書信。書信大約有十來封,且每封的封麵上都歪歪斜斜地寫著“愛痕親啟”的字樣。我不免驚訝了,登時浮想聯翩。然而,更令我驚訝的是,當我隨手翻動日記本時,竟發現一紙遺書和一張女子的生活照片。那女子看上去大約二十出頭的光景,穿一身雪白的護士服,瘦削身材,皮膚白皙,雙手背在後麵,似是相扣撐著。馬尾辮繞過脖頸,垂在了左肩前,一雙黑大炯亮的眼睛睥睨著前方,護士帽下一綹頭發便順額頭斜耷拉了下來,遮住了右邊的眉梢。嘴角綻開微笑,仿佛鼻子眼睛以及眉頭也就跟著笑了。清純得宛如一朵出水的白蓮,呈現出既現代而又古雅的氣質。我又看了下遺書,字跡非常模糊,好像用水浸泡過一般。細細地逐字辨認下去,上麵寫道:

    二哥:

    我先走了,請原諒我的自私。其實我也割舍不下你們的,但現在能了卻我此生痛恨的惟一辦法就隻有一死了。你不要過於傷心,好好和侄兒活下去,邁過這個坎。我死後,請務必把那副手套,那幅畫和所有書信都放進棺材內,而那張照片則放在我的枕邊。最後,把我葬在守情山的西半坡。

    勿悲

    斯痕

    這個女子是誰呢?廖斯痕跟她到底是什麽關係而在臨死前還念念不忘把她的照片帶進棺材內?那些信就是該女子寫給廖斯痕的嗎?而手套和那幅畫作又是怎麽一迴事呢?我心裏充滿了疑惑與好奇。此時,廖斯痕二哥打斷了我的遐思。

    “你看,斯痕讓我把這些東西放進棺內,可是我現在才發現,真對不住他啊!幸好陰差陽錯,把他葬對了地方”說著說著眼淚就嘩嘩地湧出來了,他忙揩了去,又接著說道:“你看該怎麽彌補呢?還有,也沒去火化,挺擔心政府會找上門的”

    “火不火化”我安慰說,“現在也沒人來管了,況且你也實在火化不起的,應該不會有事的。至於廖斯痕的這些東西,我看就在他墳前燒化了吧,他若有靈,也是一樣的”。

    他點點頭,就又用袖口擦拭了一下殘淚。此時我猶豫再三,終於開口說道:

    “請問,這些東西能讓我帶迴去看看嗎?一看完就送過來”

    他沉吟了半晌,說:“那好吧。不過,看完了就送過來吧,也好早點給燒了”

    我於是又勸慰了他幾句,便急急走迴家,迫切地翻看起來。日記本的扉頁上用毛筆隸字題著“人間夢囈”四字,筆法圓熟,遒勁古樸,頗見功底。而第一頁卻是兩闕《鵲橋仙》詞,雲:

    枯藤敗蕉,寒凇凜霰,又立傷心舊院。

    疇昔隕涕猶憶否?伊相親嬉笑耳畔。

    而今驚聞,伊已結縭,徒引更哭一晚。

    縱使業成亦遲矣,況貧複病羈人間。

    毫無疑問,此詞對廖斯痕來說肯定是刻骨銘心的了。這裏麵必然隱含著一個淒慘而又動人的故事。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一口氣把日記與書信全部細細讀了一遍。讀罷,我伏案痛苦失聲,哭這現實的無奈,命運的無常與人生的虛緲了。不曾想,廖斯痕還有如此一段淒美的愛情,心裏的疑團也就一個個全解開了,對廖斯痕這個人及他的死也重新有了一番認識。日記幾乎全是在一段時間內寫的,也未注明日期,其實就是一篇分多日連續寫成的迴憶長文。其中很多紙頁都布滿了透明的圓點,仿佛廖斯痕的眼睛。有的字墨跡已經蕩開,模糊一團,而書信就像丟進水裏又被撈出來一般。可以想見廖斯痕在讀信時淚如泉湧的景況。

    我忽然憶起當時去看望廖斯痕的情景。那是差不多兩年前的這個時候,他還在病中,看見我去,他顯然心情好了許多。我們聊得也不少,但總覺得十分沉重。還記得當時我說了句社會上流行的戲謔之言“生活就像是強奸,既然無力反抗,那就讓我們去享受吧”,廖斯痕聽罷哈哈大笑,但笑著笑著就又放聲痛哭起來。臨別時,我建議他可以寫寫東西,平時也挺愛讀書的,把心裏鬱積的痛楚寫出來,或許會好受一點。但他卻長長籲了一口氣,說:“有什麽用,痛苦依舊如許,並不會因此減少分毫。而且,人在非常痛苦的時候是什麽也做不了的。”沒想到,他痛定之後還是寫了。

    竊以為,人世間的文字大致可分作三種。一是沽名釣譽之文,文多不文,非剿襲即剽竊,一無可看;二是閑情適趣的自娛之文,生活安逸,便陶然自樂其中,此類文偶可讀之;最值得去讀,細讀,反複讀的便是第三種文了,它非為沽名釣譽,亦非自娛自樂,而是心有大悲,鬱胸難消,遂借文字以哭。解之者細細讀去,會發覺通篇字字皆血淚所成。寫此種文,他會淚盡而死,然而,倘若不寫,他更會因悲憤鬱積而更早地死去。古今至文,莫不如此。讀此種文而以什麽反社會,或文中誰好誰壞,是是非非來評之是最俗不可耐的。讀書當得其神。至痛之人,他思索的是命運,是人生,是亙古不變的人性,甚至整個宇宙。解之者讀之,莫逆於心,他拊掌大笑,他捶胸痛哭,她愁悶欲絕,他頓足狂走,隨又突然倒地,直挺挺昏厥了過去,終歸一聲長歎而已。寫此種文者,正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廖斯痕的日記大概也就是這種文字吧,雖不比古聖賢,然而字字皆從肺腑中流出,自能感人。

    我忽然產生個念頭,希望能把廖斯痕的日記整理出版,因為我想著,這樣一則可以讓更多的人讀到這種人間少有的至情至性文字,廖斯痕對人生有他自己的獨到見解,這於讀者並非無益的吧;二來廖斯痕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了解了他的一生或許對那些因病,情感,現實等而對生活絕望的人是種慰安,因而對減少他們心中的苦痛有些微幫助;三則渴求知己或許是人的本性,尤其是落魄孤寂之人,更是如此,在生前尋不到知己,便寄希望於後人。廖斯痕在日記中也是這樣說的,他該不會例外吧?不然怎麽不在遺書中囑托把日記也放進棺材內呢?而且,剛剛我也獲得了廖斯痕二哥的同意。所以,現在我就把他的日記謄錄下來,除了幾處筆誤加以改正外,為保真起見,其它一字不易。有我知道而廖斯痕卻道不詳的地方再略為補敘,把我的所聞所見一並加入。至於那些書信,則附錄於後。希望這件工作能有益於大家,特別是那些痛苦迷茫而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倘能如此,我也就欣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數楊花過無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介並收藏無數楊花過無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