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劉茂才和周昕雨在病房裏的三個月感情更加的牢不可摧了。劉茂才在醫院的三個月一直注意著中國抗戰的全局,華北戰場雖然有一個平型關大捷,但畢竟還是打擊的是日軍的運輸部隊,對鬼子的影響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傷害,是麵子的問題。


    日軍一樣勢如破竹般攻進山西,閻錫山幾次試圖和日本人談判都沒能成功,閻錫山希望能夠借助老同學阪垣征四郎,保住自己的山西,但是最後確是這個老師把他打的屁滾尿流,一個忻口會戰,阪垣的半個師團硬是打垮了中國軍隊的幾十個師,實力可見一斑。


    咱們先說好的方麵,忻口會戰是國共軍隊協同作戰的典型之一。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陣地戰與遊擊戰在戰略上的相互配合,在抗日戰爭的整個階段都存在著。


    在戰役上的相互配合。主要表現在於以下幾點:第一在戰略防禦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的太原會戰,尤其忻口戰役最為典型。


    忻口戰役不僅有戰役上的密切配合,而且有戰鬥上的緊密協同,還出現了共同製定作戰計劃,兩黨軍隊相互指揮作戰的結局。


    這一戰役,是國共兩黨團結一致的協同作戰的典範。第二閻錫山計劃的忻口防禦部隊部署,分為中央,右翼,左翼和預備軍四個部分,分別以衛立煌,朱德,楊愛源和傅作義總指揮。


    閻錫山將晉軍十個團歸右翼軍朱德指揮。同時,位於神武地區的八路軍一二零師歸左翼軍楊愛源指揮。


    閻錫山曾向中共建議,在戰爭形式不利時,以八路軍和晉綏軍一個集團軍在五台山脈周圍建立根據地。


    了解閻錫山的人都知道,閻錫山是五台山人,對於家鄉十分看重,他一般任命官員與一些軍隊軍官基本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才能,有沒有能力,是不是山西人,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不是五台山人。


    曾經閻錫山任命了一個糧食局長,但是這個糧食局長卻對如何管理糧食卻一竅不通,但是他卻是五台山人,和閻錫山是親戚。


    有人就對閻錫山提出質疑,但是閻錫山的迴答很簡單的


    “他會吃糧食吧,會吃就行”扯遠了,由此可見閻錫山的誠意。對此毛澤東迴複表示完全同意,同時提出在山西開展遊擊戰爭的其他意見。


    此時,閻錫山將晉軍十個團的兵力交朱德指揮,更表現了他合作誠意。


    對於如何使用這十個團,毛澤東親自給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和前方將領,指出:我們對於國民黨交給我們指揮之部隊,應采取愛護協助態度,不使他們擔任最危險的任務,不使他們給養物資缺乏。


    對作戰應使他們主要打幾個小勝仗,對動員民眾應詳告以政策方法,對他們多取商量,表示殷勤愛護之意,力戒輕視、忽視、譏笑、漠不關心及把他置於危險地位等錯誤態度。


    經過上述方針,爭取他們與紅軍團結一致,使他們真心願意圍繞於紅軍周圍。


    為達上述目的,除作戰指揮由上級負責外,對他們應取態度及方法須向全軍指戰員進行教育,使此方針能全體徹底執行。


    由此可見國共雙方對於這次合作作戰都十分重視,都在用心合作,所以說是國共合作的典範。


    即使雙方如此默契,但是最後這次戰役也沒有成功,因為在指揮上存在失誤。


    在日軍進山西首戰的地點,閻錫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認為日寇會繼續沿平綏線進犯大同,於是在大同部署,準備決戰大同。


    可是日軍早已看出閻錫山的這個計劃,兵分兩路,一路佯攻大同,一路從河北攻入山西,目標直指平型關。


    平型關和雁門關是晉北大門,如果失守,日軍將直抵太原。平型關戰役後,日軍吃了敗仗,板垣像隻瘋狗一樣,日軍再次集中14萬兵力,一舉衝破平型關,目標直指太原的最後一道門戶


    “忻口”。這個時候,閻錫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向蔣介石求救。老蔣命令駐守在石家莊的衛立煌率中央軍第14集團軍。


    1937年10月5日,周恩來到太原與閻錫山商討忻口會戰的布置。


    會議通過:統一指揮國共兩黨10個師共8萬多人,其中中路57個團由衛立煌指揮,右翼10個團由朱德、彭德懷指揮。


    毛澤東做三點指示:一、娘子關、九龍關堅守。二、正麵忻口地區的守備與出擊。


    三、敵人後方的破壞。10月1日,日軍首先向崞縣進攻,守城的晉綏軍與敵軍激戰7天後撤退,8日崞縣失守,12日衛立煌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


