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一百三十六章再見恰逢春迴時
寇湘是臘月出四告辭蕭府,返迴下邦縣家中的。初三晚上,蕭府為寇湘舉行了十分隆重的謝師宴。蕭逸然沒有如以往那樣,隻是給寇湘施福禮,而是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給寇湘行了叩拜大禮。在蕭逸然心中,是十分感激這位先生的,不論是胸中才學,還是個人人品,都是難得一見的人物。
寇湘也沒有食言,自從蕭國良接到吏部行文的第二天起,不再教蕭逸然學習琴棋書畫,而是集中精力,傳授給蕭逸然家傳的清鑒之學。
離別總是傷感的,蕭逸然明白,如今已經年近古稀的寇湘,如不出意外,此次一別怕是永別了。就算寇準明年春圍考中進士,也不會留在京城為官,所以,寇湘幾乎沒有再去京城的機會了。
殷勤把寇湘送到府門外的大路上,蕭逸然有些哽咽地對寇湘說道:
“先生珍重。”
“哈哈,徒兒不必如此,人生不過就是聚聚散散,分分離離。老夫古稀之年,能收你這樣一位弟子,也算是老天的格外眷顧。將來,我兒寇準仕途雖說還算平坦,不過身處宦海,難免有些磕磕絆絆,還望徒兒念在師徒情分上,對你師哥多關照一二。”
“先生言重了,若能幫到師哥,然兒定當竭盡全力。隻怕師哥將來位高權重,未必需要我這位師妹幫忙。”
“用不到最好,有徒兒這句話在,為師就放心了。”
說完,寇湘便催促車夫,啟程而去。
“夫君,行文上要求正月初十前到吏部報到,如今已經是臘月初四,夫君打算何時動身?”
“總要等繼任者到來,交接了差事,方可動身。想必繼任者不日就會到了,我們也收拾一下吧。”
“爹爹是打算到京城過節嗎?”
“隻能如此了,不然新官到任,我們就沒地方住了。”
這就是住官衙府宅的不便之處。沒有辦法,蕭國良隻得安排管家蔡旭帶領趙錢孫李四名長隨,先去汴梁買下一所宅院,好等這邊交接完差事過去過年,自己則在華陰的知州府衙等候新官前來接任。
下任知州是臘月初六到的,用一天時間交接完差事,蕭國良一家便匆匆上路了。從華陰到汴梁城路途遙遠,特別是路上有積雪,馬車需要五天的行程。又臨近年關,有許多事情要做。新住宅要收拾不說,這一次升遷,不比往常,這次是來到京城,許多人事需要打理。另外,明年的春圍曆來都是吏部主持,而吏部操辦此事者,往往又都是吏部侍郎。那麽,必然會有不少官員前來拜訪,尤其是那些即將參加春圍的眾多舉子,必定也會通過各種關係來走門路。
盡管蕭國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等來到汴梁城,住進新買的府邸後,絡繹不絕的客人,還是讓蕭府上下都有些應接不暇。
蕭逸然一家是臘月十三傍晚進的汴梁城,第二天一早便有客人前來,此後,直到臘月二十九,就沒有斷過。整個蕭府,也就蕭逸然這位千金小姐是唯一能置身事外的人。不過,也僅僅是新年前的這二十來天,蕭逸然還算個清閑的人。新年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新年前前來拜訪的,都沒有帶家眷。新年之後,則是有不少官員是帶著家眷前來蕭府拜訪。尤其是蕭國良接下來的吏部的一幹同僚,無不是帶家眷來的。所以,新年之後,蕭逸然也不得不每天陪著母親孫氏,在後院陪一幹女眷說話。
讓蕭逸然沒有想到的是,正月初四,原來的江寧府知府,後調任滄州府的王富春一家也來了。不僅王富春夫妻來了,林晨母子也赫然在列。
在後院,從王夫人口中,蕭逸然才知道是怎麽迴事。
“我家老爺也接到文書,被調到禮部做侍郎,也是年前臘月初六才匆匆進京的。”
“真是想不到,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真是如此。當年在太倉初識,後來王大人成為我家老爺的上司,幾年過去,又同時進京。可見我們兩家的緣分不淺呢,王夫人。”
孫氏微笑著說道。
“林家妹子如今的氣色要比在江寧府時好多了。林小公子應該有十二歲了吧?”
