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輪紅日為中心,在其四周隱隱生出四尊大佛虛影,不過這四尊大佛與中原佛陀之像卻又不同,每尊都是身生六臂,或是手持金剛杵,或是手持七色幡旗,或是手指黃金寶幢,或是手持轉經輪,分立於大日四方位置,就像是四尊佛陀共同托舉起一輪紅日。
仿佛是受其感染,天地間隱隱迴蕩起陣陣真言念誦之聲,使整座摩輪寺鍍上了一層金紅色的鑲邊,莊嚴無量。
四尊佛陀分別位居四方,其中東方佛陀男生女相,臉孔俊美如女子,線條柔和,泛著白玉般的光澤,衣著同樣不同於中原佛門,倒像是寶竺國的裝扮,頭戴如塔之孔雀寶冠,上身披綾羅,下身著長裙,雙手結成寶瓶印。
西方佛陀身材胖大,麵方大耳,土黃色的僧衣敞開,袒露出肚子,不過又不似東來佛祖那般跌坐,更不曾有半分慈眉善目,神情肅穆,雙手結大金剛輪印。
南方佛陀又瘦又高,臉龐狹長,麵帶枯槁之色,一雙眉毛極長,幾乎要垂落到雙膝位置,身著大紅色的僧衣,外披紫色袈裟,露出半邊臂膀,結無畏印。
北方佛陀身材高大,更甚於寺廟中的天王金剛,麵相兇惡,露出嗔怒之色,身上所著也並非袈裟僧衣,而是類似於寶甲之物,結不動明王印。
雖然摩輪寺比不得執天下修士之牛耳的道門,甚至還曾兩次遭厄於道門之手,但其傳承之深遠,卻是更甚於天機閣、白蓮教之流,正如道門內有積善、經典、丹鼎、符篆、占驗五派之分,摩輪寺中也有五大派係,分別是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雍仲派,又因為五派僧人的衣著顏色不一,被中原修士以衣著顏色分別稱作紅教、白教、花教、黃教、黑教,如今摩輪寺中的四大活佛就分別是其中四大派係的首領人物,分別是黑教雍仲派的鬆讚活佛,白教噶舉派的葛增活佛,花教薩迦派的薩伽活佛,黃教格魯派的金貢活佛,以及紅教寧瑪派的寺主秋思。
五大派係在草原上都是舉足輕重,修行又各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彼此之間在平日裏多有芥蒂衝突,甚至是教義之爭,可如今卻是全部聯合起來,上次聯合還是他們共同架空了出身紅教的寺主秋思,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徐北遊的到來是何等重視,幾乎到了將其視之為可以動搖四派根基的地步。
四尊古佛一起催動手中的法器,紅日開始冉冉上升,一時間天地色變,雲卷風怒,聲勢駭人。
兩輪太陽懸於天幕,使得天地間一片白亮,再無一處陰影藏身之處,處處光明,處處是佛國淨土。
麵對如此威勢,徐北遊也終於顯露出幾分凝重之色。
這便是摩輪寺的重器,大日印輪,並不遜於道祖傳下的三大重器。
相傳佛祖有三身,也是寺廟大雄寶殿中供奉三尊佛祖像的由來,三尊佛像並稱為三身佛,其中的中尊為法身佛,是佛之本身,即大日如來,左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也就是佛祖在人間的顯化之身,名釋迦佛。
佛祖也傳下了三件重器,對應三身佛,分別是應身佛的七寶蓮台,報身佛的紫金剛鈴和法身佛的大日印輪。佛門三分時,中土佛門得了七寶蓮台,寶竺國金剛寺得了紫金剛鈴,大雪山摩輪寺得了大日印輪,當年中原佛門最為鼎盛時,幾乎與道門不相上下,唯獨缺了一件重器,僅僅有一件七寶蓮台的佛門方丈如何也比不過手持玲瓏塔和都天印的道門掌教,這才使得佛門始終弱於道門一頭。
平心而論,若將道祖所傳的三大重器排名,對應太清大道君的玲瓏塔居首,對應玉清大道君的都天印其次,對於上清大道君的誅仙居於末尾,不過有舍也有得,玲瓏塔的威力最大,可對於駕馭之人修為的要求也是最高,十八樓地仙駕馭起來都倍感吃力,反而是誅仙對於修為的要求最低,隻要達到地仙十二樓修為便可勉強駕馭,甚至如徐北遊這等有特殊機緣之人,在地仙八重樓時都能使誅仙出鞘。
同理,佛門三大重器中,以大日印輪居首,可想要驅動大日印輪,非十八樓境界地仙不可,不管是當年紫塵和上官仙塵聯手襲擊菩薩居處,還是後來道門攻破摩輪寺山門,摩輪寺中都無人動用大日印輪,使得這件佛門重器等同於無。後來的秋思也是如此,以她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動用大日印輪,隻能被四位活佛架空,反倒是四位活佛執掌摩輪寺後,想出一套以四人之力催動大日印輪的法門,這才有了現在的眼前一幕。
徐北遊望向天空,那一輪紅日越升越高,普照十地八方。
徐北遊將手中的天嵐收起,重新張開手掌五指,一把拖曳著紫青之氣的仙劍憑空出現在他的手中。
幾乎就在同時,在這輪“紅日”之中,緩緩出現一道身影,內著紅色僧衣,外披黑色袈裟,卻是一副孩童相貌,正是四大活佛之首的鬆讚活佛,聲音宏大開口道:“徐宗主,你若現在退去,為時未晚,貧僧可以既往不咎。”
徐北遊手握誅仙,抬頭望著這個“孩童”,笑道:“若是要退,徐某又何必來?”
