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呃,鏗哥兒,你說的這個,怎麽說呢?”段喜貴有些苦惱的撓了撓頭,“你寫的那本冊子,加上你口述教我的這些,我基本上明白是啥意思了,但說實話,你要讓我再去教別人,一來我真沒太多時間,二來我自己都還是糊裏糊塗的半灌水,所以……”
馮紫英沒理睬對方的叫苦,這開天辟地第一遭,哪有那麽容易的?真要簡單,這玩意兒還不早就流行起來了?
“表兄,我知道這事兒不簡單,但是你說實話,我教你的這法子是不是要比你們原來的那種記賬方法更簡便易行,且更容易看清楚營生的賬目進出?”馮紫英擺擺手打斷了對方的話頭,他不需要對方說什麽自己覺得,這種被曆史檢驗過的東西隻需要我覺得就行了。
段喜貴沉吟了一陣,緩緩點頭,他不能違心的說話,而且這很容易得到驗證,但是……
“鏗哥兒,可是這個記賬法人家薛家那邊不認啊,這進出賬麵數目,人家都看不懂,你這彎彎扭扭的符號,呃,聽說在鬆江府和南邊那些和番人打交道的碼頭上倒是有人看過,問題是咱們卻都沒有接觸過,我都是從您那兒才搞明白這叫什麽阿拉伯數字,花了好幾天才算把這個和咱們換來用的數字互換搞明白,……”
段喜貴苦著臉。
這位爺可真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他自個兒不管這些具體的細目,卻要讓自己來,那首先就得要自己精通,還得要有一幫人慢慢都得學會,然後相互之間使用,這才能慢慢形成習慣,這一點從十二歲就開始跟著賬房先生做生意的他太清楚了。
大小段氏都被段喜貴和馮紫英之間的對話給弄糊塗了,不知道他們兩人在說些什麽。
“紫英,你和三郎在說什麽,有啥還瞞著我們?”段氏臉色不善。
“娘,沒啥,我和表兄就是在琢磨一種能夠更精細準確的把咱們營生進出收益的情形表現出來的記賬方法,現在的記賬方法過於粗糙簡單,很多東西都看不出來。”
馮紫英也沒多解釋,這要解釋起來就沒個完,他隻需要告訴母親沒什麽瞞著對方就行。
“表兄,這事兒還得要繼續做下去,這個記賬法和阿拉伯數字的計算方式的好處你肯定也感覺到了,珠算肯定有其優勢,但是在記錄和複盤時,就很麻煩,而用這種數字的計算隻要把口訣表和列計算式弄懂學會,就會相當簡單方便,……”
段喜貴能讓馮紫英點頭,能被大小段氏選出來,各方麵無疑都是出類拔萃的。
馮紫英花了半天時間教授他,同時又把自己親筆撰寫的小冊子交給他,就是要讓他來當這個吃螃蟹者。
阿拉伯數字及其加減乘除口訣表和計算式其實不是什麽特別新鮮的東西,在十六世紀中後期就已經開始從西方傳到了中國沿海地區,但是由於中國傳統的重農抑商習慣和固有堅守傳統特色,使得阿拉伯數字和計算方式並沒有能在中國紮穩根。
一直要到十九世紀末期才會重新傳入,真正推行開來,也是等到二十世紀中葉了。
複式記賬法也相似,十五世紀末期威尼斯就有了最新的複式記賬法,並開始在歐洲流行,經曆了一百多年時間,這期間中國也不是沒有和西方這些商人打交道,但是都下意識的抵製了這一切,而中國自己的龍門記賬法還要等到三四十年後才開始在山西商幫中出現。
沒有複式記賬法,就沒有真正的資本主義商業模式,這話可能有點兒過,但是毫無疑問複式記賬法極大的促進了商業記賬模式的明晰化和簡單化,使得更多的人能夠介入商業,而不再對其畏若險途。
不過這一世,馮紫英打算改變這一點。
從馮紫英眼中能看到對方不容置疑的神色,段喜貴點點頭:“我按照鏗哥兒您說的,在臨清馮氏子弟裏邊選了三個十一二歲家境不好的孩童,讓人找了塾師先教他們簡單識字,然後這個阿拉伯數字和計算式隻有我自己來了,鏗哥兒,你可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自己現在晚上都還的點著蠟燭仔細琢磨,……”
“表兄,我相信你能看到這種數字和計算方式的好處,而新式記賬法的好處你應該更清楚,那些小孩子不一定要學多少字,日常字,有幾百個估計也差不多了,一兩年時間綽綽有餘,然後一邊可以教授他們這種計算方式和記賬方式,他們未來就是為你準備的幫手,嗯,如果不夠的話,你也可以在段家那邊再找幾個來,一起學習,……”
最後這個提議讓段喜貴心中一動,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坐在上手臉色沒那麽好看的大姑母和小姑母,聽見這話明顯有些意動。
這位表弟揣摩人心思的本事還真是夠厲害,難怪自己兩個姑母都被他給忽悠得言聽計從,現在還有這等新奇的本事,不能比啊,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好這個大管家好了。
“三郎,臨清馮家那邊的貧寒子弟過不下去的可以幫一幫,但咱們段家那邊不是也有不少吃不起飯的小子麽?你也可以帶信迴去,送幾個老實本分的來,你也一並辛苦了,也算是幫咱們段家多養活幾個人吧。”