“是的,蕭夫人,我家晨兒比小姐大三歲,過完年剛好十二了。”
蕭逸然本想問問林晨的情況,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稱唿林晨的母親,似乎孫氏也疏忽了這件事。
“然兒,林公子的母親,你就稱唿林姨吧。”
一向細心的孫氏,見女兒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是女兒不知該如何稱唿林氏,就對蕭逸然說道。
“是,娘。
林姨,林晨哥哥怕已是秀才了吧?”
“姑姥爺說林晨還太小,不宜過早下場,所以並沒有考取秀才功名。”
“是這樣,少年心性大都不夠沉穩,我家老爺是想多磨練一下晨兒的性子。”
王夫人接著說道。
“王夫人,林家妹子,不是我多嘴,還真沒見過像林小公子那樣年紀,就如此沉穩的孩子。”
“嗬嗬,晨兒是比一般的孩子沉穩些。”
王夫人很是自豪地笑著說了一句。
“林晨哥哥應該長高了吧?”
“都快趕上他娘了。”
王夫人迴答完蕭逸然的問話,轉頭對身邊伺候的丫頭說道:
“去前院喚林公子過來,
來的路上,晨兒還在嘀咕,說六七年沒見逸然妹妹了。趁兩人都還小,還可以不避男女之嫌,就讓他們見見吧。”
後半句自然是對孫氏說的。
很快,林晨便在丫鬟的帶領下過來了。
“蕭夫人好,逸然妹妹好。”
林晨進門就給孫氏施禮,並向孫氏母女問好。
“六七年不見,林公子真是長成大人了。快坐下說話。”
蕭逸然走到林晨身邊,站了站,說道:
“林晨哥哥怎麽長這麽多?比我都要高出一個頭了。要是在外麵看到,怕是不敢相認了。”
蕭逸然嘴上是如此說,眼睛瞄著林晨的臉,依然是幾年前的眉眼,隻是略顯老成了些。尤其是那雙烏黑的眼睛,還是那樣深邃。
“妹妹現在都在讀什麽書?還在讀四書五經嗎?”
“讀些詩詞歌賦,閨訓什麽的。四書五經早就不讀了,女孩子又不去參加科舉考試。”
“也是,不知妹妹可曾學過琴棋書畫等技藝?”
“在華陰時,父親請來一位先生,也跟著學了些,隻是學了些皮毛。”
“姑姥爺身邊有一位狄先生,兼善琴棋書畫,尤其擅長琴棋兩藝。如果妹妹喜歡學,有空的時候,不妨到姑姥爺府中跟狄先生請教一二。”
“晨兒此話不假,狄先生的琴藝是沒得說的,就是我這不懂音律的人,每次聽狄先生撫琴都會入迷。”
林氏也在一邊點頭附和。
被兩人的話勾起了心中的好奇,蕭逸然倒是真心想見見這位狄先生,看看和自己的先生寇湘,誰更精通些。
“等過完正月,要是王夫人不嫌煩,逸然也想去見見狄先生。”
“小逸然怎麽說如此見外的話?哪裏就會嫌煩呢?別說是去見見狄先生,就是願意住在我們家裏,才讓人高興呢。”
林氏附和著王夫人的話,對蕭逸然說道:
“是啊,蕭小姐。”
“妹妹什麽時候有空了,打人給我送個信,我來接妹妹。”
蕭逸然從王夫人、林氏言語中,能體會到對方對自己的喜歡,甚至從林晨的眼神中,蕭逸然都看出來一點別的意味。雖然隻有九歲不到,畢竟蕭逸然是有兩世經曆的人。
“好的,到時候就麻煩林晨哥哥了。”
