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船到來的消息立刻轟動了整個新區,無數的人爭先恐後的向碼頭奔去,一時間萬人空巷,將整個新建的碼頭塞的是滿滿當當。


    呂漢強激動的站在大廳的門口,眺望遠處如帶的黃河,那裏正有一溜的大船正在緩慢的向碼頭駛來,粗略估計竟然有二百艘之多,帆檣林立,幾乎將那段黃河徹底的覆蓋,場麵及其壯觀。


    每艘船上都堆滿了糧包,每個高高的糧包垛頂上都插著一麵巨大的暗黃色的大旗,在強勁的南風裏唿啦啦舒卷,這是皇家驛遞商行特有的顏色,這是皇家驛遞商行車馬行特有的旗子。


    “是我們的商行,是我們的糧食。”呂漢強哆嗦著嘴唇,再也難以矜持自己的心情,眼眶不由濕潤了。盼星星盼月亮的糧船,總算是來了。


    王公公看著那巨大的船隊,不由得對著東方高高的拱手向天,聲音顫抖的狂吼:“皇上啊,糧船來啦,糧船來啦。”


    應和著他激動的呐喊,是碼頭上無數百姓如醉如癡的唿喊:“糧船來啦,糧船來啦。”


    這就是希望,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呂漢強提著袍角疾步向碼頭上走去,先是用走,後來是跑,再後來是狂奔,就連一項穩重的縣令呂煥之都加入到了狂奔的行列,他們太需要這些糧食了,他們太需要這個希望啦。糧食到了,民心就穩了,糧荒就解決了,無數的人就可以活下去了。


    “大人來啦,大人來啦,快給大人讓路。”不知道誰了下迴頭,看見滿頭大汗的呂漢強等正在拚命的往碼頭方向擠,於是就喊了一嗓子。


    就這一嗓子,將前麵的一些人喊醒,他們紛紛轉過頭,然後以一種膜拜的心情向呂漢強躬身施禮,所有的人都在激動的大吼:“大人,糧船,大人,糧船。”然後自動的讓開了一條路,這樣的唿聲就如滾滾海浪一般向前,向前不斷的延展,那閃開的道路也如劈波斬浪般向前延伸,延伸。


    站在新建的碼頭最前麵,呂漢強看到管理碼頭的人正乘坐小船急切的衝出了河灣,前去領航,畢竟船太多了,現在的碼頭一次是容納不下這麽多大船的。


    那小船在航道中央確定了來船的身份目的,然後指引著先批二十艘開進內河,緩慢的停靠在了碼頭上,船剛係好纜繩,第一條船上還不等跳板搭穩,便有三個人急衝衝走下船來,為首的一個壯漢疾步走到呂漢強的麵前深施一禮:“協辦大人辛苦,趙良拜見。”


    呂漢強大驚,扶起此人,不是趙良還是哪個?當時看著他已經黝黑的臉龐卻是又驚又喜:“怎麽是你,你怎麽來啦?”


    趙良一笑卻道:“說來話長,且等屬下為您引薦這次運糧過來的商行老板。”說著,閃開身衝著後麵的兩個人一引。


    “這是正當,帶我見過義商。”說完,隨著趙良向來人走去,雙方見麵,呂漢強率先拱手見禮:“下官奉旨欽差呂漢強見過兩位義商。”呂漢強主動上前拱手相見,這絕對不符合官場規矩,本來士農工商,商人在末,見了官那是要跪下磕頭的,呂漢強這個絕對讓那兩位見多識廣的商人戳在那不知所措了。


    這時候趙良哈哈一笑上前解圍:“二位先生,我家大人最是平易近人,不喜別人拜見,既然大家都是豪爽人,那就以平輩論交吧。”然後也不等那二人多說,就給呂漢強介紹道:“這位。”一指站在前麵三十幾歲一身儒雅氣質的商人道:“湖州李氏望族,做過一任倉漕,最近辭官歸家經營李氏家業,李之秋李先生。”


    “幸會幸會。”怪不得這位看著如此與眾不同,感情人家也曾經是官,而且還是江南望族,修養上是絕對沒的說的。


    然後一指跟在他身後的一個人,這人與他年紀相仿,卻明顯沒有李之秋的氣度,但也與其他商賈不同:“這位,乃是李家後起之秀,名叫李常有。”


    呂漢強再次對這個大了自己不少,麵對自己卻顯得略微局促的李公子拱手:“望族多俊傑,果然如此,幸會幸會。”