大姑母發話了,而表弟麵無表情,段喜貴當然隻有連連點頭稱是。
段家老家在大同,和謝姨娘算是同鄉。
這也是為啥馮唐願意在大同為官的一個原因。
段家在大同也是大族,根基深厚,馮紫英的母親也是段家的嫡女,所以才會有小段氏過來當媵。
一幹人說完話時,已經是晚飯時間了。
娘家人來了,又不是外人,自然要留飯,段喜貴要陪著兩個姑姑吃飯,倒是馮紫英自己迴了自己院子用飯。
不過走之前馮紫英還是給表兄留了話,這幾日裏他還要和段喜貴好好談談,有什麽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隨時來問他。
另外他要問問左良玉和王培安的事情。
按照他的安排,這兩人現在都應該已經進入學堂書院就學讀書了,但效果如何,他心裏沒底。
這些事情就沒有必要在母親和姨娘麵前提了,他相信以段喜貴的精明,自然也不會去自己母親和姨娘麵前去嚼這些舌根。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空當中,馮紫英還是打算做一些於國於民有益的事情,嗯,在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在不影響自己的基本生存目標的前提下,他會盡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
像引入和推廣阿拉伯數字以及計算方式,像引入複式記賬法來推進商業記賬模式改良,他覺得有百利而無一害,完全可以為之,而且也花費不了太多精力,完全可以交給其他人先試點做起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段喜貴這個人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基本上接受了自己給他灌輸的一些東西。
當然你要說有多精熟肯定不可能,這要有一個過程,但對方不抵觸,隻是擔心別人不接受,這說明他本人還是認可了這套東西的方便性和有效性,這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首先從自家生意開始,然後培養出一批習慣了這種數學和記賬方式的商業人才,嗯,姑且叫商業人才吧,然後再用他們來慢慢影響周圍人。
等到以後自己的影響力和控製力更強的情況下,自己還可以在教育學習上發揮作用,讓很多前世中從晚明開始落後的工商業模式和科學技術萌芽都可以重新蹈出一條路來。
隻可惜自己是個文科狗,對理工科那一套的確知之不多,而這複式記賬法也是自己在研讀政治經濟學的時候偶爾勾起了興趣才去鑽研了一番,但粗淺略懂其中基本原理就足夠了。
你要說自己能不能迴憶起三桅帆船或者三角帆之類的近代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科學道理,懂不懂什麽前裝炮後裝炮以及彈道原理,又或者平爐轉爐煉鋼,呃,對不起,他真不會,半點都不懂,他精通的不是這個。
不過他堅信一點,真正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的,除了科學家,還有政治家,或者說走對方向的政客,他力圖去實現這一點。
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專業政客,專業政治家,那麽就可以去做發掘科學家,培養科學家的事情,乃至製定一套適合科學家發明家和更具競爭力的工商業模式來推進這個社會的進步發展,這才是該做的。
如果有誰要擋在這條路前麵,以各種理由,阻撓、延緩社會發展,作為專業人士,那麽他就應當用專業的政治手段和政治手腕來予以解決掉。
馮紫英覺得自己正在熟悉適應這個社會,同時也把前世中自己所具備的一些專業技能慢慢融入到這個社會中來,嗯,總體來說,效果不錯。
而且他也相信,隨著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加深,自己在適應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也在改變自己,同時自己也能更好的對這個社會實現改變。
“呃,鏗哥兒,你說的這個,怎麽說呢?”段喜貴有些苦惱的撓了撓頭,“你寫的那本冊子,加上你口述教我的這些,我基本上明白是啥意思了,但說實話,你要讓我再去教別人,一來我真沒太多時間,二來我自己都還是糊裏糊塗的半灌水,所以……”
馮紫英沒理睬對方的叫苦,這開天辟地第一遭,哪有那麽容易的?真要簡單,這玩意兒還不早就流行起來了?