鬆讚活佛本也沒想著憑借一句話就能嚇退這位劍宗宗主,聞言隻是搖頭,然後道:“既然徐宗主執迷不悟,那就休怪貧僧不留情麵了,到時玉石俱碎,悔之晚矣。”
徐北遊沒有說話,隻是舉起誅仙,伸手在劍身上輕輕一抹。
自那隻夏蟬觀劍再到如今親手握劍,十幾年的記憶畫麵如走馬觀花在眼前一一掠過。
他整個人的氣勢的驟然一變。
隻見徐北遊身上那絲玄黃之氣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暴漲,繚繞全身。
鬆讚活佛的臉色凝重幾分,破天荒地對這個年輕人生出幾分敬佩,如果是一個他這個年紀的老人,能有這份心懷天下的胸襟,那不奇怪,可這樣一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也隱隱有了此等心境氣概,那就隻能說是時勢造英雄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
這位劍宗宗主先前在江南連番大戰中受創不淺,但是卻在最後與塵葉的一戰中引來大齊氣運反哺,搖搖欲墜的境界竟是因禍得福,恢複大半。
徐北遊神情肅穆,舉劍向上一指。
幾乎就在同時,天空如同炸開一個窟窿。
一道如同山嶽的紫雷轟然墜落!
直直降臨砸在鬆讚活佛的頭頂,其勢如九天銀河倒掛,飛流直下三千丈。
劍二十七,禦天雷一劍。
仿佛是受其感染,天地間隱隱迴蕩起陣陣真言念誦之聲,使整座摩輪寺鍍上了一層金紅色的鑲邊,莊嚴無量。
四尊佛陀分別位居四方,其中東方佛陀男生女相,臉孔俊美如女子,線條柔和,泛著白玉般的光澤,衣著同樣不同於中原佛門,倒像是寶竺國的裝扮,頭戴如塔之孔雀寶冠,上身披綾羅,下身著長裙,雙手結成寶瓶印。
西方佛陀身材胖大,麵方大耳,土黃色的僧衣敞開,袒露出肚子,不過又不似東來佛祖那般跌坐,更不曾有半分慈眉善目,神情肅穆,雙手結大金剛輪印。
南方佛陀又瘦又高,臉龐狹長,麵帶枯槁之色,一雙眉毛極長,幾乎要垂落到雙膝位置,身著大紅色的僧衣,外披紫色袈裟,露出半邊臂膀,結無畏印。
北方佛陀身材高大,更甚於寺廟中的天王金剛,麵相兇惡,露出嗔怒之色,身上所著也並非袈裟僧衣,而是類似於寶甲之物,結不動明王印。
雖然摩輪寺比不得執天下修士之牛耳的道門,甚至還曾兩次遭厄於道門之手,但其傳承之深遠,卻是更甚於天機閣、白蓮教之流,正如道門內有積善、經典、丹鼎、符篆、占驗五派之分,摩輪寺中也有五大派係,分別是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雍仲派,又因為五派僧人的衣著顏色不一,被中原修士以衣著顏色分別稱作紅教、白教、花教、黃教、黑教,如今摩輪寺中的四大活佛就分別是其中四大派係的首領人物,分別是黑教雍仲派的鬆讚活佛,白教噶舉派的葛增活佛,花教薩迦派的薩伽活佛,黃教格魯派的金貢活佛,以及紅教寧瑪派的寺主秋思。
五大派係在草原上都是舉足輕重,修行又各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彼此之間在平日裏多有芥蒂衝突,甚至是教義之爭,可如今卻是全部聯合起來,上次聯合還是他們共同架空了出身紅教的寺主秋思,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徐北遊的到來是何等重視,幾乎到了將其視之為可以動搖四派根基的地步。
四尊古佛一起催動手中的法器,紅日開始冉冉上升,一時間天地色變,雲卷風怒,聲勢駭人。
兩輪太陽懸於天幕,使得天地間一片白亮,再無一處陰影藏身之處,處處光明,處處是佛國淨土。
麵對如此威勢,徐北遊也終於顯露出幾分凝重之色。
這便是摩輪寺的重器,大日印輪,並不遜於道祖傳下的三大重器。