    被呂漢強這般平和見麵,李之秋叔侄也變得坦然起來,規規矩矩的給呂漢強施禮之後,說出了呂漢強最關心的事情:“大人,草民聞聽山陝大旱連年顆粒無收,更聞大人秉承皇意,不辭辛勞奔赴山陝賑濟災民,特運十萬一千石糧食而來,其中一千石作為我李氏宗族向山陝百姓的捐輸,以襄助大人悲天憫人的一片苦心。”


    一千兩銀子對呂漢強來說根本不多,而一千石的糧食,在現在呂漢強焦頭爛額的時候,卻絕對是一個盛情,當時就拉近了呂漢強與李之秋的距離,讓呂漢強對他的好感大增,當時拉住李之秋的手連連搖動:“多謝多謝仁兄義舉,我帶山陝百姓謝謝你了。”


    “不敢稱大人謝,不過是附大人尾翼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


    這時候碼頭上已經人山人海,無數苦力已經拿起扁擔等待卸船。


    “李年兄,是不是可以交割糧食啦?”呂漢強急切的問道。


    “災情緊急,正該如此。”李之秋爽朗的答道。


    於是呂漢強立刻命令趙梓帶領一批雇來的文書開始與十五郎李常有交接。而縣尊呂煥之更是親自動手,抄起一份賬簿,忙的是熱火朝天。


    十五郎立刻轉身對著船上大吼一聲:“開倉卸貨。”


    人群再次在他的一聲吼裏騷動歡唿起來,無數的民夫開始登船,將一包包糧食運向倉庫。


    “李兄,這裏交割開始,請李兄到我的官廳代茶。”


    “叨擾,大人請。”


    眾人再次迴到議事廳,當李之秋走入的時候,不由得為寒酸的大廳所震驚,堂堂欽差駐蹕屬衙,竟然如此簡陋,這與當時大明其他官員的做派真是天壤之別,心中對呂漢強的印象也更加好起來。


    雙方落座,王建就在大廳一角升起焦炭爐子,開始在爐子上燒水,準備沏茶,這個小小的舉動卻讓李之秋留了心。


    因為無論是在什麽地方,燒水都是要在外麵,要不就會弄的滿屋子灰塵濃煙,而這裏卻是特殊,竟然就在廳內燒水,而且爐子也不大,隻見那小斯不過是放進兩塊灰色的東西,也不見煙火,卻隻在兩人寒暄的短短時間裏,茶壺就已經嘶嘶的冒出了蒸汽,轉眼間便已經燒開,這不得不說非常神奇,心中暗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煤精嗎?


    還就讓李之秋說對了,這就是焦炭,這個舉動還就是呂漢強刻意安排的,這也算是一種營銷方式,十萬石糧食,按照自己給出的價格,那就要現銀十二萬兩啊,經過兩個月的建設開發,現在呂漢強的口袋裏也就剩下幾個銅板了,根本就拿不出現銀交付,因此,特為南方製造的煤精也就是焦炭必須要讓他們買去。


    茶端上來了,李之秋輕輕的喝了一口,當時差點吐出去,這是什麽茶葉啊,簡直連自己家下人喝的都不如,偷眼看去,呂漢強卻喝的甘之如飴,而趙良根本就不懂茶葉的好壞,對於他來說,口渴了,弄碗涼水最直接,喝茶?這是一件熬人的事。


    再次偷眼看那燒水的地方,那小廝又座了一壺水,也不見添加煤精,也不見扇火,然後就站在呂漢強身後隨時準備召喚。


    “這的確是一個神奇的東西,這絕對是南方一個難得的商機,看來自己第一個趕來是對了。”


    呂漢強就笑道:“王建,正所謂客來主人福,你去廚房安排些飯食,這次糧食來了,一定要好好的做頓米飯。”


    “是,先生。”王建答應就要抬步,呂漢強點手叫住:“對了,你告訴廚房,今日有貴客到來,殺隻****。”


    “是,先生。”王建答應,施禮後這才出去安排。


    李之秋不由再次心中一震,堂堂一個欽差,竟然混到吃隻雞也要等到有客人才成,看來呂漢強的確是個好官。”心中的感佩不由更甚。


    寒暄過後放下茶盞,呂漢強探身笑著問道:“李兄當初在什麽地方為官?卻又為何棄官不做?”