“表兄,我知道這事兒不簡單,但是你說實話,我教你的這法子是不是要比你們原來的那種記賬方法更簡便易行,且更容易看清楚營生的賬目進出?”馮紫英擺擺手打斷了對方的話頭,他不需要對方說什麽自己覺得,這種被曆史檢驗過的東西隻需要我覺得就行了。
段喜貴沉吟了一陣,緩緩點頭,他不能違心的說話,而且這很容易得到驗證,但是……
“鏗哥兒,可是這個記賬法人家薛家那邊不認啊,這進出賬麵數目,人家都看不懂,你這彎彎扭扭的符號,呃,聽說在鬆江府和南邊那些和番人打交道的碼頭上倒是有人看過,問題是咱們卻都沒有接觸過,我都是從您那兒才搞明白這叫什麽阿拉伯數字,花了好幾天才算把這個和咱們換來用的數字互換搞明白,……”
段喜貴苦著臉。
這位爺可真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他自個兒不管這些具體的細目,卻要讓自己來,那首先就得要自己精通,還得要有一幫人慢慢都得學會,然後相互之間使用,這才能慢慢形成習慣,這一點從十二歲就開始跟著賬房先生做生意的他太清楚了。
大小段氏都被段喜貴和馮紫英之間的對話給弄糊塗了,不知道他們兩人在說些什麽。
“紫英,你和三郎在說什麽,有啥還瞞著我們?”段氏臉色不善。
“娘,沒啥,我和表兄就是在琢磨一種能夠更精細準確的把咱們營生進出收益的情形表現出來的記賬方法,現在的記賬方法過於粗糙簡單,很多東西都看不出來。”
馮紫英也沒多解釋,這要解釋起來就沒個完,他隻需要告訴母親沒什麽瞞著對方就行。
“表兄,這事兒還得要繼續做下去,這個記賬法和阿拉伯數字的計算方式的好處你肯定也感覺到了,珠算肯定有其優勢,但是在記錄和複盤時,就很麻煩,而用這種數字的計算隻要把口訣表和列計算式弄懂學會,就會相當簡單方便,……”
段喜貴能讓馮紫英點頭,能被大小段氏選出來,各方麵無疑都是出類拔萃的。
馮紫英花了半天時間教授他,同時又把自己親筆撰寫的小冊子交給他,就是要讓他來當這個吃螃蟹者。
阿拉伯數字及其加減乘除口訣表和計算式其實不是什麽特別新鮮的東西,在十六世紀中後期就已經開始從西方傳到了中國沿海地區,但是由於中國傳統的重農抑商習慣和固有堅守傳統特色,使得阿拉伯數字和計算方式並沒有能在中國紮穩根。
一直要到十九世紀末期才會重新傳入,真正推行開來,也是等到二十世紀中葉了。
複式記賬法也相似,十五世紀末期威尼斯就有了最新的複式記賬法,並開始在歐洲流行,經曆了一百多年時間,這期間中國也不是沒有和西方這些商人打交道,但是都下意識的抵製了這一切,而中國自己的龍門記賬法還要等到三四十年後才開始在山西商幫中出現。
沒有複式記賬法,就沒有真正的資本主義商業模式,這話可能有點兒過,但是毫無疑問複式記賬法極大的促進了商業記賬模式的明晰化和簡單化,使得更多的人能夠介入商業,而不再對其畏若險途。
不過這一世,馮紫英打算改變這一點。
從馮紫英眼中能看到對方不容置疑的神色,段喜貴點點頭:“我按照鏗哥兒您說的,在臨清馮氏子弟裏邊選了三個十一二歲家境不好的孩童,讓人找了塾師先教他們簡單識字,然後這個阿拉伯數字和計算式隻有我自己來了,鏗哥兒,你可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自己現在晚上都還的點著蠟燭仔細琢磨,……”
“表兄,我相信你能看到這種數字和計算方式的好處,而新式記賬法的好處你應該更清楚,那些小孩子不一定要學多少字,日常字,有幾百個估計也差不多了,一兩年時間綽綽有餘,然後一邊可以教授他們這種計算方式和記賬方式,他們未來就是為你準備的幫手,嗯,如果不夠的話,你也可以在段家那邊再找幾個來,一起學習,……”
最後這個提議讓段喜貴心中一動,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坐在上手臉色沒那麽好看的大姑母和小姑母,聽見這話明顯有些意動。
這位表弟揣摩人心思的本事還真是夠厲害,難怪自己兩個姑母都被他給忽悠得言聽計從,現在還有這等新奇的本事,不能比啊,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好這個大管家好了。
“三郎,臨清馮家那邊的貧寒子弟過不下去的可以幫一幫,但咱們段家那邊不是也有不少吃不起飯的小子麽?你也可以帶信迴去,送幾個老實本分的來,你也一並辛苦了,也算是幫咱們段家多養活幾個人吧。”