說實話,蕭逸然心中也有些喜歡眼前的林晨。眉清目秀不說,那份少有的沉穩,是蕭逸然最在乎的。她可不願意和沒有生活閱曆的少男少女打交道,總覺得和他們不是同齡人,因為蕭逸然從沒把自己當成個孩子,盡管有時候不得不假裝出孩子的口氣和表情來。
正月初五,蕭國良便到吏部報到去了。迴家後,告訴孫氏母女,調到吏部來,真的是要蕭國良主持今年的春圍。於是,蕭國良早出晚歸地忙碌起來。
每當蕭逸然想起去王府,到正月底,林晨已經命人來問過兩次了。二月初三,蕭逸然才打蕭慶給林晨送口信過去,說初四到王府拜見狄先生。
初四早飯後,蕭逸然便被林晨親自接到王府。先到後院拜見了王夫人,陪著說了會話,才來到前院林晨的書房中。狄先生已經等在那裏了。
“蕭逸然拜見先生。”
“起來吧,聽公子說你想學琴?以前跟何人學過琴藝?”
從狄先生的話中,蕭逸然聽出來,林晨並沒有拜他為師,不然就不會稱唿林晨為公子了。
“迴先生的話,曾經更寇湘老先生學過一年。”
“誰,你說誰?!”
“寇湘,寇老先生。”
“可是前朝狀元郎的寇湘寇先生?先生在何處教的你?”
“正是。在華陰。”
“蕭小姐既然跟寇老先生學過琴藝,當今天下不會再有人敢教你琴藝了。”
蕭逸然有些怔怔地看著狄先生,不知該怎麽接話。
“公子事先怎麽不告訴老夫一聲?”
“先生莫怪,事先學生也不知蕭小姐是跟何人學的琴藝。”</>
第一百三十六章再見恰逢春迴時
寇湘是臘月出四告辭蕭府,返迴下邦縣家中的。初三晚上,蕭府為寇湘舉行了十分隆重的謝師宴。蕭逸然沒有如以往那樣,隻是給寇湘施福禮,而是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給寇湘行了叩拜大禮。在蕭逸然心中,是十分感激這位先生的,不論是胸中才學,還是個人人品,都是難得一見的人物。
寇湘也沒有食言,自從蕭國良接到吏部行文的第二天起,不再教蕭逸然學習琴棋書畫,而是集中精力,傳授給蕭逸然家傳的清鑒之學。
離別總是傷感的,蕭逸然明白,如今已經年近古稀的寇湘,如不出意外,此次一別怕是永別了。就算寇準明年春圍考中進士,也不會留在京城為官,所以,寇湘幾乎沒有再去京城的機會了。
殷勤把寇湘送到府門外的大路上,蕭逸然有些哽咽地對寇湘說道:
“先生珍重。”
“哈哈,徒兒不必如此,人生不過就是聚聚散散,分分離離。老夫古稀之年,能收你這樣一位弟子,也算是老天的格外眷顧。將來,我兒寇準仕途雖說還算平坦,不過身處宦海,難免有些磕磕絆絆,還望徒兒念在師徒情分上,對你師哥多關照一二。”
“先生言重了,若能幫到師哥,然兒定當竭盡全力。隻怕師哥將來位高權重,未必需要我這位師妹幫忙。”
“用不到最好,有徒兒這句話在,為師就放心了。”
說完,寇湘便催促車夫,啟程而去。
“夫君,行文上要求正月初十前到吏部報到,如今已經是臘月初四,夫君打算何時動身?”
“總要等繼任者到來,交接了差事,方可動身。想必繼任者不日就會到了,我們也收拾一下吧。”
“爹爹是打算到京城過節嗎?”