    1937年10月13日,忻口戰役打響,板垣征四郎率五千對我南懷化村陣地進行強攻。


    30多門野炮和山炮對中央軍第9軍的陣地猛烈轟擊,加上日軍的戰機輪番轟炸,322團堅守不退,不到一天,全團傷亡一千多人。


    南懷化經曆了一場惡戰,第9軍緊張郝夢齡將軍犧牲殉國,聞此噩耗舉國致哀。


    在此之前10月11日,日軍第五師團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向忻口發動猛烈攻擊。


    10月12日,南懷化陣地被日寇攻破,第九軍與日軍在南懷化東北的1300高地展開拉鋸戰,第322團營長請求支援,郝夢齡將軍批示八個字


    “站在那裏,死在那裏”。正當忻口激戰正酣時,我軍利用遊擊戰,截斷日軍大同、雁門關的補給線。


    日軍糧草、彈藥、油料供給頻臨斷絕,有時候不得不用馬尿充饑。正當忻口會戰在僵持階段,蔣介石為確保南京、上海,陸續撤出北上支援的軍隊,日寇趁機猛攻。


    由於閻錫山沒有聽取毛澤東重點防禦娘子關的建議,導致娘子關的守軍都是一些戰鬥力較弱的地方部隊,裝備又差,10月26日,日軍輕鬆攻占娘子關,與北部的板垣師團遙相唿應,形成對我軍南北夾擊之勢,戰局急轉直下,衛立煌11月2日下令撤迴太原,當日,忻口失守。


    1937年11月8日太原淪陷,從此遭受日寇八年的殘酷奴役統治。


    忻口戰役中,不管是國民黨將士還是八路軍將士,都表現出大無畏精神,在民族存亡之際,奮勇抵抗壯烈殉國,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華夏兒女將不會忘記的。


    忻口會戰雖然以中國軍隊全線撤退而告終,但在這次會戰中,國民黨將士與八路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以傷亡10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3萬餘人,創華北戰場殲敵之最新紀錄。


    忻口會戰,也打亂了日本侵略者妄圖速戰速決迅速滅亡中國的陰謀,支援了平漢路中國守軍的作戰,為平漢路中國守軍集結、南撤贏得了時間。


    戰鬥中湧現出郝夢齡、薑玉貞等壯烈殉國的英雄將領,所有這些,都極大地鼓舞了我抗日軍民同萬惡的日寇進行殊死戰鬥的勇氣和信心。


    同時堅定了持久抗戰的決心。在這次會戰中太原的保衛戰是一大敗筆。


    日軍在忻口和娘子關得手以後,立即左右夾擊,逼近太原。在保衛太原的問題上,第二戰區司令部發生了分歧,副司令衛立煌認為太原孤城難守,會上一言不發,另一位副司令黃紹竑則迴避作戰,想保存實力,在閻錫山的堅持下,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第35軍軍長傅作義為太原城防司令,負責保衛太原。


    同時命令衛立煌率忻口部隊向太原周圍地區轉移,協助傅作義固守太原。


    但從忻口退下的部隊秩序極為混亂,沒有來得及占領太原城以北的陣地就被敵人追軍打敗,潰軍紛紛渡汾河西逃。


    晉東日軍自10月26日起,連續攻占平定、陽泉、壽陽、榆次等地。


    11月7日,日軍先後到達太原城郊,太原城陷入日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1]自11月8日清晨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車的配合下,從東、北兩麵猛攻城垣,北城樓被擊中,火焰彌漫,太原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三丈高的城牆被炸得不足兩丈。


    到9時許,東北、西北兩處城角被敵密集炮火轟塌,隨後,東、北兩麵城牆也被轟開十餘處破口,敵步兵在槍炮掩護下向城中猛衝、守衛在太原城內的中國軍隊,身陷焦土、誓死不退。


    一麵拚殺攻城之敵,一麵將城牆各口封鎖,並逐巷肉搏,殲滅入城之敵。


    但到入夜,日軍突然向城內空降兵力,內外夾擊,西、南兩城區中國守軍被敵擊潰。


    中國守軍因連日血戰,已寡不敵眾,城防司令傅作義淚流滿麵,隻好下令僅存的2000餘將士由大南門突圍,向晉南轉移,太原於當日失守。


    太原保衛戰和南京保衛戰有很大的相同之處,都是前線潰敗的部隊,都是城市已經被日軍三麵包圍的情況下。


    所以太原保衛戰從一開始就注定著結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茂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茂才並收藏殘刃最新章節