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秋去冬來,轉眼來到十一月底。自舅舅和王媽離開後,蕭逸然見父母從沒當著她的麵提起過江寧府孫府的事情,也不便開口詢問。隻是在舅舅離開半個月後,捎來一封書信。無外乎是感謝蕭國良的幫忙等等,臨走時說過,抽時間帶著舅媽同來拜望,信中卻說一時抽不開身,等年後再來。


    從母親孫氏那裏,蕭逸然知道,舅舅家有兩男兩女,均已成家的成家,嫁人的嫁人。隻是兩位表哥都沒有分家,大表哥跟舅舅經商,二表哥還在讀書,也已是秀才功名在身。等明年就要參加鄉試,靠舉人功名。舅媽操持著一大家子,走不開也是正常的。蕭逸然心中想到。


    臘月初三,從縣衙迴家的蕭國良對母女二人說:


    “王知縣三年任滿,後天啟程上京述職,縣衙的事情,臨時由我代管,估計年前有的忙了。”


    “夫君,王知縣任滿,要是考核合格,必定會升遷到別處為官,不知朝廷派來的新知縣好不好打交道?”


    “這些事情,我們沒必要擔心。不論是誰來,為夫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情即可。好結交就結交一下,不好結交也沒什麽,再過一年半,為夫也三年任滿了。”


    “爹,我很喜歡這裏,不想搬到別處去。”


    “然兒,爹爹現在是官身,要到哪裏做官,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蕭逸然是真的很喜歡太倉這個地方,特別是自己居住的後院,安靜而又舒適。


    自從天氣冷了之後,蕭逸然就沒再去縣學讀書。經過大半年斷斷續續到縣學讀書,蕭逸然已經知道,縣學其實隻有童生,和秀才讀書是免費的。啟蒙班,其實是縣衙的官吏,以及地方鄉紳共同出資請來的先生,好讓各家的子女到此就讀。隻有課堂是縣衙免費提供的。


    自從崔提刑夫人帶著小崔浩來家裏拜訪過一次後,每次蕭逸然到縣學去,盡管崔浩在啟蒙班讀書,而蕭逸然是跟童生班就讀,崔浩還是隻要得空就去找蕭逸然玩會。中間,崔家母子又來過蕭府兩次。每次都邀請孫氏母女去崔府做客,孫氏每次都答應,卻一次都沒去過。不僅是沒去崔府,縣衙裏蕭國良的同僚家,誰家都沒去過。


    對此,蕭逸然很是欣賞母親孫氏的所作所為。蕭逸然畢竟是有兩世記憶的人,才不耐煩和那些官宦夫人應酬,更別說那些十來歲的孩子。


    臘月初五之後,蕭國良果真是早出晚歸,忙碌起來。蕭逸然每天到前院請安問好,往往十迴有七迴見不到父親蕭國良。


    新年依然和去年那樣簡單。新年之後,則是拜年。因為蕭逸然年齡小,天氣有比較陰冷,孫氏也沒帶蕭逸然去蕭國良同僚家拜年。就是來蕭府拜年的客人,除非如崔提刑夫人這樣相熟的,孫氏也不讓蕭逸然前來會客。


    新年之後,轉眼就是元宵節。蕭府因為沒有什麽親戚,隻是象征性掛了幾盞大紅燈籠。晚上一家三口在前院的廳堂中,吃了湯圓,也猜了迴謎語。大都是蕭國良出謎麵,蕭逸然和孫氏猜謎底。對於這樣既溫馨,又清靜的日子,蕭逸然看得出來,不僅她自己喜歡,孫氏和蕭國良也很喜歡。


    隻是,十六這天,事情生了變化。太陽還沒完全落山,蕭國良就從縣衙趕了迴來。蕭逸然正在廳堂陪著孫氏閑話。


    “夫君,今天怎麽迴來早了?”


    沒有像別的家庭那樣,女人稱做官的男人為老爺,孫氏一直沿用以前的稱唿,稱蕭國良為“夫君”,蕭國良也不稱唿孫氏“夫人”,還是一口一個“賢妻”。


    蕭國良從懷裏掏出一個書袋,遞給孫氏。


    “賢妻打開看看。”


    孫氏看著蕭國良,輕輕把書袋打開,裏麵露出來一角文書。展開之後,看了一眼,有些驚喜的說:


    “夫君高升了?”


    蕭逸然踮起腳,從母親孫氏手裏接過文書,看到上麵寫著:


    原太倉知縣王富春,三年任滿,考核合格,特左遷江寧府五品知府。原太倉縣通判蕭國良,經知縣推薦,繼任太倉縣六品知縣。待三年任滿,再行進京述職。


    落款是吏部。


    “恭賀爹爹高升。”


    蕭逸然微微屈膝,對蕭國良施了一禮。


    “夫君,不是要等三年任滿,經州府考核後,才進京述職升遷嗎?怎麽?”