“隻能如此了,不然新官到任,我們就沒地方住了。”
這就是住官衙府宅的不便之處。沒有辦法,蕭國良隻得安排管家蔡旭帶領趙錢孫李四名長隨,先去汴梁買下一所宅院,好等這邊交接完差事過去過年,自己則在華陰的知州府衙等候新官前來接任。
下任知州是臘月初六到的,用一天時間交接完差事,蕭國良一家便匆匆上路了。從華陰到汴梁城路途遙遠,特別是路上有積雪,馬車需要五天的行程。又臨近年關,有許多事情要做。新住宅要收拾不說,這一次升遷,不比往常,這次是來到京城,許多人事需要打理。另外,明年的春圍曆來都是吏部主持,而吏部操辦此事者,往往又都是吏部侍郎。那麽,必然會有不少官員前來拜訪,尤其是那些即將參加春圍的眾多舉子,必定也會通過各種關係來走門路。
盡管蕭國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等來到汴梁城,住進新買的府邸後,絡繹不絕的客人,還是讓蕭府上下都有些應接不暇。
蕭逸然一家是臘月十三傍晚進的汴梁城,第二天一早便有客人前來,此後,直到臘月二十九,就沒有斷過。整個蕭府,也就蕭逸然這位千金小姐是唯一能置身事外的人。不過,也僅僅是新年前的這二十來天,蕭逸然還算個清閑的人。新年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新年前前來拜訪的,都沒有帶家眷。新年之後,則是有不少官員是帶著家眷前來蕭府拜訪。尤其是蕭國良接下來的吏部的一幹同僚,無不是帶家眷來的。所以,新年之後,蕭逸然也不得不每天陪著母親孫氏,在後院陪一幹女眷說話。
讓蕭逸然沒有想到的是,正月初四,原來的江寧府知府,後調任滄州府的王富春一家也來了。不僅王富春夫妻來了,林晨母子也赫然在列。
在後院,從王夫人口中,蕭逸然才知道是怎麽迴事。
“我家老爺也接到文書,被調到禮部做侍郎,也是年前臘月初六才匆匆進京的。”
“真是想不到,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真是如此。當年在太倉初識,後來王大人成為我家老爺的上司,幾年過去,又同時進京。可見我們兩家的緣分不淺呢,王夫人。”
孫氏微笑著說道。
“林家妹子如今的氣色要比在江寧府時好多了。林小公子應該有十二歲了吧?”
“是的,蕭夫人,我家晨兒比小姐大三歲,過完年剛好十二了。”
蕭逸然本想問問林晨的情況,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稱唿林晨的母親,似乎孫氏也疏忽了這件事。
“然兒,林公子的母親,你就稱唿林姨吧。”
一向細心的孫氏,見女兒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是女兒不知該如何稱唿林氏,就對蕭逸然說道。
“是,娘。
林姨,林晨哥哥怕已是秀才了吧?”
“姑姥爺說林晨還太小,不宜過早下場,所以並沒有考取秀才功名。”
“是這樣,少年心性大都不夠沉穩,我家老爺是想多磨練一下晨兒的性子。”
王夫人接著說道。
“王夫人,林家妹子,不是我多嘴,還真沒見過像林小公子那樣年紀,就如此沉穩的孩子。”
“嗬嗬,晨兒是比一般的孩子沉穩些。”
王夫人很是自豪地笑著說了一句。
“林晨哥哥應該長高了吧?”