    李之秋苦笑一下,輕輕搖頭:“草民愚鈍,十年寒窗才得進舉,被安置在杭州漕運做個倉曹,但不識時務,便棄官迴家,打理家族糧行產業。”


    說著簡單,卻看出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但若是在欽差麵前說官壞,那就是指著和尚罵禿子,這絕對不是一件讓人談話愉快的話題。


    於是李之秋拱手道:“大人善舉的確悲天憫人,我在碼頭看時候,單單這一地便養活了不下七萬百姓,可見大人高明。”


    呂漢強皺眉道:“百姓困頓,我不過是讓他們盡量的自食其力,將原本是個過場的賑災變成他們長久的生計,因此希望能安定一方。”


    這時候,趙良探出身子衝呂漢強拱手,呂漢強輕輕點頭。


    “啟稟大人,這次李先生傾全家族所有,運來糧食,卻也頂著家族的壓力的。”


    “什麽狀況?”呂漢強就望向了李之秋。


    李之秋微微一笑,大度的搖搖手,“不是什麽大事。”自己卻不想往下說。


    於是呂漢強就再次將目光望向了趙良,趙良趕緊解釋道:“這次在南方,晉商八大家也在那裏搶糧,為壟斷市場,手段無不用其極,而他們卻將糧食經山東偷運關外支助了後金,當時也鼓動李先生的族叔,以高價購買李先生手中存糧,多虧李先生心懷大義,寧願將糧食黴爛在家中,也不願意售賣給他們,這才有了我們這十萬石賑災糧食的運到。”


    呂漢強豁然起身,給李之秋深施一禮,“先生高義,呂某佩服,真乃國士也。”


    李之秋怎麽敢受欽差一拜,趕緊起身還禮,嘴上謙遜道:“草民熟讀聖賢名言,這份大義還是不敢忘記的,隻恨那些貪婪小人,在國事艱難時候,也不顧祖宗家園而資敵,更有那山東貪官汙吏,隻看眼前金銀,卻不顧惜國朝大義,助紂為虐,可惜我手無三尺青峰,斬不了這些奸佞小人,可歎可歎。”


    呂漢強轉眼便笑著道:“我在山西一時不走,看來我會和那些八大商人會麵的,看我如何手段整治他們,還有,我聽說孫元化也將赴任登萊巡撫,那時候,山東的那幫貪官汙吏,國家的蛀蟲也將沒了好日子過啦。”


    李之秋眼神一亮:“大人說的可是真的?這孫元化真的能整頓山東官場?”


    “孫元化乃是徐光啟大人弟子,正所謂有其師必有其徒,想來孫元化一定能剛正不阿,整頓山東官場。”


    這個倒是如此,不久的將來,孫元化赴山東任登萊巡撫,那可是天下第一大的巡撫,這個官職還就是專門為後金量身打造的,軍民一起抓,而且還大力建設水師,單就水師在鼎盛時候就達到五萬之眾,那才是大明最後的一段輝煌。


    “晉商八大家,有了孫元化那就不能再在山東運糧去金州後金,到時他必定要走今日您走的路線而北上,通過蒙古轉運後金,那時候不但路途遙遙,更是走了我的防區,哈哈,奸商的好日子到頭啦。”呂漢強樂觀的向這位義商表示出了自己砸飯碗的心態。


    “是徐光啟大人的弟子整頓山東,想來也必定是剛正不阿的人物,再有大人從中調度,大明有救了。”李之秋欣喜的道。


    正說著,呂煥之渾身塵土的大步走了進來,一進來就衝著李之秋拱手感謝:“多謝李先生救急,平陸百姓得救了,平陸得救了。”然後對著呂漢強道:“呂大人,這次李先生運來的糧食我都抽檢了。”說這話的時候,老臉不由一紅,似乎作為同是文人,不應該如此小肚雞腸,“船船都是上等了水稻,李先生,真信人也。”


    李之秋也爽朗的道:“經商也要良心,尤其是賑災的糧食,更不敢摻雜使假,壞了良心。”


    呂煥之就又是一番稱道。


    這時候飯菜已經好了,王建請示是不是可以開飯了。李之秋一路坐船趕來,都是幹糧什麽的充饑,早就餓的不行,隻是撐著文人的架子,不好意思說,呂漢強看了出來,連忙吩咐上菜。有什麽話,還是酒桌上探討的好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督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叔並收藏大明督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