大姑母發話了,而表弟麵無表情,段喜貴當然隻有連連點頭稱是。
段家老家在大同,和謝姨娘算是同鄉。
這也是為啥馮唐願意在大同為官的一個原因。
段家在大同也是大族,根基深厚,馮紫英的母親也是段家的嫡女,所以才會有小段氏過來當媵。
一幹人說完話時,已經是晚飯時間了。
娘家人來了,又不是外人,自然要留飯,段喜貴要陪著兩個姑姑吃飯,倒是馮紫英自己迴了自己院子用飯。
不過走之前馮紫英還是給表兄留了話,這幾日裏他還要和段喜貴好好談談,有什麽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隨時來問他。
另外他要問問左良玉和王培安的事情。
按照他的安排,這兩人現在都應該已經進入學堂書院就學讀書了,但效果如何,他心裏沒底。
這些事情就沒有必要在母親和姨娘麵前提了,他相信以段喜貴的精明,自然也不會去自己母親和姨娘麵前去嚼這些舌根。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空當中,馮紫英還是打算做一些於國於民有益的事情,嗯,在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在不影響自己的基本生存目標的前提下,他會盡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
像引入和推廣阿拉伯數字以及計算方式,像引入複式記賬法來推進商業記賬模式改良,他覺得有百利而無一害,完全可以為之,而且也花費不了太多精力,完全可以交給其他人先試點做起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段喜貴這個人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基本上接受了自己給他灌輸的一些東西。
當然你要說有多精熟肯定不可能,這要有一個過程,但對方不抵觸,隻是擔心別人不接受,這說明他本人還是認可了這套東西的方便性和有效性,這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首先從自家生意開始,然後培養出一批習慣了這種數學和記賬方式的商業人才,嗯,姑且叫商業人才吧,然後再用他們來慢慢影響周圍人。
等到以後自己的影響力和控製力更強的情況下,自己還可以在教育學習上發揮作用,讓很多前世中從晚明開始落後的工商業模式和科學技術萌芽都可以重新蹈出一條路來。
隻可惜自己是個文科狗,對理工科那一套的確知之不多,而這複式記賬法也是自己在研讀政治經濟學的時候偶爾勾起了興趣才去鑽研了一番,但粗淺略懂其中基本原理就足夠了。
你要說自己能不能迴憶起三桅帆船或者三角帆之類的近代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科學道理,懂不懂什麽前裝炮後裝炮以及彈道原理,又或者平爐轉爐煉鋼,呃,對不起,他真不會,半點都不懂,他精通的不是這個。
不過他堅信一點,真正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的,除了科學家,還有政治家,或者說走對方向的政客,他力圖去實現這一點。
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專業政客,專業政治家,那麽就可以去做發掘科學家,培養科學家的事情,乃至製定一套適合科學家發明家和更具競爭力的工商業模式來推進這個社會的進步發展,這才是該做的。
如果有誰要擋在這條路前麵,以各種理由,阻撓、延緩社會發展,作為專業人士,那麽他就應當用專業的政治手段和政治手腕來予以解決掉。
馮紫英覺得自己正在熟悉適應這個社會,同時也把前世中自己所具備的一些專業技能慢慢融入到這個社會中來,嗯,總體來說,效果不錯。
而且他也相信,隨著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加深,自己在適應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也在改變自己,同時自己也能更好的對這個社會實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