“都快趕上他娘了。”
王夫人迴答完蕭逸然的問話,轉頭對身邊伺候的丫頭說道:
“去前院喚林公子過來,
來的路上,晨兒還在嘀咕,說六七年沒見逸然妹妹了。趁兩人都還小,還可以不避男女之嫌,就讓他們見見吧。”
後半句自然是對孫氏說的。
很快,林晨便在丫鬟的帶領下過來了。
“蕭夫人好,逸然妹妹好。”
林晨進門就給孫氏施禮,並向孫氏母女問好。
“六七年不見,林公子真是長成大人了。快坐下說話。”
蕭逸然走到林晨身邊,站了站,說道:
“林晨哥哥怎麽長這麽多?比我都要高出一個頭了。要是在外麵看到,怕是不敢相認了。”
蕭逸然嘴上是如此說,眼睛瞄著林晨的臉,依然是幾年前的眉眼,隻是略顯老成了些。尤其是那雙烏黑的眼睛,還是那樣深邃。
“妹妹現在都在讀什麽書?還在讀四書五經嗎?”
“讀些詩詞歌賦,閨訓什麽的。四書五經早就不讀了,女孩子又不去參加科舉考試。”
“也是,不知妹妹可曾學過琴棋書畫等技藝?”
“在華陰時,父親請來一位先生,也跟著學了些,隻是學了些皮毛。”
“姑姥爺身邊有一位狄先生,兼善琴棋書畫,尤其擅長琴棋兩藝。如果妹妹喜歡學,有空的時候,不妨到姑姥爺府中跟狄先生請教一二。”
“晨兒此話不假,狄先生的琴藝是沒得說的,就是我這不懂音律的人,每次聽狄先生撫琴都會入迷。”
林氏也在一邊點頭附和。
被兩人的話勾起了心中的好奇,蕭逸然倒是真心想見見這位狄先生,看看和自己的先生寇湘,誰更精通些。
“等過完正月,要是王夫人不嫌煩,逸然也想去見見狄先生。”
“小逸然怎麽說如此見外的話?哪裏就會嫌煩呢?別說是去見見狄先生,就是願意住在我們家裏,才讓人高興呢。”
林氏附和著王夫人的話,對蕭逸然說道:
“是啊,蕭小姐。”
“妹妹什麽時候有空了,打人給我送個信,我來接妹妹。”
蕭逸然從王夫人、林氏言語中,能體會到對方對自己的喜歡,甚至從林晨的眼神中,蕭逸然都看出來一點別的意味。雖然隻有九歲不到,畢竟蕭逸然是有兩世經曆的人。
“好的,到時候就麻煩林晨哥哥了。”
說實話,蕭逸然心中也有些喜歡眼前的林晨。眉清目秀不說,那份少有的沉穩,是蕭逸然最在乎的。她可不願意和沒有生活閱曆的少男少女打交道,總覺得和他們不是同齡人,因為蕭逸然從沒把自己當成個孩子,盡管有時候不得不假裝出孩子的口氣和表情來。
正月初五,蕭國良便到吏部報到去了。迴家後,告訴孫氏母女,調到吏部來,真的是要蕭國良主持今年的春圍。於是,蕭國良早出晚歸地忙碌起來。
每當蕭逸然想起去王府,到正月底,林晨已經命人來問過兩次了。二月初三,蕭逸然才打蕭慶給林晨送口信過去,說初四到王府拜見狄先生。
初四早飯後,蕭逸然便被林晨親自接到王府。先到後院拜見了王夫人,陪著說了會話,才來到前院林晨的書房中。狄先生已經等在那裏了。
“蕭逸然拜見先生。”
“起來吧,聽公子說你想學琴?以前跟何人學過琴藝?”
從狄先生的話中,蕭逸然聽出來,林晨並沒有拜他為師,不然就不會稱唿林晨為公子了。
“迴先生的話,曾經更寇湘老先生學過一年。”
“誰,你說誰?!”
“寇湘,寇老先生。”
“可是前朝狀元郎的寇湘寇先生?先生在何處教的你?”
“正是。在華陰。”
“蕭小姐既然跟寇老先生學過琴藝,當今天下不會再有人敢教你琴藝了。”
蕭逸然有些怔怔地看著狄先生,不知該怎麽接話。
“公子事先怎麽不告訴老夫一聲?”
“先生莫怪,事先學生也不知蕭小姐是跟何人學的琴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