相傳佛祖有三身,也是寺廟大雄寶殿中供奉三尊佛祖像的由來,三尊佛像並稱為三身佛,其中的中尊為法身佛,是佛之本身,即大日如來,左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也就是佛祖在人間的顯化之身,名釋迦佛。
佛祖也傳下了三件重器,對應三身佛,分別是應身佛的七寶蓮台,報身佛的紫金剛鈴和法身佛的大日印輪。佛門三分時,中土佛門得了七寶蓮台,寶竺國金剛寺得了紫金剛鈴,大雪山摩輪寺得了大日印輪,當年中原佛門最為鼎盛時,幾乎與道門不相上下,唯獨缺了一件重器,僅僅有一件七寶蓮台的佛門方丈如何也比不過手持玲瓏塔和都天印的道門掌教,這才使得佛門始終弱於道門一頭。
平心而論,若將道祖所傳的三大重器排名,對應太清大道君的玲瓏塔居首,對應玉清大道君的都天印其次,對於上清大道君的誅仙居於末尾,不過有舍也有得,玲瓏塔的威力最大,可對於駕馭之人修為的要求也是最高,十八樓地仙駕馭起來都倍感吃力,反而是誅仙對於修為的要求最低,隻要達到地仙十二樓修為便可勉強駕馭,甚至如徐北遊這等有特殊機緣之人,在地仙八重樓時都能使誅仙出鞘。
同理,佛門三大重器中,以大日印輪居首,可想要驅動大日印輪,非十八樓境界地仙不可,不管是當年紫塵和上官仙塵聯手襲擊菩薩居處,還是後來道門攻破摩輪寺山門,摩輪寺中都無人動用大日印輪,使得這件佛門重器等同於無。後來的秋思也是如此,以她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動用大日印輪,隻能被四位活佛架空,反倒是四位活佛執掌摩輪寺後,想出一套以四人之力催動大日印輪的法門,這才有了現在的眼前一幕。
徐北遊望向天空,那一輪紅日越升越高,普照十地八方。
徐北遊將手中的天嵐收起,重新張開手掌五指,一把拖曳著紫青之氣的仙劍憑空出現在他的手中。
幾乎就在同時,在這輪“紅日”之中,緩緩出現一道身影,內著紅色僧衣,外披黑色袈裟,卻是一副孩童相貌,正是四大活佛之首的鬆讚活佛,聲音宏大開口道:“徐宗主,你若現在退去,為時未晚,貧僧可以既往不咎。”
徐北遊手握誅仙,抬頭望著這個“孩童”,笑道:“若是要退,徐某又何必來?”
鬆讚活佛本也沒想著憑借一句話就能嚇退這位劍宗宗主,聞言隻是搖頭,然後道:“既然徐宗主執迷不悟,那就休怪貧僧不留情麵了,到時玉石俱碎,悔之晚矣。”
徐北遊沒有說話,隻是舉起誅仙,伸手在劍身上輕輕一抹。
自那隻夏蟬觀劍再到如今親手握劍,十幾年的記憶畫麵如走馬觀花在眼前一一掠過。
他整個人的氣勢的驟然一變。
隻見徐北遊身上那絲玄黃之氣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暴漲,繚繞全身。
鬆讚活佛的臉色凝重幾分,破天荒地對這個年輕人生出幾分敬佩,如果是一個他這個年紀的老人,能有這份心懷天下的胸襟,那不奇怪,可這樣一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也隱隱有了此等心境氣概,那就隻能說是時勢造英雄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
這位劍宗宗主先前在江南連番大戰中受創不淺,但是卻在最後與塵葉的一戰中引來大齊氣運反哺,搖搖欲墜的境界竟是因禍得福,恢複大半。
徐北遊神情肅穆,舉劍向上一指。
幾乎就在同時,天空如同炸開一個窟窿。
一道如同山嶽的紫雷轟然墜落!
直直降臨砸在鬆讚活佛的頭頂,其勢如九天銀河倒掛,飛流直下三千丈。
劍二十七,禦天雷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