    “如今國家剛建立,急需大批地方官員。估計是臨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又王知縣推薦,才事急從權了吧。”


    “這會然兒該滿意了吧?起碼三年內是不用擔心離開太倉了。”


    孫氏一臉喜意地對蕭逸然說。


    “最好能在太倉待三十年。”


    蕭逸然說了一句很孩子話的話。


    夫妻二人相視而笑,孫氏把蕭逸然抱起在懷裏,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賢妻,要不要寫信告訴大哥?”


    “夫君,要不先等兩天把。去年大哥走的時候說過要來,後來寫信又說年後來。現在已經是十六,如果二十之前大哥不來,再寫信不晚。”


    當晚,孫氏叫上繡娘和小喜,三人一起進廚房做了一桌酒席,以慶賀蕭國良升任知縣。酒席之後,又給小喜、繡娘四人了賞錢。


    迴到後院,蕭逸然見小喜掏出母親孫氏賞的紅包,打開來,要放到存錢的小盒子裏。就小妹妹地取笑小喜:


    “小喜姐,存了多少嫁妝銀子了?”


    “小姐又取笑人家。剛才夫人賞了一兩銀子呢,到現在我已經存了三兩銀子了。”


    “爹爹升任知縣,又要在太倉待三年,小喜姐想迴去看家人的願望,隻能再退後了。”


    “小姐,小喜不急。三年後,小喜也不過十六歲。”


    “小喜姐,迴頭我告訴娘,讓娘提前給小喜姐物色一個姐夫。”


    “小姐過完年虛歲才三歲,就管起大人的事情了,當心被夫人說。”


    一主一仆笑鬧了一會,小喜才服侍這蕭逸然睡下。


    蕭國良升任太倉知縣的消息,第二天便在太倉城傳開了。一時間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孫氏雖然打開大門讓李才和蕭慶接待男賓,自己帶著繡娘接待女客,對於眾人送來的禮物,孫氏讓小喜協助蕭逸然一一登記造冊。至於是收是留,要等蕭國良迴來再定。


    一直到十八下午,來人才逐漸稀少起來。


    晚上,一家三口看著擺放的滿滿當當的禮物,都有些不大自然


    “夫君,這些禮物要不要派蕭慶一一送迴去?”


    “賢妻,官場之上禮尚往來是比較正常的事情。至於其中那些鄉紳送的禮物。撿那些較貴重的,派蕭慶給人家送迴去吧。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將來萬一他們有事求到門上,有些話就不好說了。”


    見孫氏點點頭,蕭國良接著說:


    “另有一事要和賢妻、然兒商量。如今王知縣搬走,縣衙的房子已經空出來了。這處住所雖然也不遠,畢竟沒有住到縣衙去方便些。再說,以後迎來送往的事情會比較多,這處房子也嫌小了點。”


    “這倒也是。隻是,逸然怎麽說?”


    孫氏彎下腰,看著女兒,柔聲問道。


    “我聽爹娘的安排。隻是別把這處院子賣掉,等天暖和的時候,我要時常過來住住。”


    “嗬嗬,然兒放心,自然不會賣掉。那就留下李才夫妻在此打理。搬到縣衙後,也該請位管家來料理家事。”


    十八晚上,三口人議定之後,第二天便開始搬家。有蕭慶小喜,以及李才夫婦,還有縣衙的一班衙役幫忙,倒也用不到孫氏操心費力。蕭國良為此,也沒去縣衙,而是留下了來。到午飯前,已經搬的差不多了。因為蕭逸然說天氣暖和後,還會時常過來住住。一應家具之類,幾乎都沒有動。大致收拾了家裏的細軟,搬到縣衙的宅子裏。


    正當一家人坐下來吃午飯,午飯之後就要到縣衙去住了,孫繼棟夫妻二人匆匆趕了過來。


    姑嫂之間也是近十五年沒見,自然有許多話要說。


    “國良,沒想到這麽快就升官了。”


    “大哥,也是趕巧。按理該是重新派遣新的知縣到任。估計是朝廷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


    “小妹,吃了這麽多年的苦,總算熬出來了。”


    蕭逸然的舅媽趁機插話對孫氏說道。


    “嫂嫂,這些年跟著夫君雖然清貧了些,倒也算不上吃苦。倒是大哥和嫂嫂在家,讓你們費心了。”


    “小妹快不要這樣說。我們能費什麽心,最多就是逢年過節到爹娘墳前祭奠一番。府上的事情,上次你大哥來估計也和你們說了。我們是插不上言的。”


    “這麽多年沒見兩個侄子,和大侄女,怪想他們的。小侄女我這做姑姑的一次都沒見過。”


    “小妹,我們這次來,一是給姑爺道喜,二是要搬你們到家裏住些日子。”


    “嫂嫂,可是有什麽事情?”


    “你那大孫子二月初六迎親,我和你大哥商量了一夥,說什麽也要請姑爺和小妹迴去,給裝裝門麵去。”


    “大哥,大嫂,大恭喜啊。”


    聽到這裏,蕭國良趕忙給孫繼棟夫妻道喜。


    “同喜,同喜。”


    “姑爺,小妹,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兩位弟弟恐怕這兩天也要來太倉給姑爺和小妹道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母係部落:選夫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市言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市言情並收藏母係部落:選夫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